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17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二级技能知识点-规划.doc

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

(一)人员配置计划

(二)人员需求计划

(三)人员供给计划

(四)人员培训计划

(五)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六)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

(七)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2009年11月

(一)人力资源信息库

1,技能清单

2,管理才能清单

(二)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三)马尔可夫模型

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2009年11月

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意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进工艺设计等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5,加强培训工作

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

7,采用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和任务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任务与目标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1.结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A企业环境

B企业规模

C企业战略目标

D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企业部门划分)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2.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及基本内容:

组织诊断、实施变革、组织评价。

3.组织结构诊断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1)组织结构调查。

系统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有:

①工作岗位说明书②组织体系图③管理业务流程图

(2)组织结构分析。

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

②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

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

③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3)组织决策分析。

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决策影响的时间

②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

③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

④决策的性质

(4)组织关系分析。

4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协调平衡是人员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则是为这一活动服务的。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体程序:

(1)准备阶段:

包括

①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系统

②预测环境与影响分析,常见的预测方法有:

SWOT分析法;竞争五要素分析法

③岗位分类

④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

(2)预测阶段

(3)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6.需求预测阶段的工作步骤: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制;

(2)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缺编、超编以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

(3)将上述统计结果与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修正并得出统计结果(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4)对预测期内退休的人员、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得到)进行统计,得出统计结果(为未来的人员流失状况);

(5)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工作量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还需要增加的工作岗位与人员数量,得出统计结果(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6)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量、未来人员流失状况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汇总计算,得出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7.德尔菲法的工作步骤:

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

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

第二轮:

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由预测组织统计整理。

第三轮:

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的意见。

第四轮:

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请专家提出最后意见及根据。

8.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

⑴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⑵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

⑶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

⑷将上述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⑸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⑹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4、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钱德勒的结论是: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措施,主要战略有

(1)增大数量战略—行业处于发展阶段。

(2)扩大地区战略—行业进一步发展时。

(3)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

(4)多种经营战略—行业进入成熟期。

P10

(二)实施结构变革。

(1)变革的征兆主要有:

A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B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暴露

C员工士气低落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

A改良式变革:

企业中常用的方式,即日常的小改小革

B爆破式变革:

短期内完成的重大变革如企业合并,例如从职能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等。

C计划式变革:

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

(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P11-13

6、组织结构变革的注意事项:

(1)组织结构改革方案要经过仔细研究和充分酝酿,避免出现“心血来潮”“朝令夕改”的现象

(2)尽可能地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避免“限期完成”的运动方式

(3)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工作。

P21

7、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与职能参谋机构,形成了三类主要的管理组织机构系统:

(1)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即产品利润中心;

(2)是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即专业成本中心;

(3)是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即地区利润中心。

这种组织结构模式把产品事业部经理、地区经理和总公司专业职能参谋部门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由三方代表共同组成产品事业委员会,对各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领导。

它主要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P4

8、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是指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人为地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并将其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它们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它们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改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的组织结构。

P5

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9、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4)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5)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P23-24

12、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

(1)人员培训开发计划:

具体包括受训人员的数量、培训的目标、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的预算等

(2)员工薪酬激励计划:

A保证企业人工成本与企业经营状况之间恰当的比例关系B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C对未来的薪酬总额进行预测D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4)其他计划。

P23-24

13、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

(一)外部环境,包括

(1)经济环境

(2)人口环境

(3)科技环境

(4)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二)内部环境:

(1)企业的行业特征:

企业的行业特征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模式。

(2)企业的发展战略

(3)企业文化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P24-25

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需要预测

1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分类:

1)战略管理类

2)运营管理类

3)市场运作类

4)保障管理类

5)社会化服务管理类。

P35

1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有

(1)转换比率法

(2)人员比率法

(3)趋势外推法

(4)回归分析法

(5)经济计量模型法

(6)灰色预测模型法

(7)生产模型分析法

(8)马尔可夫分析法

(9)定员定额法

(10)计算机模拟法。

P39

17、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1、顾客需求的变化、

2、生产需求、

3、劳动力成本趋势、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5、追加培训的需求、

6、旷工趋向、

7、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

8、退休年龄的变化、

9、社会安全福利等。

P32-33

18、需求人数=(计划定额工时总数*(1+废品率))/2008*出勤率*作业率*定额完成率

其中2008是每年每个员工满额的制度工作工时数。

计算题:

P42,53,54

整合的知识内容见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