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49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金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金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金县.docx

《小金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金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金县.docx

小金县

小金县

小金县概况

小金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东邻汶川县,北接马尔康县,西与金川县相连,东北与理县接壤,西南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康定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交界。

小金县地形窄长(南北最长116.4公里,东西最宽77.6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高山峡谷区,地理座标在东经102°01''~102°59'',北纬30°35''~31°43''之间。

面积人口:

小金县国土面积广大,总幅员面积558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4.5万亩,森林资源面积160万亩,可利用牧草场330万亩,属山多地少草坡大的区域。

小金县有藏、汉、回、羌等各族群众7.8万人,在5582平方公里的境域内,人口密度不大,属地广人稀的地方。

人口分布不均,沿河谷地带居民多,山地居民少,乡镇聚居点几乎全在河谷两岸较为开阔的台地或坡地。

小金县为多民族聚居地,以藏族和汉族为主,分别占总人口的52%和37%,其他民族主要有回族、羌族、满族等。

行政区划:

全县辖4个区(达维区、美兴区、抚边区、汗牛区)、2个镇、19个乡(美兴镇、日隆镇、老营、崇德、新桥、美沃、沙龙、宅垄、新格、达维、日尔、沃日、结斯、木坡、两河、抚边、八角、双柏、窝底、汗牛、潘安乡),134个村,426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

县府所在地美兴镇,海拔2367米,东距成都293公里,北距马尔康143公里,是小金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气候特征:

小金县系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带,本属亚热带气候,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高山峡谷地带,受高空西风环流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具有高原型季风气候,基本丧失了亚热带气候特征。

境内气候表现为:

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随地势低高呈垂直分布的气候带谱。

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受西伯利亚西北风经青藏高原干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空气干燥,阵性大风多,云遮雾障少,晴天朗朗,阳光充足,年均日照为2214小时,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为220天;下半年(5月至10月),受西南和东南暖湿气候影响,雨云密布,降水增多,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1.8mm,占全年降水量86.3%,全年多年均降水量为611.4mm。

大地湿润,河川滔滔,气温凉爽,草鲜花艳,红日高照,白云漫飘。

小金县的温度因地势不同,全县气温的地域垂直差异较大,气温在西南部高于东北部,低海拔高于高海拔。

其年气温平均为:

西南边门子沟13.3°C,西边新格乡12.8°C;北边两河6.5°C;东边日隆6.1°C,而四姑娘山山顶则常在―17.1°C以下。

以小金县城美兴镇为例,累年平均气温为12°C,年际变动在10.9°C―12.6°C之间,变幅仅1.7°C。

冬长夏短,春秋两季有时跨夏相连。

春季在10°C―22°C之间盘旋上升,夏季在22°C上下游移,秋季在22°C―16°C之间婉转下降,冬季在10°C左右徘徊。

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春秋温凉清爽,宜人可人。

地形地貌

小金县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隶属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南缘,与金汤弧形褶皱带东相连。

经剧烈的地质构造变动,致使地层发生了强烈褶皱和区域变质,并伴随燕山期大量中―酸性岩浆入侵和断裂的形成,铸成了现今小金奇险而峻美的地形地貌景观。

小金县是川西高原主体部分之一,位于邛崃山脉高山地貌区西侧,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向西南流走,切割强烈,峰峦重叠,地势起伏大。

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县域东部的四姑娘山主峰高达6250米,为全境之巅,川中第二,被誉为蜀山皇后;最低点在潘安乡门子沟,海拔降为1750米,境内相对高差达4500米。

全县著名的高山景观有:

东部的四姑娘山、巴郎山,南部的夹金山,东北部的霸王山,北部的梦笔山。

还有其他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雪岭数十座,,地形地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展现为河谷地貌区―山坡林地―高山草甸―高山雪峰。

(一)河谷地貌

境内河流主要有北南流向的抚边河,东西流向的沃日河,两河在老营相汇后始称小金川,向西南至丹巴县城与大金川交汇(始称大渡河)。

沿河多冲积河谷,均在海拔3000米以下溪河两岸。

由于地壳抬升快,河流下切迅速,抬升后呈现卵砾层厚达30-50米,砾石棱角分明,色泽各异,直径1米以上者随处可见;且两岸坡谷陡峻,障谷和隘谷特别发育,构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怪石嶙峋,参差互见”的奇美景观。

河谷中有的草坝宽敞,曲流蜿蜒,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二)山坡林地

山坡林地或为灌丛或为森林,百草丰茂,千花竞艳,灌木星点,牛羊悠然,古树参天。

尤以漫坡遍野的沙棘林连片丛生,绿叶黄果,既有观赏价值,又极具营养价值。

(三)高山草甸

多分布在海拔3500-4200米的地带,地势起伏不大,绿草野花漫山遍野,高山湖泊与沼泽交错期间,景色煞是好看,加上牧场中成群牛羊和帐篷点缀,观赏价值更高。

(四)高山雪峰

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6000米的区域,它海拔高,山体陡峭,悬崖绝壁,山峰险峻,为终年或长时间积雪,银装素裹的雪峰,有的沟谷中尚见冰川。

这里是长冬无夏的寒冷气候,大风频吹,云雪相映,光亮照人。

远望其山,冰雪何茫茫;登临其巅,一览众山小,极具登临观赏价值。

主要有:

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50米,位于小金县东部,与汶川县、理县交界。

它四个雪峰连体排列,山势陡峭,逶迤绵延,银光耀目,气象万千而非凡,形象端庄而悠闲;它集奇、险、美于一身,真不愧为诸多雪山的蜀中皇后。

巴郎山海拔5040米,位于小金县东南部,与汶川、宝兴交界,是从成都平原进入小金县境的必经之路,必翻之山。

山体雄伟,峰峦高峻,云遮雾障,蓝天白云,游人登临,大有气度非凡,气象万千之慨叹。

夹金山海拔4114米,位于小金县南部,与宝兴县交界。

它山岭连绵,重峦叠嶂,溪湖串连,积雪皑白,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大雪山,游人过此,常会产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感悟。

梦笔山海拔4470米,位于小金县北端,与马尔康交界,是北通马尔康的要道。

山岭连绵,岗峦起伏,草甸、灌木、杉林松林遍布其间,丛生茂长。

极为优雅,人入其境,大有怡然自得之慨。

虹桥山主峰海拔5200米,位于小金县北东部,与理县米亚罗景区相连。

它山岭绵延,异峰并列,终年积雪,银光闪闪,人入其间,大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感。

霸王山主峰海拔5551米,位于小金县东北部,与理县毕棚沟景区相接。

它雄伟高峻,九峰连环,气度超然,冰雪凝积,云遮雾绕,风光旖旎,大有“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气象与景色。

小金县历史文化

小金,藏语“攒拉”(含小河之滨或凶神之意),自古为用兵争战之地。

小金历史文化方面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有两大事略。

一为“乾隆金川之役”事件,由于民族纷争,土司兼并造成的战争先后两次延续时间长达近三十年,经历金川土司莎罗奔及其子郎卡、其孙索诺木三代土司的兴衰败亡,亦损折清朝大臣战将十余名,动用兵力先后共达十二万人(骑),耗银约二万万两。

至今战场遗迹仍存(沃日乡的龙灯碉战场,抚边乡的万里城营寨和墨龙沟战场,两河乡的银厂沟营寨和战场),战争遗弃兵器仍有(刀、矛、炮筒炮弹、盔甲器械近年均有发现和出土),其金戈铁马,刀闪炮鸣,攻城打碉,冲杀跃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犹响耳际。

二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事迹,1935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翻越大雪山(夹金山),在达维桥与张国涛、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会师,合力北上抗日,建立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统一战线。

其间,在小金县城关天主教堂召开团以上干部的会师会议;在两河乡关帝庙召开的中央政治居扩大会议,都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达维桥、天主教堂、关帝庙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同大雪山(夹金山)极具怀念、回忆、参观、瞻仰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与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意义。

小金县物产资源

小金县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地貌参差,气候多样,降水丰沛,阳光充足,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植被,生长着品类广茂的野生植物,养育着名目繁多的珍稀动物。

自然植被

1、干旱半干旱河谷灌木丛林带,主要植被有:

黑刺、三棵针、枸杞、羊茅、香茅、小角桂花、皂角、莎针、忱香、蒿类。

其光、热、水、土资源充足,富含钙质,是经济林木发展的基地。

2、山阔叶针叶及黄背栎灌木林带,主要植被有:

桦、柏、云杉、冷杉等类的高大乔木,林下丰茂地生长着杜鹃、黄背栎为主的灌木林(茶鹿子、金银蔷薇、沙棘……,其中沙棘面广量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其浆果的维生素C含量跻居万果首位,号称VC之王,极具旅游饮品开发之潜力)。

3、高山草甸带,主要植物以冷杉和杜鹃为主,以冷杉高大乔木为高层,杜鹃低矮灌木为中层,杂草、莎草、苔藓浅短草木为底层。

高层树高叶茂,遮天蔽日;中层丛灌齐密,繁花似锦;底层草青花香,茵茵滋润,若绿毛毯铺天盖地。

它既是牛羊放牧的广阔地域,更是游人观赏、嬉戏、游乐、歌舞的最佳场地。

4、山冰盖流石岩滩地带,其地均在4500米以上,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阳光辐射强,有较多的珍稀药材,如:

知母、贝母、雪莲、雪茶、红景天生长。

野生植物

小金县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功用大而价值高,有医药用类、芳香油类、油料类、纤维类、单宁类等,其中医药类最具旅游开发价值。

1、医药用植物生长广泛,漫山遍野,计有147科,522属,1191种。

珍稀而药效特的主要有:

虫草、雪茶、雪莲、红景天、知母、贝母、羌活、独活、黄芪、党参、灵芝、泽兰、卷柏、黄柏、马勃、商陆等数百味中药上品。

2、芳香油类植物,主要有:

云杉、冷杉、细辛、沙针、杜鹃、牛至、芸香、茵陈、兰乡草、野薄荷等数十种,是美容美发洁身润肤化妆品的大宝库,也是游人熏香沐浴、美容化妆的净室天堂。

3、油料类植物,主要有:

铁杉、红杉、香柏、亚蔴、沙棘、花椒等数十种。

4、纤维类植物,主要有:

冷杉、云杉、松、柳、亚蔴、发草、箭竹等数十种。

5、单宁植物,主要有:

松、杉、桦、栎、马桑、柳兰、蔷薇、金露梅等数十种。

野生动物

小金县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区属青藏区川西高原地带,西南区盆地西缘高山峡谷地带动物区系,由高山草甸、河川灌丛动物群中奔驰性与穴栖性动物以及复杂怪异的亚热带森林动物群组成。

野生动物名目繁多,形态迥异,色彩分明,其中属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十余种。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小金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邛崃山脉中西段,东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相邻,北接理县,南与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相连,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四部分组成,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

主峰海拔6250米,是四川第二高峰,因其独特的神话传说和圣洁的精神气质,被海内外游人敬奉为“东方圣山”。

省道303线横贯景区,东距成都220公里,是距中心城市最近的中雪山型景区。

1994年敖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通过各级努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相关资料已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该委员会已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列入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从沟谷到山顶垂直分带明显,一日可见四季气候、是“一年四季游、一天游四的季“的绝妙之地。

景区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1座,山顶终年积雪,山与山之间串连着大小高山湖泊25个,山间飞瀑120余条。

四姑娘山景区旅游开发方向和市场定位:

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以科考、登山、探险等为辅;以成都、重庆、四川省内游客为主,而寻根朝拜、登山探险、徒步背包探险旅游应以国内高学历青年人、日本及欧美国际市场为主攻目标。

夹金山森林公园

夹金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与著名的四姑娘山风景区毗邻,距成都250公里,总面积35万余亩,境内主要有夹金山、木尔寨沟两个原始生态区。

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完好,生长着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受保护并可观赏的珍稀动物主要有:

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白唇鹿、马麝、云豹(一类);毛冠鹿、藏马鸡、小熊猫、红腹角雉、盘羊(二类);另有野生保护动物马鹿、大灵猫、金猫、水鹿、白臀鹿、斑羚、岩羊、猞猁、林麝、兔狲、短尾猴、水獭、血雉等。

天空中高飞而雄健刚猛的鹰、鹫、隼在蓝天白云下盘旋翱翔和溪河湖滩中游弋而形态优雅的裂腹鱼、唇鱼、杉木鱼、石鲃子在碧水青草间漂浮潜泳窜跳,真可让游人赏心悦目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景态中。

矿产资源

小金县的矿藏多样,矿床复杂,储量丰富,价值大。

境内既有普遍的黑色金属矿藏,更有多样有色金属(其中包含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还有非金属类矿藏。

它们多数还是处女地或半处女地,极具未来开采潜质。

黑色金属以铁矿为主,有色金属有含金多金属矿,世谓小金、金川,即自古便以采掘金矿名世。

伴生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锑、银、镉、铟等,含锡、钼多金属矿等。

另有丰富的砂金矿。

非金属矿类主要有牛园子和大火地的以毒砂为主的中型砷矿;阿斯隆沟的石棉矿;牛心沟的钾长石矿;双桥沟可做水泥、冶金辅料和化工电石的石灰岩矿。

门子沟一带的大理石岩,厚度大,色泽洁白无暇,素有汉(蜀)白玉美称,储量在2.24亿立方米以上;大河边的白云岩矿,厚度大,质量好,可作碱性耐火材料和高炉炼铁溶剂及冶炼金属镁的原料;潘安和仁寿果坪的储量丰富的硅石矿。

小金县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四姑娘山景区

也是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

夹金山从此载入中国光荣史册。

夹金山森林公园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方向及市场定位:

融合藏羌风情及红军长征史迹,集自然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以自然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旅游。

以成都、重庆及四川省内其他地区中等城市游客为主,四川省邻近省市大、中城市的市场客源为辅。

两河旅游区

两河旅游区位于小金县北部,距离小金县城70公里,距离州府马尔康70公里,西邻金川县,南接抚边、结斯乡,北、东与马尔康县、理县交界,两河旅游区是小金县国土面积及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乡,境内最低海拔2750米,最高海拔5551米,属于高山深切地貌区,具有半农半牧的乡村经济特点。

该旅游区由玛嘉沟、霸王沟、虹桥沟和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址“三沟一址”组成,旅游区面积480平方公里,该景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嘉绒藏族民俗和红军长征等人文景观质朴、神秘,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是本旅游区的主要资源特色。

具有很高旅游观光和史学研究价值,美学观赏价值高,是游客休闲、度假、观光、登山、探险、体验红军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旅游开发定位:

嘉绒藏族风情与高山峡谷自然生态观光旅游。

抚边旅游区

抚边乡位于小金县中部,卓--小公路(三级油路)纵贯乡境。

抚边距离县城美兴镇43公里,距离日隆镇80公里。

抚边旅游区由大坪和墨龙沟两个景区组成,均系抚边的两个村。

其中,墨龙沟位于卓—小公路旁,距抚边5公里,交通便捷。

抚边至大坪33公里,目前为行车条件较差的林区老公路。

正拟建的金川县城至小金县抚边乡的通县油路——金—抚路就通过大坪,该公路建成后,将促进大坪景区的旅游开发。

大坪旅游景区海拔3600-4100米,系小金县唯一的一个安多藏族聚居村,也是距成都最近的安多藏族聚居区。

其资源特色为安多藏族民俗文化与多样化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组合。

此外,大坪尚有嘉绒藏区的知名宗教圣山索乌山和清朝乾隆年间大小金川之战的古战场遗址,使其更显神秘。

墨龙沟为嘉绒藏族聚居区,其海拔高度在3300—3900米间。

在小金县境内,嘉绒藏族民俗文化保持较好的地区便是两河乡和墨龙沟。

墨龙沟的资源特色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嘉绒藏族风情,嘉绒藏寨规模大(100余户居民),民居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格统一。

此外,尚有以墨龙象鼻山为代表的古战场遗址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其与神秘的宗教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抚边乡尚有红军长征史迹和抚边古城遗址、古战场遗址。

旅游开发定位:

安多藏族、嘉绒藏族民俗风情与自然生态观光体验旅游。

美兴镇旅游区:

小金县城所在地美兴镇,位于县境中南部,海拔2367米,距成都293公里,距马尔康143公里,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川西旅游大环线的必经之地。

美兴镇既是小金县的旅游支撑中心,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区—主要包括城区各历史文化景点及崇德沟的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

美兴镇的人文较为丰富,主要是宗教寺院和历史古迹,如三关桥(铁索桥古道)、观音庙、清真寺、天主教堂—红军懋功会议旧址、三关桥小湖泊、崇德沟奇石林、八阵图遗址、草甸与海子等。

旅游定位:

小金县旅游支撑中心,多元化与自然生态观光休闲旅游。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与建筑:

红军长征遗址:

两河口会议会址两河口会议会址位于两河乡街上,占地2413平方米。

两河口会议会址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1935年6月26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发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地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小金县委、县政府对此做了重建。

达维会师桥及会师会议会址达维会师桥位于达维乡政府以东300米处,是一座片石圆木结构的木桥,桥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全桥长13.6米,宽2.8米。

桥面有木制桥栏。

会师桥始建于民国初年,解放初和1978年,曾作过维修。

达维会师桥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1935年6月13日,红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

1961年6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师会议会址在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位于美兴镇政府街东部,民国8年(1919年),法国传教士佘廉霭兴建。

天主教堂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懋功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天主教堂同乐会),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天主教堂(会师会议会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省人民政府将达维会师桥和天主教堂(会师会议会址)合并为一个文物保护单位。

(2)、藏寨民居:

以两河、墨龙等嘉绒藏族民居建筑群和韭菜坡安多藏族民居为主。

(3)、官寨古碉:

沃日土司官寨始建于公元1750年,现仅存经堂;古(石)碉建筑,高20-30米,保存完好。

(4)、寺院建筑:

八角寺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寺庙从木城迁入。

1958年到“文革”由于“左”的错误。

寺庙全被毁坏。

1978年后,寺庙修复。

达维寺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沃日土司组织全土十八寨百姓修建的座一苯教寺庙。

1938年由格鲁格西.阿旺夏嘎化缘及沃日土司百姓集资出力重建寺庙。

1941年修复正殿和护法圣殿,并重塑菩萨重绘壁画等。

1980年,达维寺庙落实了宗教房产。

结斯寺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文革”中寺庙遭破坏,1985年恢复寺庙。

木坡寺隶属小金胜音寺,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1980年后,国家拨款修建。

达哇寺庙即汗牛寺庙。

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喇嘛组织化缘集资。

1978年,开放达哇寺庙,取名“他尔巴良”。

1985年,高格西任县政协委员、县六届人大代表和县佛教协会副会长。

结斯喇嘛庙结斯乡木洛村喇嘛庙修建于清同治年间,位于结斯乡木洛村,该庙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为573平方米,山门、正殿、厢房均保存完好,是我县境内较为典型的藏式寺庙。

清真寺清真寺位于美兴乡营盘村,乾两征金川后营屯所建,至嘉庆十三年(1808年),协镇都府马文斌等人,选择现地址重建清真寺。

清真寺是小金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是伊斯兰教民活动的地方,也是小金县人民节假日浏览的圣地。

观音阁观音阁位于美兴镇营盘村,始建于唐,占地面积为675.9平方米。

观音阁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相结合的奇观,也是小金县人民喜欢游赏的山水风景地。

(5)、古战场遗址:

清乾隆年间“金川战役”古战场遗址:

日隆关、龙灯碉遗址、大坪韭菜坡营地遗址、墨龙沟古战场遗址、崇德八阵图;大量的古作战武器。

(6)、古道与古桥梁:

灌懋道-清初开辟之灌县(今都江堰)至懋功(小金)的政治与产商贸通道、懋芦道-懋功经虹桥山至理县之商贸通道(公元1776年建)、古商贸通道-抚边-韭菜坡-金川;美兴镇三关桥(公元1773年建,是小金通往丹巴、金川之关隘),三关桥清代为木桥,民国12年(1923年)改建为铁索桥;马鞍铁索桥、猛固铁索桥

(7)、民俗文化:

嘉绒藏族及安多藏族歌舞、服饰、餐饮;婚俗、丧葬;民间传说;传统农耕文化;大坪安多藏族牧区。

(8)、宗教文化:

目前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与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共存;寺院珍藏宗教文化艺术品。

(9)、碑园及陵园:

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美兴镇政府街粮台湾。

1955年,小金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途经懋功牺牲的烈士和解放懋功牺牲的烈士,在粮台湾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达维红军会师纪念碑;达维革命烈士陵园。

(10)、节庆纪念日:

民族传统节庆:

藏历年、庙会-正月十五、“斯墨郞成布日”、四月“萨嘎达瓦日”、十月燃灯节(纪念宗喀巴逝世)、羌历年、朝山会(每年农历五月初四),目前每年都要举行较大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11)、产业(农牧业):

经济林、果园、高原特色农作物;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田园风光。

抚边大坪纯牧业村、两河银厂沟纯牧业村。

(12)、旅游商品:

民族工艺品、土特产品(特色农产品、名贵中药材、野菜系列、虹桥沟奇石)等。

(13)、特色餐饮:

绿色系列食品、民族传统餐饮及野菜。

沙棘饮品等。

小金县餐饮

小金县城和四姑娘山景区的餐饮条件都比较好,随处都可吃到比较可口的饭菜(以川菜为主,有些宾馆也提供南方菜品)。

但在四姑娘山景区深处或夹金山森林公园,没有相应的餐饮点,必须带路餐,若能自备一些可口的熟食及干粮到景区内食用,倒是一个难得的野餐机会。

小金县特色的绿色小吃有:

青稞酒、蕨菜、湿格莱、核桃花、酥油茶、酸菜土豆泥、糌粑、牦牛肉、腊肉、木耳、松茸、青杠菌、羊肚菌等。

小金县购物

在小金县城可购买到许多风味特产:

小金县有许多地方可购买到可口的牦牛肉制品。

如肉干、肉松、卤牛肉等。

四姑娘山景区内及周边地区盛产含有丰富的Vc的沙棘果,因此沙棘制品是小金县又一主要特产。

还可购得当归、人参、天麻、虫草、贝母、雪莲花、松茸酒、虫草酒、樱桃酒、红景天等中药材。

工艺品有唐卡画、羌绣、藏绣、藏羌工艺等金银制品。

其它土特产还有苹果、核桃、花椒、梨子、四姑娘山矿泉水、野生食用菌等。

小金县县名来历

小金县人文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商、周至秦系梁州属地,为氐羌地区。

自汉代至清代初分别曾设置过的属地有:

汶山郡、嘉良州、吐蕃保宁县、小金川土司。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至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前后近三十年的“乾隆金川之役”事件以后,设置美诺直隶厅,旋改置懋功屯务厅。

民间时期设懋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含有歧视偏见的“懋功”,改名小金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