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54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XX(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

建设单位:

XX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XX市XX区

法定代表人:

1.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1.2.1编制依据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XX市工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4)《沈本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5)《沈本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1.1.2.2编制原则

(1)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满足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规划发展目标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2)整体规划、分期实行、基础先行、有序滚动。

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引入和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以满足和方便进驻企业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效能、减少环境污染。

(3)坚持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以人为本,创造绿色生产和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政府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府在创造条件并做好相关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投资效率。

1.1.3项目提出背景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

地理位置东临吉林通化,南接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西临辽阳,北靠沈阳、抚顺,是沈丹铁路和沈丹高等级公路的重要枢纽。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8420k平,城市人口156.5万。

XX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推动XX沿海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发展和XX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为沈阳和XX未来发展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沈本一体化重大决策。

XX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综观全国和全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XX地理位置和资源生态特点,同时做出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是创新合作,融入XX中部城市群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性、方向性决策。

XX作为XX中部城市群中距离中心城市沈阳最近的城市之一,与沈阳区位一体、产业相依、资源互补、人文同缘,是较为典型的“近中心城市”。

同时与周边丹东、大连等沿海城市相距不远,又是“近海城市”。

“五点一线”和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为具有“两近”优势的XX带来难得的双重发展机遇。

为构建沈本工业经济带,以产业配套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全方位承接沈阳中心城市辐射。

形成沈本一体化良好的空间发展格局,XX市政府及时提出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向东北扩展,高起点建设城市新区,拉近XX中心城市与沈阳的距离,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备、生态环境优美以商贸和居住为主的XX新城的战略措施。

为XX市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定位和方向。

XX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于2008年4月已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

XX新城是沈本工业经济带的核心之一,是实现沈本一体化的重要战略空间,是沈本一体化新的增长极。

为充分依托XX的医药产业基础和重要资源,跨区域整合医药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发展新的接续产业,XX市作为国家级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将现代中药产业作为XX的接续产业之一,把XX新城定位为XX(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全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链(创新药物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链、标准辽药种植产业链),发展创新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独具特色的“辽药之都”。

最终成为XX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国家北方中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推动XX(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经济迅速发展,根据XX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XX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XX(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及时提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拟利用银行贷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实沈本产业一体化进程。

项目建设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对于XX三大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可接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对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构建XX中部城市群经济圈,打造沈本经济带,实现资源最优化组合,增强沈本两市在东北经济中心的辐射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沈本产业一体化的需要

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沈本两市医药生产、生命健康等产业进一步融合,全面承接沈阳及世界领先的医药产业转移和辐射。

充分发挥XX药材资源方面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2)项目建设是发挥产业拉动作用的需要

随着沈本一体化战略实施,沈本产业大道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重点项目,对沈本一体化经济合作区的产业拉动作用至关重要。

工业新城项目分布在沈本产业大道沿线,是针对沈本一体化和发挥沈本产业大道经济价值的战略性配套项目。

项目建设为推进沈本产业一体化奠定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可较好地带动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速沈本产业深度融合。

(3)项目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XX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了现代中药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但是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经济贡献率较低。

项目建设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引进新的增长元素,搭建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延伸发展,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4)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

项目实施,可有效完善城市道路交通、防洪整治等基础设施网络,带动房地产、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优化人文居住环境,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

1.1.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具有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是一座沿河谷分布的带状城市。

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是沈丹高速公路、沈丹铁路的重要枢纽。

XX市北距沈阳77km、抚顺79km,南距丹东198km,西距辽阳46km,东距通化150km。

城市功能齐全。

铁路、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发达、通讯快捷、基础设施完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2)具有强大的产业依托优势。

XX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国家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加工基地。

现已形成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轻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互联体系。

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承接资本扩张、产业转移的优良载体。

作为XX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XX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地带,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具有无可比拟的土地资源优势。

项目土地收储成本低。

项目可按开行“一次承诺、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融资方式要求,项目资本金通过土地滚动开发运作方式投入,以地养地,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4)具有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势

XX市政府本着为投资企业创造良好、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完善公共服务的宗旨,通过信息化的电子政务保证政府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以“一站式,一条龙”的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为投资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项目建设是XX市政府组织优势与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优势相结合的高层次合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证。

本溪

 

1.1.6项目法人概况

XX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进行组建,成立于2003年8月4日,隶属于XX市政府,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公司主要职能包括受政府委托,从事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和国有资本运营,实施对外招商与融资,签订借贷、合资合作、参股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合同,组织办理发行建设债券,接受各类捐赠。

并发挥综合性融资平台作用,对融资项目实施一体化运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如管理和运营XX市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增值和保值。

公司设立董事会与监事会,注册资本金51000万元。

1.1.7项目概况

1.1.7.1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1)道路工程:

主干路路线长度18km,次干路20km:

4座桥梁,总长度800m,2处隧道,总长100m。

(2)给水工程:

管线长度53km,净水厂1座。

(3)污水工程:

管线长度51km,污水处理厂1座。

(4)沙河整治工程:

双侧河堤,河道长12km。

(5)景观带工程:

占地面积67ha,水域面积41ha。

(6)垃圾处理厂工程:

占地面积7ha,处理能力200t/d,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医疗垃圾处理厂1座。

(7)供电工程:

3座二次变,1座一次变。

(8)消防站工程:

2座一级消防站。

(9)公交客运站工程:

建筑面积1.5万m2。

(10)行政中心工程:

建筑面积40万m2。

(11)征地拆迁工程,总征地面积14km2,动迁居民3300户。

1.1.7.2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2年,2009年4月-2011年4月。

1.1.7.3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总额为725000万元。

期中建设投资685300万元、建设期利息39700万元。

1.1.7.4融资方案

在总投资725000万元中,申请银行贷款580000万元,利率为6.12%;项目资本金145000万元。

2、规划设想

XX地处XX省东部,辽东半岛腹地,与沈阳、辽阳、丹东、抚顺、通化接壤,是XX中部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

XX对外交通便捷,西邻辽阳、鞍山,南接丹东,北达沈阳、抚顺,北距XX中部中心城市沈阳仅62公里,距离桃仙机场48公里,南距丹东港160公里,沈丹高速公路和沈丹铁路贯穿XX,是辽东交通次枢纽之一。

XX作为XX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区域责任。

为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重点构建沈本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格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8年4月提出XX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年)。

2.1规划范围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XX市坚持“开发、改造老区、治理沉陷区、拆迁棚户区、调整完善中心区”的建设方针,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向东北扩展,第二产业沿沈丹交通线向南北延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沿本桓公路向东发展,拉开城市骨架,重点构建“一城、一带、一园”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沈本一体化进程。

2.2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XX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提出的新城产业发展思路:

到2030年XX新城将发展成为沈本一体化工业新城、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综合性现代服务中心以及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及中国一流的生物与医药产业高地。

以石桥子为核心,着力打造XX生物与医药XX新城,利用技术、研发、人才优势与XX中药等产业整合,构建新的产业链条。

通过依托区域优势和城市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XX新城积极承接国外医药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本土型的品牌企业,以吸引国际著名医药企业为突破,以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着力发展引领全国医药产业的研发总部和运营总部,力争形成以中药为龙头,化药与生物医药为支撑,医药流通、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保健品行业三个行业为辅助的产业格局,将全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千亿级生物与医药产业高地。

(1)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次跨越阶段(到2015年):

集聚发展,优化调整,东北药都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完成一批招商前期准备工作利用国外医药产业转移的先机,大力引进国外医药企业。

招商过程中严格设置进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产品档次高、技术行量高的企业进入医药XX新城。

优化调整现有医药产业区空间布局,使其成为XX医药产业研发设计、创新孵化中心,提高XX医药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加快建设医药交易市场和会展中心,促进区域工贸结合,提升XX医药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产业区配套建设,将区域城市功能与工业区内产业功能建立关联。

(2)医药产业发展第二次跨越阶段(2020年):

规模形成,品牌塑造,北方药谷

医药产业集中区发展成熟,集聚一批全国著名品牌和高档医药生产企业,医药企业形成较大规模。

鼓励创业,培育本地医药企业发展,形成一批产品品质好、企业信誉度高的当地品牌,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完善产学研体系,鼓励企业与院所、高校合作,采用开放实验室、公共实验室及联合项目等方式进行重大项目的科技公关;医药生产区原料、燃料及相关配套按照标准化的原则集中供给,统一进行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区内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产业合作与互动,建立医药产业生态示范园;促进医药文化的形成,拉动区域旅游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发展,带动整体地价的提升。

加强对外推广和品牌宣传,塑造“辽药”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3)医药产业发展第三次跨越阶段(到2030年):

产业高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

医药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并具备较高的科技研发和设计水平,形成行业巨头企业、规模企业和创新型小企业共存的健康稳定的结构;对周边城市进行产业辐射,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品牌输出和产业转移;

整合医药产业科技研发资源和设计资源,建立医药科研教育区,成为全国著名的医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医药贸易区提升档次,成为全国最大的医药产品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之一,全国集中的医药展览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完善,商务配套齐全,生活便利,成为东北地区宜居宜商的栖息地;形成氛围浓厚的医药文化,发展地区医药旅游,形成“辽药”的区域品牌,知名企业的产品品牌,医药的旅游品牌。

2.3XX(XX)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医药在XX接续产业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相对竞争力日益显现,截止到2006年,XX医药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税4645.5万元,同比增长1.17倍;实现利润12万元,同比增长1.01倍。

医药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绝对额列全省第三位,中药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一位。

XX市境内拥有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1117种,自然蕴藏量达2200万公斤,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山地面积300万亩以上,目前人工种植面积仅35万亩,年产中药材1500万公斤。

是中国北方药材苗繁育基地,有种植技术中心3个,中药材种植GAP实验基地14个。

现有300余个中成药品种批准文号,其中独家生产品种将近50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8个;研发实力强,拥有中国四大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

发展医药产业具有产业发展基础优势、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研发优势及政策优势。

(1)产业发展基础优势:

XX的医药产业己经形成一定规模,企业总数3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户。

全市有12户医药生产企业完成了GMP改造。

全市拥有药品批准文号369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48种,产品结构较好。

部分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一千万元。

改造后的企业生产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资源优势与空间优势:

XX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总计约一千多种,对XX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空间优势:

XX已为医药产业发展预留出近30平方公里土地,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17平方公里:

XX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XX医药产业主体区。

预留面积为17平方公里,在规划中将控制其他项目占用开发区工业用地。

6平方公里:

桓仁县被确定为XX医药产业重点加工区,预留6平方公里,作为全县重点医药产业发展空间。

3平方公里:

XX区被确定为新的重点医药产业发展区,预留3平方公里。

4平方公里:

在本桓大道贯穿的XX县,预留4平方公里土地,发展医药生产企业和开办北方中药材大市场。

(3)区位优势:

XX位于XX中部城市群,处于“一小时经济圈内”,发展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XX与沈阳有沈本高速连接,距沈阳86公里、桃仙机场48公里。

XX位于沈阳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内,紧邻沈阳南部,同沈阳等城市共同构成经济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

XX依托沈阳在东北的区位辐射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4)交通优势:

XX具有优良的交通条件,区域内和周边城市的铁路、机场、高速公路以及港口等都能对发展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XX到省内各主要枢纽距离小于500公里。

区域内:

铁路:

货运与客运均发达

高速公路:

沈丹高速

国道:

304国道

省道:

沈环线等

区外联系:

港口:

大连、营口、锦州、丹东

机场:

沈阳桃仙机场、丹东机场、锦州机场、大连周水子机场

主要铁路站:

锦州、沈阳等重要铁路枢纽

(5)研发优势:

XX具有有一定的研发基础,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研发机构和两个市级研发机构。

同时,XX己获得重要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国际火炬计划XX新城称号。

国药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中药分离、纯化、制剂设备及大型检测仪器,拥有水体去、膜分离、CO2超临界萃取等中试生产线,具有较强的技术研究能力和开发能力,是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基地。

(6)政策优势:

已组建XX医药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副市长任主任,专职负责推进医药产业工作。

委员会下设规划部、招商部、技术指导部、产业运行部、办公综合部等5个部门;土地以出让方式经过挂牌公开招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工程竣工后,市本级以下土地出让收益全部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免收项目建设中的各种收费;凡在XX境内投资兴办的法人医药企业,从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等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给予同等数额的财政支持;市、县(区)政府集中将城市维护建设、环境保护、支农资金等各类专项费用统一向医药产业倾斜;设立XX市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预算资金,作为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对医药产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中药材种植、养殖等发展建设项目进行扶持。

奖励XX境内盈利的企业经营者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有功人员;对到XX医药企业工作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的支付等。

 

3、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选址

XX(XX)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选址位于XX省中部城市群--沈阳城市经济圈中心地带XX石桥子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10km2。

 

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3.2建设条件

3.2.1地形地貌气象条件

(1)地形:

XX新城地形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山峰连绵不断,沟谷纵横,河流发育,形成典型的山地地貌。

中低山地形主要分布在卧龙,张其寨。

山高坡陡,沟深谷窄,标高在500m以上,地形切割较强烈,坡度在150-300间山顶多呈尖锥状,植被较发育。

丘陵地形分布在歪头山、石桥子、高台子、牛心台及市内等地,地形低矮浑圆,谷底宽阔平坦,岩溶地貌,重力地貌多处出现。

太子河发育有多级阶地,构成两岸不对称不连续堆积地形。

(2)水体:

区域内有沙河及九条支流。

受降雨量的影响,沙河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3)植被:

区域内山体植被条件良好,多为次生林。

山地植被茂盛,乔木、灌木、地被层次分明,河谷地带多农田。

具有良好的大地景观条件。

(4)气象:

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植被茂密。

气温极端最高36.1℃,极端最低-34.5℃,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降雨量783.3mm,积雪最大厚度240mm,最大冻土层深度1300mm,初霜时间10月17日,冻结日期开始11月4日,化通3月27日,无霜期185天/年,结冰期150天/年,日照时间2609.6小时/年,日照占可照时间59%,夏季以东风、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最大风速21m/s,年平均风速2.8m/s,大风日4天/年,频率20%。

3.2.2工程地质条件

XX新城系工程地质条件较稳定地区,山间谷地及河间平原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大部分地域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埋深条件能够满足建设用地要求,适于做建设用地。

由于XX新城属于山城地貌,具备形成地质灾害的前提和条件,局部地段存在岩溶灾害、重力灾害、活动性断裂带及煤矿采空区沉陷等不利因素。

重力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中更新世以来上升区,主要分布在太子河两侧及以南地区,主要类型有崩塌、重力滑坡及岩体错动等。

岩溶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卧龙等地区。

具有活动性质的北台一牛心台断裂从新城通过。

人为因素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煤矿采空区的沉陷,分布在牛心台等地区。

活动性断裂带经过地区,不能进行重要基础设施、重要公建以及工厂建设,普通民用住宅建设前应充分论证建设的可行性。

3.2.3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1)016号文件及XX省地震局对XX裂变复核工作结果,区域地震为六度设防。

3.2.4交通运输条件

规划选址距沈阳市中心43km、距XX市中心21km、距大连港360km、丹东港210km、营口港200km,距桃仙国际机场31km。

地域内沈本高速公路、沈丹铁路与XX和全国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网络相连,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

3.2.5资源条件

XX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总计约一千多种,对XX新城发展中药产业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本地中药材种类及主要药材产量详见表3-1。

本地中药材种类及主要药材产量表

表3-1

序号

种类

数量

产量

备注

1

植物类

974

2

动物类

105

3

矿物类

24

4

其他

14

5

适合中药材种植山地面积

300万亩以上

6

实际人工种植面积

80万亩以上

6000万公斤

7

人参

60多万亩

1780万公斤

8

五味子

6万亩

1200万公斤

9

细辛

4万多亩

800万公斤

10

柴胡

4500亩

135万公斤

11

刺五加

6000亩

180万公斤

12

林蛙

1亿只

4、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4.1道桥工程

4.1.1道路工程

路线长度18km。

4.1.1.1技术标准

路线等级:

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

设计速度:

60公里/小时

路基宽度:

24.50m、21.5m

路面宽度:

20.50m路面+2、3.5m人行道

20.50m路面+2、0.5m土路肩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一I级

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桥面宽度:

大、中、小桥:

净20.50+2、3.50m人行道

大、中、小桥:

净20.50+2、0.5m防撞墙

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地震设防烈度:

按7度设防

4.1.1.2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1)道路平面

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性质,用地规模,平面布置的要求,并根据道路性质和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道路平面技术指标。

规划区内路网呈方格网状,大部分道路线形为直线,局部路段为曲线。

规划区内道路网共二级:

主干路、次干路。

新建道路总长18km。

道路曲线路段的线形设计指标按照表4-1控制。

道路曲线路段的线形设计指标控制表

表4-1

设计车速(km/h)

60

4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600

300

设超高最小半径(m)

300

150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

1000

50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50

35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50

35

(2)道路纵断面

道路纵向高程按照规划控制高程,并参照道路两侧既有建筑地坪标高、既有交叉口路面标高,综合考虑区域的地形地势及道路排水等因素综合确定。

项目所在建设地点地势比较平坦,所以道路纵坡控制在0.3%~5.0%,使道路的设计纵坡既能满足交通要求,又符合地形地势,尽量减少路基的填挖土方量。

降低工程造价。

道路纵断面设计指标按照表4-2控制。

道路纵断面设计指标按照控制表

表4-2

设计车速

控制参数

60km/m

40km/m

限制最大坡度(%)

5

6

限制最大坡长(m)

400

25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50

35

竖曲线小半径(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