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6484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docx

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

中学2020年初二月考物理卷

一、选择题(共13题;共26分)

1.(2分)地震时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方法之一是敲击金属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的金属管道能()

A.通风    

B.导电    

C.传热    

D.传声    

2.(2分)下面关于几个课堂小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向右敲击玻璃瓶,音调会逐渐变高

B.图乙中,敲打橡皮膜,烛焰晃动最大或最先熄灭的是最左边的蜡烛

C.图丙中,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片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敲击右边的音叉,会观察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不仅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还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3.(2分)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4.(2分)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一般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锅内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C.夏天,剥去冰棒包装纸,冰棒向下冒“白气”,“白气”是周围空气液化形成的

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地面上的小水滴凝华形成的

5.(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6.(2分)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7.(2分)(2015•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8.(2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2分)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下面有关光的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孔所成的像一定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B.

外层空间是黑暗的,因为外层空间那里缺少灰尘来反射光

C.

右边同学刚好看不到纸杯中的硬币,左边同学倒入适量水后便可以看到真实的硬币

D.

通过光纤传递的能量,医生能看到病人体内的病灶

10.(2分)如图所示,AO为红光与紫光的重合光线,斜射于水面折射时有两条光线路径,OB和OC,则可能是红光的传播的路径的是()

A.OB    

B.OC    

C.应重合在OB和OC的中间    

D.应偏折在OC之内与法线之间    

11.(2分)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          ()

A.0°    

B.23°    

C.32°    

D.45°    

12.(2分)物体在距离凸透镜40cm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物距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A.可能是虚像    

B.可能是等大的像    

C.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3.(2分)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7分)

14.(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5.(3分)声音的传播靠________,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16.(2分)(2011•防城港)老师上课时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式扩音设备,声音变得更加响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的缘故(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3分)读数:

(1)圆柱体直径为  ________ ;

(2)体温计的读数是 ________ ;

(3)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

18.(1分)如图是某种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

19.(2分)(2014•绵阳)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选填:

“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20.(3分)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 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由于________ 缘故;教室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光照在字上,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

21.(3分)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 .

22.(2分)如图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23.(1分)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 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24.(3分)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 .如果将光源移至距凸透镜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 (填“虚像”或“实像”).

25.(2分)“B超”是利用超声波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器官是否患病的医疗仪器,它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

三、实验题(共3题;共19分)

26.(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阿里巴巴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情况如图(甲)(乙)所示.

(1)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丙)图中测水温的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图________;

(2)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7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

(3)可能原因是当地水面的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7.(8分)(2011•朝阳)某物理兴趣小组研究“力对运动的影响”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如图,三个滑道的斜面部分完全相同,水平部分材质不同(毛巾、棉衣、木板).三个相同的小木块分别从三个滑道的同一高度O处从静止释放,在水平面滑行至停止的距离sBC<sBD<sBF.

(1)控制其他因素均相同,只体现“滑道材质”与“滑行距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法.

(2)三种滑行的初始段OB均相同,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从静止释放时,三木块的________能相同,滑到水平部分左端B处时________能相同,则它们的速度________.

(3)在该实验时,三木块在水平面部分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关系fBC________fBD________fBF(填不等号),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与________有关.

(4)结合上述实验,推测和猜想:

如果滑道水平部分绝对光滑,小木块将做________.

28.(6分)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上述

(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四、作图题(共1题;共5分)

29.(5分)在各图中,根据已给出的入(出)射光线及透镜的类型,分别画出它们的出(入)射光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7分)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三、实验题(共3题;共19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四、作图题(共1题;共5分)

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