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82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5讲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5讲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考纲要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糖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1)组成和结构

①组成:

一般符合通式Cn(H2O)m。

②结构: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分类

2.葡萄糖与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二者关系

葡萄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CHO、—OH

同分异构体

果糖

C6H12O6

CH2OH(CHOH)3COCH2OH

、—OH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a.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反应。

b.加成反应:

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c.酯化反应:

葡萄糖含有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d.发酵成醇:

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

2C2H5OH+2CO2。

(葡萄糖)

3.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比较项目

蔗糖

麦芽糖

相同点

均为C12H22O11

分子式性质

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不同点是否含醛基

不含

含有

水解产物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相互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4.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a.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

(C6H10O5)n。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6H

+nH2O

nC6H

(C6H

+nH2O

nC6H

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不同点

a.通式中n值不同;b.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深度思考

1.已知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为(C6H10O5)n,都符合通式Cn(H2O)m。

(1)糖类的通式都是Cn(H2O)m吗?

(2)符合通式Cn(H2O)m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吗?

答案 

(1)不一定。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大多数可用通式Cn(H2O)m表示,n与m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

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n(H2O)m,如鼠李糖(C6H12O5)。

(2)不一定。

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分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别属于醛和羧酸。

2.用淀粉为原料酿酒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答案 食品工业上用淀粉酿酒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C6H12O6

2CH3CH2OH+2CO2。

题组一 糖类的概念、组成和性质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单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

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 单糖不能水解,A错;果糖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将土豆切开,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

A.淀粉和I-B.淀粉和I2

C.淀粉和KIO3D.葡萄糖和I2

答案 A

解析 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遇淀粉显蓝色。

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解题指导 核糖为多羟基醛,具有—OH与—CHO的性质。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5H10O5,而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故A项不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CHO,故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OH,可与酸发生取代反应,但没有—COOH,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C、D两项不正确。

题组二 可再生资源糖类的综合利用

4.高分子材料W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W的信息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类型为________。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分子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X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鉴别X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

(5)指出W这种高分子材料的一种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6H12O6 羟基、醛基

(2)消去反应

(3)

(4)

 新制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5)a.高分子材料W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生成对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绿色材料”;

b.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产;

c.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

d.生物相容性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酯化反应、缩聚反应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

(2)由W的结构简式推知A为

,B的分子式为C3H4O2,所以A―→B为消去反应。

(3)反应⑥为两个

分子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内酯。

(4)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同分异构体X分子中只有两种氢,则X分子的结构应对称,符合条件的X可以是

,若为环状结构还可以是

(5)W的原料是淀粉,属于酯类,可降解。

糖类的转化关系

考点二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1.油脂

(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

(2)结构特点

结构通式:

(3)分类

(4)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硬化)

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水解反应

a.酸性条件下

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b.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

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比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2.氨基酸和蛋白质

(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①组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②化学性质

a.两性(以

为例)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成肽反应

氨基酸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2)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①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

a.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产生,蛋白质属于功能高分子化合物。

②蛋白质的性质

a.水解: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

b.两性:

具有氨基酸的性质。

c.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Na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此过程为可逆过程,可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d.变性

加热、紫外线、超声波、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丙酮等)等会使蛋白质变性,此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e.颜色反应

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色,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f.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3)酶

①酶是一种蛋白质,易变性。

②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b.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c.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深度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糖类、油脂、蛋白质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

(2)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  )

(3)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4)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  )

(5)油脂可分为油和脂肪,属于酯类,不能使溴水退色(  )

答案 

(1)× 

(2)× (3)× (4)× (5)×

2.油脂皂化后,要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物里充分分离,可采用①分液 ②蒸馏 ③过滤 ④盐析 ⑤渗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④③②

解析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食盐细粒,高级脂肪酸钠便会析出,因它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上层,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得到高级脂肪酸钠,而甘油留在滤液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甘油。

题组一 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D.蛋白质跟浓盐酸作用时呈黄色

答案 B

解析 蛋白质中加入浓的铵盐产生沉淀,加水后能够溶解,A不正确;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C不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而不是浓盐酸,D不正确。

2.直链型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可以制得非天然油脂,其反应示意图如下所示(注:

图的反应式不完整):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甘油和蔗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B.天然油脂、蔗糖、非天然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该非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以发生皂化反应,水解后的产物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植物油、非天然油脂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甘油和蔗糖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醇羟基,且至少有一个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故二者都能发生消去反应,A选项正确;天然油脂、非天然油脂中都含有酯基,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也能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选项正确;皂化反应是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非天然油脂水解产物中没有甘油,不属于皂化反应,C选项错误;植物油、非天然油脂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D选项正确。

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一致

D.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

答案 BD

解析 A项,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项,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H、O、N,有的也含S,正确;C项,如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的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水解产物相同,错误;D项,两种物质自身缩合可形成两种二肽,交叉缩合又可形成两种二肽,故最多能形成四种二肽,正确。

 

1.在解与油脂相关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得多,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油脂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根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油脂的物质的量,再利用油脂氢化时消耗H2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油脂分子中碳碳双键的个数。

(3)皂化反应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为一是水解产物为油脂;二是水解条件为碱性。

2.聚焦盐析、变性异同

盐析:

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

变性:

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此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二者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

题组二 氨基酸脱水规律

4.已知氨基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D、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2和144,可发生如下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B、D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解析 氨基酸能发生缩聚反应,脱去一个H2O分子,—COOH脱去—OH,—NH2脱去—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蛋白质。

由此可推知,两个丙氨酸分子间脱去2个H2O分子可生成B:

由题目中所给信息可总结出:

在HNO2作用下,氨基酸中的—NH2可转变成—OH,可得C:

由于C中含有—COOH和—OH,所以分子间可以脱水,脱去一个水可得D:

,脱去两个水分子可得E:

氨基酸的成肽规律

1.1种氨基酸脱水形成1种二肽

2.2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可形成4种二肽(可以是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是不同分子之间),如甘氨酸与丙氨酸混合后可形成以下4种二肽

3.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4.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广东五年高考

1.(2014·广东理综,7)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答案 A

解析 A项,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因此属于合金,A正确;B项,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前提是物质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两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项,不饱和度大的酯常温下为液态,花生油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含有不饱和酯,C错误;D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煮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并不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D错误。

2.(2013·广东理综,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答案 B

解析 A项,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物质,错误;B项,水果有香味主要是酯类物质造成的,正确;C项,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丙三醇,错误;D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氨基和羧基,错误。

各省市两年高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油脂的性质和所给物质的结构分析各选项。

A项,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都是可再生资源;B项,生物柴油中含有多种酯;C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2.(2013·上海,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

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答案 D

解析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他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

练出高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牛油、大豆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糖类、油脂、蛋白质一定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 A项,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还可能含有S、P等其他元素;B项,油脂的水解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D项,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

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

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

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

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发育)

答案 B

3.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麦芽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麦芽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答案 D

解析 A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气体;B项,向麦芽糖与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溴水均不褪色;C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而不是变蓝色。

4.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即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 C

解析 油脂是一种有机物,可以增大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帮助人体吸收,A项叙述正确,但与油脂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无关;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项叙述正确,但也与油脂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无关;油脂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通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使油脂硬化,C项正确;天然油脂一般是混甘油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项叙述正确,但与油脂含有不饱和键无关。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

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无论何种形式的消毒,其原理都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B项正确;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D项正确。

6.下列各组物质中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又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是(  )

①聚乙烯和乙烯 ②甲醛和葡萄糖 ③淀粉和纤维素

④蔗糖和麦芽糖 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①③⑤D.①②③⑤

答案 B

解析 最简式相同的有①②③④四组,其中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mol甘油和3mo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答案 C

解析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制得乙醇,但不是水解,A错误;蛋白质中加入CuSO4溶液会变性,B错误;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D错误。

8.现有两种戊碳糖,其结构简式分别为HOCH2CHOHCHOHCHOHCHO和

HOCH2CHOHCHOHCH2CHO,它们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①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④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⑤与钠反应 ⑥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A.①②④⑤B.②④⑤⑥

C.②④D.①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题中两种有机物都含有羟基和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醇类和醛类的性质。

因它们均不含酚羟基,故均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因它们均不含羧基,故均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二、双项选择题

9.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内盐,具有较高的熔点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加聚反应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答案 CD

解析 由色氨酸和褪黑素结构简式分析,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C项错误;褪黑素分子内不存在—NH2和—COOH,不具有两性,因此D项错误。

10.已知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缓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0N4O7

B.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NaOH

C.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

D.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AC

解析 该分子中含有

,—OH,—COOH,

,—NH2,NH多种官能团,能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C正确;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0N4O7,1mol该物质能与2molNaOH反应,该物质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三、非选择题

11.(2015·盐城模拟)下列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片段:

(1)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水解产物中不属于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