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13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docx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三篇科学技术观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观点、总看法。

本篇立足点: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子系统。

探讨内容:

科学技术系统的性质、体系结构、内在发展动力、科学技术与社会系统关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一章科学技术系统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两类实践活动,并且构成社会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

(一)科学的性质

学者对科学的定义五花八门:

有组织的知识,就是科学;科学是“无知”的地志学(thetopographyofignorance)。

科学是目的在于借重对基本知识的探求,以发现世界的秩序的活动;科学是一种积累的、可验证的和可传达的知识。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等人认为,科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意义。

对科学有若干种解释,而每种解释反映科学的某一特征。

科学本身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所以不可能给科学下一个永世不变的定义。

我们目前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科学:

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检验的、可传达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能够在发展中不断通过检验而纠错。

科学的知识也是可传达的,而不是象某些宗教和迷信信仰中的“知识”与现象,只能去体验。

科学不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单元,也不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单元的堆砌,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单元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复杂知识体系。

科学家也不只是知识的发明或发现者,他还是知识的归纳、抽象和综合人。

只有当知识以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条理化、系统化了,并不断解决其中的矛盾,才能被称为科学。

2.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

科学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实验及其检验。

虽然猜测和假说在自然科学中也被普遍采用,但这个方法必须辅以实证的检验,未被证实的假说只能是假说。

而宗教和其它非科学的主要方法与科学之不同,就在于它们不要研究者之外的其它检验,以内省和冥想为特征。

3.科学是一项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而形成的社会活动和事业。

科学是社会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业以形成了科学内部的社会分层。

科学的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科学贡献。

发现及发现的重要性,构成了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不同等级。

作为社会活动的科学,其内部充满了竞争和合作,是一个有活力的机体。

由于科学社会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即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的发现,所以科学竞争与合作有比较正当的比较标准,科学社会活动相应地也比较公正、平等和合理。

综上所述,科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事求是精神。

说一个人有科学精神,无外乎是说他办事符合对象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合乎逻辑的方法和规则。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即技能、技艺、能力,是社会活动的工具和技能系统。

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有意识的运用,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它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的过程。

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

技术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个体的技术:

技术、技艺、技巧和技能。

技术首先指个体所具有的某种天赋的技艺和能力,甚至巫术这种非理性的东西也是一种技术,技术还指经过后天学习而掌握的经验秘诀。

在中国古代有某种技艺或技巧的人,被称为能人。

在中国古代正统史学中是被记载在《方伎传》或《术艺传》中的。

中国古代,有一种对技术的错误观点,即常常把技术看成为“奇技、淫巧”。

统治者特别害怕从事技术的研究者利用“理性的技术或非理性的巫术”危害社会秩序,所以对有技术者常常严加防范,或规范入礼,或明令禁止。

2.作为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在生产力体系中,技术是有目的的各种工具、工艺流程和规则的体系。

3.作为科学技术体系中的技术。

在科学技术体系中,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或“跨界线”部分。

社会需要首先或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通过转化为技术目的或手段的需要而传递给科学的,科学也不可能直接地、完全地吸收社会需要,换言之,社会需要的绝大多数无法直接传递给科学。

相反,科学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通过技术进行。

技术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即受自然规律和社会条件制约。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不仅是科学的幸事,也是技术的幸事。

但是即便科学与技术在当代已经结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在性质和作用上还是有许多质的差别。

1.两者的区别: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而技术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即把可能变成现实。

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科学必须面对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它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它以发现对象的“庐山真面貌”为最高目标。

而技术为人的目的服务,仍遵守事物运动的法则和规律,技术创造物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目的。

技术创造的东西是自然世界没有的,而科学则在于发现存在的真谛。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科学中的创造,是发现了新的事物、新的属性或新的运动,不是创造自然没有的对象物。

技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为人的需要而对现存自然物的改造,或以现存物为基础,创造新对象。

2.两者的联系:

技术与科学是辩证的统一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包含着科学。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或“跨界线”部分。

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3.科学技术研究分类: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

科学研究即不断反复探索。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

“研究与开发,是为了增加知识量,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探索,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用途所从事的系统创造性工作”。

所谓基础研究,就是没有特定(商业)实用目的,而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

所谓应用研究,就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

所谓开发研究,就是利用基础、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

如果以电学与电讯研究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三种研究的区别和关系。

发现现象,进而发现原理和提出理论,是基础研究;制成模型,并制成发生装置,是应用研究;而制成机器,建立工厂,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则是开发研究。

在基础研究中,关键是学术带头人的水平;在应用研究中,不仅有时间限制,而且选题和组织工作起更重要的作用;在开发研究中,目标具体明确,计划极强,时间控制严格,组织和集体的作用更大。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

科学作为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是科学家队伍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社会分工:

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人数急剧增加,1896年估计50000人,1970年世界科学家人数300万人,而1997年仅仅中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有84万人;1997年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人数为138万人。

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作为社会群体的一般抽象存在形式。

内涵:

特殊体制目标、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

1.体制目标:

如培根所言,以增进知识为己任,用知识造福人类。

2.行为规范(精神气质,默顿范畴):

所谓公有性即科学发现的成果应该公开,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科学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个别发现如未融汇到这个交流系统中,那它就不会对科学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所谓独创性即:

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一项研究如果没有为科学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就没有任何意义。

它鼓励科学家的创造性,而强烈地指责剽窃行为。

它保证科学研究不是重复,而是创造和发展。

这是因为在科学研究的竞争上,只有第一,而无第二。

科学总是把发现的桂冠戴在第一个发现者的头上。

所谓普遍性即:

一项研究成果能否得到承认,与提出成果人的社会地位、种族、国籍、宗教信仰、阶级无关。

科学没有国界,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不能因某项发现的提出者是宗教徒,就因此抹杀了该项科学成就。

所谓无私利性即:

科学以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为己任,科学必须是公众的科学,而不是少数人的科学。

科学主要是对真理的追求,仅仅在次要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所谓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指:

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受严格的检验,包括逻辑和经验的检验。

科学家必须具有怀疑精神,无论知识来源于何处,在它成为确证的知识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仔细和科学的检验。

3.科学共同体结构——分层

由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的无形的等级体系。

主要通过成就获得名望的承认表现出来。

科学家的成就大小,反映了对科学共同体的贡献大小,因而在科学家共同体中获得的承认和地位不同。

与行政系统以承认职位权威不同。

“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

4.以奖励系统作为内部的基本运行机制,与行为规范机制交互作用。

谋求“成果-承认”,争取发现的优先权,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动力。

5.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优势积累效应

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一旦取得重要成绩,具备一定优势后,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获得成果、承认和荣誉桂冠,发表更多论文被引证,获得评价他人成果权利以至压制他人的机会。

而“小人物”则相对受到冷落。

马太效应是科学非平衡发展的例证,有助于科学成果出现和科学权威产生,并通过他们提高科学共同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但是同样有消极影响。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

科学家抽象存在的形式是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具体存在的形式是科学家的各种社会组织。

(二)内外两种形式:

社会内在形式:

学派。

社会外在形式:

学会、国家的和民间的科研组织和机构等形态。

1.学派:

是科学家社会共同活动的重要形式。

由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科学家组成,保持密切的学术思想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并且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作为学派的带头人或领袖。

具有内聚性、整体性、传统性和排他性。

(内在组织形式)

2.无形学院:

自由联合的、重在学术思想沟通的科学家松散联合体。

常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集会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内在组织形式)

3.学会: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最广泛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

它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职业科学家团体。

科学家的集团利益的代表。

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

当代众多学会不断已经覆盖了各国的科学家,而且已经走向国际性联合。

在现代国家里,各种学会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社会的科学事业发展的有组织的力量。

4.科研组织系统:

国家或民间的科研机构,是组织最制度化的科学家社会组织形式。

具体有:

国家:

各级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

民间:

企业的科研机构;社会自由的民间研究机构。

超国家的由国际合作兴办的科学研究中心,是一种新的科学社会组织形式。

大型的科学技术服务机构:

实验中心、测试中心、数据中心。

一般,国家科研组织侧重于基础研究、综合应用研究,地方、企业侧重于应用和开发研究,大学一般比较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三)科学管理和决策问题:

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建制大型化,提出科学研究的有效管理问题以及优化决策问题。

科技领导体制:

一般实行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相互结合并以学术领导为核心的制度。

三.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主要有:

经济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教育支持系统。

(一)经济支持系统:

历史上采取恩主制(个体恩主:

即依赖贵族、资本家;联合恩主:

慈善机构和基金会;支持);现代以恩主和国家支持联合为主。

现代正在发展国家联合支持系统。

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必要环节和必要物质能量。

中国R&D:

1996年支出额39。

9亿美元,占GDP经费支出额0。

6%;R&D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由1989年的0。

7%已经下降为0。

6%。

R&D经费额相当于同期美国R&D经费支出额的1/42、日本的1/38。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二)信息支持系统:

主要指面向全社会的图书资料系统和情报机构;它的进步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同步;目前更新速度和发展最迅速——因特网。

(三)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是科学这种特殊精神生产的特殊劳动工具,它同图书资料一起构成科学劳动资料。

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开始独立发展。

(四)教育支持系统,又称为科学研究的社会人才储备和支持系统。

功能:

1。

系统整理科学遗产,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2.科学劳动者的生产、再生产;

3.通过全民教育,提高民众科学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技术能力。

(五)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总能力:

科学的社会组织系统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结合,形成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总能力。

四.科学技术结构

(一)现代科学的结构

是一个演化中的动态发展的过程结构。

它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

第二,基础科学按树型不断发展,而且科学生长出了边缘、交叉、横断学科,形成了网络结构。

第三,基础科学正在形成新的门类。

(二)现代技术结构

现代技术也逐渐形成为整体性的门类和体系。

产生了资源技术、制造技术、传输技术、能源技术、建设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

它们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自然科学发展模式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1.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反映了认识论的一般认识与实践的矛盾。

这是最基本的矛盾。

它的非线性发展的基本因素还有问题。

即理论—问题—实践,构成科学认识系统演化的内部基本矛盾。

2.理论内部矛盾;

3.学科之间的矛盾;

4.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5.学术观点之间的矛盾;

6.学派之间的矛盾。

前四个属于认识范畴;第五个属于认识-社会范畴;第六属于社会范畴。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在科学内部主要矛盾推动下,科学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时间上(纵向):

渐进与飞跃;

渐进形式:

即科学进化,积累式进步,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飞跃形式:

科学革命;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原有理论的突破,科学新的综合,新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空间上(横向):

分化与综合。

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有两个特点:

第一,纵向分化。

由于世界研究的不可穷尽性,科学技术研究在它的三个研究方向(微观、宏观和宇观)上都在不断深入发展。

而这种深入发展的形式和结果,就是学科沿纵向产生分化,即产生新的学科。

第二,横向分化。

在同一层次上产生不同的各个学科,产生新的学科,这就是学科的横向分化。

我们拿物理学的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学来说,它的进一步发展便在三级学科上横向分化出:

金属物理学;晶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电解质物理学;准晶态物理学;表面物理学;发光物理学;凝聚态磁学,等等。

科学的横向分化不仅存在,而且对科学的复杂性演化有重要意义。

科学的横向分化是系统自组织演化在同一层次不断增加复杂性的表现。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特征。

综合化趋势有如下特点:

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学科通过共生而产生新的学科,即“边缘学科”的综合化。

如物理学+化学,产生物理化学;如生物学+化学,产生生物化学;等等。

边缘学科的出现往往消除了原有学科间划分的严格界限,加强了学科的融合。

第二、几门学科由于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对象的学科群体,或从而抽象出来一种新的更为概括更为抽象的学科。

这种综合产生的学科往往具有横断学科的特征。

例如系统论就是典型的横断学科。

横断学科抛开具体的形式和内容,从“横”的方面把握不同对象的属性、运动和演化中共同的规律性特征。

第三,通过各学科在内容、方法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综合形成新的学科。

环境科学技术就是由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地理与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汇集而成的新型学科。

科学的综合化通常表现为这样一些方式,即通过两种以上学科的交叉、学科方法的移植和多层级综合而综合。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克服两种文化分化缺陷。

在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深刻差异,处于两种文化之中的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过去都倾向于扩大这种差别。

正如斯诺所揶揄的,“……他们趁着人们不注意把自己看作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

……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

……非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科学家粗鲁,自吹自擂。

……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

而科学家则认为,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anti-intellectual),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

”事实上,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误解,科学不象非科学家想象的那样,不是文化的一种,更不是浅薄的文化。

它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科学家有着相当一致或共同的态度、行为标准和模式,共同的方法和设想。

人文知识也不象一些科学家想象的那样,那里也同样关注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只不过在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非科学成分,有时可能转化为反科学的气氛。

现代科学正在关注社会,关注人文现象,而人文社会科学也注意到在技术与纯粹科学中有忽视社会和人的特征,它愿意参与把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培养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素质还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是“专业机器”的伟大历史任务与过程中。

正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技术最终融合为一个体系一样,两种文化最终也将融合为统一的文化,而不是分裂的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

在现代,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的考虑,都在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把科学技术从科学家手中的业余游戏变成了社会需要和社会运转的一部分。

同样,科学家要研究宇观问题、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有哪一个重要问题,不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仪器的投入呢?

现代社会没有科学家式的贵族,科学家又要从哪里获得经费呢?

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实力的加大,需要科学技术的力量。

正是这种纽带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了。

三.关于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

(一)科学发展一般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规律、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的概括和描述。

它回答的主要问题:

科学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的一般形式?

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因和机制。

一个成功的科学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合理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能从本质上深入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1.归纳主义的或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代表人物——近代:

培根,现代:

维也纳学派。

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因此,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线性的进步过程。

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证据所证实,那么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越强。

2.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代表人物——波普尔:

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

波普尔提出了一个科学发展的证伪进步模式:

P1—TT——EE——P2。

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不断证伪旧理论的过程。

通过理论证伪,保留了经验证明的地位。

合理思想:

科学发展是一个动力学过程;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起点;强调大胆猜测的试错法。

缺陷:

否认了科学发展的积累性;忽视了科学检验的确定性方面。

全称命题无法证实但是通过一个反例可以证伪,而单称存在命题无法证伪,同样存在问题。

3.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代表人物——库恩:

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强调历史主义的“范式”概念——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提出:

前科学阶段(无范式)——常规科学阶段(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与旧范式斗争,并且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合理思想:

有渐进也有革命;常规与科学革命交替发生。

一定程度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

缺陷:

只承认知识相对性,不同范式没有对错。

4.科学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

指一系列科学理论,其中包括

硬核:

科学研究纲领的核心,包括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是坚韧的,不容反驳的和否定的。

保护带:

是纲领的可反驳的外围弹性部分,包括辅助性假设和个别经验事实等集合。

启发法:

又分正面启发法(丰富辅助假设,保护硬核)和反面启发法(禁止指向硬核)。

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退化阶段——科学研究进化纲领取代科学研究退化纲领——新科学研究纲领进化阶段……

第四节技术的发展模式

一.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一)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

1.技术目的:

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对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的设定。

技术目的的设定取决于:

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能性。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或往往设定比现存各种技术目的更高的技术目的,这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如寻求更高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等。

2.技术手段:

即为实现社会需要的原有的技术体系结构和功能。

(二)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运动:

1.矛盾运动:

技术手段一旦成为一个现实社会的技术,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满足发展着的社会需要。

技术目的的更高设定,又要求技术手段更先进,才能满足新设定的技术目的。

因此,在技术目的和手段之间就必然存在、产生和演化各种矛盾,从而构成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2.技术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新技术目的的设定。

它受到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地理等条件的制约。

3.社会需要和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动力:

技术目的的设定不是自组织的过程,它强烈地受到经济和其他社会需要以及科学演化的影响,引起原有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不能适应,从而引起新的技术目的的设定。

4.技术矛盾运动的解决方式: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这种矛盾运动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组织管理方式,也包括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来加以解决。

5.技术手段的相对独立性:

一般地,技术目的是矛盾的主动的方面,但是技术手段发展也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产生新的技术目的,和新生产、社会需要。

二.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渐进和飞跃也是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一)技术发展的渐进形式

1.渐进形式:

指技术原理基本不变情况的局部技术改良。

——技术革新。

2.具体形式:

技术发明——新颖设计、新工艺、新方法;技术改造——技术体系中局部技术和方法的改造;技术综合——利用已有技术,依据新技术目的加以重组,使技术系统实现新的功能;技术转移——把一种技术移植到另一个技术领域中。

(二)技术发展的跃变形式

技术跃变:

技术原理发展所引起的技术的创新。

——技术革命。

技术渐进与技术跃变是相互依赖的、相互影响的。

三.技术发展的横向扩张和跃升模式

(一)技术横向扩张:

技术的梯度递进和转移模式,不同国家、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技术发展一定也具有不平衡性。

客观上存在“技术梯度”(区域技术梯度,城乡技术梯度、国家间技术梯度)。

技术梯度的转移是从技术水平高向技术水平低的方向流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技术的扩张。

(二)技术跃升模式:

某种国家或地区在较短时间走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较长时间才走完的技术发展道路。

条件:

技术引进和消化能力如何。

跃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综合因素在起作用。

技术跃升上也包括技术改造以适应本国和本地区。

本部分参考和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英]A.F.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1982年。

2·[美]J.加斯顿(顾昕等译):

《科学的社会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3·[德]赖.莫泽克(朱章才、孟祥林译):

《科学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4·GeraldHol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