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21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docx

高炉布袋除尘技术协议

 

xxxxxxx

工艺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工程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

(总承包)

 

技术协议

 

甲方:

xxxxxxx

乙方:

xxxxxxx

签订日期:

2010年7月23日

 

甲方:

xxxxxxx

乙方:

xxxxxxx

经协商,双方就xxxxxxx工艺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工程中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的技术要求及技术接口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基本定义

1.1本技术协议是xxxxxxx(甲方)与xxxxxxx(乙方)签订的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总承包)合同的技术附件,为该设备商务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本协议仅提供有限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制造标准及其详细条文,协议条款或设计审查并不免除乙方的技术责任,乙方的产品应在保证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接口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保证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1.3甲方保留对乙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权利,乙方在此承诺予以配合。

如乙方提出修改,应征得甲方同意,或双方协商解决。

1.4甲方从乙方获得的所有图纸等技术资料的技术所有权属于乙方,甲方不得出售、转让或向第三方泄露,也不得用于制造本合同设备以外的其它目的。

如发生泄密事件,甲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向乙方赔偿损失。

1.5乙方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发生违法、侵犯专利等行为,责任与甲方无关,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得影响甲方的利益。

1.6本协议一式八份,(甲方6份,乙方2份)并与所关联的商务合同同时生效。

2 甲方提供的基本技术参数

2.1总则

乙方工程承包内容包括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施成套设备设计、成套供货、安装施工,属交钥匙工程,并对其技术性能、供货质量和完整性全面负责。

2.2工厂技术条件

2.2.1设计条件

地区冬季最低温度-40℃。

高炉的主要技术参数

煤气发生量:

正常220000Nm3/h,最大240000Nm3/h

炉顶压力:

正常0.2MPa设备能力0.25MPa

炉顶煤气温度:

90~260℃

事故状态炉顶温度(最高):

550℃

荒煤气含尘量(重力除尘器出口):

约20g/Nm3

煤气露点温度:

80℃

高炉煤气中含有S2-、Cl-等弱酸腐蚀介质。

焦炭含水量13%,冬季煤气易结露。

3、干法布袋除尘器技术参数

3.1工作原理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主要由箱体、过滤系统、脉冲反吹系统、卸输灰系统、荒净煤气管路系统、液压系统、氮气系统、蒸汽系统、阀门、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高炉煤气从炼铁高炉出来,经重力除尘器粗除尘后,由荒煤气主管分配到布袋除尘器各箱体中,进入荒煤气室后,颗粒较大的粉尘由于重力作用自然沉降而进入灰斗,颗粒较小的粉尘随煤气上升。

经过布袋时,粉尘被阻留在布袋的外表面,煤气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煤气进入净煤气室,由净煤气总管输入煤气管网。

随着过滤工况的不断进行,布袋上的粉尘越积越多,过滤阻力不断增大。

当阻力增大(或时间)到一定值时,电磁脉冲阀启动,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喷吹气采用氮气,清理的灰尘落入灰斗。

当箱体灰斗中的灰尘累积到一定量(由料位计控制或时间控制)时,启动箱体卸灰阀门,将灰尘卸至输灰管道内,由高压净煤气或氮气(非正常状态使用氮气)输送至大灰仓内。

经加湿机加湿后由汽车运出厂区。

3.2除尘器主要技术性能表

序号

项目

技术参数

1

设备名称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

2

设备型号

RFMMCC4000-12

3

煤气发生量(标况)

平均220000Nm3/h最大:

240000Nm3/h

4

过滤面积

8400m2

5

进气温度

正常:

<260℃〔事故<320℃不超过30分钟=

6

炉顶最高煤气压力

0.25MPa

7

安全阀开启压力

0.3MPa

8

荒煤气含尘量

约20g/Nm3

9

净煤气含尘量

≤3mg/Nm3

10

阻力损失

≤1800Pa

11

直径

DN4000mm,壁厚12mm

12

分室数量

12个

13

滤袋条数

245条/单筒体

14

滤袋规格

φ130×7000mm

15

滤袋材质

超细氟美斯9806800g/m2

PTFE渗膜处理

16

脉冲阀数量

12×15台

17

清灰氮气压力

0.3~0.35MPa

18

清灰氮气耗量

平均

5.6Nm3/min

最大

7Nm3/min

19

蒸汽用量

0.3MPa1200kg/h(最大)

20

输灰方式

气力输灰

21

输灰气源

高压净煤气和氮气

22

设备数量

1套

3.3除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见下表

煤气量(Nm3/h)

煤气压力(MPa)

煤气温度(℃)

箱体数量(个)

总过滤面积(m2)

过滤风速(m/min)

220000

0.2

200

12

8400

0.25

0.2

150

12

8400

0.23

0.2

200

11

7700

0.28

0.2

150

11

7700

0.25

0.2

200

10

7000

0.3

0.2

150

10

7000

0.27

3.4布袋除尘器本体的技术要求

3.4.1本工程高炉炉顶最大工作压力为0.25MPa,本布袋除尘器的设计、制造、验收、试压等符合GB50505-2009《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

3.4.2布袋除尘器12个箱体分两排布置,箱体内径为DN4000mm。

荒、净煤气主管布置在两排箱体之间。

煤气主管采用分段变径,荒煤气经主管均匀的分布到12个支管进入除尘器,除尘后的净煤气经12个支管均匀的分布到净煤气主管进入净煤气管网。

3.4.3除尘器壳体、净煤气出口主、支管采用Q345R,净煤气出口三通采用内衬陶瓷复合管。

荒煤气进口主、支管及三通管道材质采用Q345R,内部焊接龟甲网、喷涂莫来石耐磨衬里(喷涂料厚度50mm;龟甲网材质:

弯管和三通处采用1Gr18Ni9,直管段内材质采用Q235B)。

3.4.4经过滤后的净煤气含尘浓度小于3mg/Nm3。

3.4.5布袋除尘器主要阀门驱动形式为液压驱动。

在布袋除尘器西北角设液压阀门地面控制站(站内电气元件要求防爆),控制站压力源来自热风炉液压站。

布袋除尘液压阀门地面控制站和热风炉液压站之间的供油、回油主管道地沟敷设,液压介质为水--乙二醇。

液压管路安装要符合《冶金机械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工程验收规范》(GB50387-2006)。

3.4.6布袋除尘器的卸灰工艺流程:

除尘器集灰斗→DN300液动卸灰半球阀→DN300液动钟形卸料阀→DN100气动卸灰耐磨球阀→输灰管道→大灰仓→卸灰阀→加湿机→运灰车(甲方自备)。

为便于卸灰,除尘器箱体的锥体上设置氮气炮装置,氮气炮型号为KQP-B-150,每个氮气炮上设置两个脉冲阀,氮气炮在控制室的PLC上控制。

箱体灰斗设上、下热电阻料位仪。

卸灰阀采用耐磨陶瓷衬里阀门。

箱体上设置差压变送器。

3.4.7除尘器箱体的滤袋采用超细氟美斯9806,滤料单重大于800g/m2,使用寿命在18个月以上。

滤袋规格Ф130×7000mm,每个箱体的滤袋条数为245条。

3.4.8花板加工精度的最低保证值为:

孔径与理论偏差不大于±0.1mm,两孔径的中心距误差±0.5mm,无尖角和毛刺,花板的平整度小于3/1000,花板厚度10mm,下设井型加强筋,材质Q235B。

滤袋安装后,必须严密、牢固、装拆方便。

3.4.9龙骨采用直径不低于4mm冷拔钢丝组焊而成,必须光滑、无毛刺,龙骨表面做有机硅喷涂处理。

能耐高温,耐腐蚀,配带专用工具。

3.4.10除尘器箱体、荒(净)煤气管道、蒸汽管道采取保温措施,除尘器箱体的锥体采用蒸汽伴热保温,箱体的锥体部分蒸汽盘管≥10圈。

除尘器箱体保温厚度不小于150mm。

3.4.11净煤气出口主管及每个箱体支管设置粉尘浓度定量检测仪,以监视净煤气的粉尘浓度,信号进PLC并设立粉尘浓度报警。

在每个箱体顶部侧面设置净煤气人工采样口。

3.4.12荒煤气进口支管波纹补偿器导流套材质为耐磨16Mn钢板(内部堆焊耐磨挡圈)。

净煤气出口支管波纹补偿器导流套材质为耐磨16Mn钢板。

所有补偿器波纹管采用多层结构,液压成型,材质均为不锈钢254SMo,波纹管为抬高结构,采用法兰连接,补偿器选用国内一流厂家产品。

3.4.13上层检修天车设在箱体出口煤气支管眼镜阀平台梁以上6-7m处,设置5吨单梁双轨电动葫芦吊车1台,下层检修天车设在箱体入口煤气支管平台梁以上6-7m处,设置5吨单梁双轨电动葫芦吊车1台。

3.4.14各检修平台的高度要方便检修操作。

3.4.15除尘器进、出煤气管的末端需设置检修平台和爬梯。

3.4.16除尘器框架、平台、扶梯应考虑较大的设计裕量及操作空间,符合煤气安全操作规程、满足检修要求。

框架立柱全部采用型钢H400×400(最小),平台及扶梯全部采用花纹板。

3.4.17箱体上(包括大灰仓)设安全阀。

3.4.18荒煤气进口总阀采用敞开插板阀。

3.4.19氮气、液压管道、蒸汽管道及电缆等沿平台管廊和电缆桥架敷设,在接口处就近合理连接。

3.5脉冲反吹系统的技术要求

3.5.1本除尘器的反吹方式为在(离)线低压脉冲反吹,采用高质量淹没式的脉冲阀,反吹压力0.3~0.35MPa,要求脉冲阀的阻损小,反吹管耐磨耐腐蚀处理,空气特性好,安装精度高。

膜片使用寿命保证在二年以上。

脉冲反吹介质为纯净干燥氮气。

脉冲阀的进口端与喷吹气包相连,出口端通过阀门与喷吹管连接。

3.5.2每个箱体设一套脉冲反吹系统,包括球阀、氮气包、脉冲阀、喷吹管、喷嘴等。

每个氮气包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上位机上监测脉冲阀的工作状况,脉冲阀在PLC上实行点对点控制,并能反馈故障信号。

3.5.3喷吹气包设计为圆形筒状结构,在脉冲喷吹后气包内压降不超过原来储存压力的20%,每个气包底部安装排污阀。

3.5.4脉冲阀的一端连喷吹氮气包,另一端连喷吹管。

中间6排喷吹管采用4″脉冲阀,其他采用3″脉冲阀。

考虑北方气候,脉冲阀需要保温,脉冲阀膜片适应气候能力强,弹簧强度高。

3.5.5喷吹管直径89㎜,材质20号钢。

喷吹管由支架固定在花板上。

3.5.6喷嘴安装在喷吹管上,每个布袋上方有一个喷嘴,喷嘴为超音速引射喷嘴。

为保证脉冲气流量进入第一个滤袋和最后一个滤袋的差别在±10%内,同一个喷吹管上的喷嘴孔直径不同。

3.6气力输送装置技术要求

3.6.1本除尘器的卸、输灰采用气力输灰装置,气力输灰在布袋反吹后进行。

该装置以高压净煤气为载体,氮气为事故输灰载体,将灰输送至大灰仓,大灰仓的灰经加湿处理后外运。

3.6.2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包括输灰管道、高压净煤气管道、氮气切换阀组、氮气管道、氮气罐、大灰仓、控制阀组等。

3.6.3该输灰系统的设计、制作必须保证除尘灰在输送过程中均匀、流畅、无堵塞,且便于检修、维护。

3.6.4输送高压净煤气和氮气经过减压阀组,将灰斗与输灰管道间的压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正压输送,再经蝶阀调节到所需的输送气量进行输灰。

3.6.5为避免堵管,下部的卸灰阀与输灰管道的压力连锁保护,当输灰管道的压力升高到危险值时,卸灰球阀自动关闭。

3.6.6大灰仓按24小时储灰量设计,灰量24小时约100吨,大灰仓灰斗上、下设置可靠的机械阻尼式料位计(高、低料位检测及报警),大灰仓箱体上设置差压变送器。

3.6.7大灰仓上部设脉冲布袋除尘,脉冲气源为氮气,灰在大灰仓内沉降,经双轴搅拌加湿机加湿运出。

输灰氮气经布袋除尘后放散至大气中(达标排放),输灰高压净煤气经布袋过滤后回收至净煤气低压管网。

3.6.8大灰仓锥体上设置氮气炮装置,氮气炮型号为KQP-B-150,每个氮气炮上设置两个脉冲阀。

氮气炮在现场控制。

3.6.9输灰管道及弯管内壁做耐磨处理,弯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0倍管道直径。

3.6.10大灰仓出口灰经DN300耐磨卸灰球阀和给料机进加湿机。

3.6.11输灰管道、大灰仓锥体采取蒸汽伴热并外保温,蒸汽盘管从锥体下部盘至灰仓上料位。

大灰仓锥体以下框架(包括锥体)至加湿机平台区域采用保温阻燃彩钢板全封闭。

大灰仓其它部位保温厚度不小于150mm。

3.6.12双轴搅拌加湿机安装在+4.0m以上标高上。

加湿机控制不进PLC,现场手动操作箱控制。

双轴搅拌加湿机处理能力60m3/h,从上往下看,双轴旋向为对转。

带控制箱,防爆型。

加湿机平台以下三面单层彩钢板围护,一面进车。

3.7电控、仪表、PLC系统的技术要求

3.7.1低压供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两路进线,两路低压电源由业主送至受电柜,要求两路电源能实现自动切换,主要为其区域内的低压用电设施供电,包括照明及检修电源,并预留20%的备用回路(包括4个100A备用回路)。

布袋除尘器配电控制室设置在布袋除尘系统附近(大于15m)。

3.7.1.1低压设备要求

电气低压控制设备包括控制中心柜(MCC),继电器柜,现场操作箱等。

配置电源柜时需将相应系统的PLC供电系统与仪表原理图中的供电系统考虑在一起。

(1)控制中心柜

控制中心柜采用固定式GGD柜,柜内元器件选用施耐德公司元件。

柜内配线:

柜内配线均采用多股软线,不小于1.5mm2,柜下部设有保护接地用的PE线。

柜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柜子色标:

计算机灰。

(2)继电器柜

用于现场信号隔离及现场操作连锁用的中间继电器,柜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继电器柜采用与控制中心柜相同的骨架结构和色标。

中间继电器采用施耐德。

(3)现场操作箱及电磁阀端子箱、现场照明及检修电源箱

现场操作箱采用双层门结构,内层门上安装操作监视元件,外层门上配有防碎的透明观察窗,可以观察到内层门上的指示灯和仪表。

箱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必须采用防爆型。

(4)除尘器上的检修电葫芦吊车必须防爆。

液压阀门地面控制站内的电器元件要求防爆。

3.7.1.2电气照明

(1)照明电源及电压

照明采用380/220V,50Hz三相五线制电源,由电气室的配电柜供电。

照明线路采用铜芯电缆穿钢管明敷设。

一般照明灯具电压为220V;易触及且无防触电措施的固定式或移动式灯具电压采用36V。

(2)照明灯具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采用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灯;潮湿场所采用防水防潮灯;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采用防爆灯;

3.7.1.3电缆选型

(1)0.38kV动力电缆选用YJV铜芯电力电缆。

(2)控制电缆选用KVV、KVVP、KVVR、KVVRP等铜芯控制电缆。

(3)高温区域选用耐高温电缆。

(4)进入PLC的检测和控制信号采用屏蔽电缆。

(5)在爆炸危险区域必须采用阻燃电缆。

3.7.1.4电气设备选型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备注

1

空气开关

框架:

MTE系列;塑壳:

NSX系列

施耐德

2

接触器

LC1系列

施耐德

3

热继电器

LRD系列

施耐德

4

中间继电器

施耐德

5

时间继电器

施耐德

6

低压配电柜

GDD型

国内知名厂家

7

转换开关

施耐德

8

按钮

施耐德

9

信号灯

施耐德

10

隔离开关

TB30系列

施耐德

11

接线端子

施耐德

12

现场操作箱

与开关厂家配套

13

PLC系统

S7-400系列

西门子

14

操作站

配21英寸显示器

戴尔

15

编程器

IBM14寸笔记本电脑

16

UPS电源

10分钟在线式

梅兰日兰

17

直流稳压电源

西门子

18

低压动力电缆(铜芯)

YJV系列

高温区域选用耐高温电缆

19

低压控制电缆(铜芯)

KVV、KVVR、KVVP等系列

高温区域选用耐高温电缆

20

电流表、电压表等

Axrel

上海安科瑞

21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表

Axrel

上海安科瑞

22

厂房、通廊及室外照明采用高压钠灯

哈工大等

23

检修电源箱(三防)

电压为~380V、~220V、36V三个等级。

与开关厂家成套

3.7.1.5防雷接地:

除尘器电气设备需要做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4Ω。

除尘区域设置防雷装置,并设防雷、防静电接地,各接地装置单独设置以保证独立性。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及接地电阻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地面以下接地体由甲方负责)。

3.7.1.6本除尘器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整个除尘器本体及外部管路、公用介质、吊装设施、卸输灰系统、照明等所有设备的配电与控制,主要参数的监测和故障报警。

3.7.2控制室设有PLC一套(含现场远程站)、操作站OS一套、工程师站ES一套,完成该工艺流程所有参数的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及设备连锁联动的逻辑控制。

通讯网络采用100Mbps工业以太环网,TCP/IP协议,完成与其它站点的数据通讯。

3.7.3硬件选型

PLC选用SIEMENSS7-400H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器的CPU、电源、通讯模块为冗余配置,PLC设备选型要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和扩展性,选用的处理器要满足相应的控制要求,具有在线编程和修改的能力。

CPU配两个DP端口,配置以太网通讯模块,用工业以太网与上位机系统进行连接以实时监控,与高炉其他自控系统组成单环型以太网(见附图);硬件按15%的I/O余量、50%的内存余量、10%的空槽位、网络通信负载率≤20%的要求配置,所有I/O模板支持热插拔。

温度(热电偶、热电阻)检测经过温度变送器,进入PLC系统。

DO输出经过继电器隔离。

继电器必须有带灯指示。

上位机选用Dell工控机(两台),每台工控机参数配置不低于(含音箱)该品牌的当前主流配置。

3.7.4软件要求

监控软件采用WINCC最新中文版,运行版和开发版各一套,点数余量不低于20%,运行环境为WinXPProfessionalSP2,编程软件采用STEP7最新中文版。

计算机预装下列软件:

序号

数量

描述

1

1

WinXPSP2,最新版本操作系统+中文软件包

2

1

Office2003中文版

3.7.5清灰程序要求在(离)线清灰,能自动、手动、定时、定压运行。

3.7.6荒煤气入口总管煤气压力、温度检测,净煤气出口总管煤气压力、温度、流量检测由乙方成套,进煤气净化PLC系统。

整个除尘器本体、外部管路所有设备的电气控制及输卸灰系统(加湿机除外)均纳入PLC控制,另设现场手动操作箱。

3.7.7检测系统包括:

(1)荒煤气总管煤气温度、压力检测及报警。

(2)净煤气出口总管煤气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3)除尘器每个箱体进出口压差检测(12个用压力减)。

(4)布袋反吹脉冲阀用氮气总管压力、流量检测,每个反吹氮气包的压力检测。

(5)喷吹氮气减压阀后压力检测及调节。

(6)净煤气总、支管出口粉尘浓度检测。

(7)蒸汽总管压力、温度、流量检测。

(8)除尘器每个箱体设2处温度检测。

(9)除尘器每个箱体高低料位检测及报警(共24个)。

(10)气力输灰用的氮气和高压净煤气的压力、流量检测。

(11)大灰仓高、低灰位检测及报警。

(12)在除尘器箱体进、出口平台各设4个固定式煤气浓度检测仪,除尘器框架封闭区域设4个固定式煤气浓度检测仪,大灰仓放灰口设一个固定式煤气浓度检测仪,荒煤气进气平台设一个固定式煤气浓度检测仪,在控制室和现场分别显示并声光报警。

(13)油压检测,油压低报警,阀位开关量信号输出及故障报警。

要求以上各点远传至控制室显示。

3.7.8本系统内的所有电磁阀采用DC24V,所有喷吹脉冲阀在上位机上能故障显示。

3.7.9净煤气流量能显示累积值、瞬间值,荒煤气温度、压力、净煤气压力、箱体压差、粉尘浓度、氮气压力有历史趋势记录。

3.7.10控制系统要求采用单独的UPS电源保护措施,提供计算机、仪表及PLC模块供电,采用梅兰日兰10分钟在线式UPS,6KVA。

3.7.11、控制室应配置相应平面控制台(前后开门,装有门锁)和操作椅。

配制多功能插座等附材,操作台要求作接地,有防静电功能。

3.7.12

(1)温度测量系统一次元件,小于300℃采用分度号为Pt100的热电阻进行信号采集。

大于300℃的采用热电偶进行信号采集。

(2)压力、差压测量系统统一采用横河川仪的EJA(Hart协议)进行信号采集,带Hart协议的手操器一台。

户外安装变送器需有仪表保护箱(玻璃钢)。

(3)流量测量系统按照检测介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测量传感器进行检测:

净煤气采用威力巴流量计,蒸汽采用涡街流量计,氮气采用孔板流量计。

选择的产品必须保证可靠性和精度。

(4)箱体及灰仓料位利用热电阻检测方式进行信号采集。

(5)所有AI信号加智能型隔离器(采用南京梅克朗或宜科)将信号转换为4~20mA标准信号后进入PLC控制系统。

(6)高温区域一次元件和变送器的信号线要采用耐高温的屏蔽电缆并考虑安全防护。

(7)现场仪表设备要考虑低温天气(-40℃)的设备及管路的保温。

(8)DC24V电源采用西门子电源,容量由乙方计算确定。

3.7.13控制卸灰钟阀的信号电线为屏蔽电线。

3.7.14柜体规格要求:

柜体采用前单开门后双开门方式(装有门锁)防护等级IP21。

柜门正面下方开网孔,加装空气过滤网。

柜顶中心安装2个220V,直径φ120的轴流风扇,向柜外排气;前后面各安装1个220V节能照明灯,照明开关采用门禁开关。

柜内配有六口插排。

柜内安装加强肋,防止柜体变形,柜顶安装吊装环。

配置电源柜时需将相应系统的PLC供电系统与仪表原理图中的供电系统考虑在一起。

3.7.15所有仪表设备的配电及控制柜、PLC柜、机旁箱、本体端子箱至本体设备连线电缆均由厂家成套设计并供货。

PLC控制柜应具有防静电功能,乙方负责PLC控制系统和仪表的单独接地,接地电阻<1Ω。

3.7.16所有电缆均采用铜芯阻燃电缆,电缆有备用线,电缆敷设采取阻燃和防火措施。

3.7.17所有仪控设备的控制回路,应选用带屏蔽的控制电缆。

3.7.18上位监控画面、下位控制程序由乙方负责编程,PLC的每个信号、程序段要有详细的注释,并提供给甲方需要的所有相关技术资料,以及提供给甲方完整的、不加密的控制程序。

3.7.19PLC配以太网通讯模块,以便与其它系统通讯,本体接收的信号由乙方负责接入、组态,本体输出的信号或其它需要在本体采集的信号,由乙方负责提供所有相关的技术资料。

3.7.20现场所有需要防爆的设备,按国家防爆标准采取防爆措施,提供合格的防爆产品,防爆等级按工艺要求确定。

3.7.21提供的自控设备应该考虑现场低温因素,提供必要的防冻防护措施。

3.7.22乙方负责电控系统的设备供货、软件编程、现场调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并对系统配置的完整性、适应性、可靠性负完全责任,系统出现任何纰漏乙方应负完全责任。

3.7.23变频器配DP通讯模板,变频器的选型与PLC选型一致。

3.7.24控制模式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由PLC来控制,应具有三种控制模式:

——现场手动控制。

可通过现场操作箱来操作单个设备

——半自动控制。

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室中的上位机画面激活单个设备的动作或某一控制过程自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