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707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7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史实的若干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在所有金属元素中,铜最早被人类广泛利用,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是如此。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铜最先被人类加工成器皿。

例如,距今4000年前埃及法老坟墓中的器具、巴比伦废墟中发现的铜饼和我国甘肃武威县娘娘台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的铜器等。

  天然铜毕竟十分稀少并常常夹杂少量铜矿石。

人类在获得烧制陶器高温的同时,很自然地学会用炭还原铜矿石的技术,炼铜技术就应运而生。

  自然界铜矿常含有锡、铅等多种金属氧化物。

在用炭还原铜时,它们一起被还原出来。

这样,青铜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混入锡的铜,熔点能降到800℃,硬度增加一倍,可铸性也大大增强。

这就是人类在石器时期结束后很快进入青铜器时期的原因。

  人类炼铁比炼铜要晚得多,主要是因为炼铁的温度比炼铜高得多。

最早被人们利用的是天上掉下来的陨铁,经简单加工成器皿,这当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直到距今2000多年前,东西方的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才先后掌握炼铁的技术。

  最原始的炼铁术是固体还原法,就是在碳不完全燃烧下产生一氧化碳,使铁矿里的铁还原成块铁。

由于温度不高,生成的铁以固体状态逐渐沉到炉底,只有等它冷却后打破炉子取铁。

这种冶铁方法很不经济,而且制得的块铁质地疏松,含有大量杂质,必须经过反复锻打,除去杂质后才能使用。

古诗中有“十年铸一剑,今日把示君”,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使用块铁的时间很短,这应归功于我们祖先发明的鼓风机。

据考证,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使用鼓风机,它能使炼铁炉的温度高达1200℃。

由于炉温高于生铁的熔点,因此生成的生铁以液态流到炉底。

这样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熔铁(铁水)从炉底放出,然后浇铸成型。

由于使用鼓风机,使大规模炼铁成为可能。

  到西汉,我国劳动人民又发明用掺碳和淬火技术的“百炼钢”。

这就是先将粗炼得到的块铁掺碳,使它熔成铁水,然后锻打成钢,再加热到红,突然放到冷水中,就变成坚硬无比的钢。

  在汉代,我国人民还发明炒钢术,先将生铁烧到半液态并搅拌,利用空气里氧气脱碳,达到人们所需的含碳量后淬火成钢。

  到南北朝,我国人民又发明灌钢技术。

先把生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熔化成铁水,再灌入熟铁中,使熟铁里的含碳量增加,达到钢的含碳量。

这个方法能准确地掌握人们所需要的含碳量,还能大大提高钢铁的产量。

这个方法在近代炼钢法发明前应算是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方法。

西方至少比我们晚1000多年。

  此外,金、银、锡、铅、锌等金属的冶炼技术,我国劳动人民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古代有机化学工艺

  人类最早的有机化学工艺是酿酒。

有趣的是,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都在差不多时间,不约而同地发明酿酒工艺,这大概跟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接近有关。

酒的原料是谷物,用作发酵的催化剂是曲。

这是人类最早利用酶催化谷物水解,制作酒精的方法。

我国人民在酿酒工艺上有独特贡献,很早就总结出一整套酿酒经验,包括原料选择、制曲、渣料处理、蒸煮条件、用水标准、设备以及蒸馏技术等。

这跟埃及人用麦制啤酒的经验可算得上并驾齐驱。

  染色比酿酒工艺稍晚,它的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是最早发现蚕丝并用它织成绸缎的国家。

早在商周时期,劳动人民就发明黑、赤、黄、白、蓝五种染料。

到秦汉,染色技术进一步发展。

1972年,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织物,颜色鲜艳,千年不变,可见我国古代染色技术的高超。

埃及是最早发明用金属盐作媒染剂染色的国家。

相传在距今3000年前,埃及人就用茜根汁加金属盐来染木乃伊的包裹布。

地中海沿岸部落最早用动物染料海螺把织物染成紫色,专门给帝王贵族制衣。

这种染料因此叫王冠染。

总之,古代人只能从天然的动植物或矿物中获得染料,产量之少可想而知。

  油漆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发明。

在距今4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把漆树的汁经简单处理后涂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高聚物的膜,以保护器具不受空气中氧气、水的腐蚀。

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把桐油和漆合用,成为油和漆共用的创举。

稍后又发明在油漆中掺入催干剂和颜料,如加入密陀僧(氧化铅)、土子(二氧化锰)等。

这不仅提高漆器的生产效率,还能制出五颜六色的漆器。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驮侯夫人墓中许多漆器,不仅外形图案栩栩如生,而且完好如新,堪称世界奇迹。

亚洲的其他国家使用的油漆技术都是来自我国。

欧洲直到17世纪才有漆器,造漆技术也是从我国传去的。

(四)陶器和瓷器的烧制

  陶器是粘土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制得的一类制品。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盛物用瓢、凹石、蚌壳等天然盛器。

人类为了加热食物,只能用灼热的石块不断投入有食物的水中,一直到水沸料熟为止。

因此,当时人们急需一种能耐热、轻便而坚固的盛器。

  距今7~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发现粘土有可塑性。

只要把粘土做成不同形状毛坯放到火上烧烤,使粘土中的矿物起化学变化后,能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陶。

  距今4000年时,由于燃烧温度进一步提高,专门制坯用的陶轮的发明以及在粘土中加氧化铁等掺和剂,使得陶器的生产大为改观。

例如,我国龙山出土的黑陶整体均匀,壁薄如纸。

仰韶出土的彩陶,已经有掺入氧化铁而成为红色和掺入氧化锰而成为黑色等有彩色的陶器了。

到唐朝,彩陶的制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它的釉彩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再加上烧制技术的研究,成为中国有名的唐三彩。

  瓷器是在制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发明。

到我国汉代,在技术上的三大突破,促使瓷器诞生。

其一,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选含铁量在1~2%的粘土如高岭土,经过筛、洗、淘等步骤,最后做成坯。

其次是釉的使用,釉是一种氧化物,也是助熔剂。

原始瓷器涂的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后来逐渐发展成铅釉、铜釉、钴釉等。

第三是燃烧温度进一步提高,这一点要归功于燃料质量的提高,如用硬煤代替炭。

另外,鼓风设备的发明和瓷窑的设计,使窑温高达1200°

以上。

正因为上述技术的进步,在东汉末年我国人民已能烧出铮铮有声、表面光洁的青瓷。

到以后的唐宋明清,更是一日千里地发展。

自古至今,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中国瓷器,可谓世界一绝。

  欧洲制瓷术是从我国传去的。

17世纪末意大利教廷曾专门派一个叫安特略的神父来中国景德镇学制瓷技术。

到1709年德国才能生产硬质粗瓷,1740年法国、德国才能烧制真正的硬质瓷。

所以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词(China),其原因就可想而知了。

(五)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因为纸为人们交流成果、记录知识、传播思想起无法估量的作用。

因此,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

  历史最早记载用纸的是汉武帝的儿子刘据,曾因鼻子太矮,用纸掩着鼻子去见汉武帝。

195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坝桥发掘西汉墓时,发现几卷长宽不到10厘米的纸。

它的质地细薄均匀,颜色泛黄,经分析是麻纤维纸。

由此可见,在公元前90年,我国劳动人民已能用麻皮渍水,打造出麻纤维纸了。

但是,麻纸价格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公元2世纪初(公元105年),东汉和帝的宦官蔡伦总结秦汉以来造纸经验,对造纸技术做了一番重大革新。

蔡伦用价廉的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作原料,经浸渍、碎切、淘洗、泡沤等工序,用石灰水蒸煮,然后漂絮,杪成纸,干燥后成为价廉物美的纸。

蔡伦发明的工艺,使造纸的速度加快。

同时,他使纤维分得更细从而提高纸的质量。

从此,纸代替竹帛成为现实。

  蔡伦以后,我国劳动人民对造纸技术还作了不少改进。

各地根据不同原料,制造出各类纸,如藤纸、褚纸、竹纸、蠲纸、宣纸等。

特别对纸张的防腐和保存技术也有杰出贡献。

例如,写经卷的硬黄纸,就是经铜盐、锌盐溶液处理,使纸经几百年后还能保存良好。

  西方用纸约在公元700年以后,比我国晚500多年。

据考证,公元751年唐大将高仙芝跟阿拉伯人作战时,曾随军带有部分造纸工人。

后来,这些工人被俘虏,造纸术才传入中东国家,再由中东传到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欧国家。

(六)黑色火药的发明

  火药顾名思义是能发火的药材,这是因为原始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粉和炭粉都是古代重要的药材。

它们混合成火药的颜色是黑的,因此叫黑色火药。

  黑色火药是在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发明的,世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世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黑色火药的发明过程大约如此:

我国炼丹家在很早就接触过硝石、硫黄和木炭等物质,当它们相混合摩擦或打击时常会发火。

汉代炼丹家魏伯阳就用硫黄来检验硝石的真假,经过剧烈摩擦,如果是真硝石,遇硫会很快燃烧。

南北朝炼丹家陶弘景也明确指出,硝石遇到赤热的木炭会发生爆炸性燃烧。

唐初炼丹家孙思邈更进一步指出伏硫黄法中硝石、硫黄和皂角焙烧的炭粉混合后可产生剧烈燃烧。

至此可以说,我国人民已经掌握黑色火药的制作和性质,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孙思邈是火药的最初发明者。

  到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成分配比更为科学,大体上是硝石75%、硫粉15%、炭粉10%。

到宋代,火药生产的规模一再扩大,国家专门成立攻城作(兵工厂),其中有一个专门生产火药的车间——火药窑子,规模已达每天几吨乃至几十吨的水平了。

  火药用于民间娱乐比用于军事晚得多,大约在南宋初年,因为当时的许多文献中已有劳动人民买爆竹和烟花过年的记载。

  火药西传先是宋朝年间的满族人从汉人那儿学会制造火药的技术,再传给蒙古人。

蒙古人横行欧亚,又把制火药技术传给阿拉伯人。

英国人培根再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火药配方。

这时的欧洲才有火药,比我国已晚了几百年。

  火药的发明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七)从燃素说解体到氧化说建立

  17世纪以来,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定,工业蓬勃发展,冶金、陶瓷、肥皂、玻璃等工业发展很快,人们急需了解燃烧的本质。

于是科学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燃烧的秘密上。

  到了1703年,德国医生兼化学家贝歇尔(J.J.Becher,1635——1682)和他的学生施塔尔(G.E.Stahl,1660——1734)共同提出著名的燃素学说来解释燃烧现象。

他们认为:

“燃素是一种很微小的物质,它能穿过稠密的物质。

燃素本身既不燃烧又不发光,也不可见。

但是,一旦它迅速运动,就能将它的运动传递给接受它的物质粒子,产生火光。

火就是一堆燃素的聚集体。

  世界一切可燃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燃素,含燃素多的物质如油、木炭,燃烧就剧烈,而黄金、石头不含燃素,因此不能燃烧。

  1723年,施塔尔在《化学基础》一书中系统地提出燃烧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元素,一切跟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用燃素学说来解释。

  可燃物——燃素=灰烬如木炭燃烧重量减轻

  

  燃素说在初期还是有它的功绩的,那就是化学家有了自己的学说,从而摆脱炼金术玄妙理论对化学界的束缚,所以恩格斯还称赞它“借燃素说从炼金术解放出来”。

  然而,一种学说是否正确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燃素说在事实面前却吃了败仗。

  首先,燃素谁也没有看见过,又不能用实验事实证明它的存在。

其次,燃素学说在许多实验事实面前显得束手无策。

例如,燃素说认为燃烧就是燃烧物失去燃素,然而金属燃烧时重量反而增加。

又如,石灰石受热失重,只跟放出气体有关而跟燃素存在与否毫无关系。

  如此矛盾百出、是非难分的理论,统治化学界竟达百年之久,使许多明智的学者感到观念非变更不可了。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用聚光镜加热氧化汞得到了氧气。

当时,他不知道这是氧气。

次年11月,当他到巴黎讲学时,把这个制氧的实验在法国科学院当众表演,被在场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看到。

拉瓦锡得到启示,苦思好几天后,终于设计出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见下图)。

他在曲颈甑里放入4唡汞,曲颈甑用玻璃钟罩罩上,并且跟水银相通。

钟罩和甑的体积是50立方吋。

把曲颈甑在火上加热,开始时汞沸腾了。

加热到第二天,汞面浮起红色鳞斑状渣滓。

继续加热,渣滓不断增加。

连续加热12天,到红色渣滓不再增加才停止实验。

冷却后测定空气的体积是42立方吋,减少1/5。

红色渣滓重45喱,比原先的汞重。

把点燃烛火伸入玻璃钟罩内,烛火立即熄灭。

放进小鼠,小鼠立即窒息而死。

接着,拉瓦锡把红色渣滓收集起来加热分解,又得到汞和无色气体,汞重量为4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正好等于原先减少的体积。

把这个气体再放入钟罩内,得到的混合气跟空气性质完全一样。

  至此,拉瓦锡已有足够论据推翻燃素说,同时建立崭新的氧化学说了。

他在论文中写道:

“燃素学说只能给化学家一个玄妙的东西,它使人捉摸不定,可以任意解释,愿意如何说就如何说。

有时说有质量,有时说没有质量,有时是自由之火,有时是土化合之火……它简直成了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可以改变面貌。

  拉瓦锡进一步指出燃烧决不是可燃物放出燃素,而是它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猛烈的作用,从而放出光和热来。

空气是混合物,它由能维持燃烧的氧气(约占1/5)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混合组成。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必须消耗氧气。

金属在空气中加热时,金属跟氧气化合而生成氧化物,因此质量增加。

非金属和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由于生成气态非金属氧化物或水等,散逸到空气中,剩下灰烬,因此质量比先前减轻。

  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是化学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它推翻了统治化学界100多年的燃素说,代之以科学的氧化说,从而使化学在科学的道路上勇猛前进。

八)物质不灭定律的发现

  物质不灭定律是最早载入化学史册的定律,它是由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和法国的拉瓦锡各自独立发现的。

  1747年,罗蒙诺索夫把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金属的质量不起变化,只有打开瓶口加热,金属的质量才会增加。

他做了许多次实验后,便于1748年7月5日得出结论:

一切发生在自然界里的变化,实际情况总是这样,在一种物体里消耗多少,在另一种物体里就会增加多少。

到1758年,罗蒙诺索夫在《论物体的固体性和液体性》论文中更进一步提出:

“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跟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罗蒙诺索夫的实验用金属加热在定量化方面受到限制,虽然已发现物质不灭定律,但没有引起化学界注意。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严格的定量方法,独立地发现物质不灭定律,并立即为化学界公认。

  拉瓦锡做的是糖发酵生成酒精的实验。

这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

他把100磅糖、400磅水和含有7磅水的酵母溶液混合,让它充分地发酵,发酵后定量测定的结果是放出气体含二氧化碳35磅,水蒸气14磅,余下460磅的液体中含水、酒精、醋酸、糖和酵母。

此外,拉瓦锡还做了许多化学实验,称量它前后变化的质量,总是恒等的。

于是他在他的名著《化学概要》中写道:

“无论是人工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造出什么新东西,物质在每一化学变化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以算是公理。

”在书中他还用原始的化学反应式来表达物质不灭定律。

  至此,物质不灭定律作为化学家发现的第一个定律载入史册。

(九)在论战中诞生的定组成定律

  定组成定律可以说是在一场大论战中产生的。

  在18世纪末期,欧洲化学界对化合物的组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派以法国化学家贝托莱(C.L.Beth0llet,1748——1822)为代表,认为世界上一切化合物的组成是不固定的,即不同地方不同途径得到的化合物组成可以不一样。

另一派以法国年轻化学家普鲁斯特(J.L.Pr0ust,1754——1826)为代表,认为每一种化合物的成分是固定的,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同一化合物,组成必定相同。

  贝托莱在当时已很有名望,他的名著《论亲合力》早已问世,被化学界视为权威著作。

因此,他在论战中开始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他列举溶液、合金、玻璃以及许多氧化物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但是年轻的普鲁斯特决不示弱,也列举各项实验结果来反驳贝托莱的观点。

双方各不相让,论战一直持续8个年头。

可贵的是论战自始至终都在彬彬有礼地摆事实、讲道理的情况下进行。

论战的焦点是:

  

(1)贝托莱认为化合物的形成不需要有严格的比,化合物能以最高的比和最低的比之间任意化合,例如铅在空气中加热,能吸取氧气而得到一系列化合比渐变的氧化物。

  普鲁斯特反驳理由是:

几种相同元素化合可以生成几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变化是突变的,而非以任意比混合。

他认为贝托莱制得的铅的组成不同的氧化物实际上是铅、氧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2)贝托莱认为:

化合物的组成视生成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即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物质的质量的多少会影响组成。

  普鲁斯特反驳无论天然的化合物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组成应是完全相同的。

例如,1799年他分析天然碳酸铜和人工合成碳酸铜所含的铜、氧、二氧化碳等组成完全相同。

正如他论文《铜的研究》中所说的“100磅铜溶于硝酸中,然后用碳酸钠使它沉淀,总是得到近似180磅的绿色碳酸盐”。

  (3)贝托莱用实验证明溶液、合金、汞齐等组成不一定。

  普鲁斯特反驳:

溶液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许多合金、汞齐也并非组成固定的化合物。

  经过8年的论战,由于普鲁斯特的论据充分,使原先支持贝托莱的化学家纷纷转向普鲁斯特。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有权威的化学家贝托莱在事实面前向普鲁斯特认输。

从此,定组成定律——一切化合物有一定组成作为化学基本定律之一截入化学史册。

  定组成定律的发现,使以前混淆的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得以分清。

化合物是组成一定的纯净物,而混合物是各种组分混合一起,相互不保持独立性质的混合体。

  现代化学的发展认为定组成定律仍有例外。

例如,同一种化合物分子中如果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原子,那么组成成分的质量比就会不同。

例如,原子反应堆用来减低中子速度的水,其质量组成百分比是氧79.9%、氢20.1%,而普通水中氧为88.9%、氢为11.1%。

又如,钛的氧化物有TiO0.6~1.35,铁有FeO1.06~1.19等贝托莱化合物。

所以,《辞海》中对定组成定律释文中说有例外,就是这个原因。

这好比牛顿定律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而在解释微观世界时就无能为力一样。

应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定组成定律还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十)原子学说的建立

  自从我国的墨翟和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独立地提出原子概念后,几乎2000年无多大进展,直到17世纪才有所改观。

  公元650年,伟大科学家牛顿才旧事重提说“依我看,有可能在一开始上帝就以实心的、有质量的、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可活动的粒子来创造物质——它有大小和外形以及其他属性,并占据一定质量……”。

牛顿还进一步假定粒子通过某种力量彼此吸引,当粒子接触时,这种力特别强;

粒子间距离小时,这力能使粒子间发生化学反应,距离大时就显不出作用了。

  后来的波义耳十分崇拜牛顿,并发展牛顿的看法。

他十分注意粒子跟物质构造的关系,认为液体能蒸发,固体会升华、盐溶解后能通过滤布微孔等,这都如牛顿所说,它们是由无数个微粒构成的。

  1741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数学化学原理》一书中说到“一切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和感觉不到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在物理上是不可分的,并且具有相互结合的能力,物质的性质就取决于这些微粒的性质”。

  1789年,英国化学家息金斯在《燃素说及反燃素说的比较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粒子彼此相互化合的设想,并用图解说明氧和氮的结合。

  从牛顿到息金斯,对物质看法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深入,但是他们始终未上升到系统理论上来,最后,由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完成了这一使命。

  (道尔顿(J0hn)Dalt0n,1766——1844)出身工人家庭,家境清贫,全仗自学成才,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以至大学讲师和教授。

  年轻时,道尔顿就是一个气象迷,对大气性质感兴趣。

在做许多气体实验时不得不假定它们是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的。

  1801年道尔顿发现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接着他又和他的助手兼好友亨利(W.Henry,1775——1836)共同发现气体溶解定律。

研究这些规律,使道尔顿得到如下结论:

“气体的性质决定于每种气体的粒子数和质量……对粒子本身的相对质量的研究是我的一个课题。

  1803年9月6日道尔顿用别开生面的方式来庆贺自己的生日——系统提出原子说,其要点如下:

  

(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能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组成的。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和性质完全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质量和性质各不相同。

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基本特征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化合物的原子叫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等于它的组分原子质量的和。

  上述要点能完满解释当时一切化学基本定律。

例如,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能解释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恒等。

又如一切化合物的复杂原子是由各种简单原子按一定的数量比结合而成的,因此,化合物中各元素间有恒定的质量比也就十分自然了。

  此外,道尔顿还选定氢为基准,测定各元素的原子量,开创测定原子量的先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尔顿以他提出的原子说出发,从理论上推出倍比定律:

两种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时,某一元素的质量固定时,另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的整数比。

随后,他用实验证明这一定律。

  道尔顿创立的原子说,其功绩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才开始的”。

十一)分子学说的确立

  正当道尔顿的原子说风行全球、众口皆碑之际,法国化学家盖·

吕萨克竟意外地给原子论出一道难题,顿时使原子论陷入困境。

  盖·

吕萨克长期从事气体分析工作,在偶然的一次实验中,他发现用2体积氢气跟1体积氧气作用,得到的水蒸气不是3体积而是2体积。

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实验做错了。

他反复验证结果仍是如此。

接着,他又测定一系列气体反应的体积比,结果都十分意外:

  100体积一氧化碳+50体积氧气=100体积二氧化碳

  100体积氮气+49.5体积氧气=100体积氧化亚氮

  100体积氮气+300体积氢气=200体积氨气

  于是,盖·

吕萨克在1809年发表著名论文《论气体物质彼此化合》中提出一条定律:

当气体相互化合时,各气体的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

吕萨克的这一定律给道尔顿的原子论无情打击。

下面以氧气和氢气化合为例,用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原子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必须一分为二。

这是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