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02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

《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

内容解说

《春夏秋冬》

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

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

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

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学习目标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学习重点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课时安排

1.春夏秋冬………………………………………………………… 2~3课时 2.姓氏歌………………………………………………………………2~3课时

3.小青蛙………………………………………………………………2~3课时

口语交际………………………………………………………………1~2课时

语文园地一……………………………………………………………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

内容解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

本课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个接一个》

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太阳》

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学习目标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重点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 

1.吃水不忘挖井人…………………………………………………………2~3课时2.我想去看看……………………………………………………………2~3课时3.一个接一个………………………………………………………………2~3课时4.四个太阳…………………………………………………………………2~3课时语文园地二…………………………………………………………………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读写结合,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够说清寻求帮助的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个部分的内容。

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并通过古诗阅读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题

内容解说

《小公鸡和小鸭子》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树和喜鹊》

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非常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周围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多喜鹊,从此,树和喜鹊都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单,非常快乐。

故事告诉同学们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怎么都快乐》

课文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回味快乐,继而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学习重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课时安排 

5.小公鸡和小鸭子…………………………………………………………2~3课时6.树和喜鹊…………………………………………………………………2~3课时

7.怎么都快乐………………………………………………………………2~3课时

口语交际……………………………………………………………………1~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本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亲情”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等。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

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柯岩的《夜色》正是捕捉的孩子怕黑的心理,你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整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端午粽》主要写了端午节外婆包粽子以及端午节的意义。

《彩虹》整篇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一个小女孩儿想象着提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到彩虹桥上洒水帮爸爸浇花浇地;拿着妈妈用的镜子,走到彩虹桥上当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坐在秋千上玩耍的时候花裙子变成了朵朵彩虹。

     

《语文园地四》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器官;认识九个词语;会写四个生字;背诵古诗;朗读绕口令。

     

教学本单元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生字的组成,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在生活中识字,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题

内容解说

 

《静夜思》

这首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夜色》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用第—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样美好,“我”不再怕黑了。

本课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让学生读后体会到只要自己有勇气去克服困难,一切都是美好的。

 

《端午粽》

课文写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到外婆家去吃外婆包的端午粽,在吃粽子的过程中,“我”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彩虹》

本篇课文中的“我”凭着丰富的想象力,把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想象成是一座美丽的桥,“我”可以到桥上去,为爸爸浇田地,用镜子照妈妈梳头,坐在彩虹桥上荡秋千,反映了“我”的天真可爱,以及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让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学习目标 

1.会认54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习重点

1.会认54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时安排 

8.静夜思………………………………………………………………… 1~2课时 

9.夜色…………………………………………………………………… 2~3课时 

10.端午粽……………………………………………………………… 2~3课时 

11.彩虹………………………………………………………………… 2~3课时 语文园地四……………………………………………………………… 1~2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识好字,学好文,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 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 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

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课题

内容解说

 

《动物儿歌》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本课共有12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古对今》

本课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时间对和四季气候特点对,第三部分是一个词语韵文。

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画。

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操场上》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

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人之初》

本课是国学经典《三字经》节选,学生在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的三字韵文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明白从小做人和学习的道理,感受国学经典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学习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6.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学习重点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 

5.动物儿歌……………………………………………………………… 2~3课时

6.古对今………………………………………………………………… 2~3课时 7.操场上………………………………………………………………… 1~2课时 8.人之初………………………………………………………………… 2~3课时 口语交际………………………………………………………………… 1~2课时

语文园地五……………………………………………………………… 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一年级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喜欢表现。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快乐游戏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调动他们学习文字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比如:

“猜一猜”、“交朋友”、“摩天轮”……将这些儿童学龄前生活中的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

学生在课堂上深深地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快乐,因此识字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兴趣盎然的乐事。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

内容解说

 

《古诗二首》

《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

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学习重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课时安排 

12.古诗二首………………………………………………………………2~3课时 

13.荷叶圆圆………………………………………………………………2~3课时 14.要下雨了………………………………………………………………2~3课时 

语文园地六…………………………………………………………………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荷叶圆圆》中可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练习仿写;积累“荷叶是我的摇篮”这样的比喻句,有能力的学生可练习仿说。

《要下雨了》要进一步体会“呢、呀、吧”等语气词的表达与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朗读指导要抓住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一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

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课题

内容解说

 

《文具的家》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

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一分钟》

《一分钟》讲的是主人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动物王国开大会》

这篇课文的故事非常有趣,写的是动物王国要开大会,狗熊一连通知了四次,每次都要用大喇叭喊十遍,动物们才听明白。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在先搞清楚弄明白的基础上再去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四幅插图五段文字,通过小猴子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要懂得知足,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贪得无厌,三心二意,否则最终将一无所获。

学习目标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学习重点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课时安排 

15.文具的家……………………………………………………………… 2~3课时

16.一分钟…………………………………………………………………2~3课时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2~3课时18小猴子下山…………………………………………………………… 2~3课时

语文园地七…………………………………………………………………2~3课时

教法与学法

1.《文具的家》让学生学会去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教导学生逐步实现时间管理;《动物王国开大会》引导学生如何去通知事情,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猴子的做法的不足,渗透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

2.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一些小故事,主要是让学生在读故事、学故事中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所以朗读好课文非常重要,小学生善于模仿,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代入角色中,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

3.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对后面的内容做出推断,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可以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做出推断。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课题

内容解说

 

《棉花姑娘》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