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605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docx

高新技术开发区商业服务设计说明书

高新技术开发区设计说明书

1.2设计依据

1.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2.3《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2.4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2.5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文件》及各附件要求;

1.2.6国家其它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

1.3设计范围

本初步设计范围包括该项目的建筑、人防、结构、水、电、暖通的初步设计。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建设用地(㎡)

71479.0

规划总建筑面积(㎡)

111681.64

一期建筑面积(㎡)

59343.50

二期建筑面积(㎡)

52338.14

计入容积率建筑总面积(㎡)

85108.94

不计入容积率建筑总面积(㎡)

26572.70

综合容积率

1.19

建筑总占地面积(㎡)

12666.80

建筑密度

17.72%

绿化率

48.36%

绿地面积(㎡)

34567.724

机动车停车位(辆)

680

地面停车位(辆)

68

注:

一期地下室停车位211辆;二期建筑地下停车位469辆。

1.5建筑等级

本工程定位为办公楼。

建筑耐久年限:

地下室及主体大楼50年以上

建筑耐火等级限:

地上建筑,二类二级

地下建筑,二类二级

建筑层数、高度:

办公楼一期为11层,高46.90米。

防水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主要结构形式:

框架、框剪结构

2总平面

2.1设计依据

河源市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2主要设计原则

创造一个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关怀的现代化绿色生态行政办公。

“功能合理,使用方便,大方得体,与城市相融合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我们的初步设计总体构思的主导思想。

通过对城市空间、基地特征的分析,结合行政办公各功能区的功能要求,我们提出即分又合的连体建筑的主要构思。

2.3总体布局

根据用的现状以及功能要求,采用仿“四合院”式布局方式。

行政办公和对外办公分别设有主出入口、基地内设计了一条内环路,与面向城市的开口和车库入口相结合,整个建筑通过内廊连接,功能上互相联系,又做到相对独立。

2.4绿化体系规划:

绿化系统由中心园林景观、组团绿地及绿化运动区构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绿化体系,各个绿化又彼此呼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5分期建设规划

建设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开发集中在东面用地上,二期开发集中在西面。

2.6竖向设计

本工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为河源市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相对标高系统,即±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9.60米。

2.7管线综合

地下车库不做吊顶,管线布置按照风管贴梁底,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自流管的原则分布,保证室内有较大的净空,便于使用。

3建筑设计

3.1平面设计

依据房间大小和使用人数多少,将大小房间适当组合布置,避免过分集中人流,同时也均衡了建筑外部体型。

平面柱网主要以8.50与9.00为基本开间模数,通过变化房间进深而调整房间大小。

利于平面组织和使用灵活性。

规整的柱网和统一的层高,提高了建筑的通用性,利于结构合理性和方便建筑施工。

3.2剖面设计

一期地下室一层高4.8米,一层层高5.0米,二层层高为4.5,三层到十层为3.9米

十一层为5.0米

3.3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和建筑构造,从建筑本身使用功能出发,遵从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

造型独特而厚重的边框与正面的灰白色铝窗及复合铝板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凸显办公建筑稳重大气的风格。

在材料的选择与搭配中,遵从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选材的色调统一为深灰色火烧石、灰色二种,使建筑在这二种基元色素中得到统一,在色调上达到了形式上的呼应,也体现出的色调美感。

3.4.1建筑内装修标准

内墙面

顶棚

地面

备注

卫生间

釉面砖

乳胶漆

防滑地砖

花园

乳胶漆

乳胶漆

防滑地砖

大堂、电梯厅及公共走道

抛光砖

格栅吊顶

抛光砖

大堂电梯间及公共走道

乳胶漆

轻钢龙骨石膏板

抛光砖

电梯间

大块仿石面砖

纸面石膏

板吊顶

防滑地砖

消防疏散楼梯间

乳胶漆

乳胶漆

防滑地砖

地下设备用房

防霉乳胶漆

防霉乳胶漆

防滑地砖

地下车库

防霉乳胶漆

防霉乳胶漆

防滑地砖

3.4.2建筑外装修标准

外墙采用深灰色火烧石〈大理石〉灰色复合铝板。

玻璃为净白玻璃,框为铝合金框.

3.4防水设计

3.4.1地下室防水做法

地板(自上而下)

1、300厚C20混凝土层(保护层兼找坡);

2、结构自防水钢筋砼;

3、1:

2水泥砂浆保护层;

4、基层处理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2.0厚,局部加层并带胎体增强;

5、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100厚C10砼垫层。

侧壁(自外向内)

1、保护层30厚聚苯板;合成高分子卷材1.2厚,局部加层并带胎体增强;

2、1:

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结构自防水钢筋砼。

顶板(自上而下)

1、种植土;4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聚酯毡隔离层;合成高分子卷材1.2厚;

3、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砼自防水顶板。

3.4.2水池防水

消防水池、水箱

底板(自下而上)

1、1:

2.5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2、基层处理剂

3、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

4、聚合物水泥砂浆15厚

侧壁(从里向外)

1、1:

2.5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2、基层处理剂

3、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

4、聚合物水泥砂浆10厚

3.4.3花园、卫生间防水

楼面(自上而下)

1、聚合物水泥砂浆3厚

2、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5厚

3、1:

3水泥砂浆找坡最薄处20厚

4、钢筋砼楼板

墙面(自里向外)

1、墙体

2、水泥砂浆20厚

3、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

4、聚合物水泥砂浆5厚

5、面砖

(卫生间涂膜到顶,厨房涂膜离地1.5米)

3.5.4外墙防水做法(自里向外)

1、墙体;

2、混凝土与砌块交接处钉钢丝网200宽,砌体部分满挂钢丝网;

3、纤维水泥砂浆12厚;

4、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8厚;

5、进口硅丙涂料或贴面砖。

3.5.5屋面防水做法(自上而下)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1:

8水泥陶粒局部找坡;

3、15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4、1.5厚合成高分子卷材;

5、25厚XPS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

6、C20细石混凝土40厚;

7、浅色地砖5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贴。

3.6墙体材料

外墙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隔墙、防火墙等内墙填充墙为190厚轻质砌体。

3.7建筑设计节能

3.7.1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形式,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量。

3.7.2综合考虑办公楼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的能耗。

3.7.3楼外窗采用铝合金窗框及Low-E中空玻璃。

3.8无障碍设计

3.8.1办公楼入口处设缓坡道。

3.8.2各层设电梯停靠站

4结构设计

4.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路东侧,建筑面积111681.64平方米。

本工程地下一层上部为十一层,上部一层为餐厅,二层为展厅.二层以为上办公室,在十一层设有大型报告厅。

地下一层平时为车库战时为人民防空地下室.

4.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人防抗力等级

六级

4.3.自然条件

4.3.1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0.30kN/m2

B类

/

4.3.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

场地特征周期

建筑场地类别

7度

0.10g

第一组

0.35S

II类

4.3.3设计活载取值详下表:

序号

类别

活荷载标

准值(kN/m2)

组合值

系数

频遇值

系数

准永久值

系数

1

不上人屋面

0.5

0.7

0.5

0

2

上人屋面、卫生间

2.0

0.7

0.5

0.4

3

屋顶花园、室外平台

3.0

0.7

0.6

0.5

4

消防疏散楼梯、公共楼梯

3.5

0.7

0.5

0.3

5

其余楼梯、走道、电梯厅

2.5

0.7

0.5

0.4

6

停车库、车道

4.0

0.7

0.7

0.6

7

地下室人防底板

12.0

0.7

0.5

0.5

8

地下室人防顶板

55.0

0.7

0.5

0.5

9

资料室

5.0

0.9

0.9

0.8

10

设备用房

8.0

0.9

0.9

0.8

11

报告厅

3.0

0.7

0.5

0.3

12

展厅

3.5

0.7

0.6

0.5

4.3.4标准冻深:

4.3.5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河源市工程勘察院于2009年8月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本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4.3.5.1场地,地形

因勘察单位只提供部份柱状图,未对场地,地形做相应的描述。

4.3.5.2地层土质概述

本工程拟建场区自然地面下约30m范围内的地层,揭示了:

●表层人工填土:

素填土,层厚约6.0米。

●粉质粘土:

层厚约4.7米。

●全风化岩层厚约3.2米。

●强风化岩层厚约4.4米

●中风化岩层厚约4.3米

4.3.5.3地下水情况

本场地勘察期间稳定水位高程为1.50~1.80m。

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场地内地下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3.5.4地基土液化判别:

无微液化层。

4.3.6本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39.60m。

4.4.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4.1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006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6年版);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3)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2002;

(1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8)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

(1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20)非承重蒸压泡沫混凝土砖墙体工程技技术规程(DBJ/T15-42-2005);

(2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

(2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年版)

4.5结构选型

4..5.1地基基础

(1)基础选型

根据地质资料第一层填土较厚,填土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上部结构传到基础轴力较大,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本工程采用桩基础。

从河源地区的应用经验,结合本场地实际情况,本工程以PHCAB型管桩作为桩基的不二之选.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荷载标准组合的单柱竖向荷载标准值最大达22018KN左右,PHC桩径采用500.附属部份二层荷载标准组合的单柱竖向荷载标准值最大3560KN左右,PHC桩径采用400较为经济.

4.5.2抗侧力体系

本工程总高度约48.65米。

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4.5.3楼盖及屋盖结构

本工程地下部分(包括±0.00楼板)及地上部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楼盖体系。

4.5.4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且地下设有人防,人民防空地下室规范要求严格不能设缝,本工程地下室不设永久性伸缩缝。

设计中通过相关措施减少因地下室超长造成的次应力对地下室造成的不利影响。

上部结构设伸缩缝也减少温度应力收缩影响。

4.6结构分析

4.6.1整体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06年3月版)进行结构分析。

本工程为普通的框剪结构,由于没有转换层等,结构的侧向刚度刚度较均匀。

4.6.2基础计算

本工程基础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JCCAD进行计算。

4.6.2整体分析结果一览

弹性分析的结果见下表一。

这里列出了前9个振型,并列出了相关的质量与位移等参数。

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比值见表二。

栋号

创业服务中心(伸缩缝左右)

创业服务中心

(伸缩缝中)

总地震作用

(KN)

X

8472.43

11855.16

Y

8337.51

12679.57

框架承担的倾覆弯矩百分比

X

98.31%

99.22%

Y

80.56%%

93.54%

 

自振周期

(S)

1

1.8372

1.9236

2

1.7496

1.8349

3

1.6322(T)(Tt/T1=0.88)

1.7185

(T)(Tt/T1=0.89)

4

0.5873

0.5945

5

0.5632

0.5740

6

0.5092

0.5515

7

0.3240

0.3748

8

0.3218

0.3466

9

0.2707

0.3315

X向地震最大层间位移

所在楼层

计算2层1/1371

计算4层1/1200

Y向地震最大层间位移

所在楼层

计算3层1/1044

计算4层1/1230

X向风力最大层间位移

所在楼层

计算2层1/7453

计算4层1/7143

Y向风力最大层间位移

所在楼层

计算3层1/2879

计算4层1/2989

表一

 

表二

方法

X地震

X地震偶偏

Y地震

Y地震偶偏

创业服务中心(伸缩缝左右)

1.11

1.08

1.30

1.36

创业服务中心

(伸缩缝中)

1.11

1.16

1.19

1.32

4.7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4.7.1混凝土材料

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序号

构件名称及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1

基础、底板垫层

C15

2

地下室底板

C30

S8

3

地下室外墙

C30

S8

4

地下室柱

详见图纸

5

楼柱及剪力墙

详见图纸

6

楼面梁、板及现浇楼梯

详见图纸

4.7.2混凝土耐久性分类

处于二b类环境部分:

地下室底板、外墙、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其它和土体直接接触的构件、水池、集水坑;其余部分处于一类环境。

4.7.3钢材:

钢筋:

直径≤8,HPB235钢,

10≤直径≤25,HRB335钢;

4.7.4焊条:

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

E43系列;

HRB335钢筋,Q345钢焊接:

E50系列;

4.7.5砌体和砂浆:

砌体容重不大于11.8kN/m3,砂浆强度不小于M5.0。

5给水排水

5.1设计依据

5.1.1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5.1.2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5.1.3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1.4本项目建筑、结构、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5.2工程概况

5.2.1总体布局以一栋11层高层办公主楼<一期>和辅楼二期<二期>组合而成。

5.2.2地下一层车库设有设备房(水泵房)。

5.3设计范围

5.3.1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

5.3.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5.4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5.4.1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1.水源

1).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约0.2~0.3MPa。

2).本工程西侧及东侧各引入一根DN200mm的引入管。

建筑红线内,设水表,与小区管网相连接。

2.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125m3,最大时23.48m3,平均时15.63m3。

2).消防用水量,详表5.4.1-2。

3.给水管道系统

1).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

2).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小区水表后与本工程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管相连接,且表后设"倒流防止器"。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表5.4.1-2

序号

消防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

火灾延续时间

一次灭火用水量

备注

1

室内消火栓系统

25

L/s

2

h

180

m3

由消防水池供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

L/s

1

h

108

m3

由消防水池供

 

小计

 

 

 

 

288

m3

 

 

 

 

 

 

 

 

 

 

3).管材

(1).室外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电热熔接。

(2).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6MPa。

(3).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

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5.4.2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

1.室外消防水源由市政管道直接供给。

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

3.室外共设有8套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0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

管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电热熔接。

4.城市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

5.本工程从西侧及南侧各引入一根DN200mm给水引入管,进入用地红线后与本工程室外给水管相连接。

6.建筑物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设在本楼符近。

5.4.3室外污水工程设计

1.城市污水管道情况:

位于本工程东侧南侧及西侧均有城市污水管道,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

2.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3.生活污水排水量:

详按照生活给水量90%计算。

4.本工程生活污水汇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南侧及东侧路上的城市污水管道。

5.本工程设4座10号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容积为40m3)。

6.室外排水管道采用承插钢筋砼二级管,承插连接。

7.本工程采用砖砌检查井,井盖采用球是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的重型,位于非车道上的为轻型。

5.4.4室外雨水工程设计

1.本工程东侧、南侧、均设有城市雨水管道,允许本工程雨水排入。

2.雨水量

1).暴雨强度公式

2).设计重现期:

P=3a

3).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m=2

4).地面集水时间:

t1=10min

5).汇水面积:

F=16000㎡

6).地面综合径流系数:

取Ψ=0.7

7).雨水量Q=447.7L/s

3.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4.本工程范围内雨水管设四根排出管,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5.雨水管采用钢筋砼二级管,承插连接。

6.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筑。

5.5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

5.5.1生活给水系统

1.用水量:

本建筑各部分的生活用水量,详见本设计说明书表5.4.1-1。

2.给水系统:

1).系统设置:

本工程因市政供水不能满足水压要求,故建筑内,设有加压给水系统。

(1).本建筑地下1层至2层由市政直接供水,3层至11层采用中区变频加压供水。

2).二次加压给水系统各采用一套恒压变量生活给水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其供水流量不小于设计秒流量。

3).根据甲方要求可每层水表。

4).管材:

给水管:

给水主立管及干管均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卡环连接;入户给水支管、热水管采用管系列S5的聚丙烯塑料管(PP-R),热熔接。

热水管采用管系列S3.2的聚丙烯塑料管(PP-R),热熔接;。

5.5.2生活污水系统

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浴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

2.生活污水排水量详本说明书表5.4.3。

3.室内地面层以下地下室废水采用排水沟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

4.排水管采用塑料排水管胶接。

5.5.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同,详本说明书第5.4.4节。

2.设计参数:

1).设计降雨历时:

t=5min

2).设计重现期:

P=5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

P=50a

3).屋面径流系数:

Ψ=0.9

3.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雨水井。

4.室内雨水管采用塑料排水管及塑料给水管。

管道工作压力最大为1.0MPa。

5.5.4室内消防工程设计

1.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按二类建筑进行消火栓系统设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Ⅱ级进行设计,喷水强度为8L/mmm2。

2.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

1).消防水源为本建筑内地下一层的消防贮水池。

2).火灾持续时间:

消火栓系统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1h。

3).消防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