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12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填空。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____________________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3.三十________________,四十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有所不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6.______________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喻于利。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4分)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下面的诗句能表达对母爱的赞美之情的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选自(  )。

A.《三字经》   B.《增广贤文》  

C.《千字文》  D.《笠翁对韵》

4.战国时期主持和修建了都江堰的人是(  )。

A.李冰父子B.李白C.李商隐D.李广

5.《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  )

A.《小兵张嘎》 徐光耀B.《儒林外史》 吴敬梓

C.《史记》   司马迁D.《骆驼祥子》 老舍

6.“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这三个故事分别出自(  )。

A.《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B.《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D.《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7.“南望王师又一年”中“师”的正确解释是(  )。

A.老师B.有专门特长或技艺的人

C.求教者D.军队

三、按要求填空。

(6分)

1.虽然这个问题王老师强调了很多遍,可小红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不断。

(填歇后语)

2.长辈们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长了,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对你好。

(填俗语)

3.小林明知道这项任务非常艰险,可他还是坚持一个人去执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填俗语)

四、我会连。

(6分)

吴承恩      《三国演义》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水浒传》大战黄袍怪

罗贯中《西游记》煮酒论英雄

五、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1分)

A.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净是输(书)

D.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面的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________,出自《水浒传》的是________(填字母)。

我还能写一个跟《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弟弟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次比赛我输了,我必须帮弟弟打扫一个星期的卫生。

最后我输了,看着我忙里忙外地打扫卫生,妈妈笑着说,你俩这是________________。

(选择歇后语填空,填字母)

六、猜字谜。

(4分)

1.七十二小时。

谜底是:

(  )

2.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谜底是:

(  )

3.一月一日非今天。

谜底是:

(  )

4.一口吃掉牛尾巴。

谜底是:

(  )

七、填空。

(17分)

1.学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我知道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__________。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为__________、金文、__________、隶书、__________;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我还知道关于送别的诗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颜勤礼碑》的局部图,

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

的代表作之一。

我喜欢他的

楷书作品,因为_______________。

4.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的奇异;语文是一首曲,曲中有“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乐;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八、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成语“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

(  )

2.“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  )

3.《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绘农家繁忙景象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

4.“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  )

5.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

(  )

6.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

7.“黛玉葬花”“千里走单骑”“煮酒论英雄”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

(  )

8.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行者武松、浪里白条张顺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

九、阅读练习。

(26分)

假如汉字会说话

①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

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②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

《淮南子》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mèi)和黑暗,开启了新的文明。

你看,甲骨文的雨(

)、山(

)、采(

)、休(

),看其形象就可知其意思。

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

③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

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喷水就像“龙吐水”,由此,人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

“旦”是指事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④我们依然可以想见,五千多年前,先人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的那个“旦”,与我们今天迎接新年第一个朝阳的“旦”是同一个字!

汉字,这一人类文明里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

⑤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古代,读书人“不污字纸”,他们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敬畏。

直到现在,每逢过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贴春联。

“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传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

⑥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汉字,迷恋汉字。

⑦汉字的古今同脉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让我们一起用汉字来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乐琦,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的意思是(  )(5分)

A.新年享受着古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B.新年大家都很快乐,佳节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雨”字像从天空降落水滴的样子。

(  )

(2)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唯一依靠的就是文字。

(  )

(3)中国人过年时贴春联,既是敬畏汉字和中国文化的表现,也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  )

(4)学习汉字只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就可以了。

(  )

3.搜集资料是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

下列资料中不能证明第⑥自然段的观点的是(  )。

(5分)

A.美国人斯睿德用二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字源,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

B.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在《开学第一课》中为大家讲解中国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

C.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汉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

4.请你搜集资料,举一个你知道的汉字的本源意义的例子,写在下面。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积累与运用能力过关

一、1.豆蔻年华 2.弱冠 3.而立 不惑

4.人有耻 5.恻隐之心 6.君子 小人

二、1.B 2.B 3.C 4.A 5.D 6.D 7.D

三、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四、

五、A.有言(盐)在先  B.无(吴)用

C.孔夫子搬家D.开动(冻)了

E.周瑜打黄盖F.名(鸣)声在外

1.E B 示例: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2.A E

六、1.晶 2.雷 3.明 4.告

七、1.甲骨文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示例:

王羲之 颜真卿 张旭

2.烟花三月下扬州

示例: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3.颜真卿 他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4.子规声里雨如烟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八、1.√ 2.× 3.× 4.√ 5.× 6.√

7.× 8.√

九、1.A

2.

(1)√ 

(2)× (3)√ (4)×

3.B

4.示例:

家:

上古时期,人们主要靠打猎采集为生,但经常打不到猎物,为了能吃饱饭,人们开始在屋子里养猪。

“宀”代表房子,“豕”是猪的意思,有一个房子一头猪,生活稳定而富足,这就是古人理想的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

(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基础百花园(3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

(6分)

“照耀”的“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是:

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照相、摄影;③按照、依照;④对着、向着。

在这个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照敌人开枪”中“照”应选第(   )种解释。

三、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顺遂(shuì)   呼噜(lu)   黯然(àn)   伯爵(jué)

B.瞄准(miáo)秉性(bǐng)踉跄(niàng)手腕(wǎn)

C.奔赴(fù)翻译(yì)咆哮(jiào)恶劣(lüè)

D.衣裳(shang)蚌壳(bàng)绊倒(bàn)污秽(huì)

2.下列歇后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八仙过海——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各显神通

B.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打破砂锅——问到底

C.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虎落平阳——被犬欺

D.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下列哪个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两只手捧着文册?

(  )(2分)

A.册   B.典   C.删   D.抄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这则字谜的谜底是(  )。

(2分)

A.日B.香C.曼D.食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4分)

1.对腐败分子必须依法惩处,以(   )党纪国法。

2.他受到了(   )的批评。

3.虽然是网上学习,我们也要对自己(   )要求。

4.这次野外考察对他来说是一次(   )的考验,不知道他是否能承受得住。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7分)

(  )尽脑汁 养(  )处优     (  )拳擦掌

(  )面朝天(  )持不苟不(  )其烦

无边无(  )良(  )美景不可(  )数

1.ABAC式的词语我还能写两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形容数目多的成语我还能写两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碰到了这个难题,他____________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选词填空)

4.奥运会百米赛跑马上开始了,八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____________,跃跃欲试。

(选词填空)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

(5分)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改为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

(缩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过去的墙面,很平整。

(改为比喻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在焦急地等人时,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

请写一段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4分)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范成大描写农村孩子学种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乡村中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吹笛的场景,我不禁吟诵“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到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我想用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____的方志敏、___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的孙膑、____________的杨氏之子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言实践。

(4分)

我们的祖国风光秀美,有许多风景名胜:

气势雄伟的长城、辉煌壮观的故宫、风景优美的颐和园……在你心中,最美的风景名胜是什么地方?

请你当“小小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8分)

九、课内阅读。

(8分)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1.上面这个片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段,“____________”最合适。

(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15分)

但愿有个梦

在我的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

”“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

”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

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

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才有了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也有了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

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

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

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

桑葚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

这时,面对这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

等到桑葚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

后来,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

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是黑色。

那黑色,一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

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葚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

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

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一眨眼,两年过去了。

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

桑树也被连根拔掉了。

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为“回忆”了。

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有删改)

1.这篇文章是一篇写________的文章,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2分)

2.文题“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2分)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B.交代人物形象

C.含蓄地点明全文的主旨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3.下面概括“我”和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我”与姥姥共同看朝阳。

B.夏天“我”与姥姥一起编席子。

C.秋天“我”与姥姥摘桑葚。

D.冬天姥姥离“我”而去。

4.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2分)

A.桑葚就一个个掉下来B.桑葚就一个个跳下来

C.桑葚就一个个落下来D.桑葚就一个个飘下来

5.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我”的天真无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6.“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文章中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分)

十一、习作展示。

(25分)

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

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友爱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对一件具体事情的记叙写出你对温暖的理解。

要求:

(1)将事情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发现或思考;

(2)书写端正,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期末模拟卷

(二)

一、推荐 矛盾 欺诈 昼夜

胸膛 崭新 哗然 板凳

二、Z zhào 灬 九 ① ④

三、1.D 2.A 3.B 4.C

四、1.严肃 2.严厉 3.严格 4.严峻

五、绞 尊 摩 仰 矜 厌 垠 辰 胜

1.示例:

无法无天 自吹自擂

2.示例:

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3.绞尽脑汁

4.摩拳擦掌

六、1.这清白的梅花,不能玷污。

2.观众们猜测着结果。

3.示例: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4.示例:

我站在亭子前,来回地踱着步子,不时地望着马路,心想:

她怎么还没来?

她干什么去了?

我们不是约好了吗?

为什么她到现在还没来呢?

难道她忘了吗?

七、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示例:

意志坚强 矜持不苟 神机妙算

敢于突破常规 聪明 武松

勇敢无畏,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

八、略。

九、1.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自由

2.示例:

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

蝉叫了,就像吹起了小喇叭似的。

蝴蝶飞了,就像在跳舞似的。

3.祖父园子里的一切动植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也暗示了“我”的童年是自由快乐的。

十、1.事 时间 2.C 3.A 4.B 5.D

6.示例:

这句话中“不说话”“没有流泪”“机械地蹲”“握紧”,以及下文中“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表明“我”一时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不相信姥姥已经离“我”而去。

从全文可以看出“我”与姥姥有着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