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96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docx

机设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要求

毕业实习、设计时间安排及论文要求

一、200年月号至月日,(计17周)为教学实习阶段,学员在系内统一安排的实习地点实习。

200年月日至200年月日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完成阶段。

200年月日前必须将设计论文送至指导教师处。

二、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可结合教学实习实际情况确定,也可在各位指导教师给定设计题目中选取,设计地点可选择在实习单位进行。

三、200年月日至200年月日为教师阅卷阶段,200年月日至月日为答辩时间,如设计提前完成,学员可以联系其指导教师提前提交论文并联系进行答辩。

四、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文字部分要求计算机打印,提交时要求提供打印稿和原文件(word或wpsoffice文件),论文字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

图纸部分要求尽量采用计算机绘图。

如采用计算机编程或多媒体软件作毕业设计,要求提交设计的原文件、使用说明书、设计论文。

五、在本学期离校前请各位学员将本人联系方式留给各组联系教师。

如有其他情况及时与各组联系教师沟通。

六、毕业设计论文严禁雷同,如出现本届不同学员间雷同,与前几届雷同,大量抄袭已有检修工艺、资料、书籍的论文一律不许通过。

毕业设计不通过不具备毕业条件。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2011年7月7日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敢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任务是: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紧密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选择与生产、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题目类型可根据专业特点及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

选题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题目,大课题也可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若干学生分担完成,但每个学生要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要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并有一定的工作量。

几个学生不得合搞完全相同且无法分工完成的题目。

4、学生选题按下列程序进行:

专业教研室公布选题目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题目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等自定设计题目。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

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指导教师要进行三次关键性的检查。

1、开题检查: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经过调研,在充分理解工作目的的基础上,向指导教师报告,指导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已充分理解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有课题所要求的试验条件等。

报告的内容如下:

l)文献综述:

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查阅有关文献,参考书及资料,进行文献综述,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特色。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要求学生阐明选择该课题做毕业设计的目的、结果;思路。

必要的理论基础,包括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述,可行性论证。

同时,要明确该课题的边界,拟达到的目标及该课题的现实意义。

3)研究方案:

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及文献综述中所说明的重点、难点,确定为实现设计的目的拟将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案。

4)进度计划:

学生应将设计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将分阶段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制订出较为现实的进度计划,确定出每个阶段的阶段成果,以便于指导教师的指导与检查。

2、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进行。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题目是否恰当,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做相应的指导。

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论文最终评判考核的依据。

3、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在试验或设计工作完成后、论文正式书写完前进检查要点为:

l)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行为是否规范;

2)学生的设计图纸是否合格,实验数据是否完备可靠;检查学生的试验演示操作、试验结果或计算机程序的运行结果;

3)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工作.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书写论文,限期整改。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l、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首先交指导师评阅。

写出评阅意见,提出是否可以参加答辩的意见;学生必须在答辩前将毕业论文全部材料交到学校,。

2、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40分钟,其中答辩学生自述时间为15分钟,回答提问时间25分钟。

3、答辩学生要自述该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给论、设计中的体会和改进意见。

在自述中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

自述后,答辩小组成员围绕毕业设计课题内容进行提问,答辩学生回答,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封面:

统一格式,按要求填写。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摘要:

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0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

目录:

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

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文字应在15000字以上;

参考文献:

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上。

五、毕业论文的书写

(1)论文要用统一的毕业论文用纸用中文打印或手写。

手写每页20行,每行20-22字,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正文用宋或楷体小四号字,版面上宽2.5cm,下宽2.5m,左右空2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

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

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l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2)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全部附图,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符合国颁标准,手工绘制要用绘图笔,图号标注无误。

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

二、各级评分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1)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情况

(2)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主要问患中,考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

(3)毕业设计(论文)中,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所用的实验步骤或调查研究方法;

(4)毕业设计(论文)中,考生所具有独立思考,钻研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程度;

(5)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流畅、叙述简洁。

条理清楚。

字迹工整,绘图整洁、图表正确、数据完整。

 

电气工程系

2011-7-7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中型综合性冶金企业总降压变电所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设计期限:

指导教师:

闫刚

题目:

中型综合性冶金企业总降压变电所设计

一、工厂概况

本厂是一个集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冶金企业,属新建企业,按工程的总体方案规划,本厂拟设立七个车间变电所分别向炼铁、炼钢、初轧、中板、型材、管材加工和大修车间等供电。

工厂厂区设立一个总降压变电所,另外从总降压变电所的进线处转出两回线对采矿和选矿分厂供电。

二、设计的基础资料

1、工厂总的平面图

2、各车间的负荷表

序号

车间名称

电压/kv

P30/kw

Q30/kvar

S30/KVA

I30/A

代号

1

采矿

35

1468

625

1595

26.3

CK

2

选矿

35

842

359

915

15.1

XK

3

炼铁

10

2268

1662

2812

162

LT

4

炼钢

10

2432

2058

3186

184

LG

5

初轧

10

2606

2132

3367

194

CZ

6

中板

10

2758

1501

3140

181

ZB

7

型材

10

2442

1602

2921

169

XC

8

管材

10

1433

1304

1938

112

GC

9

大修

10

1215

1156

1677

97

DX

3、工厂的负荷类型属一级,并且每个车间均有50%的负荷要求有备用电源,各车间除了380V的低压负荷外都还有10KV的高压负荷。

工厂为三班制连续生产,年最大负荷利用时间为6500h。

4、和电业局签订的供电协议:

电力系统从离工厂9km处在工厂南面的地区变电所引出一回35KV的架空线路给工厂供电,此外另从离工厂6km处在工厂西南面的热电厂再引出一回35KV的架空线路同时给该厂供电。

给工厂供电的两回电源平时不允许并列运行,需要并列时需经过电力系统的调度同意。

两个电源相对于工厂供电系统均可视作无穷大电源供电系统。

电力系统和工厂的连接见下图:

电业局要求在工厂的进线侧进行用电计量,并要求工厂在进线侧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对工厂实行两部电价制,电费单价为0.3元/kWh,基本电价为4元/kWh。

系统地区变电所和热电厂的35KV母线上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容量、保护的动作时间等可见下表:

编号

电源来源

距离/km

系统最大短路

容量/MVA

系统最小短路

容量/MVA

继电保护

动作时间

1

地区变电所

9

800

600

≤2s

2

热电厂

6

200

200

≤2s

 

5、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工厂的建造地点为某市,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7.9℃,土壤中0.7~1m深处的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20℃,地下冻土层深度为0.8m。

工厂所在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5.8d。

总降压变电所周围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为100m,土壤为普通粘土。

工厂所在处常年主导风向为偏西风。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总降压变电所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

(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2)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容量和补偿方案的确定;

(3)主变压器的选择计算;

(4)短路电流计算;

(5)总降压变电所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6)防雷接地的设计。

2、高压配电网路的设计

(1)高压配电网路接线方式的确定;

(2)高压配电网路的类型和结构的确定;

(3)高压配电网路的路径确定;

(4)导线或电缆截面的选择。

3、总降压变电所二次系统的设计

(1)所用电及操作电源方案的确定与设计计算;

(2)变电所主变压器及其它转出线、馈出线等的继电保护的设计计算;

(3)变电所各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设计;

(4)变电所集中信号系统的设计;

(5)自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6)变电所测量计量系统的设计。

4、设计成品

(1)编制设计说明书;

(2)绘制各种必要的图纸;

(3)设备清单。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供电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车间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设计期限:

指导教师:

张辉

题目:

某车间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四、设计依据

(一)、设计基础资料

1、车间及工厂总的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2、工厂部分车间负荷计算见下表

序号

车间

名称

设备容量/KVA

P30/kw

Q30/kvar

S30/KVA

备注

1

备件车间

562

199

158

254

车间变电

所序号

N05

2

锻造车间

150

36

58

68

N06

3

锅炉房

269

197

172

262

N07

4

空压站

322

181

159

241

N08

5

汽车库

53

30

27

40

N09

6

大线圈车间

335

187

118

221

N10

7

加压站

256

163

139

214

10KV转供负荷

8

设备处仓库

333

228

444

10KV转供负荷

(1)加压站、设备处仓库,皆系转供负荷,由本厂以10kv配电。

(2)由于厂区较小,配电距离较短,厂区10kv高压配电线路的功率损耗可以略去不计。

(3)车间变电所较多,所以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不能忽略,武功功率经济当量Kr=0.1KW/kvar。

上表所给计算负荷为变压器低压母线的计算值。

2、本厂的负荷性质

本厂大部分车间为一班制,少数车间为两班或三班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3000h,最大功率损耗时间为1500h。

锅炉房供生产用高压蒸汽,停电会使锅炉房发生危险,又由于该厂距市区较远,消防用水需厂方自备,因此,要求供电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电源条件

(1)

从电业局某部门35/10.5KV变电站提供供电电源,签订的供电协议:

距离厂南4.0km。

其供电系统图见下图:

(2)该厂的总平均功率因数值应在0.9以上。

4、本厂自然条件

(1)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为35℃。

(2)土壤中0.7~1m深处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20℃。

(3)土壤冻结深度为1.10m。

(4)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5)该厂区地层以含沙粘土为主,地质条件较好。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车间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

1、车间变电所位置和数量的确定

2、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2)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容量和补偿方案的确定;

(3)主变压器的选择计算;

(4)短路电流计算;

(5)总降压变电所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6)防雷接地的设计。

3、高压配电网路的设计

(1)高压配电网路接线方式的确定;

(2)高压配电网路的类型和结构的确定;

(3)高压配电网路的路径确定;

(4)导线或电缆截面的选择。

4、总降压变电所二次系统的设计

(1)所用电及操作电源方案的确定与设计计算;

(2)变电所主变压器及其它转出线、馈出线等的继电保护的设计计算;

(3)变电所各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设计;

(4)变电所集中信号系统的设计;

(5)自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6)变电所测量计量系统的设计。

5、设计成品

(1)编制设计说明书;

(2)绘制各种必要的图纸;

(3)设备清单。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供电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PLC在推式输送机控制中的应用

 

专业:

企业供电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闫刚

一、题目:

PLC在推式输送机控制中的应用

二.概述:

推式输送机是一种物料储存和输送系统,它的作用是在车间、厂房之间、工段之间实现物料的输送、分配和存储。

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面上的,另一种是悬挂在空中的。

不论哪种布置形式,基本上由下面六部分组成:

载货小车(小车本身无动力)小车及拖动链条的行走轨道、拖运电动机(又称传动站)、控制小车去向的道岔、控制小车行走和停止的停止器、使小车升降的升降段。

轨道有两层:

一层是拖运链条运行轨道;另一层是步车行走轨道。

链条在电动机的拖运下沿轨道不停地运转,链条上的推杆推着载贷小车沿轨道行走;停止器打开,小车可在打推杆推动下沿轨道运行,停止器关闭,小车脱离推杆而停下来;控制道岔的方向,即可控制小车的去向,其工作原理与火车道岔相同。

三、推式输送机对其控制系统的要求

1、推式输送机储运系统实现的是工段之间、车间之间、厂房之间、楼上楼下、这栋楼与那栋楼之间物料的输送与分配,因此,设备(储运系统)覆盖面大、范围广。

与在视线范围内集中式的设备不同,它需要电控系统具有反应整个储运系统动态系统运行情况的功能,亦即具有对储动系统中各执行遵照执行部件、各传感元件、各载货小车运行情况的动态显示功能,以便于维修和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监视。

2、由于上述特点,必然要涉及到各车间、各工段、各工位进出料的统计、制表打印和数据的存储。

因此,电控系统必需具备数据处理和存储、制表打印功能。

3、电控系统必需具备对各执行部件、各传感元件的故障监测和报警功能,以方便维修。

4、电气线路敷设距离长,因此在电气线路敷设方案设计时,既要考虑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又要考虑安装材料的节约和敷设方便。

5、推式输送机储运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必需完成对系统各执行部件的自动控制,以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自动分配和自动存储;还要实现对储运系统的动态显示,以及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制表打印。

因此,电控系统的控制必然是集散式的,分散式的控制,集中式的管理和动态显示。

这种结构形式使储运系统与厂级的计算机管理 信息系统联网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推式输送机电控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

系统的上位计算机一般为个人计算机,控制机一般为PLC,或者采用某些电控设备制造厂提供的集散式控制系统。

6、推式输送机的储运系统,尤其是大型的复杂的储运系统,要具备对物料品种和物料输送地址的识别功能。

解决好地址和品种的正确识别是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

7、电控系统必须具备停电记忆功能。

系统在下班以后,甚或在星期天、节假日的停电状态下,必须记住储运系统中各小车的位置及其装载物料的品种、数量,尤其在突然失电瞬间的状态。

四、储运线简介

工艺线路如图,各种规格的产品从烧制炉窑出炉后,分别从上料点1和上料点2上储运线,被输送到重车库存储线,上料点1对应的5条线为Ⅰ区,上料点2 对应的5条线为Ⅱ区。

载货小车在储存线上沿轨道依次排列积放。

由道岔控制进某一条存储线。

下料点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指令某一规格的产品出库,然后被输送到下料点。

在下料点,产品由下料工人下线,进行产品的其它工艺过程。

在储运系统中有一条迂回线,此线的功能是当重车库储存线中积放有下料点呼叫的规格产品未处在储运线的前边,而是在储运线的后边时,这时需要把下料点呼叫的小车倒到储存线的前边来,以便出库,而未被呼叫的小车倒到别的储存线上去或倒到该存储线的后边去。

此时,未被呼叫的小车驶出储存线,经过迂回线进入重车库Ⅱ区存储、积放。

系统中的300辆小车规格相同。

五、设计要求

1、机型的选择

2、PLC一些外置模块的选择。

3、上位机与PLC功能的分工。

4、绘制主程序框图。

5、主要功能程序的设计。

6、CAD完成所有制图环节。

六、主要参考书籍

1、所选机型的安装手册和编程手册。

2、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3、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供电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某厂高压配电系统的选择

及供配电的线路的初步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设计期限:

指导教师:

  闫刚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供电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PLC控制组合机床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设计期限:

指导教师:

  闫刚

一、PLC在四工位组合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二、机床简介

下图是一台四工位十字轴铣端面打中心孔组合机床的俯视示意图。

该机床由四个工作滑台,各载一个加工动力头,组成四个加工工位。

此外,有夹具,上、下料机械手和进料器四个辅助装置以及冷却和液压系统共14部分组成。

其中,除了加工动力头的主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外,各运动部分全由液压驱动。

机床的四个加工动力头同时对一个零件的四个端面及中心孔进行加工,一次加工完成一个零件,由上料机械手自动上料,下料机械手自动取走加工完成的零件,生产效率达到每小时80件。

图1 四工位十字轴加工组合机床示意图

1-工作滑台 2-主轴 3-夹具 

4-上料机械手5-进料装置 6-下料机械手

三、控制要求和工作方式

机床要求能实现全自动工作循环、半自动工作循环和手动调节三种工作方式。

图2是该机床控制系统在全自动和半自动工作循环时的状态流程图。

图中SO是初始状态,实现初始状态的条件是各滑台、各辅助装置都处在原位,夹具为松开状态,料道放料,并且润滑系统情况正常。

该机床的全自动和半自动工作循环简述如下:

按下启动按钮2SB后,上料机械手向前,将零件送到夹具上,夹具夹紧零件,同时进料装置进料。

然后上料机械手退回原位,进料装置放料。

接着四个工作滑台向前,四个加工动力头同时加工,铣端面、打中心孔。

加工完成后,各工作滑台退回原位。

下料机械手向前抓住零件,夹具松开,下聊机械手退回原位并取走加工完成的零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如果没有选择预停,则机床自动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实现全自动工作方式。

如果选择了预停,则每个工作循环完成后,机床自动停止在初始状态,待再次发出工作启动命令后,方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这就是半自动工作循环。

图2 四工位十字轴加工组合机床自动工作状态流程图

四、设计要求

7、PLC的选型和输入输出信号及编号分配

8、PLC一些外置模块的选择。

9、上位机与PLC功能的分工。

10、绘制主程序框图。

11、主要功能程序的设计。

12、CAD完成所有制图环节。

五、主要参考书籍

4、所选机型的安装手册和编程手册。

5、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6、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供电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题目:

PLC控制组合机床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设计期限:

指导教师:

  闫刚

一、题目:

PLC控制组合机床的设计

二、组合机床控制要求

1)机床起动时,首先起动液压电动机M1和主轴电动机M2;在每次加工循环结束后主轴电动机仍旋转。

2)机床具有半自动和调整两种工作方式,方式选择开关SA3接通时为调整方式,SA3断开时为半自动方式。

3)半自动工作方式:

先操作夹紧按钮,待工件夹紧后,压力继电器KP动作,然后滑台快进,快进中压下液压行程阀M时,自动转为工进(M不发出电气信号),加工完成,滑台到终点时压下行程开关ST2,滑台退回原位,然后松开工件。

4)调整工作方式系由四只按钮实现滑台或夹紧的单独点动控制。

5)滑台在原位及终点处都应有信号指示。

根据控制要求画出组合机床控制功能图见下图。

三、关于控制功能图的说明:

按控制要求,以选择开关SA3接通时为点动调整工作方式,则SA3的断开状态(SA3=1)就是进入半自动循环的条件。

为使一个循环结束即工件松开后,能自动回到初始状态,以便下次操作,必须及时关断第6步,这里采用一次定时器KT,按照工件松开实需时间来设定延时值,作为关断第6步并开启初始步的转接信号。

点动调整的操作是按住某个调整按钮时,才有相应的动作,当SA3使系统进入调整状态后,任意按一个调整按钮均可使相应的调整工步开启并自锁,直到它的后续步开起才会关断该调整工步,而开起后续步的转换信号是松开调整按钮。

由此可见,用调整按钮SB3~S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