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98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docx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

  学生准备:

钢尺、鼓、音叉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

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

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

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

  【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2.2声音的特性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音调

  音调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

  【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

  【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

  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

  伸出5c

  伸出10c

  伸出15c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并思考下列问题: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

怎样定义的?

单位是什么?

  如果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是100Hz,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你认为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多少?

  什么是超声波?

什么是次声波?

  阅读小资料说明:

为什么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

  【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

  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注意听音调上的差别以及观察声音在的波形上的区别。

  【回眸】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在2in内振动了600次,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在1in内振动了21000次,则它们的发声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听到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欣赏音乐,说出感受:

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女歌手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听讲,思考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根据实验现象完成表格。

  认真自学,回答问题:

  物理学中用物体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

Hz

  表示这个物体在1s内振动了100次。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XX0Hz;

  高于XX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要大,能听到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如:

超声波、次声波。

  仔细听不同频率声音音调的高低,同时观察不同频率声音波形图的疏密。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

频率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波形图密集。

思考,回答:

5Hz350Hz蚊子

  探究问题二:

响度

  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

请学生辨别声音的变化。

  点拨:

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你猜想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探究实验】你的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提问: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

物理学中在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叉的振动的幅度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摆动的幅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幅的大小,这样我们就把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也便于我们直接观察,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得出结论】现在你能说出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吗?

  鼓励学生回答,总结出结论。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活中如何增大声音的响度?

  引导学生发言,得出结论。

  【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剖析:

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而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大,即响度大。

说出声音的特征变化:

强弱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

  ——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用力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

  倾听老师的讲述,理解记忆。

  组内讨论,回答: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注意倾听声音的变化,回答:

声音的响度会变化,

  思考,组内讨论回答:

说明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经常用喇叭减少声音的分撒。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D

  探究问题三:

音色

  音色

  与音色相关的因素【播放声音】多媒体播放钢琴、二胡、笛子等一些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提问:

你是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

仅仅是根据音调和响度吗?

  点拨:

音色就是指声音的品质。

  【教师演示】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波形图钢琴波形图长笛波形图

  【提出问题】针对上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从波形图上能得出哪些信息?

  让同学总结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否举出在生活中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例子。

  【互动小游戏】全体同学闭上眼睛,找三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让学生猜分别是哪位同学的声音,并说明依据。

  聆听声音,判断是何种乐器,并说出依据:

是根据它们音色的不同来分辨的。

  仔细观察三个波形图,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手拍西瓜,利用音色来判断西瓜熟不熟;轻轻敲打瓷器,利用音色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

  做互动游戏,并说出分辨理由:

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探究问题四: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什么是乐音?

  乐器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是怎样来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认真阅读科学世界,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人们把这类声音叫乐音

  乐器主要分成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改变用力程度,可以改变各种乐器的响度。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可以改变乐器的音调。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解决学生疑惑:

  什么是音调?

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什么是超声波?

什么是次声波?

  什么是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什么?

  什么是音色?

影响音色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老师巡视、点拨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出示作业,见附件3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2.2声音的特性

  含义决定因素相关知识

  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

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XX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振幅:

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教学反思】

  一、亮点之处:

  本课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在新课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知识点时,都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进而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二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的名词、术语比较多且比较抽象,教学时以听声为导引,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根据生活经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课堂的趣味性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不足之处:

  .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多,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如笛子、吉他的声音,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过,生活经验的薄弱与物理知识的脱节会对本节教学有影响。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又由于本节课物理概念比较多,导致某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现象和结论能意会却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附件1:

钢条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

  伸出1/5最快最高

  伸出1/3较快较高

  伸出1/2慢最低

  附件2:

课堂检测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

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

  .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当划得快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________,当划得慢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产生的音调_______。

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调___________。

  .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蜜蜂1in振动21000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____,当它都从你耳边飞过时,你_______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

通过对被形的分析,可知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

  参考答案:

1.A2.A3.c4.高、慢、低、高5.音调响度

  .350Hz能7.乙

  附件3:

作业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制作一件乐器,和同学们一起举办小小音乐会,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的好,说说你的乐器的原理。

  参考答案:

  方案一: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ⅰ”的声音来。

  方案二: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