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80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docx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自然界的水》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

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A、N5-应是一种离子,不是单质,故A错误;B、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错误;C、1个N5-中共含有5×7=35个质子,故C正确;D、1个N5-中共含有35+1=36个电子,故D错误。

点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6:

1

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详解】

A、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每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错误;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6):

(16×1)=12:

3:

8,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错误;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正确。

故选D。

3.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C.青蒿素属于氧化物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每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22个氢原子,故B错误;

C、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

D、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比是(12×15)∶22∶(16×5)=90∶11∶40,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

【点睛】

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4.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2②Mg2+③SO2④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A选项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是错误的叙述,表示氮气的一个氮分子;B选项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⑤表示阴离子;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选择B

考点: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5.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定能燃烧放热,正确;B、丁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C、丁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4):

(1×10)=24:

5,正确;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B。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钠离子:

Na+1B.4个氢原子:

4H

C.2个氮分子:

2ND.氧化铝:

AlO

【答案】B

【解析】

A、钠离子:

Na+,1往往省略,故A错误;B、4个氢原子:

4H,原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正确;C、2个氮分子:

2N2,氮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C错误;D、氧化铝:

Al2O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应符合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故D错误。

点睛∶分子,原子和离子均属于微观离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微粒个数。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应符合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7.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B.2H+C.H2OD.2H2

【答案】D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8.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微粒是(  )

A.Mg2+和Cl﹣B.Na+和S2﹣

C.Ca2+和O2﹣D.Al3+和SO42﹣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故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2价,形成的化学式为:

MgCl2,正确;

B、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故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Na2S,错误;

C、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CaO,错误;

D、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Al2(SO4)3错误。

故选A。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D.

氧气验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C、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错误;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错误。

故选A。

10.下图所示“○”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由不同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图中有两种单质分子,正确;B、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属于纯净物,错误;C、是一种单质分子,错误;D、是一种单质分子与一种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故选A。

点睛:

会从微观上对物质进行分类。

1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

B.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要求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详解】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故A不正确;

B、六氯苯化学式C6Cl6,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

(35.5×6)=12:

35.5,故B不正确;

C、苯化学式C6H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C正确;

D、六氯苯化学式C6Cl6,1个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分子构成的物质,只能说1个该分子由几个原子组成。

12.近来许多饮品被曝“塑化剂”超标。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塑化剂属于氧化物

B.该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塑化剂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

1

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4,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4):

(16×4)≠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构成的,1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

”“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故选C。

14.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的常用试剂,它是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或空气易自燃。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C.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

D.丁基锂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

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丁基锂遇水易自燃,所以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故错误;

C.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00%=75%,故正确;

D.丁基锂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1×9)=16:

3,故错误。

故选C。

15.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D、每个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并过滤

C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要除去CO2中的CO,一氧化碳虽然能够燃烧,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很难点燃,故A错误;

B、CaO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原物质也没有了,故错误

C、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没有,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C

17.超市出售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1C.+3D.-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故选B。

18.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化学学习。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硝酸根离子:

NO3

C.两个水分子:

2H2OD.氧化铁FeO

【答案】C

【解析】

A、该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B、硝酸根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硝酸根表示为NO3-,错误;C、2H2O表示的是2个水分子,正确;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错误;故选C。

点睛:

氧化铁中的铁元素显+3价,氧化亚铁中的铁元素显+2价。

19.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B

【解析】

A、生活污水不应直接排放,以免污染水资源;B、生活中节约用水,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故B正确;C、不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应有计划开采使用地下水;D、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环境。

点睛∶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20.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上火焰熄灭

B.在此反应中硫酸钠的作用是产生氢氧根离子

C.反应结束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加入硫酸钠溶液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后水的质量变小;水通电负极得电子,氢氧根带负电来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气体a为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上燃烧的更旺,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在此反应中硫酸钠的作用是增加水的导电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电解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水,水是硫酸钠溶于的溶剂,反应结束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负极产生氢气,水分子失去一个氢离子之后形成氢氧根,故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对水通电实验现象及操作的考查,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加入适量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

17.无

18.无

19.无

2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