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6664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5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docx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细则(2010-2030)

目录

前言2

第1章总则3

第2章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5

第3章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7

第4章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8

第5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12

第6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14

第7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17

第8章公共设施布局规划20

第9章绿地系统规划23

第10章总体风貌特色规划28

第11章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33

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33

第二节旅游发展规划35

第12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37

第一节对外交通37

第二节城市交通39

第13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45

第14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48

第一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48

第二节供水工程规划49

第三节污水工程规划50

第四节雨水工程规划51

第五节再生水工程规划52

第六节电力工程规划53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54

第八节通信工程规划55

第九节环境卫生工程56

第15章环境保护规划57

第16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60

第一节防灾体系规划60

第二节避灾体系规划63

第17章分期建设规划64

第18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议67

附件69

前言

2010年9月1日,在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刘奇葆书记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微博),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2010年11月,《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获批,规划提出建设天府新区,使其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核心区和现代产业重要集聚区。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以蒋巨峰省长为组长的天府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规划委员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天府新区规划工作。

2010年11月18日,黄彦蓉副省长主持召开天府新区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天府新区规划工作方案。

2011年1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

2011年4月11日,蒋巨峰省长主持召开省规划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规划初步方案汇报。

会后规划组充分吸纳省领导、各省级部门及成眉资三市的建议,进行方案优化和调整,并于5月16日再次向蒋省长主持召开的专题审查会做了汇报。

规划初步成果通过审查后,黄彦蓉副省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并组织发改委、国土厅、交通厅、水利厅、环保厅、旅游局、成都市等省市部门与编制单位联合工作、共同研究,形成了本次规划的纲要成果。

2011年7月12-13日,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包括两院院士周干峙等在内共16位中外著名专家参加的总体规划纲要成果专家论证会。

根据会议意见,规划组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

于8月3日和4日分别向省政协、省人大征求意见,8月5日和8日向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汇报,9月26日向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报。

根据几次会议的要求,项目组对规划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本次规划成果。

本次总体规划是一个战略、综合、前瞻性的规划,需要通过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来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并指导下层次规划的开展。

规划编制工作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联合规划组,共同承担编制任务。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进一步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贯彻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四川天府新区的战略决策,实现培育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和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

4.《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10)

5.《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6.《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

7.《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3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

近期:

2010—2015年;

中期:

2016—2020年;

远期:

2021—2030年。

第4条规划范围

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微博)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简称“两湖一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为1578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主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再造产业成都的核心目标,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引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并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2.坚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

依托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与现有成都中心城区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3.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理念

借鉴国内外城市和新区的先进理念,从产业集聚、内陆开放、城乡统筹、区域合作、新区建设等领域探索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第2章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

第6条总体定位

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定位内涵为:

构建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以及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第7条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包括“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其中:

“一门户”是指内陆开放门户,“两基地”是指高技术产业基地与高端制造业基地,“两中心”是指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中心。

1.内陆开放门户:

内陆面向欧亚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

2.高技术产业基地:

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万亿高技术产业基地;

3.高端制造业基地:

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形成万亿高端制造产业基地;

4.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

金融商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会议博览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时尚消费中心;

5.国家自主创新中心: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国家级军工民用转化基地,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组成部分。

第8条产业发展

按照“产业高端、布局集中”的原则,有选择地发展带动性强、技术密集、能形成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第9条专项发展目标与策略

1.经济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实力指标: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规划2015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500亿元左右;规划202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6500亿元左右;规划203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2000亿元左右。

2.社会发展目标

推进城市化战略,推动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建设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

4.文化发展目标

以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构筑天府新区未来核心竞争力,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现代文化,提升人口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5.资源利用与保护目标与策略

把资源节约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调整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10条发展指标体系

为有效落实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见附表1。

第11条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总人口规模近期325万人,中期500-550万人,远期600-65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规模近期280万人,中期470-520万人,远期580-630万人。

预测城镇化率为:

近期86%,中期94%,远期97%。

第12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350平方公里,中期500平方公里,远期650平方公里。

第3章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

第13条四区划定依据

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发展目标和规模,划定天府新区的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适建区,并分别制定空间管制策略,作为今后天府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第14条禁建区

禁建区包括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核心区、龙泉山(含花果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各自然水体,面积约453平方公里。

黄龙溪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应严格遵守《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发挥其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其他禁止建设地区作为区域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和重大基础设施的预留地,应对区内生态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实施严格的生态保育政策,除区域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外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任何不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必须限期搬迁。

第15条限建区

限建区主要分布于龙泉山西侧,面积约475平方公里。

限建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城市的生态空间,应通过植树造林和其他专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积极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其生态服务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建设行为,除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以外,原则上禁止大规模城市开发。

第16条已建区

已建区指现状已建成的区域,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应综合协调区内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城市更新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

第17条适建区

适建区指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以外的所有适宜建设和经改造可建设的地区,总面积约为460平方公里。

应根据资源环境条件,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和时序,以满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的建设要求。

第4章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

第18条空间布局理念

1.山水环绕、组合布局

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区域生态环境;以自然山水和生态绿地为本底,促进城市与两湖一山、锦江等自然山水格局的有机融合;按照组合型城市的理念组织新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各片功能互补、联系便捷、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同时处理好天府新区与成都中心城的关系,明确二者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功能配置,实现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

2.产城融合、三位一体

总结我国其它国家新区的经验教训,本次规划力图避免以往新区建设中重产业、轻城市的弊病,强调“产城融合”的先进理念,促进产业与居住、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协调互动。

产业用地、生活用地的就近和均衡布局,提供多元化的居住社区和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3.集约高效、低碳智能

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理念,强化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用;构建低碳智能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应用尖端技术和工艺,实现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排放。

执行节能环保的能源策略、水处理策略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策略,优化天府新区的整体运作效果,提高资源配置和设施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

4.城乡统筹、生态田园

以成都和四川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适合我国和成都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具有创新性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和交通格局,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生态田园城市风貌。

第19条与中心城区关系

天府新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共同形成了“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

其中,“一核”指《成渝经济区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发展核,范围为整个成都市域。

“两区”中,中心城区作为优化开发区,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功能宜为文化、商贸、金融等;天府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行政文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

“双中心”指成都老城中心和天府新区的新中心,其中天府新区新中心重点集聚科技、商务、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空间形象,打造为天府新区的标志性亮点区域。

第20条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天府新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1.一带:

居中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

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沿线布局天府新区主要的金融商务、科技研发、行政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

2.两翼:

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

以现状成眉乐产业走廊为基础打造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以现状经开区和成资工业园为基础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

3.一城:

天府新城。

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的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为六个专业功能区乃至更大的区域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19平方公里。

4.六区:

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的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集聚新型高端产业功能,并独立配备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

各功能区内按照产城一体的模式,强化城市功能复合,生活区安排与产业区布局相适应,形成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组合布局、功能完善的功能单元。

(1)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

整合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物流园区以及成眉合作工业园区,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同时利用彭祖山、黄龙溪和锦江等资源布局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63平方公里。

(2)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整合现状华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西航港产业区以及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3)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

依托经开区和龙泉老城布局,同时强调与资阳(微博)的交通联系,支撑跨山联动发展的格局,形成以汽车、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29平方公里。

(4)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

在天府铁路新客站以南、第二绕城以北,结合良好的自然环境,重点发展企业创新总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试等知识生产功能。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5)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

在新区南部结合现状乡镇布局,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科技服务并布局多个农产品深加工重大项目,形成四川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地,主导功能包括农业科技研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等。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

(6)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

利用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主导功能包括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往、高端居住等。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第21条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650平方公里。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67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5.7%;其中先进制造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两翼的产业区内,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创新产业用地结合各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20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8.5%。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92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2%。

规划公共绿地面积96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8%。

第5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第22条发展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城乡功能互补相融、城乡设施均等共享、城乡风貌交相辉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共生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23条乡镇发展规划

1.乡镇分区发展指引

天府新区范围内共37个乡镇(街办),其中23个乡镇(街办)纳入城市统一布局;保留14个独立乡镇,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文体休闲、旅游度假、特色农业等生态友好型特色产业。

独立乡镇应融入城市生态绿隔地区,分为4个特色片区,其中都市休闲生态功能区内乡镇4个:

白沙镇、新兴镇、太平镇、合江镇;文化休闲生态功能区内乡镇1个:

黄龙溪镇;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区内乡镇3个:

籍田镇、三星镇、永兴镇;“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内乡镇6个:

茶店镇、武庙乡、老君井乡、丹景乡、山泉镇、五指乡。

2.乡镇分类发展指引

规划将14个独立乡镇分为重点发展镇、适度发展镇和控制发展镇三类。

重点发展镇2个:

白沙镇和黄龙溪镇,依托地铁站点发展成为生态功能区的中心镇;适度发展镇6个,太平镇、合江镇、三星镇、永兴镇、新兴镇和籍田镇,结合资源条件发展成为乡村休闲旅游小镇;控制发展镇6个:

包括武庙乡、老君井乡、丹景乡、山泉镇、五指乡和茶店镇,以生态保育为主,控制乡镇产业门类和发展规模。

3.乡镇人口与用地规模

规划2030年乡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约12万人,新型农村社区人口约20万人;乡镇镇区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

4.乡镇配套设施规划

规划镇区配套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6项,市政设施7项,共13项。

其中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标准化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卫生院、养老院;市政设施包括自来水供应系统、排水系统、垃圾收运系统、供电系统、公交站点、乡镇消防站。

第24条农村新型社区规划

1.农村新型社区布局规划

规划天府新区范围内农村人口20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10平方公里。

按照大型农村新型社区约300户,中型100~300户,小型约100户的规模标准,规划在龙泉山区农村地区形成50~60个以中、小型为主的农村新型社区,局部地区散居;在平原丘陵农村地区形成120~130个以大、中型为主的农村新型社区。

2.农村新型社区配套设施规划

规划农村新型社区配套设施包括劳动保障站、卫生服务站、人口计生服务室、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全民健身设施、日用品放心店、农资放心店、农贸店、幼儿园、公厕、污水处理设施等12项。

第25条生态绿隔地区规划

生态绿隔地区指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地区,总面积约940平方公里。

规划将生态绿隔地区划分为都市休闲生态功能区、文化休闲生态功能区、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区及“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四个功能片区。

1.都市休闲生态功能区:

位于高端服务业功能区和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之间。

以保障生态功能为主,保留现状农田和自然绿化,并在鹿溪河和东风渠沿线结合乡镇和农村社区布置小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6km²。

2.文化休闲生态功能区:

位于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以东。

保留沿彭祖山及余脉向北的生态绿化廊道;沿锦江两岸打造文化休闲带,依托黄龙溪、永安、正兴等乡镇,鹿溪河等资源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6km²。

3.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区:

位于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周边。

以都市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农业科普教育、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实现一产与三产的互动。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3km²。

 4.“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

包括龙泉山及以东地区。

充分发挥“两湖一山”旅游区资源优势,着力开发建设世界级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世界级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5km²。

第6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26条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以电子信息和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节能环保设备为主导,围绕再造产业成都的核心目标,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

2.聚集发展高端服务业: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创新研发、文化创意、行政服务、商务会展、高端消费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

3.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

依托“两湖一山”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充分挖掘现有农业生产潜力,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布局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四川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第27条工业用地布局

规划逐步引导现状工业用地从城市核心地区向外围制造业基地集中,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用地总规模为167平方公里,其中制造业用地97平方公里,创新产业用地70平方公里。

1.电子信息产业

用地落位于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内,重点依托仁宝、纬创等信息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发展;

2.新能源产业

用地落位于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内,重点依托现状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西航港)发展;

3.新材料产业

用地落位于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内,重点依托现状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津(微博))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

落位于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内,规划结合现状新材料工业园及国家生物科技农业产业基地发展;

5.汽车研发与制造业

用地落位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其中整车装备主要依托现状国家汽车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依托成资工业园;

6.航空航天装备产业

用地落位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重点依托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现有的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基础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发展;

7.工程机械制造产业

用地落位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依托龙泉现有良好的汽车等机械制造基础发展;

8.节能环保产业

用地落位于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重点依托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

9.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用地落位于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依托成都平原的农业基础,促进成眉区域合作发展;

10.独立科技研发

包括科教研发、中试孵化、总部办公等功能,重点布局在高端服务功能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及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

第28条物流用地布局

按照“三园区三中心”格局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用地共15平方公里。

在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和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依托航空、铁路、公路等设施集中布局,包括航空物流园区、新津物流园区、青龙物流园区、龙泉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及南部物流中心。

第29条现代都市农业空间布局

规划现代都市农业用地主要分布于一带两翼之间,集中形成两大片都市农业区域,同时具备城市生态功能与农业生态功能,在发挥城乡统筹示范作用的同时,推动城市绿隔地区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发展。

第7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

第30条住房发展策略

1.促进产城融合。

依据就业人口的规模和构成配置居住用地规模和社区类别。

社区布局以职住平衡为导向,满足就业人口就近居住的需求。

企业宿舍或单身公寓鼓励采取开放式建设模式,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增加社会交往,共享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2.完善生活配套。

加强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公共物品的供给建设功能完备的社区,提升城市活力,吸引市民就近居住。

3.构建保障体系。

按照“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群众住有所居为目标,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的总体要求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

针对中低收入阶层、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保障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住房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