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299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海南省科技厅

2004年1月16日

一、构建海南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学研究体系;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四是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五是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等。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产业化和市场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各地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举措。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海南建省以来,虽然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

2002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23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5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50.67亿元,增长8.1%。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2.03亿元,同比增长12.9%。

全省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2220人,增长4.0%;师范学校在校学生9593人,增长2.8%;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4711人,增长33.2%。

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20%和94.10%。

有线电视用户达46.28万户。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但是,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仍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海南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经济的增长尚未摆脱粗放形的传统方式。

据有关资料分析,海南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资源型加工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产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整体产业结构处于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

而当前工业发达国家已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世界平均也已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海南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产品附加值偏低,支持工业化能力有限。

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是产业结构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工业发展相当缓慢,经济规模小,既少反哺农业,又不足以支撑第三产业兴起,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腿”。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虽是三次产业中的最大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等这样的基本省情上的,是在第二产业未能取代第一产业的情况下跃居主导地位的,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根基较为薄弱,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等的比重则较小,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还很脆弱。

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具有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的地区、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工业化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省不仅要面临国内竞争,也要面临国际竞争,如果我们没有新的举措和大的动作,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第三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

海南有着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及有效利用和保护,使不少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和浪费,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制约当代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而要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构建一个符合海南实际,具有海南特色的要素完备、配置高效、网络互动、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二、构建海南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

(一)现实基础

1、科技活动机构及科技活动人员

2002年全省有科技活动的科研机构39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031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64人;高等学校5所,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93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81人;大中型工业企业14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1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32人。

全省有重点实验室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有企业技术中心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有省级技术交易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利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机构各1家。

2、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

全省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信息产业园1个,省级农业科技城1个。

其中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区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2.3亿元,总收入69.5亿元,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利税10.7亿元,创汇3295万美元。

2002年全省有民营科技企业405家,从业人员2710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129人,中级职称6227人,实现总产值221.8亿元,净利润19.5亿元,缴税总额6.3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2家。

2002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8亿元,总收入107.8亿元,增加值30.5亿元,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利税16.4亿元,创汇7679万美元。

3、科技投入

2002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3.85亿元,其中,政府资金2.38亿元,企业资金9440万元,事业单位资金3951万元,其他资金1255万元。

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95亿元,其中内部支出2.89亿元,外部支出560万元。

全省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4283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893万元。

其中省本级科学事业费支出3043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693万元。

4、科技政策法规建设

“九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海南在科技政策法制建设方面得到了加强,先后出台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优秀人才和鼓励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若干规定》、《海南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产品认定和考核办法》、《海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规定》等一批科技政策、法规、规章,科技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5、科技成果和专利

2002年全省获得省级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有59项。

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项目50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奖项目9项。

在50项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四等奖17项。

在9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项目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200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546件,授权专利19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

发表科技论文1959篇,出版科技著作134种。

6、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

根据科技部《2002年全国及各地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2002年海南科技进步总体水平指标为70.40,排在全国第16位,比上年提升了5位,属第三类地区,处于全国中下水平。

其中,科技进步基础水平排第30位,科技投入水平排第30位,科技产出水平排第1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第9位,科技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排28位,科研物质条件综合评价排第27位,科技意识综合评价排第30位,科技人力投入综合评价排第28位,科技财力投入综合评价第30位,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综合评价排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综合评价排第24位,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排第8位,环境改善综合评价排第11位,社会生活信息化综合评价排第11位。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海南建省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琼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了明显成就。

尤其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创新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有了明显进步,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为加快新时期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面对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我们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离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政府宏观调控得力是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目前海南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科技工作的管理缺少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机制,导致科技工作多头管理,各职能部门又自成一体,封闭运行,资源分散,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

虽然省政府设有科教领导小组,但作用发挥并不理想。

二是政府科技投入少,很难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而且经费管理分散,造成项目重复立项严重,经费使用效益低。

三是基层科技管理机构严重不健全,全省18个市县中,科技管理部门与信息产业部门合并的有9个,与教育部门合并的有9个,没有一个市县的科技管理部门是独立建制的。

这种建制大大削弱了政府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严重制约了基层科技工作的开展。

2、创新网络尚需完善、调整和加强

首先是创新网络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

一是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设立技术研发机构,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极不健全。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但是,目前海南建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只省技术交易中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几家,还不能形成网络。

三是缺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的创新机构。

目前全省国家级创新机构只有国家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这远远不能满足海南科技发展的要求。

第二,现有创新机构尚需调整和加强。

主要表现:

一是科研机构重复建设严重(尤其是农业类科研机构)、布局不合理、资源分散、科研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低;二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低,有的甚至如同虚设,没有开展任何业务;三是高等院校的创新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不紧,成果转化率低;四是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调整和整合;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3、创新环境尚待改善

主要表现:

一是政策环境尚待改善。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原来中央给了一些优惠政策,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海南的政策优势已经明显淡化,这意味着对于技术创新主要是靠技术引进的海南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大规模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政策优势。

同时,海南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些科技政策法规,但与其它方面的政策相比也没有多少优惠,而且科技政策法制体系也不完善,对引导和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力度不大。

二是融资环境尚待改善。

尤其是科技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每年立项的开发性科技项目能够落实贷款的还太少。

加上风险投资机制、产权交易制度等尚未建立,向社会融资的渠道不畅。

三是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不够,缺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依靠科技求生存、谋发展的紧迫感不强,还没有真正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广大群众对科技的理解和参与程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4、创新人才严重短缺

主要表现:

一是科技人才总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仅为2.49%,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仅为8.5人,为全国平均水平(26.5人)的1/3。

尤其是海南优势产业所需的信息、生物、海洋和环保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二是拔尖科技人才奇缺。

全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65%,人才总体档次不高,黄宗道院士去世后,全省没有一名工程院或科学院的院士,各领域普遍缺少学科带头人。

三是科技人才分布不合理。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集中在教育领域,并以教学人员为主,占整个专业技术人员的65.6%,工程技术人才仅占14.4%,而全国占26.4%。

机关事业单位占90%,企业等仅占10%。

四是创新水平低。

据科技部统计,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海南为64件,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左右。

多年来海南获得全国科技奖励的成果寥寥无几,有的科研所多年未出过一项科研成果。

三、加强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目的要求

加强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以提高海南创新能力,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和最终目的。

“十五”期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新兴工业省和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建设大见成效,海洋经济、信息产业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是充分发挥海南农产品的“季节差、名特优和无公害”三重优势,加快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是充分利用海南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化肥、高档纸制品、天然饮料食品、南药和海洋药物开发、铜钴、石英砂、钛锆等的开采和加工利用、纺织化纤、汽车摩托车等资源型工业。

三是充分发挥海南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增加吸引力,提高旅游整体产业素质和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旅游为主的方向发展,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四是充分利用我省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五是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六是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社会结构。

七是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能力为目的,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整合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建立健全创新网络,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实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通过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建设,初步建立起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研究体系,科研水平有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大中型企业半数以上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和整合现有资源,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功能、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加强环境建设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制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初步形成得力有效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加强,绩效明显提高;通过加强条件建设,初步建立起渠道畅通,保障有力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科技投入有明显提高。

最终形成网络完善、机制灵活、富有活力的海南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四)重点任务

1、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省属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转变,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骨干作用;对部分科研方向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农业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整合资源,组建农科集团,促其发展成为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高科技龙头企业,为再创海南农业新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对保留的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招标等形式,加大政府的投入,不断改善其科研条件,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一批高校科研创新基地、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器、技术转让机构等,不断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1至2家科研力量较强的高校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

三是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和引导省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院所、企业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研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通过政府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力量,规划发展一批与海南海洋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新兴工业、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民办科研机构,为海南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推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紧密结合海南优势产业的发展,在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制造、油气化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水产品深加工、农业新品种、水产养殖等领域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海南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以各产业行业协会为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加强行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依托;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通过立法规范、政策扶持、优质服务等,为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海口国家高新区、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中国三亚农业科技城、老城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洋浦科技园等的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创造政策优势,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加快园区发展成为海南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孵化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重点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科技产权交易市场、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机构等,形成功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

二是做大做强农业科技服务110。

整合资源,改善设施和装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范围,充实服务项目,建立省、市(县)、乡(镇)三级农业科技服务110平台,为“三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

三是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对现有科技信息网、星火科技网、专利网、海南东盟合作网等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充实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资源,拓展网络的覆盖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

4、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不违反WTO规则和某些方面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政策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海南经济特区创新活动的特点,研究制订更加优惠的科技政策,创造海南科技创新的政策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到海南创新创业。

二是充分利用海南经济特区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加快立法速度,不断完善科技法规体系,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规范创新行为,促进创新创业。

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办好高新技术企业接待日、银行与企业交流会、行政优质服务月等活动,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的社会氛围,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5、加强创新支撑条件建设。

一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改变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

同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

二是积极探索设立风险投资种子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量培养各类高级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才干;大力拓宽引才引智渠道,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海南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生产技能的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队伍,为全面提升海南的创新能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6、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各级政府科教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力度。

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省政府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完善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完善省政府高级科技顾问制度,充分发挥省政府高级科技顾问的参谋和咨询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科教兴琼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市(县)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格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服务,切实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二是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包括科技经费的统筹管理职能,科技计划的统筹管理职能,科技人员的使用和管理职能,科技政策法规贯彻实施中的监督检查职能等,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促进各种创新活动协调、有序、高效地开展。

三是健全市(县)级科技管理机构。

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彻底改变目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并的局面,设立独立建制的科技管理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保证工作经费,创造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速市(县)域科技进步与创新。

四是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调整科技计划体系,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目标,集成社会各种创新资源,集中财政科技经费,重点实施热带生物资源利用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信息智能岛建设、新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五大专项,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发挥有限资本的最大作用。

五是改革科技评价体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创新评价体系,强化对各类创新活动和创新机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7、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重点:

一是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海南有着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