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59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试题及解析.docx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试题及解析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试题及解析

初中音乐

(一)

长城谣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唱练结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该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演唱该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得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

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听后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二)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1)学生朗诵歌词。

师生交流讨论歌曲中的个别字词的含义。

(2)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再听歌曲的示范演唱。

(4)通过视唱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

3、学习歌曲的节奏。

(1)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基本的节奏句型是:

 

(1)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

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2)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4、学习歌曲的曲调。

(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歌曲的曲调;

(2)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

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如按下面的大致“线形”做动作:

 

5、学习歌曲的歌词。

(1)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2)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运用乐器(口琴或竖琴)吹奏其中的几个乐句或整个乐曲,并鼓励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四)课堂小结

师: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不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和生活中都能踏实认真,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真真正正行动起来!

 

试讲要求:

第一:

试讲10分钟;

第二:

能够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第三:

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指挥该歌曲。

解析:

第一题:

参考以上教案设计。

第二题:

1、强调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也应有必要的教师传授;2、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应当有适当的接受性学习;3、倡导合作学习,也要注重发挥个体学习的特点和优势;4、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题:

该歌曲为4/4拍,教师可以根据该拍子的强弱规律,先交给学生4/4拍的正确指挥图示。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示范一遍该歌曲如何指挥,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并讨论正确的指挥方式。

最后,选取小组到课前展示。

(二)

《沂蒙山好风光》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尊重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模仿、师生互动、唱练结合、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知识与及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地演唱该歌曲;掌握歌曲中所采用的音乐创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演唱该歌曲;并体会山东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模仿老师拍击《沂蒙山好风光》的节奏型。

老师用二胡演奏《沂蒙山好风光》的旋律,请学生用刚才所拍的节奏为音乐伴奏。

师: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从音乐中获得了哪些感受?

(优美舒畅)

(二)新课学习

1、第一次欣赏录像片《沂蒙山好风光》。

(投影:

沂蒙山好风光——山东民歌)

2、简介歌曲。

3、学生分小组讨论山东的人文地理知识。

如山东特产,山东话的特点。

4、教师边唱边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风格对民歌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

5、用“lu”哼唱旋律。

6、学生自主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三)进一步分析歌曲

1、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歌曲的调式和结构。

师:

歌曲分为几句?

(4句),民歌有哪几种?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该歌曲属于其中的哪种?

(小调)

2、学生模仿演唱歌曲中的衬词“哎”。

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所运用的音乐创作手法:

鱼咬尾、一字多音。

师:

我们用汉字接龙的游戏来初步感受“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先用语言接龙来理解什么事“首尾”相接;再进一步练习“旋律接龙”;最后明确前句的“尾”为后句的“头”)。

师: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分析一下歌曲中的“鱼咬尾”是怎么体现的?

(认识2、1、6、5)各音的作用。

4、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巩固新课

1、欣赏《沂蒙颂》片段:

乳汁救伤员。

2、欣赏柳琴曲《春到沂蒙》片段。

3、比较这两段音乐主题与《沂蒙山好风光》这首民歌之间的联系。

4、归纳出调式和旋律骨干音是旋律风格的核心因素。

(五)创作练习

师: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四人为一小组,进行简单的五声调式旋律创作。

由学生对所创作的旋律进行试唱、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

不同地区的民歌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多认识、多了解,能够包容、尊重不同地区的音乐!

 

试讲要求:

第一题:

试讲10分钟;

第二题:

能够从音乐的本体性出发进行教学;

第三题:

在教学中体现生生合作。

解析:

第一题:

参考以上教案设计

第二题: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欣赏、聆听作品;2、教唱歌曲;3、分析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并运用柯尔文手势解决;4、讲解“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创编;5、感受我国民族调式、小调等音乐基础知识。

第三题:

1、引导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歌曲的结构和调式;2、学生之间进行节奏接龙游戏;3、学生分组运用“鱼咬尾”进行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