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57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消费

高考专题训练

(一) 生活与消费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能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所以,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这反映了(  )

①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需求决定生产,有需求才可能实现这一惊险跳跃 ③此处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足值的现实货币 ④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及货币的相关知识。

生产决定需求,需求反作用于生产,②错误;此处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③错误;①④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

答案:

D

2.2013年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运行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一枚,银币一枚。

对该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保值功能和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可以用Q币购买 ③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于金银纪念币的认识。

该金银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④讲的是纸币,不选;②中讲“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保值功能和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是正确的,而认为“可以用Q币购买”则是错误的,因为Q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特殊商品,②不选;①③是对该纪念币的正确认识,故选B。

答案:

B

3.假定某国2012年7月100单位货币可以购买5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到2013年7月,用100单位货币只能购买4件该商品。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国货币贬值幅度为______,物价上涨幅度为______。

(  )

A.20% 20%B.25% 20%

C.20% 25%D.25% 25%

解析:

本题考查物价上涨率和纸币贬值率的知识。

一件甲商品的价格2012年7月为100÷5=20,2013年7月为100÷4=25,物价上涨率计算公式为(现价-原价)÷原价,可知该国物价上涨幅度为(25-20)÷20=25%;纸币贬值率计算公式为(现价-原价)÷现价,所以该国货币贬值幅度为(25-20)÷25=20%,因此选C。

答案:

C

4.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安全方便,已经成为人们购物、旅游活动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信用卡可能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可以执行的货币职能的知识。

信用卡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①不选;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条块),③不选;②④符合题目要求,选D。

答案:

D

5.高一学生小明从网上搜到一张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表。

据此,他作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有(  )

2013年3月14日

100欧元兑换人民币828.48元

2012年10月11日

100欧元兑换人民币865.88元

①有利于欧盟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出口到中国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在欧盟的竞争力 ③有利于降低我国公民赴欧盟留学、旅游的成本 ④有利于吸引欧盟公民到我国投资兴建公司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根据表格可知,相对于2012年10月11日,2013年3月14日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欧元对人民币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欧盟对中国出口的扩大,①正确。

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在欧元区的购买力增强,可以降低我国公民去欧盟的旅游、留学成本,③正确。

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欧盟进口中国商品的成本提高,不利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出口;同时,欧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会增加欧盟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成本,不利于我国吸引欧盟投资,②④错误。

答案:

C

6.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5美元/件的价格售出20万件机电产品,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人民币10元/件。

根据下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4月1日结算相比2012年12月5日结算,该企业会(  )

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美元中间价)

日期

2012年12月5日

2013年4月1日

100(美元)

634.60(元)

630.17(元)

A.少获利44300元

B.少获利44300美元

C.多获利44300美元

D.多获利44300元

解析:

本题考查外汇与汇率、企业的利润等知识。

2012年12月5日结算,该企业的利润为:

销售收入-生产成本=20×(5×6.3460-10)=434.6(万元)。

2013年4月1日结算,该企业的利润为:

销售收入-生产成本=20×(5×6.3017-10)=430.17(万元)。

故2013年4月1日结算相比2012年12月5日结算,该企业会少获利44300元人民币。

答案:

A

7.某国2012年每辆电动自行车售价为3000元,电动自行车的价格是普通自行车的5倍。

假设2013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普通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期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每辆电动自行车的价格比每辆普通自行车多出(  )

A.1800元B.1905元

C.1995元D.2100元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量、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该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所以,2013年每辆电动自行车的售价为3000÷(1+25%)×(1+5%)=2520(元);2012年每辆电动自行车的价格是每辆普通自行车的5倍,2013年普通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而且2013年该国通胀率为5%,所以2013年每辆普通自行车的售价为3000÷5÷(1+20%)×(1+5%)=525(元);2013年电动自行车的价格比普通自行车多:

2520-525=1995(元)。

答案为C。

答案:

C

8.假如汽车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汽车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汽车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汽车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 ④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电动车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相关,价格由PA向PB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下降,所以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故①正确;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正相关,QB向QA运动意味着汽车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故②错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PB向PA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故③正确;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意味着其需求量增加,在交通工具总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电动车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会下降,故④错误。

答案:

C

9.2013年“五一”假期又有多款轿车降价促销,但效果不太理想,而有的轿车生产企业更注重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

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必须(  )

①重视产品质量,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生产率提高劳动消耗少,才能使商品在价格上占优势 ③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因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④面向市场,因为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才更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适销对路”的理解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要深入理解。

②③本身均正确,但不是对“适销对路”的理解,故不选。

①④符合题意,选B。

答案:

B

10.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食品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蔬菜价格上升幅度较大。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家庭的冲击远远大于有稳定收入的家庭。

这说明(  )

①商品价格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②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③收入预期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④消费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物价水平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②说法错误,价格上涨不是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消费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选B。

答案:

B

11.下边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  )

①攀比心理和“炫富”心理 ②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 ③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④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及消费观的有关知识。

漫画反映了一些人在同学聚会上只知炫耀自家财富有多少、豪车价值多少,却从未提及自己的文化消费,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答案:

A

12.如果每月少乘一次电梯,一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平均48千克;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按照明4小时计算,1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

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

③从我做起,坚持绿色消费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

通过材料中的数字,我们既可以看到绿色消费的作用,也可以看到坚持绿色消费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②③是其应有的启示,故答案为C。

①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2013年“三八”节来临之际,多家电商(借助互联网、电子支付、物流等进行的网络销售企业)瞄准女人钱包,价格战硝烟再起。

苏宁易购、京东、淘宝等多家电商纷纷在女人节前后展开促销活动,个别电商企业称所售商品价格保证比竞争对手至少便宜10%,但是,媒体和消费者发现电商的价格战“口水多于实战”,不过是一场炒作,是一场营销骗局。

最终这场来势凶猛的价格战仅进行了十几天便草率收场。

(1)运用商品价格的有关知识说明电商为什么要开展价格战。

(6分)

(2)如何认识和评价电商价格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分)

解析:

(1)问,要运用规定的知识并紧密结合材料分析电商价格战的背景及其要达到的目的。

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角度,结合参与价格战的电商数量众多的情况,指出价格战爆发的原因是商品供过于求,电商之间竞争激烈;从价格影响需求的角度,分析价格战对电商利益的影响。

(2)问,要注意辩证分析价格战的影响,既要看到价格战在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结合材料中“炒作”“骗局”等信息分析其消极影响。

答案:

(1)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2分)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电商开展价格战是为了通过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利润。

(4分)

(2)积极影响:

价格战有利于推动流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分)价格战有利于促使相关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4分)价格战有利于引导居民增加对相关商品的消费,从而刺激生产,拉动经济增长。

(4分)

消极影响:

电商企业过度依赖价格战,实行零利润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而忽视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4分)电商企业在价格战中过度炒作,欺骗消费者,不遵守市场规则,破坏正常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分)

14.(26分)2013年3月5日,温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扩大内需的难度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左右,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8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18分)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扩大内需的措施。

回答第

(1)问要全面把握信息,对图中涉及指标及两年的共同情况进行概括;指出具体指标增长速度的变化,既要指出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答第

(2)问,首先要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结合材料,从物价、收入、分配结构三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然后从生产决定消费、物价和收入影响消费的角度提出促进消费的措施。

答案:

(1)2011-2012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高速增长;(3分)与2011年相比,2012年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速,但经济增速和消费增速都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高位运行;(3分)和经济增长速率相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偏高,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偏低,可见,我国分配结构不合理。

(2分)

(2)影响因素:

①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2011-2012年,我国物价走高,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3分)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011-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

(3分)③分配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内需的扩大。

(3分)

对策: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对策。

(3分)②控制物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

(3分)③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能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