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61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docx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3探究性实验设计03

大题精做三探究性实验设计

1.(2018北京卷)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

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

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

氧化性Cl2________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验证实验如下:

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KMnO4与浓盐酸反应时,锰被还原为Mn2+,浓盐酸被氧化成Cl2,K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KCl、MnCl2、Cl2和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O

+10Cl−+16H+===2Mn2++5Cl2↑+

8H2O。

②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得Cl2中混有HCl和H2O(g),HCl会消耗Fe(OH)3、KOH,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除杂装置B为

③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

6KCl+8H2O,还有Cl2与KOH的反应,Cl2与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①根据上述制备反应,C的紫色溶液中含有K2FeO4、KCl,还可能含有KClO等。

I.方案I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a中含Fe3+。

但Fe3+的产生不能判断K2FeO4与Cl−发生了反应,根据题意K2FeO4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被还原成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能的反应为4FeO

+20H+===4Fe3++3O2↑+10H2O。

II.产生Cl2还可能是ClO−+Cl−+2H+===Cl2↑+H2O,即KClO的存在干扰判断;K2FeO4微溶于KOH溶液,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KClO、排除ClO−的干扰,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

②制备K2FeO4的反应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在改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0降到-1价,氯气是氧化剂,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到+6,2Fe(OH)3是还原剂,K2FeO4为氧化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

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得出氧化性Cl2>FeO

;方案II的反应为4FeO

+20H+===4Fe3++3O2↑+10H2O,实验表明,Cl2与FeO

氧化性强弱相反;对比两个反应的条件,方案II在酸性条件下,说明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影响氧化性的强弱。

③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

若能,根据题意K2FeO4在足量H2SO4溶液中会转化为Fe3+和O2,最后溶液中不存在FeO

,溶液振荡后呈浅紫色一定是MnO4-的颜色,说明FeO

将Mn2+氧化成MnO

,所以该实验方案能证明氧化性FeO

MnO

(或不能,因为溶液b呈紫色,溶液b滴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c(FeO

)变小,溶液的紫色也会变浅;则设计一个空白对比的实验方案,方案为:

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答案】

(1)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Cl2+2OH−===Cl−+ClO−+H2O

(2)Fe3+4FeO

+20H+===4Fe3++3O2↑+10H2O

(3)排除ClO−的干扰>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若能,理由:

FeO

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3+和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MnO

的颜色(若不能,方案:

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1.(2018辽宁丹东市一模)某探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镁条投入到滴有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发现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该小组同学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和确定。

Ⅰ、提出假设:

甲同学:

可能只是MgCO3;

乙同学:

可能只是Mg(OH)2;

丙同学:

可能是xMgCO3·yMg(OH)2

Ⅱ、定性实验探究:

(1)取沉淀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时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则__________同学假设错误(选填“甲”、“乙”或“丙”)。

Ⅲ、定量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已干燥过的沉淀样品,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其组成(部分固定夹持类装置未画出),经实验前后对比各装置的质量变化来分析沉淀的组成,得出丙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e→______→→→→→g→h(各装置只使用一次)。

(3)实验一段时间后,当B装置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说明固体已分解完全;打开f处的活塞,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老师认为在上述实验装置中末端还需再连接一个D装置,若无此装置,会使测出的x∶y的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若改进实验后,最终装置B质量增加m克,装置D质量增加了n克,则x∶y=___________。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取沉淀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时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则乙同学假设错误;

(2)浓硫酸吸收分解产生的水蒸气,碱石灰吸收分解产生的CO2,利用空气排尽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实验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e→f→a→b→d→c→g→h或e→f→b→a→d→c→g→h;(3)实验一段时间后,当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时,停止加热,说明固体已分解完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打开f处的活塞,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

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4)指导老师认为在上述实验装置中末端还需再连接一个D装置,若无此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也被碱石灰吸收,导致生成的CO2质量增加,因此会使测出的x∶y的值偏大;(5)若改进实验后,最终装置B质量增加mg,即产生水是

,装置D质量增加了ng,CO2的物质的量是

,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y=

【答案】

(1)乙同学

(2)fabdc或fbadc

(3)无气泡冒出排出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

(4)偏大

(5)9n/22m

2.(2018江西十校联考)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

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去掉C,能否得出同样结论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帮他完成表中内容。

(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

(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mol,则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完成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装置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2)装置C中BaC1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观察到的观象为溶液变浑浊;现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SO3气体,再结合观察到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2气体;装置D中通入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2+Ba2+===BaSO4↓+2H+;若去掉C,不能得出相同的结构,原因是无法排除SO3的干扰,因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3)根据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方法为:

取少量A中残留物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在所得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并振荡,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残留物中含有FeO;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残留物中不含FeO;(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mol,其中N2和Fe2O3均为氧化产物,而SO2为还原产物,根据电子守恒规律,可知2×3xmol+2ymol=2Zmol,即3x+y=z;(5)综合实验现象并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2Fe(SO4)2

Fe2O3+2NH3↑+N2↑+4SO2↑+5H2O。

【答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2)SO2SO2+H2O2+Ba2+===BaSO4↓+2H+否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3)步骤:

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或:

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现象:

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

加入K3Fe(CN)6溶液无现象,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

(4)3x+y=z

(5)2(NH4)2Fe(SO4)2

Fe2O3+2NH3↑+N2↑+4SO2↑+5H2O

3.(2018哈尔滨市调研)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的氧化性。

(1)方案1:

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

通过Cu2+、Ag+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

滴管

1.0mol/L

KI溶液

1.0mol/LAgNO3溶液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mol/LCuSO4溶液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

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

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

现象

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

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

电流计指针偏转

(3)分析方案2中Ag+未能氧化I−,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1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

_______。

(资料:

Ag++I−=AgI↓K1=1.2×1016;2Ag++2I−===2Ag↓+I2K2=8.7×108)

【解析】

(1)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铜置换出了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说明氧化性Ag+>Cu2+,故答案为:

(2)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碘离子与银离子形成的碘化银沉淀,故答案为:

AgI;②Ⅱ中溶液含I2,说明Cu2+做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本身被还原为Cu+,因此白色沉淀A是CuI。

a.检验滤液无I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Cu2+,故答案为:

Cu2+;b.滤渣用浓硝酸溶解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B为AgCl,故答案为:

AgCl;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了Cu2+和灰黑色沉淀,灰黑色沉淀用浓硝酸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银离子,黄色沉淀为AgI,说明灰黑色沉淀中含有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说明氧化性Ag+>Cu2+,故答案为:

;(3)①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构成了原电池,a中溶液中的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呈棕黄色,电极反应式为

,故答案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只需设计没有铜离子的情况下,也能看到相似的现象即可,可以设计实验:

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mol/L

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故答案为:

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mol/L

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③Ag++I−===AgI↓K1=1.2×1016;2Ag++2I−===2Ag↓+I2K2=8.7×108,K1>K2,故

更易与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2++4I−===2CuI+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

的氧化性增强,因此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故答案为:

K1>K2,故

更易与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2++4I−===2CuI+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

的氧化性增强。

【答案】

(1)Cu+2Ag+===2Ag+Cu2+

(2)AgICu2+AgClCuI+2Ag+===Cu2++Ag+AgI

(3)

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mol/L

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K1>K2,故Ag+更易与I−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2Cu2++4I−===2CuI+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4.(2018甘肃省师范附属中学期中)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它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

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

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反应SO2+2Fe3++2H2O===2Fe2++SO

+4H+可知,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Fe2+和SO

;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Fe2+和SO

;1∶2。

(2)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得不到二氧化硫,故A错误;B.浓硫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亚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B选项是正确;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操作不容易控制,故C错误;D.铜与热浓H2SO4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可以制备二氧化硫,所以D选项是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BD。

(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污染大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用碱液处理二氧化硫,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操作步骤:

蒸发需用到A蒸发皿,E.玻璃棒,冷却结晶需用到烧杯,过滤需用到C.漏斗,D.烧杯,E.玻璃棒,故不需要B.石棉网、F.坩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F。

(5)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2+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合理的是方案①,因为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方案①,S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1)Fe2+和SO

1∶2

(2)BD

(3)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BF

(5)方案①S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2018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庆中学月考)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①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CO+2[Ag(NH3)2]++2OH-==2Ag↓+2NH

+CO

+2NH3。

②Cu2O为红色,不与Ag+反应,能发生反应:

Cu2O+2H+==Cu2++Cu+H2O。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反应结束后,装置D处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

①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

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

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若观察到溶液变蓝,则不能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

【解析】

(1)A中Al4C3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方程式Al4C3+12HCl===3CH4↑+4AlCl3;因此本题答案是:

Al4C3+12HCl===3CH4↑+4AlCl3。

(2)A中反应后,需除去气体可能携带的HCl,故紧接着是F,然后将气体通入反应器D,随后通入B中,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再通入澄清石灰水E,检验二氧化碳,最后通入C中检验一氧化碳,最后G收集尾气,故顺序为:

F→D→B→E→C→G;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F→D→B→E→C→G。

(3)滴加稀盐酸操作:

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

(4)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所以C中银氨溶液可被还原为银,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反应产生的甲烷气体中含有HCl和H2O,为了不影响后续反应,利用F装置除去甲烷中的HCl和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除去甲烷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5)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

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u2+,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Cu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②取少量的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0.1mol·L−1AgNO3溶液,若溶液不变蓝,则可排除红色固体中Cu2O的干扰,证明其中含有Cu;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

【答案】

(1)Al4C3+12HCl===3CH4↑+4AlCl3

(2)F→D→B→E→C→G

(3)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试管内

(4)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除去甲烷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5)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