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的议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89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慎独的议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慎独的议论文.docx

《慎独的议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慎独的议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慎独的议论文.docx

慎独的议论文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典范。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便是个慎独的人。

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

但,却遵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

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

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的慎独。

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

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缺乏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根底与天赋。

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

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乒乓运发动,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

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

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表达在那里呢.

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慎独;遭遇到与教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翻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

一个人学会慎独,生活会美好;一群人都学会慎独,世界会美好!

篇二:

慎独高中议论文

做到慎独,获得双赢

"慎独"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应坚守一个人的品格,做到一种自律和坦荡。

做到慎独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季羡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仅有着深厚的学识,更有着令人尊敬的品质。

他为一名北大的学生看包整整1个小时并且没有丝毫怨言。

在学校的开学典礼时,学生才发现为他看包的竟是校长。

季羡林有这为人的最起码的诚信,更有着虽身为校长却可放下身段为学生效劳的品质。

尽管在没人观察时,他依旧能做到"慎独",做到为人的诚信和美德,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做到慎独可以创造出精品。

顾炎武的"日知录"被誉为学术界的精品,成为一代又一代文学家研读的作品。

这种精品的出现,需要的是像顾炎武一样有一颗对文学尊敬的心。

他大量阅读古籍,对待著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的精品意识让他每每写完文章,就会反复斟酌,最后历经几十年,终成一书。

被后人誉为精品。

宫崎骏最为日本最出色的漫画家,也有着不同他人的对漫画的要求。

他因看不惯现代的电脑的制作,便将自己亲笔画的漫画一帧一帧的整合形成连续的动画。

这么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确实是一大挑战,不过他说这就是他的原则,一种精品的意识。

不管是顾炎武还是宫崎骏,都因他们有着一种对待作品的一丝不苟,一种做事的原则,一种心的"慎独",使得他们的作品被人称赞。

其实,一种信赖的获得,同样离不开做事的"慎独"。

堂,全聚德等许多老字号,都凭着自己的经营的"慎独",在时代的变迁中,

保持着人们对其的信赖。

但同样有些现代企业像三鹿,肯德基等,因只求得一时的利益,而没有做到"慎独"。

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轻则遭到了全社会的谴责,重则将多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所以说,做到"慎独"还可获得人们对企业的信赖,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想想我们当今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不都是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没有做到"慎独"吗.我们一直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其实说到底还是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

"慎独"。

不因没人觉察而乱扔纸屑,不因无人管辖就放任自己的行为,做一些有损他人利益的事。

更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放弃做人做事的原则。

所以,"慎独"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一个企业经营的最根本准则,做到慎独不仅可以赢得尊重,更能获得信赖!

篇三:

"谈慎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谈慎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谈慎独

曾彦彦

①何谓"慎独"."大学"有言: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也有

表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子品行--慎独,它终究是什么意思呢.

②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③慎独是一种气度,是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者!

如此话语,坚决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更是对人生的真诚。

④慎独是一种信念,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假设的感慨: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使梨子再怎么好吃,也不能吃,因为它不是自己的,虽然这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依旧,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⑤慎独是一种哲学。

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

尧舜者,慎其独也,虽无人在旁,亦遵守礼教,不逾矩,终得以天下仁,桀纣者,凡事依照个人喜恶而定,率天下以暴,终难免亡国。

⑥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⑦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品行低下的人,单独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呢.素养、品行的上下是一种由及外表达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呢.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⑧有人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要在独处时过分抑制呢.可是,要知道,一屋不

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了,又怎能管好别人,怎能有所作为.

⑨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⑩做到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做到克己复礼,诚意处世,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则,

离慎独的境界,也就不远了,离君子之道,也就不远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因为--"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24版〕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19阅读读第④段、第⑤段,思考:

〔1〕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其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容。

〔1分〕

〔2〕第⑤段中划线局部在段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联系生活,举一实例谈谈如何做到"慎独"。

〔2分〕

参考答案:

17.答案:

中心论点是"要想有所作为,必先做到慎独"或"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8.答案:

论证过程:

开宗明义提出什么是"慎独",然后从三个角度正面论述"慎独",再

从反面分两层论述,不慎独则无益,最后得出结论:

"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9.答案:

〔1〕慎独是一种信念。

〔2〕举尧舜者慎独终得天下,桀纣者不慎独而致亡国两个例子,正反两方面证明慎独是一

种哲学。

20.答案:

例如过马路时遇上红灯要耐心等待,不要没有交警或没有车辆通过而闯红灯。

〔只要是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表达"慎独"即可。

〕篇四:

慎独_作文[1]

话题作文"慎独"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慎重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缺乏: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单独反省"等等。

"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慎重不苟";"单独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慎重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思路点拨】

〔一〕写议论文:

递进构造

可以"小议慎独"为题:

引论:

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

遵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

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

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设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假设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论:

则,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

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老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容为分论点〕

则,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

什么是慎独."辞海"称:

"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

"也就是说,不管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慎重,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

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怎样才能"慎独"。

则,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

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

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并列构造:

可以"慎独之美"为题:

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

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

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芒;

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以此构造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二〕写记叙文:

1.可以"书记的懊悔"为题,编写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现实生活中*些领导台上君子、台后小人,因不能"慎独",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最终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的故事,表现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主旨。

2.可以"在无人的时候"为题,设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描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

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独"做文章,并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

但情节一定要有波澜。

〔三〕写短剧:

可以"'慎独永驻'三幕剧"为题,把古今常见的材料组织到一块,选取三个具有典型性的"慎独"片段,从"守住慎独"的角度谋篇,组成三幕短剧,表现人应该"慎独",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的人和事,按时间顺序紧扣话题来写。

【拟题参考】

1.慎独,人生的至境;

2.千金难买是慎独;

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在无人的时候;

5.也说"慎独";

6.慎独"慎始"慎终;

7.满城尽是电子眼。

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吗.

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

10.人在做,天在看;

11.难得"慎独"

12.慎独伴随你成功;

13.人前人后我们都能是君子;

14.为"以不贪宝"叫好;

15.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素材连接】

1.柳下惠的节操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假设以与我,皆丧宝也,不假设人有其宝。

"稽首而

告曰:

"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

"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

"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

"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

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锦包好送志。

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

有人劝志看看无妨。

志说:

"一看恐怕就不想退了,而承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

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

〔"清朝野史大观"〕

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

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

开场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

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

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视,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文】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单独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视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遵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视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重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

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震拒绝了。

王密说:

"暮夜无知。

"震义正词严: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低清楚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典范",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则,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单独律、道德完善的表达。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遵守"慎独"的典。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丧失过一封,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

"保证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效劳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

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

"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确实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心清朗,精神昂然。

则,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简评】

这是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从身边的种种"摆平"现象入手,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接着,用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慎独"的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都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三句构成排比,构造严谨、思路清晰。

把"慎独"比作"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三个比喻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是本文的一大亮色,作者在这里可谓"颇具匠心"!

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观点:

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这个观点把"慎独"这个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

紧接着,又提出慎独的方法:

①严格要求自己;②自我反省:

举了2005年感动人物:

王顺友的事例,贴进社会生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给文章注以"新鲜的血液",使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结尾更是本文的"一道风景",一组排比句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比喻,清新自然、文采飞扬!

【例文】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

第一幕

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

鲁国郭门里

容概要: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

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

深更半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色欲,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

时间:

宋朝

地点:

子罕家中

容概要:

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

送玉者误以为他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

岂料子罕却说:

"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则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

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

画外音:

子罕"以不贪宝",被誉为千古美谈。

他身居高位,却能两袖清风,面对价值连城的美玉,能挑战自我,战胜物欲,坚持操守,毫不动心,表现出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时间:

元代战乱的*个夏日

地点:

大梨树旁边

容概要: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

"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

"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

"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画外音: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言约意丰!

它充分显示了许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提醒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则,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时时牢记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挑战自我,战胜口欲,遵守慎独。

第四幕

时间: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

马班邮路

容概要:

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走在一条路的艰辛而寂寞的邮路上。

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

摔倒了,爬起来;口渴了,喝口泉水;肚饿了,吃点干粮;天雨了,躲进帐篷。

马驮人送,走村串户。

深山独行53万里。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丧失过一封,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

"保证送到,是我的责任。

"

画外音:

"保证送到,是我的责任。

""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行行重行行,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慎独,堪称典。

完毕语:

柳下惠坐怀不乱,宋子罕以不贪宝,许衡不食无主梨,王顺友认真送信:

同样的慎独,不一样的表达。

人间慎独,时时处处闪光。

【简评】

构思新颖,层次清晰地以四幕剧形式,概述了人生中时时处处应坚守慎独,绝不可错过,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人与事,按照时间顺序紧紧扣住话题,意义深远。

文章总体上是分--总的构造,而中间局部,采用容"概要+评价"的方式,十分新奇,足见作者对文章的把握。

文章通体明亮,夺人眼球;古今结合,辐射性强。

【例文2】

君子慎独

毛主席曾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则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

君子处世,所慎在独。

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

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

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

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

"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老实。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老实,方能对他人守信。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

"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

"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

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篇五:

话题作文_慎独

话题作文"慎独"导写及例文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视,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拟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据"后汉书"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震,并说:

"暮夜无人知。

"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答复说: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个历史故事表达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

可以说,震的道德修养已经到达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所写容必须在"慎独"的围之。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慎重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慎重,如果开场时就不慎重,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完毕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抑制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缺乏: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单独反省"等等。

"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慎重不苟";"单独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慎重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典型事例】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

"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汉书"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

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震拒绝了。

王密说:

"暮夜无知。

"震义正词严: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震慎单独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秀才慎独的故事。

从前,有个又饥又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