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660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反之,出口国汇率变动的贸易效果就越小。

•具体而言,当出口汇率弹性为单位弹性(即等于1)时,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

•当该弹性大于1时,一国汇率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幅度大于出口变动幅度;

•当该弹性小于1时,汇率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出口变动幅度,出口贸易扩展和贸易收支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国际储备构成,

•国际储备主要由四种形式的资产构成:

1、外汇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

2、黄金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

3、特别提款权:

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国际储备的作用

1.国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4.影响货币发行量。

•MarshallLeaner条件

•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

Vm,或Vx/Vm<

1(Vx,Vm分别代表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会引起本币贬值。

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即(Dx+Dm)>

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

•详细内容:

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这里要考虑4个弹性:

①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②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③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④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指他国对贬值国出口的商品的供给弹性)在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因而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使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前提下,贬值效果便取决于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需求数量的变动程度。

如果数量变动大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大于1;

反之,数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小于1.只有当贬值国进口需求弹性大于0(进口减少)与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出口增加)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如果用Dx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则当Dx+Dm>

1时,即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1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举例来说,假设一国出口的需求弹性为1/4,即出口数量的增加率只有价格下降率的1/4,如果出口价格下降4%,出口数量仅增加1%,结果出口总值将减少3%。

又假设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为3/4,即国内价格上涨4%,进口数量就会减少3%,进口总值也减少3%。

由于这两种弹性之和等于1,进出口值按同一方向同一数量变动,贸易差额保持不变,即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得不到改善。

如果Dx+Dm>

1,贸易收支可以改善;

如果Dx+Dm<

1,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人民币汇率贬值指1RMB=**$下降;

•汇率买卖价差

•价差率=(1.1312–1.1279)/1.1312=3‰

•货币代码报价EUR/USD(货币符号;

$/€)1.1279/12,总是前小后大

•价差率比价差点数更能表示银行收取服务费用

•外汇银行等金融机构买卖外汇是以营利为目的,其卖出价与买入价的差价就是其收益,因此银行的外汇卖出价必然高于其买入价。

一般买卖之间的差价率约在1‰~5‰之间不等。

•买卖差价率的计算公式是:

买卖差价率=(卖出汇率-买入汇率)/买入汇率×

100%

•由于国际间牌价数字的标价排列总是前一数字小,后一数字大,因而在不同的标价法下,买卖价的排列顺序也就不同。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价的前一数字为买入价,后一数字为卖出价。

如在日本东京外汇市场,USDl=JPYl08.05—108.15,则USDl=JPYl08.05是银行买入美元的价格,USDl=JPYl08.15是银行卖出美元的价格。

对于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一定单位外币的数值越小,反映外汇越便宜;

数值越大,则外汇越贵。

同理,在间接标价法下,汇价的前一数字为卖出价,后一数字为买入价。

如在美国纽约外汇市场,USDl=HKD7.7330—7.7335,则银行买入7.7335港元需付出1美元,而卖出7.7330港元收入1美元。

对于间接标价法,数值越小,表明外汇越贵;

数值越大,则外汇越便宜。

•Le3国际固定收益市场,教材第5,11,12章

•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见图1)表明经济代理人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

具体分析,无论人们对风险承担者的概念做何种理解,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认为,获取随机收益W比获取确定收益W=E[W]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

如果某个市场参加者总是宁愿获取W=E[W]的收益(相应获得U(E[W])的效用),然而,他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W(相应获得的预期效用为E(U[W]),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市场参加者为风险厌恶者。

也就是说,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考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放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递减。

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图2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递增。

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大于零。

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收益值的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图3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不变。

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等于零。

U=a+bM,其中U为效用,M为货币收益,a和b是常数(b>

0)。

风险回避者有外汇支出时会购买外汇。

投机者如有外汇支出觉得不参与外汇市场

•汇率直接报价,

•一个外币等于多少本币,或者说本币为计价单位。

反之,则为间接报价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1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

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如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3830,即1欧元兑1.3830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

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也就是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正比。

•外汇汇率报价又分买入价和卖出价。

“买入”和“卖出”都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而言的,是针对报价中的前一个币种来说,即银行买入前一个币种的价格和卖出前一个币种的价格。

你卖某种货币,对银行而言就是买入这种货币。

•美元/日元的5分钟前的报价是120.78/121.08,即表示用1美元可以兑换120.78日元如美元/日元的报价为121.10/121.30,则表示1美元现在可以兑换121.10日元,与5分钟前的报价相比,美元兑日元的价格上涨了,即用单位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日元;

反之假如美元/日元的报价为120.38/120.68,则表示1美元可以兑换120.38日元,与5分钟前相比美元兑日元的价格下跌了,即用单位美元兑换的日元比上次报价减少了。

•欧洲货币信贷市场

•一年以上的欧洲美元贷款,贷款利率基准LIBOR+信用

•贷款以浮动利率LIBOR+信用溢价为主,浮动原因:

解决存贷期限不匹配。

•欧洲货币信贷市场可分为欧洲货币短期信贷市场和欧洲货币中长期信贷市场这个市场的存款大多数是企业、银行、机关团体和个人在短期内的闲置资金;

这些资金又通过银行提供给另一些国家的企业、银行、私人和官方机构作短期周转。

如英国政府多年来就是从该市场借入欧洲货币,换成英镑,用于正常开支。

•,收益率曲线含义

1.含义

收益率曲线即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的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2.基本类型

(1)一条向上倾斜的利率曲线,表示期限越长的债券利率越高,这种曲线形状被称为正向的利率曲线,如图2-2(a)所示。

(2)一条向下倾斜的利率曲线,表示期限越长的债券利率越低,这种曲线形状被称为相反的或反向的利率曲线,如图2-2(b)所示。

(3)一条平直的利率曲线,表示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相等,这通常是正利率曲线与反利率曲线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如图2-2(c)所示。

(4)拱形利率曲线,表示期限相对较短的债券,利率与期限呈正向关系;

期限相对较长的债券,利率与期限呈反向关系,如图2-2(d)所示。

•Le4国际股票市场,教材第13章

•两个国家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计算公式,

•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与风险

•1.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投资组合中单项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投资组合方差和标准差

•投资组合的方差是各种资产收益方差的加权平均数,加上各种资产收益的协方差。

•两项资产投资组合

(1)两项资产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的方差

分别表示资产1和资产2在投资组合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分别表示组合中两种资产各自的预期收益率的方差

•COV(r1,r2)表示两种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协方差。

(2)协方差(COV(r1,r2))

•协方差是两个变量(资产收益率)离差之积的预期值

[r1i-E(r1)]表示证券1的收益率在经济状态i下对其预期值的离差;

[r2i-E(r2)]表示证券2的收益率在经济状态i下对其预期值的离差;

Pi表示在经济状态i下发生的概率。

当COV(r1,r2)>0时,表明两种证券预期收益率变动方向相同;

当COV(r1,r2)<0时,表明两种证券预期收益率变动方向相反;

当COV(r1,r2)=0时,表明两种证券预期收益率变动不相关。

无风险资产f与风险资产i(或投资组合)进行组合,

无风险资产f的预期收益率为,标准差为;

风险资产i的预期收益率为,标准差为;

投资比例分别为wf和wi,且

投资组合收益:

投资组合风险:

•不同汇率下的定常增长模型

•Le5InternationalArbitrageAndInterestRateParity,教材第6章

•IRP(远期汇率F(h/f)与即期汇率S(h/f)关系)

•,PPP与外汇高估的关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销。

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2.00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1.00英磅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2美元每1英磅。

如果盛行市场汇率是1.7美元每英磅,那么英磅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

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2:

1的关系变化。

•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在中国用了80元人民币,在美国用了20美元,对于这篮子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4:

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4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

•IFE含义、假设,

国际费雪效应(internationalfishereffect)所表达的是两国货币的汇率与两国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即期汇率的变动幅度与两国利率之差相等,但方向相反。

(S2-S1)/S1=id-if

其中S1是当前即期汇率,S2是一定时间结束后的即期汇率,id是国内资本市场利率,if为国外利率。

•实际汇率定义;

实际汇率是指经两国物价调整后的汇率

•一是指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乘以外国的物价指数,再除以本国的物价指数。

用公式表示: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

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公式为:

s=(S×

P*)/P,其中s表示实际汇率,S表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下),P*表示外国价格水平,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

•用实际汇率打个比方;

"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十比一的汇率.在美国买一杯可乐要3美元.而在中国要40元人民币.相比在美国的3美元而言中国的可乐要40元.远远高出了3美元也就是30人民币的一般汇率值.所以对比之下人民币实际的汇率是升值的而美元是贬值的(要注意,一国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名义汇率不变,会使得该国本币的实际汇率升值)。

反之则亦然.而这个就是实际汇率"

•收支影响

(1)实际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相对价格的涨落,影响商品和劳务收支差额,从而影响外汇供求关系。

但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对贸易差额的调节效果。

(2)实际汇率变动会引起资本流出流入的变化。

一般来说,实际汇率上升具有鼓励资本输出,扩大国外投资,抑制资本输入的作用;

反之则相反。

•国内影响

(1)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下同)下降时,会鼓励进口,促使国内物价下降;

又会抑制出口,使大量商品由出口转为内销,增加国内市场商品供应,从而压低国内物价。

实际汇率上升时具有相反的作用。

(2)一般来说,实际汇率下降具有减少国内生产和国民收入,并加大失业率的影响。

实际汇率上升则有相反的作用。

•国际影响

•由于本币汇率低估有利于扩大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常常故意降低汇率,以此作为对外倾销商品,争夺国际市场的一种手段。

一国实行外汇倾销,又会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展开贸易战或货币战。

其结果,必然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外汇管制盛行,破坏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

•套汇的四个步骤

•询价,报价,成交,证实

•Le6经济政策及汇率预测(Krugman第12版,及教材第6章)

•有效市场分类及对外汇投资分析的启示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thePrincipIeofEffectiveMarketClassification),是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政策指派的原则。

在引入动态分析方面,蒙代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推崇的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另一个是所谓的“配置问题(AssignmentProblem)”。

在“配置问题”的研究中,蒙代尔于提出了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

例如,货币政策隶属于中央银行的权限,财政政策则由财政部门掌管;

如果决策者并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的话,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

蒙代尔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这一原则成为后续理论研究和政策运用的基本准则,由此而引发的关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合理配置的有关研究,不仅再次拓展了关于政府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而且也极大的便利了现实中的政策操作,为实际的政策运用提供了一种基本准则。

•Le7CurrencyDerivatives,教材第7章

•,期权定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种:

合约标的物市场价格,期权行权价格,标的价格波动率,期权合约到期剩余时间,无风险利率,标的物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的分红(仅针对股票、股指期权)。

•Le8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教材第8章

•套保与不套保下1个应收或者应付外汇的实际本币收入(或者支付),坐标及与横轴交点

 

•Le9企业的外汇经营与折算风险,教材第9-10章

•折算计算风险;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

是指企业把外币余额折算为本国货币时,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会计账簿上的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它是汇率风险的一种。

其汇率的变动将对企业产生影响。

一般是指跨国企业在编制母公同与境外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所引致不同币种的相互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引起企业合并报表账而价值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折算风险根据财务报表的类别,一般分为损益表风险和资产负债表风险。

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是在以上两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而不需单独考虑其折算风险。

•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外汇风险暴露:

总资产减总负债;

国际会计准则:

货币资产减货币负债

•Le10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教材第14章

浮动固定利率互换定价的一般原理

利率互换(InterestRateSwaps)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

互换的期限通常在2年以上,有时甚至在15年以上。

双方进行利率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A、B公司都想借入5年期的1000万美元的借款,A想借入与6个月期相关的浮动利率借款,B想借入固定利率借款。

但两家公司信用等级不同,故市场向它们提供的利率也不同,如表4.1所示。

表4.1市场提供给A、B两公司的借款利率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A公司10.00%6个月期LIBOR+0.30%

B公司11.20%6个月期LIBOR+1.00%

从表4.1可以看出,A的借款利率均比B低,即A在两个市场都具有绝对优势。

但在固定利率市场上,A比B的绝对优势为1.2%,而在浮动利率市场上,A比B的绝对优势为0.7%。

这就是说,A在固定利率市场上有比较优势,而B在浮动利率市场上有比较优势。

这样,双方就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对方借款,然后互换,从而达到共同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

即A以10%的固定利率借入1000万美元,而B以LIBOR+1%的浮动利率借入1000万美元。

由于本金相同,故双方不必交换本金,而只交换利息的现金流。

即A向B支付浮动利息,B向A支付固定利息。

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互换,双方总的筹资成本降低了0.5%(即11.20%+6个月期LIBOR+0.30%―10.00%―6个月期LIBOR―1.00%),这就是互换利益。

互换利益是双方合作的结果,理应由双方分享。

具体分享比例由双方谈判决定。

我们假定双方各分享一半,则双方都将使筹资成本降低0.25%,即双方最终实际筹资成本分别为:

A支付LIBOR+0.05%浮动利率,B支付10.95%的固定利率。

这样,双方就可根据借款成本与实际筹资成本的差异计算各自向对方支付的现金流,即A向B支付按LIBOR计算的利息,B向A支付按9.95%计算的利息。

在上述互换中,每隔6个月为利息支付日,因此互换协议的条款应规定每6个月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差额。

假定某一支付日的LIBOR为11.00%,则A应付给B5.25万美元[即1000万0.5(11.00%-9.95%)]。

利率互换的流程图如图4.2所示。

LIBOR的浮动利率

B公司

A公司

LIBOR+1%浮动利率

9.95%的固定利率

10%的固定利率

利率互换流程图

由于利率互换只交换利息差额,因此信用风险很小。

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利益共享。

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各自的领域存在着比较优势。

因此,双方愿意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然后再互相交换债务,达到两者总成本的降低,进而由于利益共享,最终使得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甲、乙两家公司,其信用等级及各自在固定利率市场和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如下表所示:

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