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45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题:

《数一数》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5

自主探究20

 

巩固拓展10

 

梳理整合5

 

 

看+想

出示主题图,初步探索。

师:

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分别在哪里?

讲+做

1、请你说一说:

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组代表说。

2、你们刚才都把图中的物体都数出来了,那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

把你们所认识的数字从数字卡片里抽出来并读给大家听,看哪组同学表现特别棒!

看+做+讲

1、数周围的实物。

2、游戏:

火车钻山洞

游戏方法:

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自相要素

1、课后作业:

大家都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请大家回去从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一句话。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一数》《比多少》

学校:

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体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7

自主探究18

 

巩固拓展9

 

梳理整合6

 

 

想+做+讲

“同样多”(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呢?

2、小兔去搬砖,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小兔和砖谁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做+想+讲

“比多少”

1、小猪是扛木头,小猪和木头比,谁多,谁少呢?

动手摆一摆:

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大头在桌子上摆一摆。

2、除了小兔和砖以外,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想+讲

1、:

猜一猜

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另一个小朋友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作出“多了”或“少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2、说说自己对“同样多”的理解。

3、独立完成第7页做一做1.、2、3

自选要素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一(书中第8页)的1-4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位置《上下前后》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6

自主探究16

 

巩固拓展10

 

梳理整合8

 

 

看+想+讲

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师:

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板书课题:

上下、前后。

想+讲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

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做+讲

1、一起完成第九页“做一做”

2、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游戏方法:

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自选要素

完成练习二;1、2两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位置《左右》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5

自主探究17

 

巩固拓展12

 

梳理整合6

 

 

做+想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

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看+想+做+讲

1、说一说:

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

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

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摆一摆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看+讲

1、你前面的同学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左手做什么,右手做什么

自选要素

作业:

今天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我们的左右手还能做什么。

教学

反思

 

课题:

1~5的认识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会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3

自主探究17

巩固拓展16

梳理整合4

 

 

看+讲

1、观看主题图,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想+讲

1、认识1

(1)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3,4,5(教学方法同上)

看+做+动+想

1、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

2、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请你拿出5个圆片。

3、完成课本第21页的第1―4题。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小本练习册第10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比大小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点

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5

自主探究18

巩固拓展15

梳理整合2

 

 

听+讲

1、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2的前面是几?

2、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1、观看主题画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看+想)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做+想+讲)

  3=3  3等于3      3>2  3大于2    3<43小于4

3、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听+看)

4、写出式子,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看+讲)

看+想+做+小动

 1、第19页的第6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小本练习第11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几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3

自主探究20

巩固拓展13

梳理整合4

 

 

看+想

1、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问: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些人?

想+讲+做+小动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

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4?

小朋友排第几?

解放叔叔呢?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大动+做+讲

1、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

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

1、第23页的第1题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第23页的第2题

3、小本练习册第12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与合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5

自主探究18

巩固拓展14

梳理整合3

 

 

看+做

1、比较大小

3○44○25○12○3

2、看图回答

○○△△□△□☆

一共有()△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看+做+想+动+讲

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

(1)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2、学习5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分分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看+做+动+想

1、完成21、22页的内容。

2、完成23页的3、4题。

(摆一摆,涂一涂,填一填)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小本练习册第13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加法的认识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3

自主探究20

巩固拓展15

梳理整合2

 

 

1、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

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

(做+想+看)

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

(看+想+说+听)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看+讲)

2.学习加法算式

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么表示呢?

(想+做+讲)

板书:

3+1=4

:

加号等号

强调: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

加号后面的1呢?

4又表示什么?

1、完成第24页做一做(看+讲)

2、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

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数。

(看+小动+做+讲)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小本练习册第14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5以内的加法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3

自主探究19

巩固拓展15

梳理整合3

 

 

看+做

1、看图填数

○○○○○○

()()

1、观察25页主题图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看+讲)

2、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

(小动+做+讲)

3、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看+讲+想)

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说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完成做一做第3题(边摆边列算式)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1、完成练习五的2题

2、小本练习册第15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减法的认识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4

自主探究19

巩固拓展15

梳理整合2

 

 

听+做+讲

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2、对口令:

5以内数的组成。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看+讲)

认真观察主题图,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

2、学习减法算式(想+做+讲)

(1)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4-1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看+想+讲

1、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

请你猜一猜。

2、第26页的做一做

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并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

(4人小组合作完成)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

怎样计算减法?

 

作业

1、完成书28页第3题

2、完成小本练习册第16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重点

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

自主探究

巩固拓展

梳理整合

 

 

听+看+讲

1、对口令:

5以内数的组成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

1、认真观察第27页主题图(看+讲+想)

说说图意,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想+小动+讲)

启发提问:

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算式是怎样的?

5-3得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1、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第1题(看+讲)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为什么?

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独立完成第2、3题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1、练习五第4,5题

2、小本练习册第17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加减法的练习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8

自主探究16

巩固拓展14

梳理整合2

 

 

1、按数的顺序说出数

(看+讲)

1 ( ) 3  4  (  )

5()( ) 2  1

( )( )3 ( ) (  )

2、5以内加法练习(想+做)

出示1234

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

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3、5以内减法练习(小动+讲)

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1、P29页的第6题(看+做)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故事(想+小动+讲)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

谁编的最好?

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3、第29页的第7题。

(想+做)

全班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数学小游戏:

(大动+做)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2、听算式,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听+做)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

小本练习册第18,19页

教学

反思

 

课题:

0的认识及0的加减法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2、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4

自主探究18

巩固拓展16

梳理整合2

 

 

看+想

出示挂图,看猴子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

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什么也没有(看+想+大动)

(1)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2)盘子里有1个桃,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3)盘子里有1个桃也没有,用哪张卡片表示?

有吗?

师:

什么也没有用:

0“来表示。

2、揭示第二种含义:

起点(看+想)

观察直尺图,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

在几的前面。

强调:

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1、观察小鸟图(看+讲+做)

(1)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2)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3-3=0

2、观察青蛙图(看+想+做)

(1)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2)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4+0=4

(3)完成想一想:

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

(想+小动+讲)

3-3=04+0=45-0=5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

3、第31页的第1、2、3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整理和复习

学校:

班级:

科目:

数学授课人:

时间:

年月日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见发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问题导入3

自主探究20

巩固拓展15

梳理整合2

 

 

听+讲

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吗?

1、复习序数(看+想+小动+讲)

观察情境图,放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