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395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那以后,中华民族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索未尝有过止歇,也未尝有过中断。

这种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为客观的中国教育史。

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为“中国教育史”的第一层含义,故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Ⅰ。

随着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的产生,人类开始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下来,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被连带地记录下来。

这种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过程的记录,即为记录的中国教育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即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教育史料,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二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Ⅱ。

一般而言,人类有了记录的历史,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的产生。

但中国教育史的情形就不同了。

有了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并不能说有了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史学(确切地说是中国教育史学科)。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孕育期十分漫长。

在日本,教育史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

在中国,则是在20世纪最初几年。

中国有了中国学者自撰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产生。

“中国教育史学科”,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三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Ⅲ。

至此,可以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的问题了。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创造和实践的中国教育的历史。

(客观的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记录和描述的中国教育的历史。

(记录的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

(中国教育史学科)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自觉地、系统地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

(中国教育史学)

我们习惯于将中国教育史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上编: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第二章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三章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四章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五章中国近现代的新式学校与学制演变

下编: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六章孔子孟子及《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董仲舒和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蔡元培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参考书目

1.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栗洪武、朱智斌著:

《中国教育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王炳照等编著: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惠芬、金忠明编著:

《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①明确关于中国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及其事实根据;

②掌握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③明确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曾经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等不同观点,但各有其不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及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

2.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

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是和原始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如北京猿人,在制作和使用木石工具,利用和保存火,狩猎和采集果实这些原始的集体劳动中,进行着原始的教育活动。

他们依靠集体交流、传授有关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也依靠集体教养后代,可以说,社会生产活动就是教育活动,社会生活活动也就是教育活动,它们密不可分。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

较之原始人群时期,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复杂,形式也更为多样、生动,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劳动的教育,如人工取火、采集、狩猎、农业与畜牧业、原始工艺技术等。

(2)生活方式的教育,包括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原始民俗活动中的教育等。

(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包括自然崇拜中的教育,图腾崇拜中的教育,鬼魂崇拜中的教育,祖先崇拜中的教育及巫术活动中的教育。

2.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本质特点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二,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不是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始终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其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

其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其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或观察模仿。

第二节学校产生的条件与传说中的学校

一、教育的早期分化

教育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早期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部落显贵的产生及其对文化知识的垄断。

2.教育的分化与教育的等级差别。

《尚书·

舜典》: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史记·

五帝本纪》:

“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3.教育内容的变化与强制手段的采用。

“扑作教刑”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按照一般规律,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三个方面:

1.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长期发展过程。

三、传说中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成均为五帝时代的大学名称,以乐教为主。

该说最早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东汉学者郑玄及后世学者多有赞同者。

郑玄:

“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

”有人指出:

“均字即韵字之古文。

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

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

2.虞庠之学

庠为有虞氏之学,以孝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礼记·

明堂位》: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礼记·

王制》载: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①了解并掌握早期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表现;

②掌握历代封建朝廷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③了解封建官学制度及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终结和奴隶社会的出现。

在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由于奴隶主阶级不但占有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社会的精神生产资料,所以他们完全垄断了文化教育事业,只有他们能享受专门的、正规的学校教育。

而广大的奴隶一无所有,只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及统治者施行的社会教化。

教育从此便有了阶级性和等级性。

只有奴隶主阶级有文化、有教

育、有学术、有“礼”,史称“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学在王官”、“官守学业”。

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无权受正规的教育,即所谓“礼不下于庶人”。

一、早期的学校教育

中国的学校萌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如成均之学和虞庠之学。

到了奴隶社会,才有了正式的以教为主的学校。

夏代的学校有一种叫“校”,孟子解释“校者,教也”;

还有一种叫“序”,“序,夏后氏之序也”,是养老习射的学府。

商代的学校比夏代多一些,有瞽宗,“瞽宗,殷学也”,以习乐为主;

又有学,“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以养老明人伦为主;

还有“序”,孟子曰:

“殷曰序”,“序者,射也”,以习射为主。

西周的学校又较殷商发达,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两级:

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

国学又有大学、小学两级。

在大学一级中又可再细分为天子的大学和诸候的大学两种。

1.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

按照年龄和程度又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有两种:

一种是天子所建大学,规模较大,有四学、五学之称。

天子的大学总称辟雍。

另一种是诸侯所设大学,规模较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故称泮宫。

大学一般建在郊外。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小学一般建在王宫附近。

王制》称: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小学强调的是德行教育。

2.乡学是地方学校

乡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

关于乡的行政组织及其主要的社会职能,《周礼·

地官司徒》有所记载: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五保为闾,使之相受;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在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地设立家塾(25家)、党庠(500家)、州序(2500家)、乡校(12500家)等不同名称不同级别的地方学校。

二、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掌握在天下大宗周天子手中,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周天子所有制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使得西周的教育反映在制度上就是“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这种现象在夏、商两代就已出现,在西周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种历史现象还有其客观原因:

其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时期生产技术虽有进步,但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用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

制作出来后也只保留在官府中,由职官专守。

士人若要学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

其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

学习这些技能,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

这些器物不是一人一家所能具备,即使官府也不是各级都能完全具备。

所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官府的人才有条件。

其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已经逐渐垄断了文化知识。

在西周时期,这一现象尤为严重。

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这就造成了新的学术垄断。

尤其是专门的

学术,只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

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节中国历代封建朝廷的文教政策

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定、颁布和实行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策略,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规定了办学的总的指导思想,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体制、发展规模与侧重点,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纲领性意义。

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很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并充分发挥国家或政府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文教政策也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动和调整,表现出不同封建时代文教政策上的显著差异。

一、历代封建朝廷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秦代的文教政策,主要表现为四项内容:

①“书同文”、“行同伦”,统一语言文字,统一伦理和习俗。

②立博士、设三老,统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教。

③颁挟书令,禁游宦,防止“以古非今”,“惑乱黔首(百姓)”。

④禁私学,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

2.汉代的文教政策,主要有三项内容:

①兴太学,置明师。

②重选举,广取士。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

3.唐代“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①尊孔。

②提高儒士的地位。

③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

④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

4.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①重视科举,不断增大科举录取名额,不断提高及第后的政治待遇,极力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

②多次兴学,打破严格的门阀限制,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庆历兴学(苏湖教法)、熙宁-元丰兴学(三舍法)、崇宁兴学

③重视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通过给地方学校划拨学田的办法,保证地方官学的办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

④注意儒家经书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普及。

5.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笼络汉族士人。

②尊孔。

③尊崇理学。

6.明清时代的文教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

①祟儒纳士,提倡理学。

②推行“八股”取士。

③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④严订学规,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基本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常常是皇帝亲自过问,重要臣僚和著名学者共同参与商讨,有时要经过多次激烈争论。

2.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教政策是统治阶级总的统治政策的—个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政教合一的突出特点。

3.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教政策一般是鼓励官学的发展,但在多数朝代亦允许私学同时发展,尤其是当政府无暇顾及文教事业时,私学的发展往往超过官学,或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因此,封建的官学和私学成为封建教育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

4.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教政策注意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尽量做到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和选拔任用人才的官吏制度的统一。

而通过考试把学校培养人才和国家选用人才统一起来,是中国封建时代文教政策的一大特点。

5.封建时代的文教政策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6.封建时代的文教政策强调教育工作应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三节中国封建时代官学制度的发展演变

从秦灭掉六国开始,中国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封建的官学制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秦汉为开创时期,隋唐为完善和繁荣时期,两宋为进一步发展时期,元明清三代则为衰落时期。

封建时代的官学制度是封建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封建统治者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

为封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形成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是封建时代的官学承担的主要任务。

在不同的封建朝代,由于最高统治者对官学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的不同,表现出对官学的重视程度上的差异,也就使得封建官学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有时发展得异常繁荣,有时则相对衰落。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封建的官学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最初的创立到发展、完善以至最后衰落的历史过程。

一、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官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正式确立。

它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类型。

1.汉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有三种:

①太学:

始创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汉代最高学府。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

主要的学习内容为儒家“五经”。

太学极为重视考试,称为“射策”,并建立了视学制度。

“经明行修”御定“师法”、“家法”

②鸿都门学:

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校址在洛阳鸿都门。

鸿都门学以辞赋、小说、尺牍、字画为学习内容,是一所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③四姓小侯学:

亦称宫邸学,也叫贵胄学校,创立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

是专为皇族和外戚子弟设立的。

2.汉代的地方官学,按照行政区划分别在郡国、县道邑、乡、聚四级设立“学”、“校”、“庠”、“序”四级学校。

文翁

二、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完备

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完备,以唐代官学为代表。

1.唐代官学的学校类型

唐代官学一般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

按照学校的性质也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专修儒经的学校:

主要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

②专科学校:

主要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

③特殊学校:

主要有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等。

2.官学的入学资格与学额规定

唐代官学对入学资格有着严格的规定,对各类学校的学额都有明确规定:

①国子学招收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孙,学额为300人。

②太学招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学额500人。

③四门学须文武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学额1300人。

④书学、律学、算学须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通其学者,学额较少,如律学50人,书学、算学各30人。

⑤崇文馆、弘文馆则只招收皇族子孙和勋戚子弟。

⑥地方府州县学的学生则主要是中小地主子弟,学额从80人到20人不等。

3.修业年限与课程设置

①唐代官学一般的入学年龄为14—19岁,学习年限9年。

律学入学年龄为18—25岁,学习6年。

②唐代官学,尤其是专修儒经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将学生学习内容分为正经、旁经两大类,共11部。

其中正经又据其繁简与难易程度分成大经(包括《礼记》、《左传》两部,各习3年)、中经(包括《诗经》、《周礼》、《仪礼》三部,各习2年)、小经(包括《易经》(习2年)、《尚书》、《公羊》、《谷梁》四部,后三部各习1年半)三类共9部经典,旁经(包括《孝经》、《论语》,共习1年)2部。

各经不要求全通,只需通二经或三经即可毕业。

4.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

①中国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创设于隋文帝时,称国子寺。

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

唐承隋制,设国子监管辖六学。

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为中央官学教育行政最高长官,设司业二人,为副职,掌管儒学训导之政令;

设丞、主簿各一人,分管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文书簿籍、印鉴等。

地方官学,尚无专门机构和专门官员,由长史兼管。

②唐代的教师和学生管理比前代更为完善。

如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名目,既是学校教师,又为政府官员。

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品级要求。

在学生管理方面,唐代官学建立了初步的学级、学则规定:

一是升级与退学规定;

二是考试与假期的规定,如旬考、岁考、毕业考,旬假、田假、授衣假。

三、封建官学教育的发展与衰落

在宋初和明初,封建的官学教育曾一度出现迅速发展以至发达的景象。

但明朝中叶以后,封建官学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也渐渐表现得一蹶不振。

1.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

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六斋教学法

第二,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捐监

第三,学校类型的增加与教学内容的扩大。

武学、画学、诸路阴阳学、社学、回回国子学、土司学

第四,教育行政的健全与学校管理的加强。

提举学事司提学官提学道学政学田升斋积分法训导

六斋(元):

时习、日新(上),据德、志道(中),游艺、依仁(下);

六斋(明清):

率性(上),修道、诚心(中),正义、崇志、广业(下)。

2.封建官学制度的衰落

中国古代的封建官学制度是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的,在战乱时期,官学时兴时衰;

在封建末世,官学更是名存实亡。

宋代理学兴起之后,官学的教学内容日趋空虚,与科举制度的关系越发密切。

明代八股取士制度确立之后,官学教学更多地注重时文,甚至连儒家的经典和有关的历史著作都被束之高阁,弃而不读。

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对官学师生的思想控制也日益森严,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诏、诰都成为压制官学师生思想自由的枷锁,最终使学校变成了钳制思想的工具。

腐朽的封建教育及其官学制度,曾遭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猛烈抨击,到近代彻底衰落,被资产阶级的新教育制度逐渐取代。

1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中国封建时代私学教育的类别及其主要特点;

3认识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

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的国有制已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日渐没落,出现了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的趋势,在文化教育上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

学术先由周王室下移到了诸侯公室,由一个中心变成多个中心。

最后彻底下移到士阶层。

真正完成了学术由官府到民间的转化。

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士阶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靠自己掌握的六艺知识教人、育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教师,与传统的官学完全不同的私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是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的产物,孔子把这一现实形象化地概括为“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随着私学的产生,同时出现了一批私学大师,他们纷纷聚徒讲学,形成了思想观点和主张完全不同的学术流派。

影响较大的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诸子百家”相互争论、辩驳,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一般概括为“诸子百家”。

百家并不是确数,只是极言其多而已。

所谓“诸子百家”,一般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再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最后加上小说家

共是“十家”。

当然这十家并不能概括完诸子百家,只不过这十家影响较大而已。

对于后世影响最大、其教育思想颇有代表性的只是儒、墨、道、法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