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537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8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docx

精品人教第七册语文教案及反思doc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四年二班

执教:

张艳梅

 

四年级上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

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

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

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1.观潮  

第二周  

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  

第三周  

语文园地一、5古诗两首  

第四周  

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  

第五周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第六周  

国庆放假  

第七周  

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  

第八周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13白鹅、14*白公鹅、15猫、  

第十周  

16*母鸡、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  

第十二周  

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首、21搭石、  

第十三周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  

第十四周  

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  

第十五周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十六周  

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第十七周  

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十八周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迎考  

1、观潮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

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

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

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

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

“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

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

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

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

理解词语“横贯”。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两丈多高有多高?

“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

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

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

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正确;

(2)读通顺。

    

思考:

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

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

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

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

(机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

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

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

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选做题)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

(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

(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

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

(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

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

两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

(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

(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

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

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

(横、侧、远、近、高、底)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

(横看:

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

奇峰陡峭;远看:

隐天蔽日;近看:

危崖险岩;高处俯看:

身沟幽壑;山下仰望:

重峦叠嶂。

)       

师小节:

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为什么说:

“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

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

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

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

(板书诗题)  

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