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41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docx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

2016年

 

污水处理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图表目录

表格目录

第一节我国人均水资源稀缺,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一、我国人均水资源相对稀少,南北区域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并且存在地域性供需矛盾。

据统计,2013年我国水资源拥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5,而人均水资源排名仅为102,人均量不足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

根据环保部统计,2014年,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7266.9亿立方米,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658.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7.1%;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2608.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2.9%。

而北方6区用水量2780.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45.6%,南方4区用水量3314.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4%。

水资源分布和使用的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图表1:

2014年我国水资源南北区域分布不均

资料来源: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2:

2014年我国南北区域用水量基本相当

资料来源: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我国水质不容乐观,水污染事件频发,污水处理能力亟需提高

2014年,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2.8%,Ⅳ~Ⅴ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5.5%,劣Ⅴ类水河长占11.7%。

就湖泊水质而言,2014年,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9个,Ⅳ~Ⅴ类湖泊57个,劣Ⅴ类湖泊25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32.2%、47.1%和20.7%。

与此同时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对人们生活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水质现状不容乐观以及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我国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不足,污水处理能力亟需提高。

表格1: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

资料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第二节我国污水排放现状:

城镇生活污水为主要排放来源,工业废水排放呈下降趋势

一、我国污水排放概况:

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图表3: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4:

2014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前十名的省份

资料来源: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我国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

2014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达716.2亿吨,同比增长2.99%。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

就地区而言,2014年,我国污水排放量前十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共排放废水438.7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61.25%,其中,广东省排放污水90.5亿吨,江苏省排放污水60.1亿吨,山东省排放污水51.4亿吨,为全国各省污水排放量前三名。

图表5:

2014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最主要来自农业源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6:

2014年氨氮排放量最主要来自城镇生活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城镇生活污水成为我国污水主要来源

2014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10.3亿吨,同比增长5.19%,占全年污水排放总量的71.25%,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城镇生活污水成为我国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表7:

持续增长的城镇生活污水成为我国污水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三、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步减少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7年达到最高值246.65亿吨,之后排放量增长率除2010年为正数之外,其他年份均为负数,截至2014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5.3亿吨,同比减少2.1%。

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2013年,在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排放量位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为90.8亿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7.5%。

图表8: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9:

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所处行业较为集中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随着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加之对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工业废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013年,挥发酚排放量1259.1吨,比上年减少15.0%;氰化物排放量162.0吨,比上年减少5.7%。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汞、镉、六价铬、铅、砷)的排放量也不断下降。

图表10:

我国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排放量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第三节环境执法日益严格、新模式助力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

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14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77家,比上年新增30家污水处理企业,行业总资产达到1473.77亿元,同比增长36.27%。

2014年,污水处理行业营业收入349.93亿元,同比增长17.5%,营业利润44.78亿元,同比增长21.9%,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图表11: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企业数呈上升趋势

2011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12: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总计资产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13: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14: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新环保法打击水污染无死角,“水十条”开启万亿水处理市场规模

1、新环保法实施,打击环境远法力度空前

2015年1月1日,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这部称作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对远规企业处罚力度明显提高。

新环保法不但对技术、管理、监督等制度进行更新,还加大了处罚力度。

远法排放污水的成本显著提高,排污企业将自发的寻求处理污染物的方法。

2、“水十条”开启万亿水处理市场规模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文件提出了未来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栺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到21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3、PPP与三方治理开辟污水处理新模式

(1)PPP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

PPP通常的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栺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PPP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首先,PPP能够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其次,PPP能够给私人部门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培育现代市场体系;最后,PPP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调整。

近期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政策,为PPP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015年9月,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PPP示范项目,项目总数206个,总投资金额达6589亿元,环保类项目94个,涉及1484亿元投资,在环保类投资中,给排水、河水综合治理、管网建设投资额分别为521、367、422亿元,总计占比88%左右。

2015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PPP推介项目名单,共计1488个项目,总投资2.26万亿元,环保类有484个项目,数量上占比达到33%。

环保类项目众多,表明了国家对改善环境的决心。

我们预计在PPP的推广下,将会有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到污水处理行业中,污水处理行业将出现井喷式发展。

随着环保执法不断严栺,污水处理费的提高,污水处理PPP项目的收益将越来越大,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积极参与PPP污水处理项目的企业。

图表15:

环保类项目占财政部示范PPP项目比例达46%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16:

环保类项目占发改委推介PPP项目比例达33%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三方治理实施,环境治理更专业化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三方治理要坚持“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图表17:

第三方治理模式中各个主体所扮演角色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与一般企业相比,掌握专业技术及管理经验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理环境污染的效率。

同时,排污企业治污责任通过合同方式向环境服务公司转移,可以实现环境污染集中治理,使环保部门的监管对象大为减少,有利于执法成本的大幅降低。

我国的第三方治理比重较低,尚处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意见》的出台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四节污水处理细分领域分析

一、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巨大,提标改造成为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增长点

1、污水处理费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201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合理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加大污水处理费收缴力度,实行差别化收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通知》中指出,2016年底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非居民不低于1.4元;县城、重点建制镇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85元,非居民不低于1.2元。

随着《通知》的逐步落实,污水处理行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那些存在规模优势,污水处理能力强的企业将受益明显。

截止到2014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量为494.3亿吨,同比增长8.38%,假定2015~2017年城镇污水处理量分别增长8.2%、8.2%、8.5%,污水处理均价为0.95元/吨,则2016~2017年城镇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549.76亿元、596.49亿元。

2、提标改造,开启城镇污水处理新增长点

图表18: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处理率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

住建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19:

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处理率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

住建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据住建部统计,2014年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808座,比上年增加72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1308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1%,城市年污水处理总量401.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0.18%。

2014年年末,全国县城共有污水处理厂1554座,比上年增加50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88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县城全年污水处理总量74.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82.11%。

我们认为随着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将进入买方市场,现有企业将在城镇污水处理市场份额上展开竞争。

行业新的增长潜力将来自于我国对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提标改造”将成为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截止到2015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不含其它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61亿立方米/日。

据估计,其中未达到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约有3000座,其处理能力约为1.27亿立方米/日,我们保守估计,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的标准需要花费750元/立方米,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厂占比50%,则2016~2017年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约476亿元。

2016~2017年,城镇污水处理的市场规模及污水处理厂改造的市场规模累计可达到1600亿左右,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二、“十二五”农村污水处理率极低,“十三五”有望迎爆发式发展

1、“十二五”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比率较低

农村是未来污水处理的又一片蓝海市场,近年来实施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数量快速上升,2013年达48851个,处理比例达9.10%,普通村庄是小于行政村的,所以整体农村污水处理率低于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的大力扶持,未来比例一定会继续上升。

图表20:

我国行政村污水处理比例较低

资料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十三五”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有望迎爆发增长

近年来,国家也对农村污水处理不断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农村污水处理,从2008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有关农村环境会议开始,到2015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明确具体,力度也越来越大。

表格2: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对于污水处理企业来说,与城镇污水处理市场相对饱和相比,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留守人口将减少,但从村污水排放量依然十分巨大,我们估计2016~2017年农村污水排放量将达到2700万吨/日、2550万吨/日。

随着国家对农村污水处理的不断重视,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即将爆发,“十三五”期间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将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重点关注较早涉足农村市场具有先发优势的污水处理企业。

三、工业废水处理向园区集中是未来趋势

我国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开发区网的统计,截止到2016年3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21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146个,其他国家级开发区有124个,省级开发区不胜枚丽。

众多的开发区一方面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集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妥善处理这些废水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表格3: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拥有众多优点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在过去,我国各地对工业污水的处理多以分散处理为主要处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各自单独处理后排入水体,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自建废水处理设施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成本高,收益少,并且处理能力有限,同时主管部门对于排污企业监管困难,因此工业废水达标率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严重。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够很好的解决分散处理的不足,近期国家也在大力推广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的模式,《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含工业废水毒性减排)作为PPP实施的重点项目,“水十条”也指出要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

我们认为,具有地域优势,业务范围覆盖工业园区的企业将受益于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而出现较快发展。

四、污泥处理市场前景广阔,土地利用和焚烧比例将逐年增加

污泥是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水质净化时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有机物、无机物。

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大、杂质多,产生的污泥数量十分惊人。

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果不经妥善处理,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图表21:

污泥的主要构成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我国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

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利用,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2011年,住建部和发改委共同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指出,污泥处理方式选择顺序应依次为土地利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填埋,但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方法以填埋为主,2013年,我国污泥填埋量为1263.58万吨,占污泥处理量的47.9%。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填埋成本逐步增加,未来污泥填埋的比例将逐步下降。

随着技术的成熟,土地利用和焚烧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表格4:

我国各种污泥处理方式优缺点比较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22:

2013年我国各种污泥处理方式占比

资料来源:

中国环境年鉴、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由于污泥数据较难统计,《中国环境年鉴》所统计的污泥数据有可能遗漏,根据行业经验,1万吨生活污水产生污泥(含水率80%)约5~8吨,1万吨工业废水产生污泥(含水率80%)约10~30吨,则若全部处理2014年所产生的污水,估计污泥产生量约为7500万吨,考虑到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我们预计2016~2017年约有污泥7600万吨和7800万吨需处理。

随着我国对污泥处理的不断重视,土地利用、焚烧及建材利用的污泥处理方式将不断推广,具有相关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受益。

第五节新三板污水处理企业现状

一、新三板污水处理企业概况

根据我们统计,截止到2016年4月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中共有污水处理行业企业94家,覆盖污水处理整个产业链,包括污水处理原料和设备制造、污水处理技术研发、项目承包、项目运营等,业务遍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泥处理。

由于部分企业2015年年报未公布,我们统计2014年新三板企业营业收入发现,大部分污水处理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在1000万~1亿元之间,占比为67.02%,具体情况为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共有8家,1000万~1亿元的企业共有63家,1亿~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22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家,为浦华环保,2014年,浦华环保营收为12.02亿元。

就净利润而言,65.96%的企业净利润0~1000万元之间,具体情况为净利润在0~1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62家,1000万~1亿元之间的企业有24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家,亏损企业有7家。

总体来说,94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较低。

图表23:

94家新三板污水处理企业营业收入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24:

94家新三板污水处理企业净利润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在94家新三板挂牌污水处理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集中在40%~70%之间,毛利率集中在25%~50%之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好,发展潜力巨大。

图表25:

94家新三板挂牌水处理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重点公司介绍

结合行业和新三板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的特点,我们认为满足下列条件的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1)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且实现盈利;

(2)具备良好的成长性,由于大部分新三板企业挂牌不久,往年数据较少,我们设定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0%;

(3)污水处理行业属于朝阳行业,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良好的投资标的企业,应能够把握行业

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优质企业应至少具备下列一个或多个特点:

1)我们认为积极参与PPP项目的污水处理企业,

2)受益污水处理厂改造,污水处理项目承包,设备制造的企业,

3)靠近园区,具备地理优势的工业废水处理企业,

4)积极开拓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企业,

5)积极布局污泥处置的企业;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1、星火环境

苏州星火环境净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废液污水处置、固液混合废物处置、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公司通过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市场拓展力度,在行业中已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高污染行业企业,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工业废液污水处置、固液混合废物处置、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

工业废液污水处置业务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手段对工业企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液、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置,并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放进入苏州高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厂处理。

固液混合废物处置业务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有毒有害固液混合物进行分拣处理,并将废物中有了利用价值的物质回收利用。

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是指对可再生资源收集,分拣,出售。

图表26:

星火环境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表27:

星火环境净利润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公司位于江苏苏州,当地工业园区企业众多,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2014年,苏州市共产生工业废水61438万吨,比上年减少7.6%,但是从历年统计来看,苏州市废水排放量一直徘徊在较高水平。

2016年2月,江苏省发布《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指出,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应满足支付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运行成本及合理收益的需要。

公司地域优势明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快速增长,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3.14万元,同比增长37.94%,净利润4483.12万元同比增长112.66%。

公司地域优势明显,随着公司挂牌新三板融资渠道拓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金达莱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升级,依托FMBR技术和JDL技术两大核心专利技术,为客户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投资及运营等服务。

其中,以“FMBR技术”为核心形成的专利设备,因其管理方便、选址易、占地小、有机污泥近零排放等优点,已成为我国众多地区乡镇、村污水治理的首选方案。

表格5:

金达莱主要产品及服务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公司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产品和技术先进、成熟、创新点突出,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污水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持续关注农村污水治理,PPP模式的成功应用以及简单高效的“4S流动站”运维模式的铺展,使得公司专利技术获得了更广的区域性应用,截止到2015年12月,公司公司专利技术应用扩展到全国28个省市。

2015年,FMBR技术及JDL技术入选国家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发布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并分别列于“城镇污水治理技术”及“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类别的第一位,JDL技术也获得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声誉和知名度。

3、凌志环保

凌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通过EPC、BOT、BT等方式承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以及为各种污水处理工程生产高脱氮合建式奥鲍尔氧化沟、转碟曝气机、PSDEO、带式压滤机、微孔曝气器、栺栅除污机、刮吸泥机、消毒设备等污水处理用成套设备。

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垃圾渗滤液处理等业务,目标客户为中小城镇的市政管理部门、大中型水务集团及工业园区企业。

公司高脱氮合建式奥鲍尔氧化沟方案于2007年12月通过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的鉴定验收,被认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减少工程占地面积50%,减少土建造价20%~50%,减少水管铺设长度,运行直接费用小于0.3元/吨。

公司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小,运行成本低。

吨水投资小于传统工艺的70%;由于提高了污泥负荷,占地面积小仅为传统工艺的50%~70%;采用低溶解氧曝气方式,节省能耗,运行成本低。

一体化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