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95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基本(通用)指标和个性(选定)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财政支出具体设定目标来设置(选定)特定的指标。

其中绩效指标按照使用的财政经费,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九大类。

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具体体现在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指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下图: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基本指标

修正指标

绩效指标

政府采购支出指标

文化体育支出指标

政府运转支出指标

社会保障支出指标

卫生支出指标

科技支出指标

教育支出指标

支农支出指标

经济建设支出指标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支出项目预定目标规划、执行情况

项目单位公务员(在岗职工)素质

支出项目的基础管理水平

发展创新能力与战略

服务硬环境与服务满意度

综合社会贡献

个性指标

一、定量指标

(一)基本(通用)指标。

主要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

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构成,其公式如下:

实际拨付金额

资金到位率(%)=×100%

计划使用金额

实际使用金额

资金使用率(%)=×100%

实际拨付金额

实际达到的效果

支出效果率(%)=×100%

目标效益

目标效益:

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指出所要达到的效益。

实际达到的效果:

指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

1、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则用采用相应的数额;

2、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则可以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问卷、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

具体如下:

评议分为很好、好、良好、一般、差五等,目标效益为100。

当采用一种以上调查方法(Zi),其通用公式为:

n

∑(Zi)/n

i=1

支出效果比率=×100%

100

(二)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

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分为九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明细指标构成。

1、经济建设支出指标。

包括直接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六类。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支出、科技三项费用。

经济建设支出指标

直接效益指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资金利税率

项目建成投产率

基建投资回报率

投资效益系数

新增固定资产

直接效益指标=

财政经济建设投资

说明:

新增固定资产指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新增利税

资金利税率=×100%

财政对经济建设投资总额

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

固产交付使用率=×100%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

项目建成投产率=×100%

全部施工项目个数

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

基建投资回报率=×100%

基建投资总额

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

投资效益系数=

基建投资总额

2、支农支出指标。

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指标,每类指标又分若干子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中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和基本建设支出中的农业基建支出等。

支持农村建设指标

支持和促进农业发

展指标

农业产业化指标

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

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

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力比重

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

财政支农支出指标

贫困人口减少率

农业保护水平

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

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率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

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提高率

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

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

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

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

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计划到位的配套资金

项目实施后新增的城镇人口

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100%

项目实施前的城镇人口

非农劳动力数量

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

总劳动力数量

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

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100%

调查的总人数

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的投入

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100%

支农支出的比率本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加额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生产总值

项目区实施后投入因素的净差额

劳动生产率提高率=×100%

项目区实施前投入因素的总额

项目实施后农户人均纯收入净差额

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户人均纯收入

项目实施后土地治理面积的增加额

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土地治理面积

贫困人口减少净额

贫困人口减少率=×100%

原有贫困人口数

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

农业保护水平=-1

财政对所有行业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

说明:

当农业保护水平>0时,说明财政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得到了保护;反之表明政府未对农业进行有效保护。

项目实施后农业规模扩大净额

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规模

项目实施后农业企业产值提高净额

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企业产值

项目实施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净额

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产品附加值

3、财政教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

财政教育支出指标

投入资金分析

财政资金产出效益

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发展潜力

财政投入乘数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

创收能力

教师人均发表论文、专著数

教师人均科研费用

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

教师千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

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

师生比

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

生均培养成本

毕业生合格率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

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

财政投入乘数=

财政投入金额

创收能力:

反映出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具体由专家评定。

教育事业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教师的总人数

培养学生人数×10000

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

财政投入用于培养学生的金额

科研成果获奖数×1000

教师千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

教师人数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

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100%

科研成果总数

师生比=学生总数/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100%

全体教职工总数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比例=×100%

公用经费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100%

专任教师总数

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总资产增长率=(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初总资产×100%

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之和

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3

4、财政科技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等。

财政科技支出指标

投入资金分析

财政资金产出效益

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发展潜力

财政投入乘数

项目成功率

创收能力

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成果数

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

人均科研费用

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

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果奖数

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

投入产出率

高科技投入成功率

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

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

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

科研经费

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

科技人员人数

科技人员数×10000

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

财政供养人员数

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成果数=课题成果数/科技人员数

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果奖数=获科研成果奖数/科技人员数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

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100%

科研成果总数

产出的成果

投入产出率=×100%

投入的总数

高科技投入成功率=高科技投入项目成功数/高科技投入项目数×100%

项目成功率=财政投入项目成功数/财政投入项目总数×100%

科研支出增长率

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

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科研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

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100%

科研年初人数

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

由专家评议。

5、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等。

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

投入资金分析

财政资金产出效益

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发展潜力

财政投入乘数

项目成功率

创收能力

年举办文化项目数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

人均科研费用

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

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

每万元培养“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

投入产出率

获奖成果比率

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

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从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

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的增长额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100%

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

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1000

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

本地区人数

财政供养的专职教练员数×10000

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

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

“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10000

每万元培养“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

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

获奖的成果数

获奖成果比率=×100%

财政投入的成果数

文体支出增长率

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

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

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100%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

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由专家评议。

6、财政卫生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卫生经费等。

财政卫生支出指标

投入资金分析

财政资金产出效益

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发展潜力

财政投入乘数

治愈率

创收能力

医疗设施购置费占卫生经费的比例

人均卫生经费增长率

人均科研费用

本地区每所医院负担的人数

医疗设施先进性和完好率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

农村卫生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完善性

投入产出率

社会公众满意率

培训费占卫生经费的比重

科研成果转化率

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人均卫生经费的增长额

人均卫生经费增长率=×100%

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

本地区人数

本地区每所医院负担的人数=

本地区医院数

医疗设施购置费

医疗设施购置费占卫生经费的比例=×100%

卫生经费

医疗设施先进性和完好率:

由专家评定。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人数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100%

婴儿和孕产妇人数

农村卫生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完善性:

由专家评定。

治愈的病人

治愈率=×100%

病人总数

社会公众满意率:

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结果。

培训费占卫生经费的比重=人员培训费/卫生经费×100%

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由专家评定。

7、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指标。

包括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和社会稳定评估等七类指标。

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指标

国有企业失业职工

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稳定评估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线

财政资金落实情况

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发放率

三三制资金筹集率

再就业率

参保面

征缴率

社会化发放率

覆盖面

目标完成情况

参保率

征缴率

保障面

应保未保面

失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

低保线资金落实情况

兜底资金落实情况

当期实际发放(含代缴社会保险费)金额

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100%

资金发放率当期应发放金额

(财政安排+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实际数)

三三制资金筹集率=×100%

(财政安排+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应支出数)

再就业培训率=实际培训失业人数/失业总人数×100%

参保面=(当年新增参保人数+上年底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征缴率=当期实际入库数额/当期应征数额×100%

社会化发放率=实际社会化发放人数/参保人数×100%

目标完成情况=政府下达目标数-实际参保人数

应保未保面=应保未保人数/当地城市居民人数×100%

失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财政实际支出数/财政应承担的资金数×100%

低保线资金落实情况=当期实际支出数/纳入低保应安排的资金数×100%

当期实际用于为企业兜底资金数

兜底资金落实情况=×100%

当期财政国有企业失业保障资金支出数

8、政府采购支出指标。

包括四个指标,基本都涉及到财政支出科目。

府采购支出指标

政府采购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比重

政府采购覆盖面

政府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