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82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

①西方的观点

在教育心理学创建初期,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未受教育以前的本性如个体差异,如何通过学习与教育而发展变化的.近三十年来,西方研究者大都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或学与教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②前苏联观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④“教”,不仅指教授科学知识,也包括对上述学习活动的教与指导。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图1—1).图1一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1)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

①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学生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②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2)学习与教学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题材的安排以及环境的设置等),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演、讨论、练习以及实验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与答疑等),是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③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尤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和教师自己的行为作出反思。

(3)学与教相互作用

学习与教学的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随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教育心理学实践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理论任务是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①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提供依据。

②学生原有水平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教学依据,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③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1)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2)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4.)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6)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人的交谈。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8)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

三、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王充、朱熹等都提出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们主要观点归结如下:

①肯定学习的重要性;

②重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③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④主张思考存疑;

⑤强调学行结合,重视实践对获得知识的重要作用;

其教育心理学思想主要有:

①统觉团的概念

“统觉团"的理论在教育上有许多启示:

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新观念中的作用;强调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

②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

教学过程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

明了——给学生明确讲授新知识注意

联想-—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期待

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探究

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行动

后来席勒把“明了”分为“分析”与“综合”,席勒的学生莱因又把5阶段重新命名为:

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称五段教学法。

五四前后传到我国,即“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n13643c1191p4.aspx

2.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找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于1913年扩展为三卷本(其体系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述学习心理;第三部分介绍个别差异的形成)的《教育心理学纲要》,于1914年出版,这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由此,确立了以研究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教育心理学得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理论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

内容日趋集中,即逐渐突出教与学的领域;比较重视结合实际教育进行研究;开始关注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2)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人了新鲜血液。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ynpxrz。

com\n13643c1191p5.aspx

4.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

此时期主要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1908年,由房东岳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编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试图以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改造教育心理学。

(3)“文化大革命"后至今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向.

5.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的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生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1)个体心理发展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两方面因素制约.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阶段:

2.心理发展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

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具体表现:

①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③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④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⑤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4.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

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果我们能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个体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

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在个体发育尚未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前;进行过高的教育,是不经济的,也是低效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手遗传,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在儿童情绪发展方面,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

怕、'怒、爱。

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1)反对统一标准,主张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不及时达不到目的;当作发泄不满的手段,起不到教育作用;轻重均不好。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内脏或情绪习惯、喉头或发音习惯、身体技能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4)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5)提倡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第一,人格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而要重视教育对发展的作用。

如在七岁以后,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义务,如果得到理想的教育,他就勤奋努力,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能干和有成就的人;否则,他将自卑自贬。

第二,人格的发展是循序而进的,上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如不能顺利通过,就会阻碍以后的发展,因此,儿童时代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三,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掌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就可避免出现心理危机,使发展达到理想的境界。

心理发展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①学习信任阶段:

0~1岁,信任对不信任。

②成为自主者阶段:

1~3岁,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

3~6岁,主动性对内疚感。

④变得勤奋阶段:

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

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

20~40岁,亲密感和孤独感。

⑦显示创造力阶段:

40~60岁,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⑧达到完善阶段:

60岁以后,完善和绝望。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平衡:

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的动力

同化:

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

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

平衡:

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3)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不存在“客体永存”的概念。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思维进入“表象性思维"为特点的前运算阶段。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分类、归类、排序等智力操作,操作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在头脑中提出假设、验证等,从而使思维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①了解儿童目前思维发展水平;

②采取适合的教育;

③为学前和小学儿童提供概念的实例。

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的标志有五个:

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儿童与成人交往,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①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将要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②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特点、速度上。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③从学习最佳期的角度

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的最初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赋予内化的含义是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

提出一切高级的心里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其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①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只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

②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③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反对遗传决定论;

④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夸大,反对教育万能论。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①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

②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

⑧已有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代表着稳定的一面;

④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

⑤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3)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①教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②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

③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的心理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

④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1)感知由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在良好教学的影响下,他们感知的有意性不断地发展起来。

教师应注意加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言语指导,在每次感知前向儿童提出明确的、具体的171的,提示观察的内容及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整体感知,缺乏精细分辨能力,表现出感知的笼统性。

从中年级开始,感知由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既要掌握事物的整体又要把握事物的各个细节,将学生容易遗漏的细节重点突出,有效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之产生精确的感知。

从记忆方法上说,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

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充分发挥小学生机械识记的作用,又要关注小学生意义识记能力的训练。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从识记的内容上说,小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词的抽象记忆也在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在头脑中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容易记住。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语词量不断增加,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逐渐占优势,所学课本的内容大多是些抽象的词、数字或符号,所以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渐渐地占主导地位.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记忆抽象的材料时,主要还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即形象记忆仍起着重要作用。

对此,小学时期的直观教学非常重要。

3.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教育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并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3)抽象逻辑尽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因此,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任务。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1.定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中成分。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到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成熟),再到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3.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自我教育

(1)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一般特点

小学阶段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

4.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各个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终结,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三)社会性发展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方面:

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