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59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妇产科护理学教材(课后习题集)参考答案

绪论:

1.妇产科护理对象的隐私与其他护理对象的不同点有哪些?

答案:

妇产科护理对象特殊,工作性质特殊,生殖系统又是人们比较敏感的话题,与家庭和婚姻以及社会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未婚先孕涉及到的流产或者分娩,性方面的诸多困扰,性传播疾病,都需要替护理对象保护其隐私。

2.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对象的人文关怀?

答案:

妇产科护理工作相对其他科室,工作繁重,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家庭和社会,护理部应解决实际问题,缓解护士的压力,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护士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调动妇产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更好地为妇产科患者服务的目的。

加强护患沟通,

 

第一章:

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

1.名词解释:

月经周期、围绝经期、前庭大腺、会阴、排卵。

参考答案:

月经周期:

相邻两次月经来潮第1天间隔的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为28天)。

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是指40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的一段过渡期,历时短则1~2年,长者可达10余年。

前庭大腺:

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黄豆大小,左右各一,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其分泌的黏液起润滑阴道的作用。

会阴: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的会阴又称会阴体,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会阴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排卵:

指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

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2.试述子宫各韧带的作用。

(1)子宫阔韧带:

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的作用。

(2)子宫圆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

(3)子宫主韧带:

是固定子宫颈位置的重要韧带。

(4)子宫骶韧带:

间接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3.描述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后两者称为子宫附件。

(1)阴道是性交器官、月经排出和胎儿娩出的管道。

(2)子宫是产生月经的器官、孕育胚胎和胎儿的场所,在分娩时提供主要力量,迫使胎儿及其附属

物娩出。

(3)输卵管的伞部具有拾卵作用;壶腹部与峡部交接处为精卵相遇的场所;肌层的蠕动和纤毛的摆动可输送受精卵。

(4)卵巢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即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

4.试述骨盆的分界和类型。

以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缘、骶骨岬上缘的连线为界,骨盆分为大骨盆(与分娩无直接关系,

又称假骨盆)和小骨盆(胎儿娩出的通道,又称真骨盆)。

骨盆分4种类型:

女性型;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

5.阐述卵巢、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各经历哪些阶段。

卵巢:

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黄体萎缩。

子宫内膜:

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6.比较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作用部位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促进子宫发育,提高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促使子宫内膜进入增生期

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

性;促使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功能旺盛,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进入分泌期

宫颈

使宫颈口变软、松弛,宫颈黏液增多而稀薄

使宫颈黏液减少而黏稠

输卵管

促进发育,增强蠕动,有利于受精卵输送

抑制蠕动

阴道上皮

促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增加,阴道酸度增强

促使角化的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乳房

促进乳腺管增生,大量雌激素可抑制乳汁分泌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其他

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形成,促进水钠潴留和钙盐沉积,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0.3~0.5℃;促进

水钠排泄,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调节

作用

7.简述月经期健康教育

(1)正确认识月经是一种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时不必过度紧张、焦虑,保持情绪稳定。

(2)月经期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护垫、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

(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勿食生冷、辛辣的食物,补充含铁、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

肝脏、肉类。

(4)禁止游泳、坐浴、阴道冲洗、性生活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减少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发生。

(5)月经期可正常工作,但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1.名词解释: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胎方位:

胎方位简称胎位,是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前后左右关系。

2.简述自测胎儿安危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护士应教会孕妇及其家属数胎动、听胎心音的方法。

孕妇自妊娠30周开始,应每天早、中、晚

各数1h的胎动。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胎动不低于3次,12h的胎动累计数不小于10次。

12h胎动累计数小于10次提示胎儿有宫内缺氧,应及时就诊。

听取胎心音,应在胎儿的背部听取1分钟的胎心音,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

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窒息,应立即就诊。

3.简述如何安排产前检查及产前检查的次数。

产前检查的时间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12周以内建立围生期保健卡,自妊娠20周起进行系列产前检查,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1次,36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40周以后随诊。

有高危因素者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4.如何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

1)营养指导:

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对孕妇营养有特殊要求。

因此,孕期营养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护士应指导孕妇注意热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入,使饮食多样化,荤素粗细搭配,多食蔬菜和水果,以防发生便秘。

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以及妊娠期药物护理:

胎盘虽能阻止某些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但其屏障功能极其有限。

各种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等,以及对胚胎和胎儿有害的分子量小的药物,均可以直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因此,孕妇用药应慎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性生活指导:

妊娠期前3个月及末3个月均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感染。

妊娠12周以后,如无异常情况,虽然可以有性生活,但也应节制。

4)孕期自我监护:

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判断异常症状,出现阴道流血及流水、头痛及头晕、腹痛、胎动异常等,及时就医。

5)胎教:

孕妇可有选择性地看书、报、电影、杂志,参加一些有趣的交谈和社交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

6)活动与休息:

妊娠28周后可适当减轻工作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宜左侧卧位休息,适量运动。

7)先兆临产:

孕妇应知道临产先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分娩发动之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先兆临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5.试述早期妊娠的诊断依据。

(1)症状

1)停经:

平时月经规律、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妇女,一旦月经过期10天以上,应考虑妊娠。

停经是已婚妇女或曾经有过性生活的育龄期妇女最早出现、最重要的妊娠症状。

2)早孕反应:

约50%的孕妇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减退、喜食酸物或厌油腻、呕吐及流涎等现象,即早孕反应,多在妊娠12周左右自然消失。

3)尿频:

妊娠早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引起尿频。

妊娠12周,子宫体进入腹腔后不再压迫膀胱,尿频症状自然消失。

(2)体征

1)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变软,宫颈阴道部充血并呈紫蓝色。

黑加征(Hegarsign)阳性。

2)乳房的变化:

妊娠第8周起,乳房逐渐增大,孕妇自觉乳房胀痛,乳头、乳晕着色,有蒙氏结节。

(3)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

受精卵着床后,滋养细胞分泌HCG,在尿液和血液中可测出。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检查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

腹部B型超声最早在停经5周见到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时即可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活胎。

6.阐述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子宫增大,宫底升高;妊娠18~20周,孕妇可自觉胎动;

(2)体征:

妊娠18~20周,用普通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心音;妊娠20周后,可经孕妇腹壁触及胎体。

(3)辅助检查:

B型超声显示胎体、胎动、胎心搏动、胎头及胎盘等的完整图像,可确诊妊娠、活胎及胎儿的数目。

7.如何推算预产期?

从末次月经第1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月份算法相同,日数加15。

预产期的具体日期指的是妊娠满40周的日期,因此,与预产期前后相差1~2周分娩都属于足月分娩。

如果孕妇的月经不规律或末次月经日期不清楚,则可根据早孕时的妇科检查记录、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出现的时间,以及子宫底高度、B超检查结果等相关指标综合推测。

8.试述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

(1)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

1)子宫:

妊娠后子宫增大、变软。

妊娠12周后,增大的子宫超出盆腔,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

妊娠子宫一般略向右旋,足月妊娠时,子宫大小约为35cm×25cm×22cm,容量约为5000mL,重量约为1000g,容量较未孕时增加约1000倍,重量增加约20倍。

在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增生并肥大,呈紫蓝色,质软。

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宫颈鳞柱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称为假性糜烂。

子宫峡部于妊娠10周左右明显变软;非孕时长约1cm,随着妊娠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子宫腔的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2)输卵管:

妊娠期输卵管充血、伸长,但肌层无明显增厚,输卵管系膜血管增多。

3)卵巢:

卵巢略增大,停止排卵,但妊娠黄体并不萎缩。

一侧卵巢于妊娠10周可见妊娠黄体,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以维持妊娠。

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4)阴道、外阴:

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呈紫蓝色;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大;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乳酸含量增多,阴道内分泌物增加,pH值下降,不利于致病菌生长。

外阴局部充血、增厚,有色素沉着,伸展性增强。

(2)血液系统的生理变化:

1)血容量:

自妊娠6~8周开始,孕妇的血容量随着妊娠月份的增长而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孕妇的血容量比孕前增加30%~45%,约增加1500mL,其中血浆增加量大于红细胞增加量,出现血液相对稀释,为生理性贫血。

2)血液成分:

由于血液稀释,正常孕妇的红细胞计数约为3.6×1012/L,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

孕妇的白细胞自妊娠7~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为(10~15)×109/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改变不大,而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变化。

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无明显改变,故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沉加快。

(3)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

1)心脏:

因膈肌升高,孕妇的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故心浊音界稍扩大。

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快,心脏移位使血管扭曲,多数孕妇心尖区可闻及Ⅰ~Ⅱ级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为生理性杂音。

妊娠晚期妇女的心率在休息时增加10~15次/分。

2)血流动力学

(1)心排血量:

从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左侧卧位测得的心排血量较未孕时约增加30%。

(2)血压:

妊娠早、中期妇女的血压偏低,妊娠晚期妇女的血压轻度升高。

一般收缩压无变化,

舒张压轻度降低,脉压稍增大。

(3)静脉压: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而使下肢、外阴及直肠静脉压增

高,故孕妇易发生下肢水肿、下肢与外阴静脉曲张、痔。

9.简述先兆临产的具体内容。

分娩发动之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先兆临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胎儿下降感:

初产妇在分娩前1~2周多有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增多、呼吸轻快等表现,

由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所致。

同时,子宫底位置下降,胎先露入盆压迫膀胱而引起尿频现象。

(2)不规则宫缩(假临产):

分娩前产妇常感到子宫不规则收缩,于分娩前1~2周多见。

其特

点为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规律,强度不进行性加强,也不伴有宫口扩张,只是自觉轻微腰酸、下腹

酸胀,于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应用强镇静剂可抑制。

(3)见红:

一般在分娩发动前48h内,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会导致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

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与宫颈黏液混合形成的血性分泌物经阴道排出,称为见红。

见红是先兆临产较可靠的征象。

若阴道流血量较多,则属于异常现象。

 

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1.试述临产的标志。

临床上对分娩的全过程是如何分期的?

临产标志: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有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30s以上,间歇时间为5~6min,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产程分期:

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

临床分为3个产程。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是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开全(10cm)为止。

初产妇的第一产程为11~12h,经产妇的第一产程为6~8h。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的第二产程为1~2h;经产妇的第二产程仅为分钟,一般不应超过1h。

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min,不应超过30min。

2.试述产程各期中产妇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第一产程:

规律宫缩观察宫缩鼓励进食

宫口扩张及胎儿下降产程进展(宫口及胎儿下降)排空膀胱及直肠

胎膜破裂胎膜的完整性密切观察产程

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心率听取胎心音

心理护理(减轻疼痛)

第二产程宫缩进一步增强观察胎心音指导孕妇正确用力

胎儿娩出会阴的评估密切观察产程

第三产程胎盘剥离胎盘剥离征象耐心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新生儿评估新生儿护理

预防产后出血

3.简述如何观察产程进展,如何进行外阴消毒,如何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1)产程进展:

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用阴道检查的方法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以坐骨棘为标准,用绘制产程图,连续观察产程进展。

(2)外阴消毒:

产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

护士先用清水为产妇清洁外阴部的血迹和黏液、肛周的粪便,然后用肥皂水擦洗外阴(为防止冲洗液流入阴道,冲洗时用消毒干纱球盖住阴道外口,冲洗完毕去除),擦洗顺序为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大腿内上1/3、会阴和肛门周围。

温开水冲掉肥皂水,冲洗后用消毒棉球(1∶1000新洁尔灭或0.5%碘伏)消毒外阴,消毒顺序同擦洗顺序。

(3)新生儿Apgar评分:

用于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

以出生后1min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表3-1)。

满分为10分属正常新生儿,7分以上尚属正常,4~7分提示缺氧较严重,4分以下提示缺氧严重,应在出生后5min再次评分。

4.叙述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及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当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接产者可于宫缩时让产妇向下屏气略用腹压,左手握住子宫底并按压,右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当胎盘娩出至阴道口时,接产者用双手捧住胎盘,向一个方向旋转并缓慢向外牵拉,协助胎膜完全剥离排出。

接产者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之前按揉及下压子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胎盘部分剥离而造成产后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等并发症。

预防产后出血:

胎盘胎膜娩出后,接产者应立即为产妇按摩子宫,以刺激其收缩,减少出血。

对于估计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前肩娩出时,可应用缩宫素10~20U或麦角新碱0.2mg肌内注射。

若胎儿娩出已30min,但胎盘仍未排出且出血不多,则可先为产妇排空膀胱,再轻轻按压子宫底并注射宫缩剂。

若胎盘仍不能排出,则可行徒手剥离胎盘术。

第四章产褥期母婴护理

1.产褥期子宫和乳房的变化有哪些?

子宫的变化:

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体积的缩小。

胎盘娩出后,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产后1周,子宫体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已摸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子宫恢复至非妊娠期大小.产后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子宫内膜基本修复;产后6周,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

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关闭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乳房的变化:

产褥期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妊娠期,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孕激素进一步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随着胎盘的剥离排出,胎盘催乳素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解除了对垂体催乳素的抑制,产妇开始泌乳。

2.如何处理产后尿潴留?

产后4~6h,护士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充盈的膀胱使子宫收缩欠佳而引起产后出血。

产妇不能自行排尿,护士可用热敷、暗示、针灸等方法诱导其排尿,必要时予以导尿。

3.简述正常恶露的特点。

1)血性恶露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的蜕膜组织。

血性恶

露一般为产后最初3天内的恶露。

2)浆液性恶露

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黏液、阴道排液,并含有细

菌。

浆液性恶露一般于血性恶露后持续约10天,为产后第4~14天的恶露。

3)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色较白,黏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的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白色恶露自产

后第14天开始,持续2~3周

4.如何预防产褥期感染?

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床单的清洁、整齐、干燥;因产妇有恶露,出汗多,故要及时更换会阴垫及衣服、被单;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护士应指导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大便后用水清洗,勤换会阴垫;适当抬高床头或半卧位,促进恶露的排出。

第五章高危妊娠管理

1.分析胎心监护的结果。

无宫缩时记录下的胎心率正常的胎心率为110~160次/分,10分钟内持续在160次/分以上或110次/分以下称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基线摆动包括摆动振幅和摆动频率。

摆动振幅是指胎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度,正常为6~25次/分;摆动频率是指1分钟内波动的次数,正常为6次以上。

表示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胎儿健康的表现;胎心率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或静止提示胎儿的储备能力丧失。

2.试述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内容。

胎儿窘迫:

胎动、胎心率、羊水性状、胎盘功能检查、胎心监测

新生儿窒息:

产前、产时有无诱发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新生儿的Apgar评分(皮肤颜色、呼吸、心率、反射、肌张力)

第六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1.简述常见异常妊娠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

答:

举例自然流产

(1)概念: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流产发生在12周以前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为晚期流产。

(2)临床表现:

停经、阴道流血和腹痛

(3)护理评估:

了解孕妇的健康史,孕妇本次妊娠的过程,早孕反应发生的时间,询问流血的时间、量、颜色,并询问是否有组织物随之排出;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的情况;HCG和孕酮的检查;B超检查。

2.简述常见异常妊娠的治疗原则。

答:

举例自然流产

治疗原则:

除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之外,其余流产,一旦确诊应积极终止妊娠,减少出血量。

3.简述常见异常妊娠的护理措施。

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待找出流产的原因后再妊娠,并保胎到发生流产的月份。

答:

举例自然流产

护理措施:

护士应指导先兆流产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注意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禁止性生活及不必要的阴道检查、肛门检查及其他一切诱发宫缩的刺激,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指导患者勤换月经垫及内裤,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等情况,及时了解其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观察患者腹

痛和阴道流血症状,以及分泌物的性质、颜色、气味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者保胎药物治疗。

做好清宫术或引产术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阴道流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

护士应安慰患者及其家属,适时说明病情,解释相关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保胎信心,鼓励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第七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1.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哪个时期最易发生心力衰竭?

为什么?

妊娠32~34周后、分娩期(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产后3天内心脏负担最重,是心脏病孕妇的危险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2.护士应如何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3.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妊娠期护理措施有哪些?

 

第八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1.产程异常都包括哪些内容?

分别解释其概念。

(1)潜伏期延长:

潜伏期超过16h。

133

(2)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超过8h。

初产妇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1.2cm/h,经产妇活跃期宫颈

扩张速度<1.5cm/h,提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

进入活跃期后,宫口扩张停止4h以上。

(4)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h(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时以超过3h为标准),经

产妇超过lh尚未分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

第二产程达1h而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

在宫颈扩张减速期和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最快。

此阶段初产妇胎头下降

的速度<1.0cm/h,经产妇胎头下降的速度<2.0cm/h,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

宫颈扩张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止超过1h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8)滞产:

总产程超过24h

(9)急产:

总产程不超过2小时者

2.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应如何处理?

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宫缩乏力。

其特点是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

仅收缩力弱,宫缩持续时间短而间歇时间长。

在宫缩高峰,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

仍可出现凹陷。

协调性宫缩乏力可导致宫颈不能正常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使产程延长或停

滞。

处理:

无论是原发性宫缩乏力还是继发性宫缩乏力,首先应查找其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恰当的处理。

对于有明显头盆不称,不能经阴道分娩者,护士应协助医生及时为其行剖宫产术。

对于估计可

经阴道分娩者,加强宫缩。

加强宫缩的方法:

(1)心理护理:

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待产环境,消除其精神紧张;适当在室内活动,以助于加强宫缩。

鼓励产妇进食,给予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

(2)对于产程长、过度疲劳的产妇,护士应遵医嘱给予其镇静剂。

(3)对于经上述一般护理,产程仍无明显进展者,排空充盈的膀胱、刺激乳头。

针刺穴位:

通常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人工破膜:

对于宫口扩张≥3cm、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应在宫缩间歇期、下次宫缩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