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11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docx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二

最新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9)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成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保鲜

B.小苏打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

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利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

A.

牛奶B.

大米C.

鸡蛋D.

蔬菜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

甲烷、乙醇、乙酸(CH3COOH)

B.混合物:

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C.复合肥料:

KNO3、CO(NH2)2

D.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合金、合成纤维

4.安徽黄山盛产茶叶.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3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B.茶氨酸由碳、氢、氧、氨四种元素组成

C.茶叶中所含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属于单质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5.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工业制备二甲醚(CH3OCH3)化学方程式为3CO+3H2

CH3OCH3+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二甲醚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6.铬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铬过量摄入对人体危害非常大,铬的毒性与其存在形式有关.河北、浙江等多地不法厂家生产的“毒胶囊”中主要含有毒性最大的+6价铬元素,如图为有关铬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毒胶囊中化学成分可能是K2CrO4

B.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D.铬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都很强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①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②实验中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为Fe>Cu>Ag

C.③U形管中液面变化可以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D.④中根据小气球变大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8.下列为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燃烧

B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B.BC.CD.D

9.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B.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C.石墨烯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

D.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10.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t2℃时,物质W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1℃时,mgW分别溶解在100g水和乙醇中,两者都达到了饱和状态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如图是教室里的磁性黑板和黑板擦.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编号,一种即可,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黑板边框由铝合金制成,其优点是较硬、质轻且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表面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原理______.

(3)墨绿色板面是一层不易反光、耐磨易擦且书写流畅的涂层,制作原料之一是磁性材料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12.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查阅得知双氧水溶液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中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选择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因首先进行______.

(2)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采用C装置收集气体,当______时开始收集.

(3)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的难易、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哪些问题?

(至少列举两条)______;______.

13.安庆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重点化工基地,园区的泰发新能源科技公司以煤为原料进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处理,使煤变为清洁能源并生产出其它化工产品.

(1)第②步是精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其反应类型是______.

(2)第②步生成的产物除了直接做气体燃料和制取甲醇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______性来冶炼金属,写出其中一种气体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甲醇与乙醇一样具有可燃性,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写出甲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直接燃煤与煤的深加工综合利用你认为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14.某市进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其中化学有关于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试题,用坩埚钳夹取打磨过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铜片表面变黑,为了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1)铜的氧化物主要有两种:

CuO(黑色);Cu2O(红色)

(2)酒精在不完全燃烧使会产生炭黑

(3)炭黑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硫酸;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

【提出假设】猜想1:

黑色物质为______.

猜想2:

黑色物质为炭黑

猜想3:

黑色物质为______

【设计方案】

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填物质名称)

①______

猜想1成立

②黑色固体没有减少,溶液颜色不变

猜想2成立

③______

猜想3成立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猜想3成立,此黑色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不一样,同学们展开了探究.所用盐酸浓度为10%、20%,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0℃、30℃,每次实验盐酸的用量为100mL、大理石用量为10.0g.

【提出问题】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盐酸浓度有关;

b.可能与温度有关;

c.可能与大理石规格有关

【设计并实验】

实验编号

温度(℃)

大理石规格

盐酸浓度(均取100ml)

实验目的

20

粗颗粒

2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0

粗颗粒

10%

______

细颗粒

20%

______

粗颗粒

______

(1)请完成以上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2)请写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数据整理】

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如图:

【分析数据】

(3)以如图形中有四条曲线,其中实验③对应的曲线为B,即③﹣B.请写出能反映其它三组实验对应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以上方法是通过测量产生气体快慢来判断化学方应快慢,还可以借助其它反应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你认为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6.硝酸钾是重要的农用化肥,也是制造黑火药的原料之一.在某一温度下加热硝酸钾产生了亚硝酸钾(KNO2),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2KNO3

2KNO2+______.

(1)请将上述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求101g硝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成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保鲜

B.小苏打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

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利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常用盐的用途.

【分析】A、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解答;

B、根据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进行解答;

C、根据回收废旧金属既能节约金属资源又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D、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

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功能,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保鲜,故A错误;

B、小苏打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作灭火剂,故B正确;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食,故C正确;

D、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故D正确.

故选:

A.

 

2.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

A.

牛奶B.

大米C.

鸡蛋D.

蔬菜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

甲烷、乙醇、乙酸(CH3COOH)

B.混合物:

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C.复合肥料:

KNO3、CO(NH2)2

D.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合金、合成纤维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及复合肥料、合成材料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除外,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B、煤、石油,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KNO3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合金是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4.安徽黄山盛产茶叶.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3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B.茶氨酸由碳、氢、氧、氨四种元素组成

C.茶叶中所含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属于单质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A.根据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和元素的存在形式来分析;

D.根据分子构成来分析.

【解答】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成,pH<7,呈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C7H14O3N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

C.由茶氨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这里的“锌、硒”是指元素,而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C7H14O3N2可知,1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共26个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D

 

5.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工业制备二甲醚(CH3OCH3)化学方程式为3CO+3H2

CH3OCH3+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二甲醚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求X的化学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

反应物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中需要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化学式是CO2.2CO+4H2

CH3OCH3+CO2.

A.由分析可知,X化学式为CO2.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为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错误;

D.二甲醚含有碳和氢元素,故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D.

 

6.铬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铬过量摄入对人体危害非常大,铬的毒性与其存在形式有关.河北、浙江等多地不法厂家生产的“毒胶囊”中主要含有毒性最大的+6价铬元素,如图为有关铬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毒胶囊中化学成分可能是K2CrO4

B.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D.铬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都很强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元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

A、由于“毒胶囊”中主要含有毒性最大的+6价铬元素,毒胶囊中化学成分可能是K2CrO4,故A正确;

B、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C正确;

D、铬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都很强,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①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②实验中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为Fe>Cu>Ag

C.③U形管中液面变化可以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D.④中根据小气球变大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有气体产生或参加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B、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情况得出结论;

C、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分析;

D、根据水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解答】解:

A、因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烧杯中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则天平不会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故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B、铜和银都不能与酸反应,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因此会使U型管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而氯化钠没有明显现象,故能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D、小气球变大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小的结果,故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故选项为:

C.

 

8.下列为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燃烧

B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B.BC.C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铁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均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9.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B.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C.石墨烯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

D.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石墨烯的组成、硬度、类别.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解答】解:

A、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所以,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故B正确;

C、石墨烯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材料.所以,石墨烯的硬度大于金刚石,故D错误.

故选:

B.

 

10.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t2℃时,物质W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1℃时,mgW分别溶解在100g水和乙醇中,两者都达到了饱和状态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①查出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等

【解答】解: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故说法错误;

B、由于在t2℃时,物质W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物质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此题没有说明是饱和溶液,故B说法错误;

C、有溶解度曲线知t1℃时,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小于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故t1℃时,mgW分别溶解在100g水和乙醇中,水溶液为饱和溶液,乙醇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说法错误;

D、由于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物质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至t2℃,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如图是教室里的磁性黑板和黑板擦.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③ (填编号,一种即可,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① .

(2)黑板边框由铝合金制成,其优点是较硬、质轻且 抗腐蚀性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表面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原理 4Al+3O2=2Al2O3 .

(3)墨绿色板面是一层不易反光、耐磨易擦且书写流畅的涂层,制作原料之一是磁性材料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 +3 .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材料的类别、合金的性质、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以及化合价的求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据图可以看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③④,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①②,故填:

③;①;

(2)铝合金的优点是较硬、质轻且抗腐蚀性强,其表面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原理是4Al+3O2=2Al2O3.故填:

抗腐蚀性强;4Al+3O2=2Al2O3;

(3)在三氧化二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2x+(﹣2)×3=0,x=+3,故填:

+3.

 

12.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查阅得知双氧水溶液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中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选择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因首先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

(2)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 ;若采用C装置收集气体,当 均匀连续的冒气泡 时开始收集.

(3)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的难易、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哪些问题?

(至少列举两条) 反应产生的氧气是否纯净 ; 反应后是否有有害物质产生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

(1)考虑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漏气;

(2)反应过快引起爆炸,只要是能减少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的速度就会降下来;

(3)是否制得的是纯氧气,有没有污染环境的物质放出,要遵循绿色化学.

【解答】解:

(1)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不需要加热,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气密性,否则,如果装置漏气,会使实验失败.

故答案为:

B、检查装置气密性;

(2)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考虑氯酸钾制取氧气,故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若采用C装置收集气体,当均匀连续的冒气泡时开始收集;

(3)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是否环保或是否节约能源等因素;故:

是否制得的是纯氧气,有没有污染环境的物质放出,要遵循绿色化学.

故答案为:

(1)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2KClO3

2KCl+3O2↑;均匀连续的冒气泡.

(3)反应产生的氧气是否纯净;反应后是否有有害物质产生.

 

13.安庆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重点化工基地,园区的泰发新能源科技公司以煤为原料进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处理,使煤变为清洁能源并生产出其它化工产品.

(1)第②步是精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其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2)第②步生成的产物除了直接做气体燃料和制取甲醇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 还原 性来冶炼金属,写出其中一种气体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

(3)甲醇与乙醇一样具有可燃性,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写出甲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3OH+3O2

2CO2+4H2O;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