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52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上美术教案.docx

初三上美术教案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12-13学年度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美术课教学安排

授课班级:

3、4、5、6、7班(周课时5节)授课教师:

见晶

周次

内容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一单元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 讨论与研究

第二单元写生及创作

活动一拓展绘画——白描写生

活动二拓展绘画——白描写生

活动三创作与实践

活动四展示与交流

第三单元读书与藏书的情结

活动一讨论与欣赏

活动二创作与实践

活动三创作与体验

活动四展示与交流

第四单元土与火的艺术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探索与实践

活动三创作与体验

活动四展示与交流

第五单元现代工业设计欣赏

第六单元小小礼品寄深情

活动一新年感恩——小小礼品寄深情

活动二制作书签和贺卡

活动三展示与总结

2

 

4

 

4

 

4

 

1

3

 

 

第1、2周

第一单元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中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欣赏与评述课,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间派生出的美术作品也随时代的变换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于这几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对其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所以这节欣赏课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些历史的“功课”,了解几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特点,以及收集感兴趣的相应时期的文献资料,著名的美术图片等等,并把他们编好组,一个组对应一个时期,组长负责简述时代特征和介绍两件这个时期里最有名的美术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美术作品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并且能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

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美术作品的特色及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组织教学

 

导入

 

三、讲述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分组坐好。

教师提问:

为何大盂鼎这件西周的青铜器是国宝?

在它身上都体现了哪些方面的价值?

出示课题: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1.教师请三组学生分别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和“秦汉时期”的顺序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历史资料、文献及美术作品图片。

 

学生从美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历史价值等方面分析。

 

学生分组收集各类资料的工作在课前准备,讲述资料的同学要事先进行筛选。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提问。

课前让学生做历史知识的准备,为这节课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底蕴做铺垫。

吸引学生注意,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大盂鼎”—“西周青铜器”—“西周社会的重要礼器”—“国宝”的联想。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模拟历史片段

 

五、小结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补充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如:

(1)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上为何流行旋涡纹?

它们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什么?

(2)半坡文化彩陶为何以“人面”、“蛙”、“鱼”等图案居多?

(3)商代青铜器为何流行狞厉森严的饕餮纹?

(4)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去欣赏一件商周青铜器?

(5)秦代为何鲜有青铜器?

浩荡的秦始皇兵马俑又反映了秦代的什么社会现象?

(6)画像石、画像砖为何流行于汉代?

每组学生根据本组资料和教师的讲解分析编排一个简短的社会情景模拟,以“我是半坡的先民”或“我是汉代人”等为题简述相应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能够体察出的历史信息。

你以何种方法让2000年之后的人了解今天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理解我们的思想信仰?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充分发挥。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发掘其内在的历史价值。

 

穿越历史时空,让学生想象作为古人的感觉。

 

将时空向后延伸2000年,让学生意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责任。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活动二 讨论与研究

设计思路

本单元从有史料记载的画家及其作品入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沿着美术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价值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

本节课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宋元时期,深入欣赏这一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及其辉煌成就。

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3.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

欣赏魏晋至宋元时期的绘画,了解我国美术不同时期的特点。

学会分析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组织教学

调试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

准备学具

课题导入

导言

中国绘画史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华夏文明永久的标签。

中国传统美术,追求一种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主张以形写神,以象表意;在造型上,以线为主要手段,讲究气韵生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问题设计:

中国古代第一批著名画家?

一、专业画家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

播放课件:

中国古代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画家?

从“落墨为蝇”到“画龙点睛”。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请学生讲画龙点睛的故事。

了解传统美术最主要的审美评价标准。

《洛神赋图》是我们尚能见到的最早的画卷。

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作品及画家的兴趣。

 

讨论分析

 

作品欣赏:

《洛神赋图》卷

《洛神赋图》卷摘写曹植《洛神赋》诗句,分段描画曹植与洛神在洛水上会面的情景。

主题人物前后不断出现。

景物连绵,人物多姿。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

顾恺之:

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

谢赫:

气韵生动

二、中国绘画走向成熟:

隋唐

人物画重大发展

花鸟画分科独立

鞍马画倍受重视

播放课件并深入欣赏以下作品,了解隋唐绘画的特征。

1.《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2.《历代帝王图》描绘了自汉至隋代

l3个不同帝王形象。

3.《五牛图》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距今1200年。

4.《捣练图》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

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

 

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欣赏这幅作品时结合当时历史事件。

 

三、中国绘画的百花齐放:

五代宋元

技巧的成熟

创作的繁荣

中国画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

欣赏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描绘了五代南唐时期韩熙载家中的一场奢靡的宴会场景。

《清明上河图》

再现了12世纪我国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

以全景式的构图,高超的线条技巧,详尽地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

《芙蓉锦鸡图》

《太白行吟图》

《泼墨仙人图》

《千里江山图》

 

讨论比较分析,尝试解释不同作品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让学生注意看韩熙载的面部表情。

在欣赏作品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提示,

欣赏《芙蓉锦鸡图》时可以重点讲一下宋徽宗。

由此学生更容易理解宋代绘画的繁荣。

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体验和认识。

四、门派林立的明清绘画

明清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在绘画领域出现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与个性强烈的画家,他们各领风骚。

下节课将作详细分析。

 

课堂小结

回忆和归纳本课的各次欣赏和评述,总结自己对中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有什么认识和心得体会。

讨论古代的美术遗存,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影响。

提醒学生课后查找近现代的优秀中国美术作品图像资料和有关美术史料

资料:

误笔成蝇——三国著名画家曹不兴

被历代画坛传为佳话的"误笔成蝇"的典故,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帝孙权令当时著名画家曹不兴为他画屏风的故事。

  曹不兴,一作弗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善画龙、虎、马、人物等,冠绝当时。

他与善相的菰城郑妪、善候风气的吴范、善算的赵达、善弈的严武、善占梦的宋寿、善书的皇象、懂天文的刘敦八人,号称吴之"八绝"。

  曹不兴所画的人物,其衣纹线条皴绉紧紧贴在身上,犹如刚从水里出来一样,所以人们对他的这种画风,称为"曹衣出水"。

  曹不兴在绘画上下过一番苦功,尤其对人物画的造诣最为突出。

据许嵩的《建康实录》记载,曹作巨幅画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在描绘上,"对头、画、手、足、心、臆、肩、背,亡遗尺度。

"

相传有一个故事,正可以说明曹不兴画艺的精妙。

有一次,吴帝孙权请人画屏风。

屏风画好后,拿给孙权看,孙权瞧了又瞧,心里非常高兴。

原来曹不兴画的是一篮子杨梅。

孙权越看越爱看,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画面上的那只篮子边上有一只苍蝇,就甩开袖子,朝着那只苍蝇挥去,那只苍蝇却一动也不动。

旁边的人见了,笑着对孙权说:

"大王,那不是真苍蝇,而是画上去的呀!

"孙权揉了揉眼,又凑到屏风前仔细看,才看出那只苍蝇果真是画的,孙权止不住放声大笑说:

"曹不兴真是画坛的圣手啊!

他画的蝇子,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其实,曹不兴原来并没有打算在屏风上画苍蝇。

他聚精会神地在屏风上作画时,周围观画的人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曹不兴画得十分兴奋,一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面上,旁边的人都为他惋惜,只见他不动声色,咪起眼睛端详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把墨点描绘成了一只正要起飞的苍蝇。

周围的人对画家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卓越才能和深厚功力齐声叫绝。

有一年十月,曹不兴游青溪,见一条赤龙从天空降下,凌波而行,他立即写生并画成《青溪赤龙图》。

献给吴主孙皓后,孙皓极为赞赏,亲笔题款后秘藏于府。

画卷传到了南朝刘宋,画家陆探微见之,惊为妙笔。

文帝时,干旱成灾,对天祈祷,毫无灵应,于是把这幅《青溪赤龙图》置于水上,顿时天空蓄水成雾,下了几天大雨。

此传说虽属神话,但也足见曹不兴画龙是如何传神了。

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印度高僧康僧会初到建业(南京),在"设象行道"时,曹不兴有机会看到这些传自"西国"的佛画,因此作了摹写,成为我国古代较早摹写"西国"佛画的画家,因而有"画佛之祖"的称誉。

他画佛像,用笔迅速,顷刻之间完成一幅结构极为复杂的作品,而"头部手足,胸臆肩背"均不失尺度,十分协调,充分说明他作画技巧的熟练与高妙。

  曹不兴的才华、智慧和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的勤奋、好学、苦练分不开的。

画龙点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

‘点睛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

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故事】

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

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

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

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

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

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顿时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

……等天气便会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那两条龙果然不见了!

人们惊叹不已……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线描写生

第3、4、5、6周

活动一拓展绘画——白描花绘临摹

活动二拓展绘画——线描写生

活动三户外写生

活动四户外写生与展示

 

活动一白描花卉临摹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白描花卉画的练习,提高描线的技巧,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教具:

挂图、幻灯片、放大的花卉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时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思路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欣赏了名家白描写生作品多幅,

提问:

学习绘画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

二、讲新课

  板书课题:

《白描花卉》临摹

教师宣布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习“白描花卉”。

  1、讲解“白描”的含义:

  就是用单色线条勾描形象,不设颜色,是绘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

  2、同时指出这节课主要是“临摹”,并讲解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3、教师小结临摹的意义:

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

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经验。

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

在临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4、教师课件展示花卉照片作品,指出这是实物摄影。

教师按花卉照片在黑板上画成的白描花卉范画,让学生对照欣赏,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看线条的变化。

  三、教师先示范运笔的方法:

  通过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的不同运笔,画出不同的线条。

从头画起,边画边讲白描线条的用墨运笔的特点和方法,起笔、收笔、顿笔的各种变化,让学生学习勾勒全过程。

  四、学生作业:

  教师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放大的范画进行临摹。

  注:

在临摹前,一定要仔细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原作的效果。

五、教师辅导

告诉学生临摹时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应理解线描是根据花卉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

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滞。

六、教师讲评总结

  1、展出学生的临摹作品,学生自己评讲后,老师鼓励线条画得好的学生作品。

板书总结:

  《白描花卉》——临摹画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白描——是用墨线勾勒形象而不设色。

 

学生观看思考、

回答问题。

 

学生学习知识,体会白描作品的美感。

 

知临、摹之区别,知识上提高认识。

 

观看教师示范,学习技法。

了解运笔之神韵。

 

学习白描方法

 

学生临摹实践,初步习练白描技法。

 

边练习边跟着老师的指导体会技法的要领。

 

展示作品体验自己的作品的成就感,

 

导入引发学生关注。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方法——白描,知识与技能上提高。

 

让学生从临摹入手,降低难度,在临中学习,在摹中提高。

 

教师示范是让学生学习技法的最佳途径,学生

教学后记:

 

活动二拓展绘画——线描写生

活动三户外写生

活动四户外写生与展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线是构筑视觉形象的最基本手段,同时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2.勇于尝试运用线描方法进行写生练习,充分展现每个人的造型表现力。

3.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地领会线描的本质和内涵,继而提高对线条的运用能力。

情感价值观

1.通过欣赏大量的线描作品,使学生对线描有一个感观上的初步认识,继而对线描产生探究和尝试的兴趣。

2.初步了解线描写生的要点和方法,提高对客观物象中线的感觉和对绘画艺术中线的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作品中线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感受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品质,提高对线描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学具、写生场所准备

学具:

素描纸、HB铅笔、橡皮、转笔刀、小画板

校园中的小花园、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思路

一、导入

PPT出示作品

儿童线描

 

大师线描

 

(意大利)拉裴尔(佛兰德斯)鲁本斯

请学生用线描写生作画:

每人取出一张64开的白纸,把自己手中的照片里的情景用线画下来,注意整体感。

2.提问:

你们以前画过这样的作品吗?

3、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吗?

 

结构素描

4、小结:

刚刚我们大家所画的画就是用线来构筑形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那就是——线描写生。

欣赏作品

欣赏儿童及大师的作品。

 

每人收集生活照片一张

认真描摹照片中的景物。

 

学生思考、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导入作品欣赏对比线描作品。

引发学生关注,从而引起学习兴趣。

 

让学生再学习线描知识之前,先动手画一画,感受一下。

激发想用线描画法进行绘画的学习动机。

二、讲授新课

1、大家再欣赏几件作品,体会线的作用与表现。

 

妇女头像利比亚女巫习作

(西班牙)毕加索。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人像(法国)马蒂斯、《少女像》

 

《读书女》、《吴冠中像》、

 

《开花的苹果树》

三只手的习作

(德)丢勒

(形体结构、光影明暗、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物象的内在力量和意蕴、物理性质、人的内心世界)

小结:

线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出示几件线描作品,让学生欣赏。

写实性线描作品、表现性线描作品。

 

法)安格尔(德)霍尔拜因

 

 

结构素描

 

速写赵士英

甘南速写

(现代)吴山明

 

思考问题:

①这些作品在表现风格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②你能给它们分类吗?

③你喜欢哪幅作品?

你觉得哪幅作品中的线条最美?

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线描类型并把刚才自己画的作品进行归类。

•写实性线描

以展现客观物象真实感为目标的线描绘画。

•表现性线描

表现画家对客观物象主观感受的线描绘画方法。

•抽象性线描

为表现事物内在精神、用纯粹形式符号进行非物象化表现的线描绘画。

欣赏、领略线描作品中线条的充分表现力,体会线条的重要作用。

 

《静物》、

 

学生拿到作品图片欣赏和分组讨论,最后总结线描的类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野藤明珠》、

 

 

《两对舞伴》。

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了解线描知识和美的所在,在知识层面上提高原有的认识

 

 

2节户外学生实践

 

2、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生活中和自然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线(如地平线、沙滩的波浪线冬天的树枝、电线、人的轮廓、山峦流水等等)。

由学生归纳出对线的各种感觉。

直线—刚强曲线—温柔

粗线—豪迈细线—精致

斜线—飞跃、前进

水平线—静止、平和

垂直线—严肃、动感

锯状直线—焦虑、不安定

①、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线的感觉用笔修改自己刚才的画,注意线的表现力。

小结:

绘画中的线和数学中线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方向、形态、质感、明暗、虚实等特性,线之间也有远近、疏密、前后、曲直、横斜等对比变化。

②、了解绘画作品中线的运用。

阅读课本归纳出两种线型的区别。

(表现性的线,再现性的线)具有力度、韵律、节奏、色感、意味等等。

③、注意整体把握对象和线的形态和走向。

写实性线描写生:

整体─局部─整体

表现性线描写生:

整体观察(局部─整体)

老师示范

学生课堂写生:

表现性线描

3、评价

①你喜欢哪件作品?

②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

③你发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

小结:

线是表现力极强的造型手段,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人手运动的痕迹,表达着人的情感变化,为绘画带来了生气,给绘画以生命。

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勤写勤练,我们就能掌握这种简捷的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而它能给你带来很多快乐和满足。

活动二、三

到校园内小花园写生实践

一、教师发放学具

二、教师提出注意事项:

1.划定写生范围,不能走出老师视线。

2.不得大声说话、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上课。

3.定好位置不要过多走动,专心写生,不要打扰他人。

4.不要折采花草、更不许踏入草地。

5.写生多注意观察、线条尽量流畅流畅、构图完整。

在写生中教师一面组织教学、一面对学生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学生技法。

1、学生思考、想象生活中具有线的形态的物象,并表达对线的感受归纳出线所传达的语言。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线的感觉。

 

教室巡视

辅导

学生写生。

 

学生对照实物写生体会与临摹别人作品的不同。

通过教师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理解线描作品中的最为赋予表现力的线条,更具有情感的表达。

了解不同的线条对画面起着不同的艺术作用。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递进,使得学生认识绘画中的写实性线描与表现性线描的在写生中的应用。

学生在理论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安排学生临摹、户外写生,亲自体验,感受,逐步提高技能。

写生最后一节课下课前教师小结,或者另安排创作课之前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议论,进行自评与互评。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课题:

读书与藏书的情结

第7、8、9、10周

活动一讨论与欣赏

活动二创作与实践

活动三创作与实践

活动四展示与交流

活动一讨论与欣赏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关于读书的故事和藏书票,同时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识记、欣赏、讨论与读书相关的得社会活动及其创造的美术作品,感受其文化内涵,认识和理解读书、爱书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及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不同表现手法的藏书票的欣赏和分析,掌握不同形式的藏书票分别具备的特点。

为下节课更加全面的实践课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和讨论与读书有关联的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场所、名人轶事等,认识和理解读书、爱书对个人素质提升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了解掌握藏书票、藏书章、书签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对藏书票、藏书章、书签等的识记、欣赏,认识如何体现自身文化品位,营造温馨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自身的修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书为主导,以藏书票等设计制作为目的的学习,提高综合思考能力和将所学知识整体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对读书、藏书建立正确客观的认识和判断,建立良好的生活品位及爱好和追求。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和讨论使学生对读书及相关活动有新的、更深一层的认识。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票的功用、审美特征,并分析其内容表达的内涵和意蕴。

3.藏书票的种类划分。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功用、审美特征、意蕴及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第7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知识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读书活动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感受我国文明进程的辉煌史实、成就和传统。

体会认识读书与自身文化修养,及长远发展的重要关系。

学生欣赏图片,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积累,简单的表述对古代到现代的书院和图书馆的理解和认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使人们的精神食粮。

书是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宝库,是人生不可匮缺的至宝。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爱书、读书、藏书在我国被视为传统美德。

从唐代兴起的书院既是读书、讲学、做学问的地方。

内容引申

读书是人们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