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92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docx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绳子的用途八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绳子的用途(八套)

说明:

本套文档系精心制作,具有极大借鉴意义,仅供参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绳子的用途

(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耳朵听听乐

(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嘴巴(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五)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六)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绳子的用途一

2、每位幼儿收集的绳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了解绳子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通过玩游戏,进一步感受不同绳子的不同特性和用途。

3、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师: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请你们摸一摸,猜猜它们是什么?

2、师:

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出示口袋里的绳子

提问:

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二、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带来的绳子

引导幼儿说说:

你带来的是什么绳子?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它有什么用处?

三、观察多种不同质地的绳子,了解其用途

1、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绳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出示实物筐,、有的粗、有的细,颜色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麻绳的,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扁的……)

2、游戏:

好玩的绳子

师: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绳子玩一玩,看谁的玩法多

(1)幼儿开始创造游戏

(2)玩过后,请幼儿介绍玩法,幼儿一起玩

3、分组试一试,看看绳子有什么用

第一组:

“挂”衣服、毛巾、图画

第二组:

“系”鞋带

第三组:

帮小手找朋友

第四组:

“串”珠子

第五组:

“扎”礼盒

第六组:

编织、绕毛线

四、说一说用过后、见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用绳子干什么了?

在我们生活中,绳子还有什么用?

(讨论交流)

小结:

绳子能捆绑东西,绳子还能扎头发、丈量、织鱼网、荡秋千、钓鱼、拔河、跳绳、装饰、做中国结、保护树桩、织毛衣……

五、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继续玩各种绳子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耳朵听听乐二

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喜欢玩听觉游戏,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准备:

小镜子、耳朵图片、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主题。

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二、观察图片,认识耳朵及作用

让幼儿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三、游戏:

《你的耳朵在那里?

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观察耳朵。

2、幼儿讨论:

(1)耳朵的外型,观察发现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

(2)怎样保护耳朵。

3、小结:

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帮我们听到许多声音。

我们要保护好耳朵,不要让耳朵受伤;

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声吼叫等等。

四、游戏:

《听听说说》

继续感知耳朵的用途,通过游戏分辨出各种声音。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嘴巴三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课件-探究气味

2、五种味道的水:

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

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

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

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

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

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

表达能力较强。

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

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

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

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

由于水的味道调得

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

说出的味道。

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

《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

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

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

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

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

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蒲公英四

2、用自己的认识表达对蒲公英的认识.

活动准备:

选择蒲公英盛开的季节,寻找蒲公英较多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

团团绒毛轻又轻,随风飘飘像伞兵,风呀风呀乐悠悠,处处安家把根生。

教师:

谁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2、与幼儿一起寻找认识蒲公英.

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蒲公英,你们认识它吗?

蒲公英是野花,我们每人摘一朵,看看他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外型特征.

教师:

蒲公英的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4、一起玩吹蒲公英的游戏.

教师:

让我们来吹吹蒲公英吧?

看看他的种子被吹到那里去了.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蚂蚁的触角五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蚂蚁的特征

2、图片:

蚂蚁4

活动过程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教师: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

(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

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

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四、游戏:

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蚊子是害虫六

1了解蚊子对人体的危害。

2懂得消灭蚊子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图片:

蚊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课题

谜语:

有个东西嗡嗡嗡,只会往人身上叮,人人见了都恨它,大家都喊消灭它。

2、出示图片:

蚊子

请幼儿仔细观察蚊子的外形

了解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3、讨论它们对人体的危害。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

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针一样;当蚊子吃饱喝足、飘然离去时,留下的就是一个痒痒的肿包。

4、说说苍蝇和蚊子都生活在哪

(垃圾堆、厕所、脏水坑)

5、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消灭它们吗?

向幼儿介绍蚊香、苍蝇拍。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西红柿和小黄瓜七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

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

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你看到了什么?

摸了觉得怎样?

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

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

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

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1、教师:

西红柿有什么作用?

你吃过西红柿吗?

是怎么吃的?

2、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

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3、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

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4、提出品尝要求:

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五、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

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小蜗牛八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蜗牛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

(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

(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

它有脚吗?

2、让幼儿自由讨论:

蜗牛有没有脚

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

二、观察蜗牛的脚

教师:

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

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爬行。

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教师:

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

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

(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

为什么?

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四、探索知识

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