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91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面向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王亚宁

指导老师:

牛丽娜

学院:

数学院

专业:

电政081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

 

摘要III

第一章网络图书管理概述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网络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25

1.2网络图书管理的发展26

1.3网络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局限性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1管理体制的滞后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2信息资源检索途径的制约性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27

2.1功能需求分析27

2.2性能要求27

2.3系统数据分析28

2.3.1系统E-R图28

2.3.2数据库分析28

2.4数据流程图29

第三章系统设计30

3.1系统结构原理30

3.2系统功能逻辑模型31

3.3界面设计32

3.3.1层叠样式表CSS32

3.3.2图书信息分页显示32

第四章系统实现33

4.1系统运行环境34

4.1.1开发与运行环境及配置34

4.1.2系统工作原理35

4.2系统采用的技术36

4.2.1ADO与MD5技术36

4.2.3脚本语言37

4.3后台管理的实现38

4.3.1ASP连接及对象使用38

4.3.2ADO对象和集合的使用38

4.3.3图书上传及后台用户权限39

4.3.4页面的权限检查和身份验证39

结论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40

致谢41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网络化是20世纪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网络环境使图书馆变成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Internet将把图书馆推向联机化和集成化以后的又一新阶段,图书馆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相对独立的图书馆将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终将不得不在网络环境中重新定位。

WEB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了网络,它给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的电子平台,使得读者通过网络就能轻松查询到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提高了图书的效率。

该系统由前台管理子系统和后台管理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包括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网络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以统计分析模块部分的实现,该系统是基于ASP的设计语言,在Vbscripe和Javascripe脚本语言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数据库上,运用了Microsoft公司开发的Access软件,Winxp+IIS6.0环境下运行。

建设图书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更好地为科技工作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字:

图书;网络;后台管理;ADO

 

第一章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

本文试图立足于具体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从资源整理与利用这一角度构建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广大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及利用时提供有用的参考,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图书馆信息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到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只有提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才能够生存和发展。

因此,图书馆应适应新环境的发展需要,拓展信息服务的新领域,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本文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网络图书管理发展的含义,以及网络图书管理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网络图书管理的类型、特点及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网络图书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局限性,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结合对网络图书管理发展的局限分析,对网络环境下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总结出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们更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向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发展。

1.1图书管理系统的特点

网络图书是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服务系统,网络图书信息管理有如下特点:

(1)服务要求集成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相互渗透、连接,已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对单一的载体所含的信息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得到满足。

用户关心的不再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对其获取的结果感兴趣,他们往往要求图书馆能够围绕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一系列信息资料,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取决于图书馆能否提供他们所需的全方位信息。

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信息技术利用的分离状态使图书馆的作用凸现,而集成化图书馆服务可以按个性和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

服务要求集成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全面、丰富性;

第二,能满足信息用户对信息类型和信息媒体多样化的需求,如提供包括文字型、数据型、图像视频型、音频型、软件型等各种数据库等。

(2)服务手段现代化

与传统的信息服务不同,现代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特征很明显。

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日益增多,计算机在信息服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手工检索及以纸质形式传递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被方便快捷的计算机、互联网上操作所取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突出显示了其“无墙化”的特征,读者更多地采取了远程终端访问主机的方式进行信息查询,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节省了信息服务人员和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3)服务模式的一体化

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普遍追求的一种服务模式。

这种服务集咨询功能、文献检索功能和文献提供功能于一体,能够提供最直观、最直接的全文信息浏览、数据文件下载和专门信息咨询,还包括信息发送、网页制作等信息服务,因而它是一种最理想的信息服务。

(4)服务环境虚拟化

网络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结构体系,提供实体加虚拟全天候的信息服务。

其服务模式结构形式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服务的触角向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延伸。

网络环境下所有图书馆都有可能成为某一个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源泉。

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利用各种在线资源完成对各种文献信息的咨询。

通过超级链接,任何终端用户都能利用本单位以外的虚拟馆藏,进入真正轻松随意的文献信息借阅查询空间。

(5)服务过程科学化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和智能服务活动,这种劳动服务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物化过程,是一种知识的继承、传递、发展和利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凝聚了信息服务人员的渊博知识、创新精神、科学组合以及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1.2网络图书管理的发展

我国图书馆的计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虽然相对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尤其在网络环境与硬件建设投入方面,都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部分条件较好的各图书网已经进入了因特网的阶段,因此,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探讨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

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学习之风。

”这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号召,更是对全国图书情报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网络为主的新技术,已在我国各图书馆逐步得到运用,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必定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信息管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价值,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第二章系统开发工具

2.1ADO与MD5技术

ADO(ActiveDataObject),又称ActiveX数据对象。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最新数据库链接结束,本系统所有链接到数据库的页面均采用ADO技术,它可以链接与ODBC兼容的数据库与OLEDB兼容的数据源。

利用ADO技术,可以轻松完成对各种数据库的读写与访问:

ADO是应用层的编程接口,它通过OLEDB提供的COM接口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适合于各种B/S应用系统:

ADO具有占用内存和硬盘空间少,访问效率高等特点。

客户的注册信息与客户和网站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资源,现在网站基本上都采取了加密技术,目前在加密方式上有两种方式:

一是单间加密,二是双向加密。

单向加密只能对数据进行加密。

当用户创建一个新的账号或者密码,他的信息不是直接保存到数据库,而是经过一次加密以后再保存,这样,即使这些信息被泄露,也不能立即理解这些信息的真正含义。

双向加密是加密算法中最常用的,双向加密适合于隐秘通讯。

MD5就是采用单向加密的加密算法,对于MD5而言,有两个特性是很重要的,第一是任意两段明文数据,加密以后的密文不能是相同的:

第二是任意一段明文数据,经过加密以后,其结果必须永远是不变的。

前者的意思是不可能有任意两段明文加密以后得到相同的密文,后者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加密特定的数据,得到的密文一定是相同的。

2.2脚本语言

(1)VBScript

脚本语言是用来控制网页的控件和对象的一种编程语言,用其加强网页的灵活性,VBScript是众多脚本语言中的一种,是VisualBasic编程语言的子集,是一种基于对象的编程语言,使用VBScript可以控制网页上的控件和对象,可以与JavaApplet程序或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网页的动态更新,也是ASP的默认语言,用户可以在HTML文件中直接进入VBScript脚本,以扩展HTML。

VBScript的代码都是包含在与标记之间的,其位置可以放在HTML页面的任何处,但一般都放在与标记之间,是为了能够使得全部的脚本代码能够在被调用之前就下载完成并被浏览器所解释。

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就是利用的VBScript脚本语言。

VBScript脚本语言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控制与数据交换。

(2)JavaScript

JavaScript也是网页设计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脚本描述语言,常用于客户端编程。

利用JavaScript可进一步增强网页的交互性、方便操作和控制各种浏览器对象,实现控制浏览器外观、状态和运行方式的目的,利用JavaScript还可以实现对用户所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减轻服务器的负担。

VBscript脚本语言常用语服务器端编程,适合于动态的网页。

而相比较VBscript来说,由于静态页面是直接在客户端的浏览器执行的,所以静态网页通常使用JavaScript.JavaScript的使用语法和VBscrip是一样的。

2.3J2EE

J2EE(Java2平台企业版,Java2PlatformEnterpriseEdition)是Sun公司

发起,联合IBM、Oracle、BEA等大型企业应用系统开发商共同制定的一个基

于Java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开发规范。

它为开发、部署和管理以服务器为

中心的企业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分布式企业级应用标准。

术语“企业"意味着异构的分布式环境、与已有系统的可集成性、与其它系统

的互操作性、高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伸缩性【81。

J2EE架构的主要目标

是提供一个与平台无关、可移植、多用户、安全和标准的企业级多层体系结构

技术架构。

J2EE是一种技术规范,它从实质上消除了对一家公司的依赖,并支

持跨平台的应用程序部署,这将激励应用供应商相互竞争,创造出最好的产品。

2EE简化了构造可扩展的、基于组件的多层应用系统中的很多复杂环节,它给

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工作平台,定义了多层应用开发的标准架构和部署环境,

在这个架构中,应用开发者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上,一切

与基础结构服务相关的问题以及底层分配问题都由应用程序容器或者服务器来

处理。

2.4JSP简介

JSP基于强大的Java语言,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与JavaEnterpriseAPI紧密

地集成在一起,在web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的特性主要有:

1.WriteOnce,RunAnywhere

几乎所有平台都支持Java,JSP+JavaBean可以在所有平台下通行无阻。

NT

下IIS通过一个插件,就能支持JSP。

著名的Web服务器Apache已经能够支持

JSP。

由于Apache广泛应用在NT、Unix和Linux上,因此JSP有更广泛的运

行平台,并且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外一个平台,JSP和JavaBean甚至不用重新

编译,因为Java字节码都是标准的与平台无关的。

[151

2.搭配可重复使用的组件

绝大多数JSP页面依赖于可重用的,跨平台的组件(JavaBeans或者

EnterpriseJavaBeansTM组件)来执行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更为复杂的处理。

开发

人员能够共享和交换执行普通操作的组件,或者使得这些组件为更多的使用者

或者客户团体所使用。

基于组件的方法加速了总体开发过程,并且使得各种组

织在他们现有的技能和优化结果的开发努力中得到平衡。

3.网页内容的产生和显示分离

使用JSP技术,Web页面开发人员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标识来设计

和格式化最终页面。

使用JSP标识或者小脚本来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内容

是根据请求来变化的,例如请求账户信息或者特定的一瓶酒的价格),生成内

容的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JavaBeans组件中,并且捆绑在小脚本中,所有的脚

本在服务器端运行。

如果核心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Beans中,那么其他人,如

Web管理人员和页面设计者,能够编辑和使用JSP页面,而不影响内容的生成。

在服务器端,JSP引擎解释JSP标识和小脚本,生成所请求的内容(例如,

通过访问JavaBeans组件,使用JDBCTM技术访问数据库,或者包含文件),

并且将结果以HTML(或者XML)页面的形式发送回浏览器。

这有助于作者保

护自己的代码,而又保证任何基于HTML的Web浏览器的完全可用性。

4.采用标识简化页面开发

Web页面开发人员不会都是熟悉脚本语言的编程人员。

JavaServerPage技

术封装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在易用的、与JSP相关的XML标识中进行动态内容生成所需要的。

标准的JSP标识能够访问和实例化JavaBeans组件,设

置或者检索组件属性,下载Applet,以及执行用其他方法更难于编码和耗时的

功能。

5.支持多层企业应用架构

一般,JSP应该只负责表现层的部分,而商业逻辑层的部分,如数据处理、

运算、分析与数据库连接处理,都要放在JavaBeans组件或者EJB中。

如图2.3

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三层结构的程序:

2.5JavaBeans

JavaBeans是用Java创建的软件组件,具有Java的安全和平台无关性,这

些软件组件是可重用的,可以用来生成其进行可视化处理的组件。

按照

JavaBeans的说法,一个组件即Java应用程序或Applet的可重复使用的部件就

是一个Bean。

通过JavaBeans可以无限扩充Java程序的功能,通过JavaBeans

的组合可快速生成新的应用程序。

JavaBeans必须遵循JavaBeans组件规范,它具有以下的特性:

属性、内

省、定制、事件和持久性。

可以将JavaBeans分为可见的Bean(控制Bean和容

器Bean)和不可见的Bean。

在Web应用程序中使用的Bean一般是不可见的。

对JSP程序而言,Bean不仅封装了许多信息,还可以将一些数据处理的程

序隐藏在Bean内部,使JSP程序的复杂度降低。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3.1系统运行环境

3.1.1开发与运行环境及配置

(1)ASP

ASP是ActiveServerPages的缩写,它内含于IIS/PWS之中,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易学易用、可以集成Script语言到HTML主页的Server端的脚本语言环境。

在ASP的支持下,利用ASP的组件ADO,开发者可以方便地访问与任何ODBC兼容的Web数据库,利用ASP的内置对象,开发者可以摆脱很多繁琐的工作,快速地开发出动态的交互式、高效率的站点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其文件的扩展名为.asp

(2)Access2003

本系统开发环境所选用的后台数据库是Microsoft公司新推出的Access2003。

在众多的数据库产品当中,Access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是中小型网站系统首选的数据库。

Acces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机制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可以通过ODBC与其他的数据库相连,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也可以与Word、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还可以通过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在数据库中嵌入和链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

现在Access2003已经集成SQL2000的很多功能。

在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中,每一个数据库都包括许多基本对象。

这些基本对象是存储信息的表,显示人机户界面的窗体、检索数据的查询、信息输出载体的报表、提高数据库应用效率的宏、功能强大的模块工具,方便灵活的数据访问页工具等。

也就是在Access数据库中,可以同时拥有很多个表、查询、窗体、报表、Web页、宏、模块等数据对象。

(3)IIS6.0

本系统运行是在IIS6.0环境下进行测试和运行的。

IIS全程是InernerInformationServices是提供ASP服务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服务器。

它既可以充当一个网络服务器,进行网络管理,向Inerner上的用户提供Web服务,也可以很方便地为个人计算机提供完善的ASP程序开发服务。

IIS与Window2000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2000Server和NTFS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erner和Intranet站点。

IIS3。

0版本以后引入了ASP,可以很容易地粘贴动态内容和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

window2000Server系统集成了IIS默认情况下IIS是安装的。

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和调试都是在IIS6.0下进行的。

(4)运行环境

前台客户端的支持:

客户端操作系统最底版是Win98以及自带的IE浏览器。

后台数据库的支持:

网络图书管理系统需要Win2000Server+Access2003数据库的支持,相比下,Access并不是好的数据库选择,而在这方面SQLServer2000功能更强大,更安全。

后台服务器的支持:

在线系统使用的是Microsoft的IIS5.0作为系统服务器。

因为本系统的各个模块里都使用的ASP的会话对象和APPlication(应用程序)对象。

一个ASP应用程序必须使用一个公用的目录结构,该目录包含网站使用的所有页面,要让这些页面都存于一个公用的目录的结构里。

(5)ODBC数据管理器配置

ODBC是客户应用程序访问关系数据库时提供的一个统一的接口,对于不同的数据库,ODBC提供了一套统一的API,使应用程序可以应用所提供的API来访问任何提供了ODBC驱动程序的数据库。

而且,ODBC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所以,目前所有的关系数据库都提供了ODBC驱动程序,这使ODBC的应用非常广泛,基本上可用于所有的关系数据库。

本系统采用了ODBC统一的接口和标准。

数据源名称为:

BookInNet配置过程如下:

控制面板—>数据源—>用户DSN—>添加—>选择MicrosoftAccessDriver—>完成—>数据源—>选择数据库—>确定。

3.1.2系统工作原理

网络图书管理系统是利用ASP技术开发的,ASP页面从服务器传送到客户端的原理与一般的静态HTML页面不相同。

从用户的一个URL请求到服务器反馈一个页面到浏览器,其流程如如4.1.4:

图4.1.4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系统后台处理流程如下:

①用户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根据请求在硬盘上找到相应的文件。

②若文件是普通的HTML文档,则服务器将直接把文件传送到客户端。

若是服务器脚本文件,那么服务器将运行这个文档,如果需要查询数据库,则通过ADO组件连接ODBC或者DNS数据源访问数据库,进行一系列运算和解释后,将最终结果形成一个纯HTNL文档。

③把形成的文档传送到客户端,结束这次连接。

3.2功能需求分析

图书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就是管理员对图书实现管理如更新存库、管理用户信息等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图书管理系统分为三大模块:

前台管理子系统、后台管理子系统、在线辅助子系统。

前台管理子系统:

根据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分析,它具有的功能包括:

浏览、检索图书:

分类查看图书:

客户在线注册、购买和填写订单:

图书分析。

后台管理子系统:

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其功能模块包括:

图书管理模块(包括查看、修改和删除、添加图书信息):

订单处理:

图书类别管理模块(包括新增删类别、类别转移):

客户注册的信息管理模块:

图书配送管理模块:

客户分析:

销售分析。

在线辅助子系统:

具有的功能包括在线帮助模块:

客户信息反馈模块。

3.3性能要求

在时间特性上:

该系统做到对响应时间的处理应具有灵敏性,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运行时间做到安全、一致和高效处理。

在安全保密上:

该系统做到安全保密、可使用性要强、要经常性地进行系统维护工作和做到系统可移植性良好等。

3.4系统数据分析

3.4.1系统E-R图

E-R(EntityRelation)实体联系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形方法,它基于对显示世界的一种认识,即客观现实世界由一组称为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组成,E-R图也是一种语义模式,它主要使用图形模型尽力地表达数据的意义。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抽象出图书流通E-R图,以便设计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的E-R图如图2.3:

图2.3图书流通的E-R图

3.4.2数据库分析

数据库是任何一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在网站设计中数据库的地位是作重要的。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也决定着系统的生命是否顽强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参考现行网络流通数据库设计并根据数据流图及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现给出本系统的数据库分析:

①“借书证号”是唯一的,所以“借书证号”决定“姓名”,每位读者应只属于一个性别,所以“借书证号”也决定“性别”;

②“馆藏号”是唯一的,所以“馆藏号”决定“书名”、“分类号”、“作者”、“价格”;

③“单位编号”是唯一的,所以“单位编号”决定“单位名称”;

④每位读者在一个时间只能借一本书,所以“借书证号”+“馆藏号”决定“借阅时间”。

如果将这些数据项置于一个关系模式中,根据范式理论,该关系模式属于1NF(第一范式),它存在删除异常和冗余等问题,不是理想的模式,因此要把它分解成满足3NF或BCNF的关系模式。

根据范式理论和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上面的E-R图可转换为4个关系模式:

1图书(馆藏号、书名、分类号、作者、价格);

2读者(借书证号、姓名、性别、单位编号);

3借阅(借书证号、馆藏号、借阅时间);

④单位(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其中打下划线的为码,这样就解决了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等问题。

我们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按照上述的设计思想,共设计了读者表,书目表,馆藏表,流通表等百余张数据表,然后创建视图和存储过程。

下面举例说明:

读者表:

借书证号、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