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54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导读》张汝伦Word文件下载.docx

3【判断题】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

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对君主

不离不弃。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B)

A、13

B、14

C、20

D、222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C)

A、卫

B、郑

C、秦

D、齐

3【多选题】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AB。

A、著书立说

B、教导学生

4【判断题】孔子认为,师生关系是双向的伦理关系,彼此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孔子的历史地位

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D)

A、至圣先师

B、素王

C、万世师表

D、文成公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哪位思想家(C)

A、周敦颐

B、朱熹

C、张载

D、曾国藩

3【多选题】

孔子的历史功绩在于(AC)

A、奠定文明

B、统一天下

C、教化众生

D、制礼作乐

4【判断题】孔子认为,修身与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

两者关系不大。

周代的社会制度

孔子最服膺以下哪个朝代的政治理念(B)

A、夏朝

B、周朝2《殷周制度论》是哪位学者的作品(B)

A、陈寅恪

B、王国维

3【判断题】《殷周制度论》分析了周朝取代殷朝的原因,认为周胜殷在于周朝的统治者制定

了富国强兵的制度。

奠定文明,教化苍生

“有教无类”的“类”是什么意思(D)

A、类似

B、人类

C、好像

D、类别

2【多选题】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是(BC)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C、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未必会发展。

D、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精神文明的退步。

3【判断题】孔子认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

为什么孔门如此重视学

《性恶篇》出自哪一部先秦经典(A)

A、《荀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2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C)

A、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B、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C、性相近,习相远。

D、仁义礼智根于心

3【多选题】孔子重视学的原因在于(A)。

A、唯有学习,人才能培养良好的德行。

B、学习改变人的命运。

C、不学习,无以光宗耀祖。

D、不学习难免被社会淘汰。

4【判断题】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六言六蔽说

“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B)

A、语言

B、文字

C、言谈

D、方言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C)

A、费心思

B、缠绕

C、急刻尖利

D、狡诈

3【多选题】为什么“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AC)

A、学了之后,才能爱所当爱。

B、仁者爱人,容易受蒙蔽。

C、常人之爱常常使其分寸,变得无原则。

D、仁者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别人,在常人看来,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

4【判断题】孔子认为,只有天资不好的人才有必要学习。

天生具有善良天性的人没有必要

学习。

学是生命之学,为己之学

“今之学者为人”的“为人”如何理解(B)

A、为了他人的福利

B、为了取悦人心

C、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

D、为了帮助他人2下列哪种学习最切合孔子论学的旨意(C)

A、学日语

B、学习开车

C、学习如何孝顺父母

D、研究天文学3《白虎通》把“学”解释成(D)

A、学习

B、知识

C、实践

D、觉

4【判断题】“古之学者为己”表明,古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私德。

何为学

在下列学生中,孔子评价谁为“好学”(C)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冉伯牛2“不贰过”的意思是(B)

A、不犯大错

B、不重复犯错

C、从不犯错

D、不要两次责怪同一个人的过错

3【多选题】在孔子看来,好学的标准是什么(AD)

A、不迁怒

B、入则孝

C、出则悌

D、不贰过

4【判断题】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技能,早日成为有用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学而时习之”的“时”是什么意思(C)

A、时时刻刻

B、经常

C、恰逢其时

D、准时2“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B)

A、练习

B、实践

C、复习

D、习得3哪一个是为学的最高境界(C)

A、知之

B、好之

C、乐之

D、学以致用

4【判断题】之所以要“学而时习”,是为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学得牢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友”(C)

A、同一师门

B、性格相合

C、志同道合

D、同甘共苦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出自哪一部文献(B)

A、论语

B、礼记

C、春秋

D、周礼

3【多选题】“益者三友”指的是哪三友(ACD)

A、友直

B、友善

C、友谅

D、友多闻

4【判断题】孔子认为,当朋友犯错时,应该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忍让

纵容。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A)

A、心中不快

B、愤怒

C、嫉妒

D、怨恨

2【多选题】“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反映了什么孔子的什么思想(CD)

A、和而不同

B、以德定位

C、反求诸己

D、名实相副

3【判断题】孔子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秀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

会做贡献。

得道成仁,非学不可

子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的“文”指的是(D)

A、文学

B、文章

C、文字

D、六艺

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学习的态度(AC)

A、生而知之

B、学而不知

C、困而不学

D、不学而能

3【判断题】学习国学最要紧的是要抓紧时间,博览群书。

4【判断题】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生命之学,为己之学,如何来学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这里的“罔”如何理解(B)

A、白费苦心

B、迷惑而无所得

C、灰心丧气

D、不知所措2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B)

A、拥有智慧

B、修身养性

C、扬名显亲

D、报效国家

3【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ABCD)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举一反三

D、全面发展

4【判断题】孔子所说的学,并不是学习客观知识和客观技能,因此单单死记硬背是行不通

的,而是要学思结合,不能偏废。

学的目的是成己成物

人可以通过修身,逐渐成为君子。

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理念(A)

A、人性向善

B、人性本善

C、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D、学贵自得2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在于(C)

A、社会地位

B、知识水平

C、道德品性

D、物质财富3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里的“敝”是什么意思(D)

A、凋敝

B、遗失

C、残败

D、弄坏4“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C)

A、晓谕

B、说服

C、譬喻

D、教导

5【判断题】孔子认为,人成为君子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日复一日地修炼。

因此,

君子是很难实现的人格境界。

6【判断题】颜回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这里的“伐”如何理解(夸耀)这题有毒

什么是君子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献(D)

A、《大学》

C、《论语》

D、《中庸》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符合“仁者不忧”的意思(B)

A、仁者从来都没有忧虑

B、仁者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发愁

C、仁者不为他人的事情烦忧

D、仁者目光长远,不为眼前的小事烦忧

3【判断题】孔子认为,君子是与人为善的好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的“道”是什么意思(D)

A、道路

B、方法

C、道理

D、天道2“据于德”的“德”是什么意思(C)

A、得失

B、品德

C、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

D、三从四德3朱子把“游于艺”的“游”解释为(D)

A、优游涵泳

B、放松自我

C、游乐

D、玩物适情

4【判断题】孔子主张为学之人要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孔子以六艺为教,正是为了培养人

的才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的“兴”是什么意思(C)

A、兴奋

B、兴盛

C、兴起

D、振兴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艺(A)

A、琴

B、礼

C、射

D、书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哪部文献(B)

A、尚书

C、论语

D、诗经

4【判断题】孔子之所以把音乐看作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于音乐能够提升人的艺术感。

君子不器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哪部文献(C)

A、左传

B、战国策

C、礼记

D、孔子家语2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里的“适”是什么意思(B)

A、合适

B、亲近

C、舒服

D、方才

3【判断题】“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被一技一业所限制,而应努力学习,使诸多德

行全面发展。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周易曰:

“利者义之和。

”这里的“义”指的是(B)

A、正义

B、人世所宜

C、天理

D、义人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映的教育理念是(C)

A、有教无类

B、择善而从

C、因材施教

D、舍生取义

3【判断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义利是矛盾的。

君子只能选择义,不能选

择利。

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根本的区别是(A)

A、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君子出则孝

C、君子对朋友两肋插刀

D、君子品德高尚2“君子求诸己”是什么意思(A)

A、君子先要求自己

B、君子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C、君子凡事都不求别人帮忙

D、君子自食其力3

“仁者,其言也訒”的“訒”是什么意思(B)

A、少言寡语

B、谨厚慎言

C、出言严苛

D、言出必行

4【判断题】孔子反对“巧言令色”,根本原因在于爱说漂亮话的人败坏了社会风俗。

君子是自觉身体力行的人

1【多选题】孔子认为,君子具有下列哪些特质(ABD)

A、言行合一

B、反求诸己

C、爱无差等

D、身体力行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孔子所担忧的(AC)

A、德之不修

B、学而优不仕

C、闻义不能徙

D、三年学,不至于谷。

3【判断题】孔子对君子的品行有着极高的规定。

因此,君子是极难实现的人格境界,只有

少数人才能达到。

君子是独立特行之人

“君子周而不比”中的“周”是什么意思(A)

A、仁爱周遍

B、周全

C、周道

D、周流无滞2“君子周而不比”中的“比”是什么意思(B)

A、攀比

B、结党营私

C、竞争

D、比赛3“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哪一部文献(C)

A、周易

C、尚书

4【判断题】“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君子与小人之区分基于两者的社会地位。

君子绝不是独善其身的人

子路曰:

D、弄坏2“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C)

3颜回曰:

”这里的“伐”如何理解(A)

A、夸耀

B、讨伐

C、缺乏

D、骄傲

什么是仁

《说文解字》把“仁”解释成(A)

A、亲

B、爱

C、慈

D、恩

2【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与孔子论“仁”的思想不符(CD)

A、仁是统摄诸德的全德。

B、仁是极难实现的道德境界。

C、仁者从来都不会犯错。

D、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仁者都能轻松应对,泰然处之。

3【判断题】孔子认为,仁是一切德性的总名,包括了我们的种种德性。

仁者爱人存在原则

“仁者”与“知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

A、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B、仁者无忧,知者有忧。

C、仁者为人,知者为己。

D、仁者心怀天下,知者只考虑私利

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孔子的仁的思想(BC)

A、己欲立而立人

B、爱无差等

C、爱人如爱己

D、克己复礼

3【判断题】“仁者爱人”指的是,仁者要无条件、无原则地爱一切人。

“爱人”易知难行

“尧舜其犹病诸”这里的“病”应当理解为(B)。

A、疾病

B、毛病

C、祸患

D、对„„感到为难2以下哪个人的名字典出《论语》(A)

A、蔡尚思

B、张居正

C、高行健

D、刘思齐

3【判断题】孔子认为,有才干的人并不能称作“仁人”。

仁是人之全德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D)

A、以身作则

B、从小事做起

C、向身边的人学习

D、以生活的事打比方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中的“克”如何理解(C)

A、克服

B、圆满

C、逞强

D、严格限定

3【判断题】孔子的同时代人中,有很多人达到了仁的要求。

“仁”高于“礼”

“恭、宽、信、敏、惠。

”这里的“敏”如何理解(B)

A、才思敏捷

B、谋事有当

C、身手矫健

D、见微知著

2【多选题】孔子对“仁”作过哪些说明(ABC)

A、克己复礼为仁

B、仁者,其言也訒

C、仁者不忧

D、仁者全知全能

3【判断题】孔子认为,仁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历史的场景当中的具体的行

为,必然表现为仁的行为。

从大处着眼判断仁与非仁

子夏曰: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这里的“闲”如何理解(C)

A、闲适

B、安静

C、规矩

D、防御2子曰:

“微管仲,我其被发左衽矣!

”这里的“微”如何理解(D)

A、小

B、稍微

C、隐匿

D、无

3【判断题】孔子认为,管仲德行虽有瑕疵,但因为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也认为他是仁

者。

孔子向来反对愚忠

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君君,臣臣”的意思(D)

A、君为臣纲

B、国士遇我,故国士报之

C、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多选题】“三纲五常”的“三纲”指的是(ABC)

A、父子

B、君臣

C、夫妇

D、师长

3【判断题】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主绝对地服从。

为君之道

古人把“君”解释为(C)

A、王

B、主

C、群

D、上

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君王首要的社会职能(ABD)

A、为民父母

B、教化百姓

C、富国强兵

D、维护社会和谐

3【判断题】统治者治理百姓,做到立德就足够了,无需立威。

答案:

君不君,怎么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的第二个“君”字是什么意思B

A、君王

B、不行君王之道

C、君子

D、不行君子之道2

纣王当政时期,有哪些大臣向他提过建议A

A、微子

B、百里奚

C、箕子

D、比干

3【判断题】孔子认为,君臣以义合。

君主若不行君道,臣子便应该离任。

礼的重要性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形容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C

A、孔子

B、周文王

C、周公

D、孟子2周礼的根本精神在于(A)

A、以德配天

B、防淫止邪

C、约束君主

D、敬德保民

3【判断题】孔子认为,礼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

在上者用礼约束和压制在下者。

“礼”与”仁”和而不同

孔子认为,礼的核心是(C)。

A、礼器

B、礼仪

C、仁义

D、行礼的人

2【多选题】下列哪句文本与孔子的礼学思想无关。

(D)

A、绘事后素

B、玉帛云乎哉

C、和为贵

D、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3【判断题】礼不仅是一个外在的规定,而且是我们完成自己内在修养的必有手段和工具。

仁是人类善德的升华

孔子认为,礼之本是(C)

A、礼之仪

B、礼之义

C、礼之器

D、行礼之人2子曰: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里的“易”如何理解(C)

A、简易

B、容易

C、周备

D、变更

3【判断题】孔子认为,礼之本不需要外在的形式来维系。

礼的重要功能是使社会和谐

孔子认为,射箭比的是(C)。

A、力气

B、速度

C、德行

D、准确度

2【多选题】孔子认为,人性有不良的因素。

所以礼的功能在于(BD)

A、禁止人欲

B、导养性情

C、惩治坏人

D、扼恶于未然

3【判断题】孔子认为,礼的社会功能是(答案:

错)。

让,德之主

1【多选题】在《论语》中,孔子评价哪些人物为“至德”(AC)

A、泰伯

B、叔齐

C、周文王

D、管仲

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反映出孔子的礼让思想对重视竞争的当今社会的影响(BC)

A、孔子的礼让思想已经过时

B、孔子的礼让思想能促进我们反思重视竞争产生的弊病。

C、礼让能增加社会的向心力,维持社会和谐,可以缓解当今社会由于竞争过度产生的问题。

D、在个人层面可以重视礼让,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层面还是需要竞争

3【判断题】孔子认为,“让”是至德。

无论是在上者,还是底层人民都要谦让。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孔子在什么情景下说出来的(C)

A、鲁国国君耽于女乐

B、冉有为季氏宰

C、季氏僭用天子所用的“八佾”舞

D、天下礼崩乐坏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哪一部文献B

A、《尚书》

B、《礼记》

C、《左传》

D、《诗经》

3【判断题】孔子反对庶人议政,否则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的“正名”学说中的“名”如何理解(C)

A、爵位

B、名字

C、社会基本的行为规范

D、职位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A、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B、有是哉,子之迂也!

C、野哉,由也!

D、甚矣,吾衰也!

3【判断题】孔子认为,不管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应该符合名的规定。

为政以德

“政者,正也”是什么类型的训释手法(C)

A、形训

B、义训

C、声训

D、通假

2【多选题】孔子认为,正己和正人的关系是(AC)。

A、二者是一个整体。

B、唯有正人,才能正自己。

C、首先要正己,然后才能够正人。

D、两者没有什么关联,属于不同范畴。

3【判断题】孔子的政治主张代表了落后保守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身正”果能“天下归之”吗

“汤武兴,则民好善”。

这里的“武”指的是(C)。

A、武庚

B、苏武

C、周武王

D、武松2贾谊曾经比较过周朝与秦朝。

周能有八百年的天下,而秦世而亡。

其根本原因在于(D)

A、周朝有贤臣

B、周朝国力雄厚

C、周朝政府军队强大

D、周朝以德化民

3【判断题】不同时代的人性善恶差别很大。

孔子的政治理念

孔子认为,政治的根本目的在于(C)。

A、长治久安

C、国富兵强

D、统一天下2“无为而治”的意思是(B)

A、统治者什么也不做。

B、统治者的作为应合乎时宜

C、应取缔政府,施行无政府主义

D、政府不应管理老百姓。

3【判断题】内圣与外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内圣是为了实现外王。

修己以安百姓

下列哪些属于孔子的政治思想(A)

A、上行下效

B、君君臣臣

C、严刑峻法

D、以德化民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里的“时”怎么理解(B)

A、准时

B、按照季节,不影响农时

C、经常

D、有固定的时间

3【判断题】孔子对老百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使在温饱未能解决的情况下,也不能作奸

犯科。

实行德治要讲诚信

就为政者来说,什么最重要的(C)

A、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B、有足够的粮食

C、取得人民的信任

D、有很多谋士

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德治的内容(BD)

A、富强

B、仁义

C、邻里和睦

D、忠信

3【判断题】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三者中,哪个最重要(答案:

为政以廉

“彻”是先秦的一种税收制度,具体的税率是(A)

A、十分之一

B、二十分之一

C、十分之二

D、五分之一

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反映了孔子的经济思想(BC)

A、重农抑商

B、不与民争利

C、百姓足,君孰于不足

D、经济为百行之先

3【判断题】儒家重视道德,反对追求财富。

教化的重要意义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

“苟子之不欲(贪财),虽赏之,不窃。

”这段问答反映

的是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C)

A、以德治国

B、重礼轻刑

C、上行下效

D、为民父母2下列哪一选项中“偃”的意思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中的“偃”

相同(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