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89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并能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主动参与选组和游戏活动,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

1——7的数卡若干套。

2、学具:

小组标记记录表,豆子若干,有点数的瓶子人手一个。

重点:

能主动参与选组和游戏活动。

难点: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并能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自己选组

1、教师:

老师知道,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你有几个好朋友呢?

说说他们是谁?

今天是好朋友日,所有的好朋友可以坐在同一组上。

2、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规则:

今天一组最多坐7个人,如果人数太多,超过7个人怎么办呢?

(超过了就让一孩子坐到另外一组,或者是人数少的一组去邀请他们。

3、幼儿自由分组

二、教师帮助幼儿确立小组名称

1、教师:

小朋友,你们都选好了、坐好了吗?

那小眼睛看老师。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一共坐了几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

一共坐了7组好朋友组,为了区分我们的朋友组,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标记,上面有什么?

(苹果),这一组就叫苹果组。

依次类推。

三、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组的人数,并比较数目的多少

1、教师:

那每组的小朋友都是一样多吗?

(不一样)那请每组的小朋友来数一数,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哪一组的人最多?

是几个?

哪一组的人数最少?

是几个?

哪几组的人数一样多?

是几组?

四、集体游戏“帮豆子搬家”

1、教师:

我们中(3)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真聪明。

豆宝宝知道了,它要请我们来帮忙,帮它们搬家,你们愿意吗?

(愿意)

2、交代游戏要求:

那我们一起来帮豆宝宝搬家吧。

怎么搬呢?

你们看,这里有一个空瓶,瓶上点子,先数一数有几个点子,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

现在天气冷了,我们赶快把门关好,再帮它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评讲

教师:

小朋友,你们帮豆宝宝搬家,都搬好了吗?

(好了)那谁来说说你帮几个豆宝宝搬家了,它的门牌号是多少?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

课件、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幼儿学具:

正方形、梯形图形没人一套、梯形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昨天老师去小兔家做客了,它们家有一间特别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房子的门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个梯形的房顶(PPT)

2、幼儿操作第一次:

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3、教师小结:

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面的短边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长边是下底,两边象滑滑梯一样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4、不过,梯形宝宝特别调皮,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

(小结:

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他们都是梯形),提问:

只有一个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直角梯形)

5、又吹来一阵风,梯形不见了,小兔子怎么啦?

(哭的PPT)请小朋友帮忙盖一间房子

三、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盖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PPT)

四、复习巩固:

梯形

1、“下面哪个是梯形,请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来”(幼儿操作)

2、调皮的梯形不见了,请小朋友把它拼出来(操作)

五、幼儿操作活动:

桌子上有好多坏了的梯形,请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后添画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帮助小兔重新盖一间新房吧(幼儿拼贴与添画活动)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活动准备:

1、教具:

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

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

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

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

你找到了几张卡片?

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

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

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

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

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

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

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

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

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

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4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马路上的栏杆、公园里的花圃、幼儿的小花伞等都运用了按一定规律排序的方法。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利用幼儿所学过的ABAB排列经验为娃娃穿项链、手镯等。

但是经过日常观察发现他们的思维局限于ABAB这一排列方式并没拓展,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运用中拓展思维。

活动目标

观察并发现ABB、AABB的排列规律。

能运用ABAB、ABB、AABB的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思维。

活动准备

公园背景挂图一幅(其中树、亭子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可黏贴公园背景挂图上未装饰完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栏杆、花的卡片若干、课件(生活中常见按规律排列的衣服、项链、窗帘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从图卡片中寻找排列规律。

(一)出示公园背景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排列规律。

师:

你么第一眼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

他们分别是怎么排列的?

(二)出示未装饰完整的栏杆、花的卡片。

引发幼儿思考如何排列。

师:

栏杆和花分别是怎么样排列的,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谁能把它们排列完好?

要一边排列一边说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幼儿操作

学习按ABB或AABB的规律进行排序。

(一)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没有搭完的“栏杆”,找出规律,并继续排列。

师:

桌子上还有很多没搭完的栏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把它们搭完。

(二)幼儿分组操作,并将搭好的“栏杆”分成两类(ABB和AABB)展示在展板上。

(三)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排列规律。

师:

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也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老师把生活中常见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东西拍成了照片,大家一起来欣赏。

幼儿欣赏课件幻灯片,并边看边说所发现的规律。

三、分组操作

巩固对ABB和AABB的规律的认识,并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一)介绍各组的材料。

修建花圃:

提供纸制的小树和小花,让幼儿按一定规律进行摆放。

搭柱子:

提供两种颜色的宝石花胶粒,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建。

装饰亭子:

提供纸制的屋顶和贴纸,让幼儿用大小不同的贴纸装饰屋顶的边,并和柱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亭子。

拼栏杆:

用两种颜色的胶粒按一定规律拼插栏杆。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四.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结构游戏中,鼓励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建构不同的建筑物。

区域活动中,提供串珠等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按规律排列。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按8以内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巩固对8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运用目测接数的方法感知、判断8以内的数量。

3、能较仔细地进行操作,注意保持幼儿用书画面的整洁。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数字8,有目测接数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和学具。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扮演小蝌蚪游进教室,并根据歌词内容表演。

二、看数字找蝌蚪。

1、教师:

青蛙妈妈遇到了一件伤心的事情,它找不到自己的宝宝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师:

你知道每只青蛙妈妈生了几个宝宝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从青蛙身上的数字说出它生了几个宝宝。

3、教师:

河里游来了一群一群的蝌蚪宝宝,这群蝌蚪宝宝要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

先看哪边?

有几个?

再接着数4、教师:

这些蝌蚪宝宝分别是哪位青蛙妈妈的孩子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鼓励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说出每群蝌蚪的数量,然后再将蝌蚪的数量和青蛙身上的数字进行匹配,帮助青蛙找到蝌蚪宝宝。

三、操作活动。

数一数、连一连。

观察画面青蛙身上的数字,认一认是数字几,再用目册接数的方法判断画面上有几个小蝌蚪,最后用连线的方法帮蝌蚪找妈妈。

四、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对画面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反思: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

通过活动在解了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合幼儿特点,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具:

每人一份1—8的点卡、每人1―6数字卡片其中一张、作业每人一份、铅笔、1―8的数字粘贴纸

教具:

1-8的数字卡和圆点卡、1-8的动物图卡、数字园背景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

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

嘿嘿,我的火车*点开。

师:

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

(出示动物卡片)

幼:

嘿嘿,来了*位小客人。

(反复进行几次)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

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园。

(出示背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

(出示数字6)看,谁来迎接我们了?

(数字6)6可以表示什么呢?

(6朵花、6个小朋友)

师:

6还可以表示6个圆点。

(教师在数字6旁边贴上6个圆点卡)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由探索

(1)交流:

比6个圆点少的是几个圆点?

(2)操作找比6个圆点少的圆点后交流:

你找的比6少的圆点卡上有几个圆点。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相应圆点卡)

(3)师生总结:

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圆点、4个圆点、3个圆点、2个圆点、1个圆点。

2、点子与数的对应。

(1)师:

6个圆点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那么这些比6个圆点少的点子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呢?

(请幼儿说)老师请5个小朋友一起来数字园找一找,并贴在能表示它们数量的点卡左边。

(2)小结:

比6少的有5、4、3、2、1

3、游戏―找朋友:

巩固量与数的对应。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找数字朋友,每出示一种动物,相对应的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师:

“嘿嘿,我的朋友它是几?

幼儿:

“嘿嘿,你的朋友它是*!

四、作业——找朋友

出示作业,你看到什么?

帮动物宝宝找到数字朋友,贴在动物旁边,然后找出比6少的种类用铅笔圈起来,请老师检查。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7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并不了解。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自然序数的认识,能正确运用序数词,体验序数的排列关系,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

在设计活动时,创设帮助小动物搬家的情境,通过幼儿观察、动手操作感知理解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并能准确的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孩子操作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操作习惯,并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操作学具活动,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2、从不同角度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学习10以内序数,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

感知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开始数,序数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10种动物图片、10层的房子图片每人一套

2.教师用的动物、列车、房子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按照号码找凳子,复习五以内序数

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室。

指导语:

“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小朋友们该说什么呀?

小朋友们真有礼貌!

今天小朋友们和于老师一起玩好吗?

听,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的火车就要开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叱!

火车到站了,小朋友看看每排小凳子前面的地上都贴了小圆点,我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好了,小朋友到于老师身边,于老师要发给小朋友们号码,一会儿小朋友要根据号码牌上的颜色和数字来找自己的小凳子。

拿到号码后先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找到和你颜色相同的小圆点,然后看清自己的数字,拿到数字几,就做到第几个小凳子上。

如果拿到红色的数字1,就坐在第一个小凳子上,如果拿到黄色数字2,应该做到哪个小椅子上?

小朋友们真聪明,拿到号码就去找自己的小凳子吧。

”教师发号码。

指导语:

“红队的小朋友把号码举起来老师检查。

请把你的号码放在小框里。

二、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横排序列中的位置

(一)引导幼儿观察坐在横排列车中的动物。

指导语:

“今天许多小动物也乘着列车来到这里,它们啊要搬家。

看,它们的列车开来了,我们来伸出右手食指,从火车头的方向开始,数一数这列火车有几个车厢?

能坐几只小动物?

可是小动物都藏在白色的窗帘后面了,我们一起小动物请出来好不好?

先看老师请一个,我先请第三号车厢的小动物出来。

把白色的小窗帘撕下来,放在前面的小筐里。

请小朋友也看看自己的3号车厢坐的是谁。

(二)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的树。

指导语:

“原来每节车厢里都有一个小动物。

快看,小动物乘坐的火车停下来了,我们看看火车后面有多少棵树?

火车头停在了第几棵树的前面?

有的说是第3棵,有的说是第8棵?

请幼儿分别来表述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小结:

为什么同一棵树小朋友数的会不一样呢?

有的数的是第三棵树而有的数的是第八棵树?

是因为小朋友们开始数的方向不一样。

有的是从有太阳的这一边开始数的,有的是从有云彩的那一边数的,所以同是这一棵树,从这边数是第三棵,从那边数是第8棵。

原来,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第几第几是不一样的。

(三)再次感知列车中的动物顺序,为动物们发号码

指导语:

“火车已经停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为小动物们发号码,拿到几号的小动物一会就搬到第几层去住。

请你从列车头的方向开始为它们按顺序发号码。

像老师这样,将双面胶的纸撕下来,放在筐子里,从自己的小碗中拿出号码牌,将号码牌贴在相对应的小动物下面。

现在请小朋友在小筐中拿出自己的小碗,为小动物发号码牌吧。

请幼儿说一说为谁发了几号,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它从列车头开始数是第几个,所以给它几号。

三、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竖排序列中的位置

(一)教师出示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房子,并按照刚才的号码,请动物们搬进新家。

指导语:

“现在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号码了,我们欢迎它们去新家。

哇,这就是小动物们的新家,漂亮吗?

真漂亮,小动物们也非常喜欢,急着去新家呢。

刚才它们拿到几号号码牌就住到几楼去。

小兔子是1号号码牌,它要住到1楼去。

住在1楼,是该高高的,还是低低的呢?

哦,所以数房子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看,每一层的窗户下面都有一个小空,我们就让小动物在小空里住进去。

并且边让它们住,小嘴巴里边说‘请小兔子住在第几层’。

(二)指导语:

“小朋友的小动物都住进去了吗?

哦,这么漂亮的房子,于老师的小动物也要住呢。

帮帮于老师吧。

”请幼儿说一说,谁住在了第几层。

四、搭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指导语:

“小动物们都住对了,他们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真能干!

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

于老师也很开心。

今天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听,火车又要开了,我们快拿起自己的小号码,按顺序坐上火车回去了。

和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

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

然后后再予以引导。

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

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幼儿园中班趣味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能注意观察生活情境中所隐含的图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寻找图形》

2.电子白板活动过程:

一、打开电子白板1、师:

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

2、提问:

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房身呢?

窗户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二、寻找图形1、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师:

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它们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2、幼儿开始从这幅图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组成、那些是用圆形组成。

师:

请小朋友到白板上画一画、说一说。

3、增加图片难度。

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并能说出图形里藏着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三、通过游戏巩固并复习图形幼儿分组在电脑玩游戏:

《寻找图形》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幼儿集体讨论学习后自主游戏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与上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深地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知识并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