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21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x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

甘肃省科技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将面对一个崭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开展,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科技的支撑,甘肃将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进一步落伍。

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省份,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基础,但区域创新的综合科技能力十分薄弱,原有创新领域在新的区际竞争、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地区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国本世纪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好机遇,加快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增强甘肃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竞争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制定并组织实施甘肃省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纲要,对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省战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正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利用它在科技、经济上的优势,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使传统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

当前,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激烈竞争中,科技竞争力、将是决定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甘肃是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紧紧抓住本世纪前20年发展机遇期,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科教兴省”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全省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现状

1、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呈现出一定特色与比较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2002年,甘肃省已有科技活动单位数1588个,其中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38个(中央所属21个),高等院校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0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6个,民营科研机构1000多家。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53万人。

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共14名。

国家在兰建立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冻土工程”、“羟基合成与择氧化”和“应用有机化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天山冰川观测实验室”、“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等5个部门开放实验室,以及“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共12个国家和部属的重点实验室站和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从质量、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省上相继建立了“电器传动”、“聚氨脂”、“电子燃烧”、“电子束辐射”、“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西部草业”“奶产业”、“工业过程与自动化”、“有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传热与流体”、“畜产品加工与储藏”、“牛羊胚胎”和“中药新药”、“天然药物”、“有色金属材料”、“高原交通及控制”等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目前部分科技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与比较优势。

基础研究方面:

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草业科学及藏语信息系统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方面:

石油、化工、石油机械、超高压容器制造,核技术应用、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农业科技方面:

畜牧兽医、节水农业、旱地农业、日光温室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生物制品、中药(藏药)新药等在国内业占一席之地。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初见端倪。

2002年,甘肃大中型工业企业194个,有R&D活动的单位数131个,拥有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76个,占企业总数的39%;科技活动人员2987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36%,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有18300人,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61.3%;全年全省筹措科技活动经费250781万元,其中企业筹集科技经费达109720万元,政府拨款仅10623万元;R&D总支出113123万元,其中大中型企业R&D支出45675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已有471家,职工总人数达1.5万多人。

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为43.75%,企业基本成为投资的主体。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1,居全国第22位。

酒钢、金川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也先后成立,围绕企业的技术进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雨后春笋、得到社会各方面极大关注。

这说明甘肃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潜力,而且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3、中介机构以服务为本、得到较快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不断发展。

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组建各类科技中介机构1000家,其中以政府为主创办的503家,民间为主创办497家。

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约占1.6%;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咨询等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约占4.2%;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等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约占0.7%。

这些机构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为主、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政府较为宽松的政策初步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甘肃实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营造科技大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把科技兴省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营造投资、干事、建设三个环境的大讨论,相继制定颁布了《甘肃省科技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甘肃省名牌产品保护条例》等。

省科技厅、省经贸委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试行办法》等等,较快地改变了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大环境。

5、创新、产业化,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与转化,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科技部“创新、产业化”的科技方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突出科技产业化的主题,从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业化培育和软科学研究方面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安排,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85.9亿元,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8家,职工总数达34634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1.36%;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日益崛起的一支生力军,从业人员达15151人,总产值达32.7亿元;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稳步增长,2002年发表科技论文12010篇,出版科技著作606种;技术合同成交项目993项、成交金额5.46亿元。

从199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专门用于重点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工作,累计组织实施成果转化项目65项,科技三项费总投入达584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创新投资能力弱,市场有效需求受制约。

甘肃是一个经济后进的省份,在西部12省区中,2000年GDP为983.36亿元,人均3838元,居倒数第二位,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1.28亿元,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藏3省区,居倒数第四位。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16元,居倒数第三位。

R&D投入仅占GDP的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资金支持能力有限,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也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甘肃的重化工业、旱地农业和二元经济的特点突出,企业资本积累和注入能力很低,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集聚程度不高,市场对创新活动的有效需求严重受资金的制约。

2、产业竞争力较差,工业技术创新任务艰巨。

甘肃是一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化学医药、国防军工、能源等重化学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长期以来,由于甘肃工业企业的更新改造速度慢,装备水平较低,品牌产品少,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主,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就装备水平来看,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左右,一般水平的约占80%以上。

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9%,国内一般水平的占64%,属国内落后水平的约占10%。

以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和加工的一般产品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仅居全国第29位。

同时,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仅为1.36%,位居25位。

新产品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3.87%,排全国第27位。

企业专利申请数仅94件,全省百万人专利申请量仅29项,居全国第29位,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少,增长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

3、区域创新环境支撑条件不足,创新体系缺乏活力。

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分析,甘肃的技术创新环境是比较差的,排全国第27位。

其中表现最好的指标是创业水平,居全国第19位。

最差的指标是市场需求,居全国第28位,其他如创新服务、创新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及金融环境等,均居全国第22—27位。

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评价结果,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为0.35%,居全国26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为261人,居全国23位。

这表明甘肃的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落后是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人才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科技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化研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与全省支拄产业的发展不配套。

科技活动机制陈旧、观念落后,现有创新主体严重缺乏生气和活力。

4、创新资源多呈单体独立运行,集成度低、效率不高。

全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等科技活动单位约有1588个,但大多数均属于单位独立的研究行为,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约束,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

近几年,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专项课题的多个研究单位的分工合作,但是就一项技术一个新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工程化应用、市场化运作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分工合作网络。

在整个科技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门分割、地区封闭、体制改革滞后和科技活动中的“布朗运动”现象依然存在。

二、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树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全局,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构建甘肃创新体系作为提高全省科技整体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紧紧围绕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解决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科技问题为出发点,以产业化为依托,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

加强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加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产品、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使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几个原则:

――统筹整合。

要以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出发点,统筹全社会创新力量,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引导和助推作用,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设施环境。

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体系的活力,密切管产学研的联系和合作,增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整体。

――区域协调。

创新体系必须在服从国家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甘肃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

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使全省各级创新中心能够有机联系,区域分工协作更趋合理。

减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地区间无效竞争,提高科技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效益。

要积极开展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及黄河上游相关省区的创新合作,建设有助于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区发展的创新体系。

——系统开放。

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形成,淡化狭义的部门观和地域观。

尽快转变科技、教育、经济系统以及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割裂状态,使省内及周边省区各类创新资源能够联动整合,整体推进。

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省内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知识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全省的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

在开放中营造多边合作喘息发展的新格局。

――运作高效。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杜绝对有限资源的虚耗,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创新体系中不同要素、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基本杠杆,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

在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创新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注重科技创新的重点与区域经济规划、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的结合。

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创新,使区域创新始终与国内外市场走向协调。

――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低物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赖智力资源,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应十分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全国先进水平的区域创新体系。

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体系、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和服务于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局面。

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基本健全。

在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各系统之间建起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网络体系和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

基本实现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

到2020年,建立起与甘肃小康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中上水平;部分优势领域的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中等水平,科技竞争力居西部地区前列。

具体目标: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11438创新工程”,即创新一个机制,建立一个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充实完善四个保障系统,建设三个(两带、一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实现8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

(1)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与分工运行机制。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分割和封闭体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支撑甘肃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效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

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激活省属科研院所内部竞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院所的科研水平。

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技工贸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动力的新产品、新产业开发链,以技术进步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

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效率,力争使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200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左右(2001年全国为13.9%,甘肃仅为6.75%),2010年达到16%左右;培育20个左右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经济规模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逐年增加。

(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新保障支撑体系

――建立多元化金融投融资保障系统。

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全省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02年为0.78%)以上,2010年达到2.5%;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的比重达到50%以上;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率占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着力培育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基金,为创新提供金融保障。

――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系统。

各市州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属地生产力促进中心、互联网的人才交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资产评估中心、企业诊断决策策划中心、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

引导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发展完善民间产业协会等,使各类农业经济协会深入农户,使中介服务组织成为政府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营造创新人才积聚的良好环境系统。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敢攀高峰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队伍。

在稳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和凝聚一批国家级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使甘肃及其中心城市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沃土。

实施“555创新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工程。

到2005年,全省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人数达到1.5万人年(2002年为10326人年);要特别重视具有风险投资意识、能够驾御市场经济,懂管理、善创新的企业家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使他们成为凝聚各类创新人才的中心,营造区域创新的人气环境。

――大力开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系统。

高起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省级科研院所等重点专业学科和实验室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传播与科技开发基地,整合科研资源。

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改造、新建20个左右具有学科特色和产业特色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完成20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的能力建设。

选择区位和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大学建立5—6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中心。

(4)建立“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为骨干的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提高核心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河西星火产业带为主轴,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实、完善现有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

把“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知识、技术、观念、管理等的创新源地和辐射中心。

有重点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用高新技术盘活、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兰州、白银、天水、金昌、临夏、张掖、平凉、嘉峪关等8个中心城市,由于其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特殊区域地位,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开发的核心区域。

(5)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提高计划生育、城乡医疗保健和公共防疫系统的科技水平,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卫生、地质、气候、水文灾害检测预报和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污染整治的科技支撑体系。

培育一批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无污染食品基地,使它们成为甘肃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在贫困地区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生态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促进农村区域的科技综合集成创新。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运行机制是:

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营造环境为保障,以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甘肃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推进科技与社会的多元互动,构建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设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

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效地推动知识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的体系。

它是由政府和各部门组成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活动的目的旨在推动技术创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重视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增强各执行机构、执行单元之间广泛与密切联系,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提高效率。

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创新要素重组及知识资源和资本的合理有效运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

创新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科工贸、技工贸一体化,企业科技研发要吸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参加,或合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机制,以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展能力。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要求。

调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主动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项目,促进科研单位面向市场,服务企业、农户和政府,加快形成企业、科研单位与社会的双向交流。

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

加快政、产、学、研、介、融联合互动发展的步伐。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设高效率科技创新的协调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政府决策执行及其反馈系统,完善市场体系,解决系统运作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人才、知识流动和各类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强化政府调控功能,促进技术、经济、社会、教育、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制定工作,鼓励企业与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

引导创新科技活动运用财政、信贷政策,保障和增加技术创新的微观经济效益,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从事技术创新。

运用社会公共政策,增加高科技人力资本,引导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的外部推力。

适时制定、更新高新技术发展领域和技术政策,强制淘汰落后技术,鼓励发展先进技术,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

(四)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社会支撑系统。

随着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引导,由微观参与转为宏观调控,不断简化中间环节,强化服务意识,区域创新的社会支撑体系应当把重点放在沟通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环境。

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市场体系。

为创新主体及其成果产业化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紧紧抓住科技中介这个重要环节,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健全功能,形成科技信息、孵化器、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信息咨询、培训、融资协作等网络,使原来处于分散、分离、分割状态下的科技资源和基本要素集成起来,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要素供给与组合奠定基础。

为此,发展创新的社会支撑系统必须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综合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使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合力。

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应重视有潜在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形成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群,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应向这类企业倾斜,营造适应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

这一点对落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更为重要。

(五)实现创新体系网络信息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创新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