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651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4、固定碳的计算公式:

FC=100-Mad-Vad-Aad。

15、工业分析也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包括煤中全水分、灰分和挥发份及固定碳的计算。

16、煤灰成分中的AL2O3对其熔融性起骨架作用,SiO2、CaO对其熔融性起助熔作用。

(技师、高级)

17、影响煤灰熔融性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有试9加热速度、

温度测量准确的、试样尺寸、托板材料、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等。

二、判断题

1、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可必须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国内无

相关标准,可参照国际标准或国外技术标准。

2、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规定,任何实验室所用的计量器具均必须定期送计量检定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者方可使用」

3、实验室的计量器具主要包括:

各类天平、各种测温表计、氧

弹热量计、氧气压力表、标准试验筛、计时仪器、流量计。

"

4、重复测定与平行测定是一回事,所以在煤炭质量检测中,可

以用平行测定。

X

5、精密度表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而准确度则表示检测结果的

重现性。

6、同一检测项目,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时,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

再现性规定是一致的。

7、测定煤的挥发份时,时间控制在7分钟是指把坩埚放进炉内关闭炉门开始计时,到7分钟时开始取样,这个时间控制在7分钟。

8、测定哈氏可磨性指数时,可以直接用称量所得的筛下物质量

查校准图以求得可磨性指数值。

三、选择题

1、煤中挥发份、含氢量的测定,需要空气干燥水分值加以校正,此外煤质检测结果用空气干燥基表示时,如果换算成收到基、干燥基时,也需要全水分和空气干燥基水分数据,这种需要水分校正或换算的检测项目,力求与水分测定同时进行,如不能同时进行,前后测定时间相差也不能超过7天:

四、名词术语

1、全水分指南P52

2、灰分指南P55

3、灰分实用手册P149

4、热容量:

指热量计的量热系统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

5、发热量:

单位煤样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6、误差实用手册P235

7、系统误差实用手册P236(技师)

8随机误差实用手册P237(技师)

9、精密度实用手册P239

10、准确度实用手册P243

11、有效数字实用手册P262(技师)

五、简述题

1、简述对测定发热量室的要求。

P136

2、分别说出:

空气干燥基、干燥基、收到基、干燥无灰基的表达符号。

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收到基ar、干燥无灰基daf

3、分别说出V、A、Q、S、M、C、H、t、b各代表什么。

V-扌车发份、A-灰分、Q-发热量、S-硫、M-水分、C-碳、H-氢、t-全、b-弹筒

4、简述重铬酸钾洗液的配置方法。

P137

5、简述如何判断分析煤样是否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P138

6、在计算煤的全水分时,为什么不能直接讲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直接相加?

指南52页第5题.

7、影响灰分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何获得可靠的灰分测定结果灰分P149

8更换马弗炉电阻丝时需要注意什么?

P150(技师)

9、影响挥发份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指南P52第15题最后一段话。

10、测定煤的挥发份产率应注意哪些问题?

指南P52第16题。

11、煤在灰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指南P55第11题。

(技师)

12、缓慢灰化法的测定程序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指南P56第13题。

13、为什么说工业燃烧设备中所能获得的最大理论热值是低位

发热量?

指南P66第3题。

14、测定发热量时,为什么眼标定仪器的热容量?

指南P69第

6题的第二问

15、氧弹漏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进行修理?

指南P90第25题

16、用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时,怎样配制电解液?

指南P142第

18题.

17、量热仪点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应如何查找和处理?

指南P96第34题.

18、用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时,搅拌速度太慢有什么影响?

南P144第21题.

19、如何清洗有机玻璃制电解池内的烧结玻璃熔板?

指南P146第27题.的

(1).

20、煤灰熔融性测定中常用的气氛是什么?

为什么?

指南P322第8题.

21、煤灰熔融性测定中,用封碳法控制炉内气氛时,如何用标准锥法.检查炉内气氛是否弱还原性气氛?

指南P323第11题.的

(1)

22、简述标准煤样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实用手册P268

六、计算题

1、:

测定某一煤样的挥发分,坩埚质量为17.6364g,煤样质量为

0.9937g,把装有煤样的坩埚在炉内灼烧后的质量为18.2735g,测得此煤样的Md为7.98%计算此煤样的干基挥发分为多少?

2、测得一煤样的Md=7.04%Ad=11.02%也=29.76%求该煤样的A、VFCd分别是多少?

3、测定某一煤样的挥发分,称得煤样重1.0062g,煤样与坩埚重

19.6886g,在马弗炉中灼烧后称坩埚重为19.3185g,其中此煤样的Md=8.54%A=8.06%,求此煤样的V和Vdaf是多少?

4、测得一煤样的Md=8.94%,M=15.6%,S,d=0.29%,Q,ad=

27783J/g,Had=4.16%,求该煤样的空气干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

基低位发热量?

5、用苯甲酸对某台热量计热容量进行标定,5次重复标定热容量,其标定值如下表,试计算相对标准差S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该台热量计热容量标定是否合格?

苯甲酸发热量测定值

序号

实际测定值(J/g)

1

26475

2

26442

3

26478

4

26482

5

26448

6、当进行一煤样灰分测定时,两次重复测定值Aad分别为6.32%和6.53%,1)、是否需要做第三次试验?

2)、若第三次测定值为6.57%,是否需要做第四次试验?

3)、若第四次测定值为6.39%,怎么办?

4)、该煤样的灰分测定值是多少?

7、发热量测定中用棉线点火,切取10根60cm等长度的棉线,称得其质量为0.0680g,已知棉线的发热量为17500J/g,试计算每根棉线的点火热?

&

测定煤中氢时,已知Mad=6.32%水分吸收剂的增量为0.4528g,

空白为0.0018g,煤样质量为1.0050g,计算此煤样的干基氢是

多少?

(已知水换算成氢的系数是0.1119)

七、论述题

1、导致发热量测定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指南P91第

27题.(技师)

2、如何检查库仑测硫仪的整个测定系统的气密性?

指南P147第

28题.(技师)

3、什么是精密度?

什么是准确度?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南

P417第1题.(高级)

自由题:

(要点用横杠标注)

1、构成煤中有机组分的五种元素是碳、氢、氧、氮、硫,其中

碳、氢、氧是构成煤中有机组分的主题。

2、碳含量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增高,而氢含量则与此相反。

对于变质程度最深的无烟煤,其含碳量最高,有时可达到95%,

而氢含量则低于1%,对于变质程度最浅的褐煤说,其碳含量有时不足50%,而氢含量则高达5%以上。

3、GB/T476-2001规定,碳氢测定采用三节炉及二节炉法,其中

三节炉法为最常用的方法,是经

4、三节炉法测定煤中碳氢含量的原理是:

煤样置于氧气流中,

于850C下使其完全燃烧,煤中的碳和氢则定量的转化为二氧化

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用不同的吸收剂吸收,根据吸

收剂的增重,就可计算出煤中碳和氢的含量。

(技师)

5、测定煤中碳氢含量时,分别用铬酸铅、银丝卷和二氧化锰去

除硫、氯和二氧化氮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

6、碳氢测定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即

反应产物吸收系统。

7、GB/T476-2001规定煤中氮的测定采用开氏法测定。

煤中的硫按其形态划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按其燃烧

特性划分,可分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

9、用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原理是:

煤样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煤中硫生成二氧化硫被碘化钾溶液吸

收,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生成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

电量计算煤中的全硫含量。

11、用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时,测定操作中的注意点有哪

些?

实用手册P170

12、用红外吸收法测定煤中全硫时,它的工作原理是:

各种异核分子的气体,如CO、CO2、SO2、CH4、NO等对红外线具有吸收作用,而双原子分子如02、N2则没有吸收作用。

13、在表达发热量的含义时,应注意一是指单位质量,二是指完

全燃烧。

14、热量计从侧热原理上区分,分为恒温式及绝热式。

15、热量计中的氧弹,其性能有什么要求?

实用手册P179.

16、测定煤中发热量时,为确保氧弹的使用安全,标准规定新氧

弹或新更换主要部件如弹体、弹盖、连接环的氧弹,应由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进行耐压试验,经20Mpa水压试验合

格的氧弹才允许使用。

(高级)

17、氧弹的气密性是指它能承受3.55Mpa的氧气压力,并保持5分钟不漏气。

18、氧弹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并非一回事,耐压试验是检验氧弹能否承受点火瞬间所产生的高压,而气密性试验是指在室温下,氧弹充以2.8-3.0Mpa的氧气压力下能够保持气密,不漏气。

19、氧弹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实用手册P180

20、与氧弹配套设备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21、量热计的铂电阻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实用手册P184

22、为了保持水温的均匀,量热计均要配用搅拌器。

23、测定发热量时,室温要保持相对稳定,每次测定室温度变化不超过1C,室温以不超过15-30C为宜。

24、在测定发热量时,在使用苯甲酸时应该注意什么?

实用手册

P190

25、测定发热量时,热容量重新标定的条件是什么?

P193

26、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

27、测定发热量时,其精密度的检验,是通过热容量的标定,就

可作出评判,标准GB/T213-2003规定,应用苯甲酸5次重复测定热容量,其相对标准差应小于0.20%,即判为合格。

28、测定发热量时,其准确度的要求是,标准煤样测试结果与标

准值之差都在不确定度范围内,或者用苯甲酸作为样品进行5次

发热量测定,其平均值与标准值之差不超过50J/g。

29、煤越软,其可磨性指数

30、在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时,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所制备的

试样量应不少于原自然干燥煤样量的45%。

31、每年至少用可磨性标准样校准一次哈氏可磨性测定仪。

32、什么是煤灰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

实用手册P215(技师、高级)

33、如何判断煤灰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

指南P320和P321的3、4、5、6题

34、煤灰的四个特征温度中,软化温度尤为重要。

35、按标准规定,在煤灰熔融性测定时,在900C以前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5-20C每分钟,而在900C以后,则应控制在57C每分钟,以便于观察灰锥试样的变化。

36、国家标准规定,煤灰熔融性在弱还原性气氛或氧化性气氛中测定,而电力部门主要要求提供弱还原气氛下的煤灰融融数据。

37、煤灰中只要含有哪些成分?

实用手册P227(技师、高级)

38、在煤灰成分测定中,根据称样量的多少,又分为常量法和半

微量法。

40、由于产牛误差的原因不同,通常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41、系统误差产牛的原因可归纳为: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环境误差、个人误差。

42、系统误差往往是由特定的原因造成的,因而它可以被认识,

也可以被校正,使得系统误差得以减小或消除。

而随机误差无法确定,也无法校正。

43、精密度用偏差表示,准确度用误差表示。

44、简述数字修约规则。

1,小于5则弃去,凡末位有效数字后面的第一位数字等于5,

而5后面的数字并非全为0,则在5的前一位上增加1,5后面的数字全部为0时,如5前面一位为奇数,则在5的前一位上增加1,女口5前面一位为偶数,则将5弃去,所拟舍去的数字,若为两位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去的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贝V进行一次修约。

45、一级标准物质用GBW表示,二级标准物质用GBW(E)表示。

47、在测定碳氢时,催化剂三氧化二铬在使用前应放在马弗炉中,在600C下灼烧40分钟,然后放在空气中,使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48、开氏法测定煤中氮含量的基本原理是:

煤样在催化剂存在下

用浓硫酸消化,使煤中绝大部分的氮转化为硫酸氢铵,然后加入

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热蒸馏使氨排出,并用硼酸或硫酸吸收,最后用酸或碱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