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93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docx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检查评价体系,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综合治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1.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2.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3.实施安全措施计划;

  4.安全措施计划实施结果的验证;

  5.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

  

  二、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管理目标;

  3.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

  4.规章制度;

  5.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6.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7.应急准备与响应;

  8.资源配置与费用投入计划;

  9.教育培训;

  10.检查评价、验证与持续改进。

  

  三、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下列工程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支护与降水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

  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4)现场临时用电工程。

  (5)现场外电防护工程;地下供电、供气、通风、管线及毗邻建筑物防护工程。

  (6)脚手架工程:

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

  升与分片式提升);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

  (7)塔吊、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安拆工程。

  (8)起重吊装工程。

  (9)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10)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大型设备安装施

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6m以上的边坡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

  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

  3.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掌握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的因素。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同属于危险源。

根据危险源在安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理,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一、危险源的辨识

  1.危险源辨识就是从组织的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危险或危害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事件树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等。

  二、伤亡事故

  1.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当前伤亡事故统计中除职工以外,还应包括企业雇用的农民工、临时工等。

  2.根据国务院1991年3月1日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伤亡事故分为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

  3.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分为一级重大事故、二级重大事故、三级重大事故、四级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4.根据对全国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五种事故,近几年来已占到事故总数的80%~90%以上,应重点加以防范。

  三、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包括身体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

主要包括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缺陷,物质与环境的危险源等。

  3.环境的不利因素:

现场布置杂乱无序、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则必然诱发安全事故。

  4.管理上的缺陷:

对物的管理失误,包括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管理工作的失误,包括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失误以及对采购、安全监控、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失误。

掌握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防范

  安全事故防范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三)安全检查

  (四)作业标准化

  (五)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六)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七)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

  1A423021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内容

  安全检查是发现、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比较有效和直接的方法之一,是主动性的安全防范。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安全检查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具体确定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标准。

  

(1)查安全思想主要是检查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全体员工(包括分包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

  

(2)查安全责任主要是检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分解与考核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责任目标是否已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并得到了确认。

  (3)查安全制度主要是检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4)查安全措施主要是检查现场安全措施计划及各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及实施情况;重点检查方案的内容是否全面、措施是否具体并有针对性,现场的实施运行是否与方案规定的内容相符。

  (5)查安全防护主要是检查现场临边、洞口等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有无安全隐患。

  (6)查设备设施主要是检查现场投入使用的设备设施的购置、租赁、安装、验收、使用、过程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要求;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有无安全隐患。

  (7)查教育培训主要是检查现场教育培训岗位、教育培训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档案资料是否真实、齐全。

  (8)查操作行为主要是检查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

  (9)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主要是检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购置、产品质量、配备数量和使用情况是否符合安全与职业卫生的要求。

  (10)查伤亡事故处理主要是检查现场是否发生伤亡事故,对发生的伤亡事故是否已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是否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已得到落实并取得实效。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一般可分为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

2.安全检查的组织形式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内容而定,因此参加检查的组成人员也就不完全相同。

  

(1)定期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定期分级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属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至少每旬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工作,施工现场的定期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

  

(2)经常性安全检查。

建筑工程施工应经常开展预防性的安全检查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施工现场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方式主要有:

  1)现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值班人员每天例行开展的安全巡视、巡查。

  2)现场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工作的同时进行的安全检查。

  3)作业班组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的安全检查。

  (3)季节性安全检查。

季节性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气候特点(如:

暑季、雨季、风季、冬季等)可能给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或带来的危害而组织的安全检查。

  (4)节假日安全检查。

在节假日、特别是重大或传统节假El(如:

“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前后和节日期间,为防止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纪律松懈等进行的安全检查。

节假日加班,更要认真检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5)开工、复工安全检查。

针对工程项目开工、复工之前进行的安全检查,主要是检查现场是否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

  (6)专业性安全检查。

由有关专业人员对现场某项专业安全问题或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系统性的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检查。

这类检查专业性强,主要应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参加。

  (7)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

针对现场塔吊等起重设备、外用施工电梯、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电气设备、脚手架、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等设备设施在安装、搭设过程中或完成后进行的安全验收、检查。

  

  

  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方法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在正确使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问"、“看”、“量”、“测"、“运转试验”等方法进行。

  1.“问”。

主要是指通过询问、提问,对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的应知应会抽查,以便了解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看”。

主要是指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和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

例如:

查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现场安全防护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及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配置情况等。

  3.“量”。

主要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的一些设施、装置进行实测实量。

  4.“测”。

主要是指使用专用仪器、仪表等监测器具对特定对象关键特性技术参数的测试。

例如:

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的测试;使用地阻仪对现场各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使用兆欧表对电机绝缘电阻的测试;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外用电梯安装垂直度的测试等。

  5.“运转试验”。

主要是指由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检验其运转的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装置的灵敏性。

  (案例见光盘)

  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条文共22项,18张检查评分表,168项安全检

  查内容,575项控制点。

安全检查内容中包括保证项目(85项)和一般项目(83项)。

保证项目为一票否决项目,在实施安全检查评分时,当一张检查表的保证项目中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时,此张检查评分表不得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是以汇总表的总得分及保证项目达标与否,作为对一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综合评价依据,评价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各检查表检查项目的构成如下: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10项,所示得分作为对一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综合评价依据。

  2.《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活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工伤事故处理和安全标志10项内容。

其中:

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6项内容为保证项目。

  7.《“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是对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使用和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通道口及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情况的评价。

检查项目包括:

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楼梯口电梯井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口防护、通道口防护和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7项内容。

该检查评分表中没有设置保证项目。

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掌握基础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基础工程施工容易发生坍塌、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类型生产安全事故,坍塌事故尤为突出。

  

  一、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1.挖土机械作业无可靠的安全距离。

  2.没有按规定放坡或设置可靠的支撑。

  3.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安全可靠性不够。

  4.土体出现渗水、开裂、剥落。

  5.在底部进行掏挖。

  6.沟槽内作业人员过多。

  7.施工时地面上无专人巡视监护。

  8.堆土离坑槽边过近、过高。

  9.邻近的坑槽有影响土体稳定的施工作业。

  10.基础施工离现有建筑物过近,其间土体不稳定。

  11.防水施工无防火防毒措施。

  12.人工挖孔桩施工前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

  

  二、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

  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

  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

  3.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

  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5.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

6.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

  

  三、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1.挖土机械作业安全。

  2.边坡与基坑支护安全。

  3.降水设施与临时用电安全。

  4.防水施工时的防火、防毒安全。

  5.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防范。

  

  四、基坑(槽)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二)基坑(槽)开挖前的勘察内容

  (三)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

  1.基坑(槽)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

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他作业。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2.土方开挖不得在危岩、孤石的下边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发生边坡塌方。

  3.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坑边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l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4.基坑(槽)开挖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放坡。

施工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加固支撑或放坡,并密切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当采取不放坡开挖时,应设置临时支护,各种支护应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计算确定。

  5.采用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塌方,造成翻机事故。

  6.在有支撑的基坑(槽)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防止碰坏支撑。

在坑槽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的强度,必要时应加强支撑。

  7.在进行基坑(槽)和管沟回填土时,其下方不得有人,所使用的打夯机等要检查电器线路,防止漏电、触电,停机时要切断电源。

  8.在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

更换护壁支撑时,必须先安装新的,再拆除旧的。

  (四)基坑工程的监测

  基坑工程的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周围环境的监测。

  (五)基坑施工的安全应急措施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

  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2.如果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时,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

如果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时,则应采用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加大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3.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值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时,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也可以

  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

  4.如果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外回灌井、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5.对于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

对于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进行处理。

  6.如果发生管涌,可以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

  7.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控制一般可以采用回灌井、跟踪注浆等方法。

对于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制的建筑,如果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的,则可以考虑采用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进行处理。

  8.对于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增设回灌井、打设封闭桩或管线架空等方法。

  

  五、打(沉)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打(沉)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邻近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或隔离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六、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程序组织施工。

  2.桩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3.每日开工前必须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桩孔开挖深度超过l0m时,应配置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

  4.孔口四周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

机动车辆通行应远离孔口。

  5.挖孔桩各孔内用电严禁一闸多用。

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措施。

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电压。

  

  1A423032掌握脚手架搭设安全隐患的防范

  脚手架搭设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架体倒塌等类型安全事故。

  

  一、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1.作业人员违章。

  2.作业现场未设安全警戒区。

  3.架体结构未经严格设计。

  4.架体基础不实或承载力不够。

  5.架体的构造尺寸过大。

  6.架体连墙件设置过少,连墙点以上自由高度过大。

  7.未按要求设置剪刀撑与其他整体拉结杆件。

  8.架体立杆垂直度、水平杆水平度不够。

  9.架体节点构造和连接安装不符合规定要求。

  10.悬挑式脚手架挑支件、撑拉件和挑支构造的制作或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11.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提升构造和设备不符合设计要求。

  12.任意混用不同规格和材质的钢管扣件。

  

  二、一般脚手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一)一般脚手架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内容主要应包括:

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

拆除作业程序、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并绘制施工详图及节点大样图。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二)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

  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

  2.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三)脚手架主节点杆件的设置

  1.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2.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

  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

  (四)脚手架扫地杆的设置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五)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

  1.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3.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六)脚手架拉结点的设置

  1.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3.50m以下(含50m)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应按3步3跨进行布置,50m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3跨进行布置。

  (七)一般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架上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站稳把牢。

  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作业。

  (八)一般脚手架拆除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拆除作业应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

  3.凡已松开连接的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作业人员误扶、误靠。

  4.分段拆除架体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5.拆下的杆件、扣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6.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拆除作业。

  (九)脚手架的检查验收程序

  1.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参

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后。

  (6)寒冷地区土层解冻后。

  (7)停用超过1个月。

  (十)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