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55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docx

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

高二历史LS-16-01-19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

编写人:

罗建明审核人:

高二历史备课组时间:

2016-05

班级:

__________组别:

__________组名: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十月革命的条件、特点、意义;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状况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状况“”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目标:

推翻。

(3)结果: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②资产阶级掌握实际权力。

(4)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四月提纲”

(1)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的任务。

(2)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的口号。

(3)争取以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帮助下,占领。

(2)等城市起义相继成功。

 伟大的开端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措施

内容

政治

通过《》,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外交

通过《》;退出“一战”

经济

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组织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列宁当选为主席

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思考探究一]

史料一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史料二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幅员辽阔的资本主义大国中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理论,第一次在俄国变为光辉的现实。

十月革命激励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亿万人民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中去。

——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史料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

(1)史料一表明,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2)史料二是如何阐述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的?

(3)结合史料二,史料三中第一个“新纪元”应如何理解?

(4)史料三中第二个“新纪元”是什么意思?

[答案]

(1)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2)打击了帝国主义,激励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伟大斗争。

(3)使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论变为现实,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国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4)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

[思考探究二]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俄国的资本家们受到西方资本家和沙皇统治的双重压榨。

材料二: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的血红的余光照在家家窗户玻璃上面,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

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胸膛里,将这些人抛掷出来,好像投扔无用的矿渣一样。

他们,面孔被煤烟熏得漆黑,嘴里露出饥饿的牙齿,沿着大街走着。

……工厂吞食整整一天的时光,机器从人们的筋骨里榨取了它所需要的力量。

一整天的时光就这样毫无踪影地从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却向自己的坟墓又走近了一步。

——节选自高尔基《母亲》

材料三: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屡屡吃败仗。

最糟糕的是,士兵们不知道这战斗是为谁而战,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俄国而不是美国、英国或其他国?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具备革命的物质基础。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在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机会。

[拓展提升]一。

时空坐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多种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文明史观

政治文明方面制度创新:

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现代史观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

《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

革命史观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比较分析(结合本国国情)以及相关的启示

同:

①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②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③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④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类别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革命

革命发展的过程

基本上采用和平、合法的斗争

建立武装、建立政权与争取群众结合

夺取政权的形式

最后夺权才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胜利“取决于两三天的斗争”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长达几十年

武装斗争的位置

先占领城市,后波及农村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取得胜利的时间

取胜相对迅速而容易

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启示:

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四.比较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

项目

巴黎公社革命

十月革命

相同点

性质

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

方式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背景

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不同点

领导者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自发斗争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措施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设法恢复工厂生产,组织合作社,努力改善劳动条件

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结果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经验和教训

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新纪元

五.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

(1)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特点

(1)从理论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摆脱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六.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斗争目标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斗争结果

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当堂检测]

 

1.下列两幅图片与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解析】 巴黎公社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A项错误;巴黎公社时期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自发的起义,不是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项错误;二者都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故选D项。

2.马克思曾说过:

“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这句话的本意是(  )A.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着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若资本主义不发展,则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压迫;若发展,则受资本主义压迫,故B项符合题意。

3.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这一特点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注意理解“现实”的含义,指的是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而巴黎公社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的胜利才真正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故选D项。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

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小市民……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

“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

”正确的回答是(  )

A.罗曼诺夫王朝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兵代表苏维埃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解析】 关键信息是“一九一七年的四月”。

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权的应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项于二月革命中被推翻,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5.《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解析】 本题考查“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结合题干“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A、C、D三项与史实及题干均不符合,答案选B项。

6.《世界史纲》指出:

“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

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

”该论述(  )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解析:

选B 马克思认识到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具有“阶级觉悟”,并且进行了阶级对抗,这使马克思对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

7.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解析:

选B。

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知,当时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与“面包”。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选B项。

8.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

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

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选B。

1917年7月,二月革命已经结束,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

俄军的叛乱是对临时政府的打击,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击退叛军,保卫了首都;首都控制在布尔什维克党手中,也对临时政府不利,故两者都使临时政府陷入困境,故选B项。

工兵代表苏维埃在二月革命后已经产生,故A项错误;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成立是在十月革命后,故C项错误;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是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故D项错误。

9.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

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影响的认识。

从材料信息“20世纪20年代初”“红色恐惧”等可看出,十月革命的胜利引起美国政府的恐慌。

B、D两项在时间上不符,A项的影响力没有这么大。

10.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析】 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次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这一观点的发展。

11.1917年,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这一年内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这两次革命除了各自的特色外,其共同之处是(  )

A.阶级力量对比关系B.革命的主力和斗争手段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D.革命的任务和革命动力

解析:

选B 1917年俄国发生的两次革命分别是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十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前者阶级力量对比为人民群众与沙皇统治,后者阶级力量对比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两次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斗争手段都是武装起义,故B项正确;前者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革命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故C项错误;前者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者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故D项错误。

12.材料一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1917年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

(1)材料一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

对此他主张怎样夺权?

(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布尔什维克党的夺权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夺取政权后的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什么态度?

请分析苏维埃政府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他主张和平夺权。

(2)由和平夺权变为暴力夺权。

关键因素:

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苏维埃的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3)夺取政权后的苏维埃政府反对当时的战争,希望尽快和平。

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长期饱受战争之苦的俄国人民希望尽可能快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课堂小结】1.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2.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革命任务来看,它主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从革命结果来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俄国二月革命只是十月革命的准备。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4.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高二历史LS-16-01-19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学案

编写人:

罗建明审核人:

高二历史备课组时间:

2016-05

班级:

__________组别:

__________组名: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十月革命的条件、特点、意义;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状况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状况“”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目标:

推翻。

(3)结果: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②资产阶级掌握实际权力。

(4)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四月提纲”

(1)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的任务。

(2)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的口号。

(3)争取以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帮助下,占领。

(2)等城市起义相继成功。

 伟大的开端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措施

内容

政治

通过《》,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外交

通过《》;退出“一战”

经济

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组织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列宁当选为主席

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思考探究一]史料一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史料二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幅员辽阔的资本主义大国中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理论,第一次在俄国变为光辉的现实。

十月革命激励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亿万人民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中去。

——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史料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史料一表明,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毛泽东

 

(2)史料二是如何阐述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的?

 

(3)结合史料二,史料三中第一个“新纪元”应如何理解?

(4)史料三中第二个“新纪元”是什么意思?

 

[思考探究二]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俄国的资本家们受到西方资本家和沙皇统治的双重压榨。

材料二: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的血红的余光照在家家窗户玻璃上面,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

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胸膛里,将这些人抛掷出来,好像投扔无用的矿渣一样。

他们,面孔被煤烟熏得漆黑,嘴里露出饥饿的牙齿,沿着大街走着。

……工厂吞食整整一天的时光,机器从人们的筋骨里榨取了它所需要的力量。

一整天的时光就这样毫无踪影地从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却向自己的坟墓又走近了一步。

——节选自高尔基《母亲》

材料三: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屡屡吃败仗。

最糟糕的是,士兵们不知道这战斗是为谁而战,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俄国而不是美国、英国或其他国?

 

[拓展提升]一。

时空坐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多种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文明史观

政治文明方面制度创新:

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现代史观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

《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

革命史观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比较分析(结合本国国情)以及相关的启示

同:

①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②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③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④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类别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革命

革命发展的过程

基本上采用和平、合法的斗争

建立武装、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