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864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1.A2.C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误。

结合原文“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分析,“造成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与此不符。

C.“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误。

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分析,原文中并未说是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

D.“……于是……”错误。

结合“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分析,乡民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由于地方性的限制。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

原文中说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选项删去了“不逾矩”的条件。

B.强加因果。

原文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并未说这种信用远胜于契约。

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

结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分析,“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与原文不符。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误。

原文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同时还谈到孔子对孝的解释也“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选项的判断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回家,回家

高明昌

①我总是在母亲重复了几次“你回家吧”之后,才走离老家的。

此时,天色已经大黑,门口亮如白昼,黑夜在路灯的照耀下,宅前依旧是黄昏的光景。

母亲说,车子慢慢开。

我说,一直开得很慢的。

母亲笑笑,顺手递来一只大花袋,里面全是水落小菜,有茄子、黄瓜、豇豆,还有红色的秋葵,以及一小包装在保鲜袋里晒干的蒲公英草。

母亲说,隔开你上次吃已经一个星期了,现在可以吃了。

我诺诺——母亲是算计好日子的。

母亲看着我坐上车,看着我开灯,看着我发动车子,看着我倒车,看着我转过车身,向北一路驰去。

②我再也没有侧转脸看老家。

看什么呢?

母亲一个人的身影。

下午三点半,在南桥,把“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句唱完,后三字改成“回家转”,再唱一遍,感觉韵脚收得好,气也倒得转,味也真切,想来汤老先生不计较。

嘚嘚笃笃,下楼,像个小年轻。

开锁,上车,手握方向盘,心念海边村,12公里,25分钟,途经环南路、环城东路、平庄路、金海路、金海支路、奉柘公路、海边村路,七转八弯,很费周章,但总是向南、向南,向南总会到老家。

老家在奉贤的南方,莫名的骄傲与欢喜。

就在老家,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

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

③母亲永远在田里。

④为这件事情,母亲与我最小的妹妹争论过。

一个不让去田里,一个非要去田里;

一个为身体,一个也为身体。

没有对与错,爱的世界里,争论是无效的,我们让步了。

去吧,有个意思就可以了,早去早回吧。

去了能早回?

田地是母亲的世界,去后,一切都由不得你。

做儿子的我明白。

那日回家,又不见母亲身影,不知道她在田里忙什么。

我不去田里,去了后面的叔叔家、西边的阿娘家、东边的婶母家,说道季节和农事。

回到宅前,井里打水洗车。

洗着洗着,母亲回来了。

⑤后来,母亲每日下午三点过后总在家了,但她依旧没有倚门而待。

⑥看见菜篮里拣洗过的菜,有鸡毛菜、扁豆,还有褪去皮的土豆。

母亲问,烧哪个?

答,全烧,少烧一点。

母亲笑笑,她打理过的菜全部派上用场,这才是本愿。

荤菜呢?

是儿子的任务。

母亲知道儿媳会买好,儿子带转家;

偶尔没买,儿子看一眼碗橱,便去钱桥镇买。

母亲拦不住,便有了谈资——与我的姊妹们买重复了,母亲会说浪费,但语气已没有了我们年少时的较真。

上灶烧饭。

母亲问,好烧吗?

我说,好烧,我烧。

母子争执几下,争执里,母亲的脸上充满惬意。

白天的日子更长了,打理蔬菜得在向晚。

我到家,母亲要我换鞋(鞋子已经放好),娘俩就一起去看菜园。

傍晚的阳光还亮堂着,缓缓地滑过身上,刚落过的雨水已经钻进了土里,土地上飘着些许白色烟气,水洼里的积水冒着泡泡。

母亲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

母亲说,当心水。

又关照,此地好下脚,此地要绕过,把我当不会走路的孩子。

也是,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她的孩子,虽然年过六十。

母亲走路,像一艘小船平稳地驶在河面上,菜园地上的脚印很浅、很匀,一如母亲轻盈的身段。

母亲悠悠地给我说着蔬菜的事情。

⑦今年的秋葵是红色的,母亲说,好看是好看,铁锈红,看久了,像是血水,气息沉稳、浓郁,一煮后泛绿又泛白。

这秋葵高挑细长,可产量很低哎。

母亲又讲起,你忘记了去年的秋葵,天天吃也吃不完吗?

红秋葵只在干上长,枝上不长,明年不种了。

说完,母亲用剪刀剪下一根秋葵,第二根让我来剪。

我剪秋葵,风吹草动,母亲剪秋葵,却像是人的胳臂被蜜蜂蜇了一下,秋葵树一动不动。

轻手轻脚,我是在城里开会的会场学到的,母亲是在田野里学到的。

⑧我惊奇于眼前的一切,变化只在刹那间。

⑨那日下午,二妹根据母亲的想法,将种西红柿的土地翻了个个儿,把发酵的鸡鸭狗粪全部深埋了下去,再晒了几个钟的太阳,而后盖上碎泥,削平。

现在的西红柿便一溜溜挂在枝上,风一吹,窸窸窣窣地晃动着,母亲说,连生吃的味道都不一样,你先吃吃。

我没有吃,这待遇应该让给母亲,尽管她可能吃不掉一个西红柿。

蔬菜的丰收、轮作是必须的,但轮作是不够的。

母亲经常告诉我,人吃的物事是人做出来的,不做,坐吃山空。

以为这是老套话了,不加评论,母亲则不管我们听不听,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着她的想法。

⑩每天,母旁都去田里手工除草,回到客堂,手里捏的总是一把青草,像是捏着一把人参一样高兴。

菜园里的草,永远喜欢与蔬菜长在一起,蔬菜长高它长大,今天拔掉了明天又长出来,永远拔不完。

这也是对的,蔬菜在,草就在,草在,蔬菜在,母亲就永远有事情做。

但有一种草母亲从来不拔,而且还好好地护着。

⑪菜园里的无花果实已经如麻雀蛋一样大了,又一个夏天如期而至,晚饭已经摆在场地里。

刚吃完,来家里陪母亲说话的人都到了,摇头电扇对准了他们,他们说不热。

母亲说,人凉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多看绿色。

大家觉得对,就一起眼望菜园,议论菜园。

有人说到一半,就与母亲一起走进菜园,她们站在曾经出产过不知多少蔬菜的地上,开心地比划着。

一阵风刮过,蔬菜地里发出了声响,蔬菜顺风偏了偏身体,那些大如蒲扇的蒲公英便露出了身影。

它们规规矩矩地趴在地上,无声无息。

我知道,蒲公英不是母亲种的,是母亲特意留下的。

⑫蒲公英将自己白色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又牢牢地掌控着地间的缝隙,枝节朝四面八方伸展。

它们不打算离开这里,这里是真的好。

这里有丰腴的粮食,这里还有一位善良的母亲。

(《解放日报》2019.7.18)

4.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6.第⑤段画线句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7.文末写“蒲公英”很有韵味,请分析作者写此的意图。

【答案】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五个“看着”,突出了母亲看着我离开时的情态,只是简单的目光注视。

同时与第2段“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形成照应,表现了母亲的质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很具有感染力。

5.第二段划线句写了我回老家的过程,连用多个短句,省略主语堆叠动词罗列地名,突出了我回老家的动作的过程性与方向性。

语言表达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我”回家过程中欢快、急切的心情。

6.画线句不能删除。

第⑤段画线句子与前文“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

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相照应,反复出现,并与下文母亲展现的生活智慧相对比,突出了母亲的质朴。

7.作者写蒲公英,实则在写母亲,蒲公英是母亲唯一留在田里没拔的草,作者以蒲公英象征母亲,母亲将这片田牢牢地掌控,在这片田,有母亲的家。

有母亲的生活,有母亲的智慧,所以母亲深深的扎根于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赞美。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母亲看着我坐上车,看着我开灯,看着我发动车子,看着我倒车,看着我转过车身”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了五个“看着”,表现母亲一直注视着我离开。

突出了母亲看着我离开时的情态,只是简单的目光注视。

同时这句话与第2段“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形成照应,表现了母亲的质朴,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

【5题详解】

“开锁,上车,手握方向盘,心念海边村,12公里,25分钟,途经环南路、环城东路、平庄路、金海路、金海支路、奉柘公路、海边村路,七转八弯,很费周章,但总是向南、向南,向南总会到老家”,第二段划线句写了我回老家的过程,句中省略了主语,堆叠动词,罗列地名,突出了我回老家的动作的过程性与方向性。

连用多个短句,语言简洁活泼,节奏明快,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我”回家过程中欢快、急切的心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语句作用的能力。

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语句的作用。

②要注意分析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及其对表达的作用。

首先鉴赏画线句的作用,回答第⑤段画线句不能删除。

然后具体分析画线句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但她依旧没有倚门而待”,照应了前文“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

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母亲永远在田里”“为这件事情,母亲与我最小的妹妹争论过。

一个不让去田里,一个非要去田里;

做儿子的我明白”,母亲“没有倚门而待”反复出现,并与下文母亲展现的生活智慧相对比,突出了母亲质朴的性格。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

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文末作者写“蒲公英”,实则用其象征母亲,“那些大如蒲扇的蒲公英便露出了身影。

我知道,蒲公英不是母亲种的,是母亲特意留下的”“蒲公英将自己白色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又牢牢地掌控着地间的缝隙,枝节朝四面八方伸展。

它们不打算离开这里”,就像前文提到母亲“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母亲永远在田里”,

表达出“不打算离开这里”的原因是“这里有丰腴的粮食,还有一位善良的母亲”,这里有母亲的生活,有母亲的智慧,母亲深深的扎根于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赞美。

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赤壁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

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

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

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通“缭”,缭绕。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10.下列对这两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可以看做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

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答案】8.B9.C10.C

11.

(1)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一片苍翠,这地方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

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流去却永不返回),而并没有流去;

(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最终没有增减的变化。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下:

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占。

句意: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舞:

使动,使……舞蹈。

B.渔樵:

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C.友:

意动,以……为友。

D.哀:

为动,为……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埋下了伏笔”错,第一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第二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表达一种超脱的人生观。

两段之间是对比关系,埋下伏笔之说错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缪,环绕;

此非……乎,否定判断句,这不是……吗。

(2)关键词:

逝者,流去的;

斯,这;

卒,最终。

消长,增减。

参考译文: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人回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注释】:

①舍弟:

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②戍鼓:

边防驻军的鼓声。

③况乃:

何况,况且。

1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所见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点题,同时点明时令。

虽然不是写客观实景,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

C.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月光勾起思乡之念,又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D.尾联写国家遭逢战乱,家书难寄、与亲人音信不通,直接抒发对战争的厌恶。

1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案】12.D13.①对家乡亲人

思念;

②对亲人生死未卜的担忧;

③对人民战后生活的同情;

④对国家陷入战乱的忧虑。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直接抒发对战争

厌恶”错误。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的时候呢,通过写信件无法传达,从而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含蓄蕴藉,属于间接抒发对战争的厌恶。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由于题目让“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因此,我们需要按照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逐一分析。

诗歌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了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颔联接着写“月是故乡明”,明明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可看出作者对家乡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从而表达对亲人生死未卜的担忧,同时这两句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身处战争年代的百姓的同情;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的时候呢,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人民战后生活的同情,对国家陷入战乱的忧虑。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不断向前发展之意。

(5)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