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83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海洋生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docx

《海洋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洋生物.docx

海洋生物

422.何谓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包括哪些类群?

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

浮游植物是一类自养性的浮游生物,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己制造有机物。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海洋浮游植物主要包括:

原核细胞型生物的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的单细胞藻类,如硅藻、甲藻、绿藻和金藻等.

 按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可分为以下3类:

超微型(或微微型)浮游植物:

个体小于2微米。

微型浮游植物:

个体大小介于2-20微米之间。

小型浮游植物(或网采浮游植物):

个体大小介于20-200微米之间。

423.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

 藻类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光合色素和辅助色素的种类和贮存养分的种类,其次是细胞壁的成分、鞭毛着生的位置、鞭毛类型、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

424.海洋生物的分类单位?

8世纪,林奈提出了我们现在采用的分类法,此法反映了一个物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林奈分类法共包括7个基本分类等级(分类阶元):

由大到小的分类学单位依次是界(kin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这7个等级之间还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如亚纲、总目、亚目等。

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级单位。

生物的界级分类经历了一个从两界系统到多界系统的过程,现在广泛采用的是Whittaker所提出的五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在该系统中,藻类植物属原生生物界。

425.藻类植物的学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前一个词是它的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一个词是它的种名,全部小写。

种的学名后面常附命名人姓氏。

426.藻类植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藻类学家对藻类的分类地位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藻类学家认同把藻类分为12个门,其中主要门类有:

 

(1)绿藻门:

藻体呈绿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具有纤维素的细胞壁,鞭毛多为2或4条顶生、等长、尾鞭型.

 

(2)轮藻门:

藻体呈绿色.轮藻在细胞构造、光合作用色素和贮存养分上与绿藻门和有胚植物大致相同,但由于其具有以下特点,被认为其与高等植物的关系更为接近.

①轮藻有节和节间,节上长轮生的分支;②雌雄生殖器官复杂、构造特殊;③合子萌发经过原丝体时期.

(3)红藻门:

藻体呈红色至紫红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d,另外还含有藻胆素(包括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由于其比例不同,使不同红藻表现出从红到紫的各种颜色。

红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红藻淀粉。

生殖结构复杂并特殊,雌性生殖结构称为果胞,真红藻类的果胞往往与其它细胞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果胞枝,整个生活史中无具鞭毛的游动性生殖细胞出现。

(4)褐藻门:

藻体呈褐色或褐绿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因含有水溶性的叶黄素类-墨角藻黄素而使褐藻呈现其特有的颜色。

褐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褐藻淀粉和甘露醇,细胞壁由纤维素和褐藻胶组成.。

大多数种类生殖细胞具有两条侧生不等长的鞭毛,生殖结构特殊-单室孢子囊与多室孢子囊。

(5)硅藻门:

藻体呈黄褐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叶黄素类为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硅甲藻素等,褐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油滴和金藻昆布糖,硅藻的藻体形态大多为单细胞或群体,细胞壁由硅质的上壳和下壳套合而成,壳面具有各式花纹.硅藻可以通过无性和有性生殖进行繁殖,复大孢子是硅藻繁殖的一种特殊方式,这是由于硅藻壳壁构造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成分。

(6)甲藻门:

藻体呈金黄色或黄绿色或褐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叶黄素类为硅甲黄素、多甲藻素、甲藻黄素.甲藻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大多具有一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甲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和油滴.甲藻的主要繁殖方式为细胞分裂.甲藻也是海洋浮游植物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7)金藻门:

藻体呈金褐色或黄褐色,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叶黄素类为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硅甲藻黄素等.金藻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滴.金藻的藻体形态主要有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多数种类无细胞壁,鞭毛1-3条,顶生不等长或等长。

(8)蓝藻门:

蓝藻又称为蓝绿藻,为原核生物.蓝藻无色素体,光合作用色素分散在周质中,含叶绿素a.另外还含有藻胆素;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为肽聚糖,外层为胶质衣壳.部分蓝藻可形成细胞壁增厚的异型胞,其作用一是将藻丝细胞分割成藻殖段进行营养繁殖,二是含有固氮酶,可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蓝藻的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有些种类可形成内生孢子和外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蓝藻细胞构造的原始性,说明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类群,从古生物学的资料看,大约在35-3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细菌和蓝藻.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盛,称这个时期为蓝藻时代。

427.藻类植物分布

(1)绿藻的分布

绿藻约有6000余种,约90%分布于淡水,10%分布于海洋,石莼目和管藻目的种类以海生为主,主要分布于潮间带及10米以上浅水中的岩石上.

(2)红藻的与分布

红藻约有37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为海产,只有约50种生于淡水.

红藻的分布与海洋表面温度密切相关,约34%生于北半球温带海洋,44%生于南半球温带海洋,22%生于热带海洋.

红藻垂直分布明显,可生在低潮线以下30-60米,甚至能生在200米深的海底,这与红藻所含藻红素能吸收蓝光有关.

(3)褐藻的分布

褐藻约有1500种,极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主要分布在冷水区,是北极和南极海中占优势的植物,网地藻与马尾藻为暖水性种类。

褐藻是附着生活植物,可分布在潮间带到低潮线下约30米,是构成海底森林的主要类群,如世界上最大的藻类植物-巨藻单株长度可达80余米,重量可达180余千克,由于藻体上有大量的气囊,可使其漂浮于海水中而不下沉.

(4)蓝藻的分布

蓝藻约1500种,绝大多数种类是淡水、陆生的,海生的种类较梢.由于大多数种类有胶质衣鞘,可使许多蓝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温泉中.

许多蓝藻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如微囊藻.浮游蓝藻,如束毛藻大量繁殖可使海水呈红色,红海因而得名。

(5)硅藻的分布

硅藻种类约11000多种,分布范围极广,在淡水、半咸水、海水和陆地都有.

硅藻常为单细胞,但可由几个或多个细胞形成群体.硅藻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鱼类、贝类及其它海洋动物的主要饵料之一。

(6)甲藻的分布

甲藻约1500种,分布范围广,淡水,海水,半咸水中都有,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组成成分之一.甲藻与硅藻同为海洋动物的主要饵料,被誉为海洋的牧草.

许多甲藻与赤潮的形成密切相关,如原多甲藻属、裸甲藻属、亚历山大藻属的某些种和夜光藻等.

428.原核藻类植物与真核藻类植物

原核藻类植物主要指蓝藻,细胞直径较真核藻类小.

原绿藻是由美国藻类学家Lewin在加利福尼亚海湾的海鞘类动物的泄殖腔中发现的,该藻在藻类进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绿藻是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不含藻胆素的原核生物,因此,被认为是介于原核藻类与真核藻类之间的一个类群.

真核藻类细胞直径一般在10微米以上,包括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褐藻、裸藻、绿藻、轮藻和红藻等.

429.海藻的经济价值

(1)食用价值

 许多海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食用,如蓝藻门的海雹菜、葛仙米和螺旋藻等;绿藻门的石莼、浒苔和礁膜等;褐藻门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萱藻等,萱藻在山东沿海一带被称为海麻线,味道鲜美且价格很高,非常受欢迎;红藻门的紫菜、角叉藻等。

(2)药用价值

 海带等褐藻含有较高的碘,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含有的褐藻酸钾能降低血压,所含的抗氧化成分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含有的褐藻酸钠能降低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伤害,所含甘露醇可作为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原料;另外,许多海藻还含有驱蛔虫的药用成分,如绿藻中的松藻、红藻中的海人草、鹧鸪菜等。

当然,海藻含有的药用成分和功效还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3)许多红藻可作为提取藻胶的原料

 如石花菜、江蓠等可用于提取琼胶,角叉藻、麒麟菜等可用于提取卡拉胶。

(4)海藻可作为β-胡萝卜素的重要来源

 β-胡萝卜素具有防癌抗癌、防老抗衰、防辐射及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如绿藻中的盐生杜氏藻是一种光能转化率高,生长繁殖快的单细胞藻。

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这种藻可大量合成β-胡萝卜素,从10千克鲜藻内可获得1千克β-胡萝卜素。

5)单细胞海藻可作为水产养殖育苗中海洋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

 如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盐藻、扁藻及球等边金藻等。

430.海洋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吗?

 海洋中的藻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都是无真正根、茎、叶分化的孢子植物。

但有些生长于海洋中的植物如大叶藻、川蔓藻等实际上并不属于藻类植物,它们是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的种子植物,是高等植物。

431.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可作为海区富营养化的一项指标来预报赤潮吗?

 叶绿素a是藻类细胞生物量的一个指标,也是海区富营养化的一项指标。

一般认为,当监测中发现叶绿素a含量超过10mg/m3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时,就

 预示赤潮可能即将发生。

432.浮游植物可作为海洋捕捞业的指标吗?

由于许多海产经济动物,特别是幼体,以硅藻为摄食对象,所以,这些饵料的数量分布将会影响经济动物的分布,特别是渔场的形成和浮游植物的产量密切相关。

例如,在大洋脆杆藻的密集区捕捞沙丁鱼,可提高渔获量,在星脐圆筛藻密集区捕捞中国毛虾,也同样可获得增产。

433.哪些形成有毒赤潮的浮游植物可引起贝毒?

目前全球已发现有毒赤潮种类大约近80种,有害藻类通过食物链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某些裸甲藻,如短裸甲藻可产生危害严重的神经性毒素,威胁人类健康.这类赤潮最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引起麻痹性贝毒的种类

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亚历山大藻、链状裸甲藻等.

(2)引起腹泻性贝毒的种类

尖鳍甲藻、圆鳍甲藻及利马原甲藻等.

(3)引起神经性贝毒的种类

短裸甲藻

(4)引起记忆缺失性贝毒的种类

多纹拟菱形藻及假细纹拟菱形藻等.

434.什么是有孔虫?

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至今种类繁多。

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

有孔虫是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食物为硅藻以及菌类、甲壳类幼虫等,它们也是很多海洋生物的重要的食物来源。

由于不同时期有孔虫的种类不同,因此,根据有孔虫死亡后其外壳形成的海底有孔虫软泥不仅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而且还能提示地下情况,从而为寻找矿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据。

435.哪些生物会形成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能引起赤潮的生物被称为赤潮原因生物。

赤潮原因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类,如硅藻中的中肋骨条藻、甲藻中的裸甲藻和原甲藻等。

此外,原生动物夜光虫(植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夜光藻,归于甲藻类)和红色中缢虫也会引发赤潮。

436.海绵动物有什么特点?

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但其细胞基本没有组织分化;靠滤食有机颗粒及小生物、行细胞内消化而获得营养;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根据其复杂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单沟型——如白枝海绵、双沟型——如毛壶、复沟型——如偕老同穴);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没有神经系统;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因为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等方面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有显著的不同,所以被认为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故又被称为侧生动物。

当外界环境不良时,海绵动物中胶层内一些获得营养的变形细胞聚集后,外包几丁质膜和骨针,只留一个胚孔,称为包囊。

437.腔肠动物有什么特征?

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有刺细胞;具有两个胚层;有原始的消化道——消化循环腔或称为肠腔,有口但无肛门;出现原始的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有世代交替现象。

腔肠动物的生活史中有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

前者适应固着生活,中胶层薄,无性繁殖;后者适应漂浮生活,中胶层厚,有性繁殖。

若将水母型上下翻转,其基本构造与水螅型相似。

腔肠动物分三个纲:

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438.腔肠动物有哪些代表?

 

(1)薮枝螅:

水螅纲。

是水螅型的群体,群体中有不同的个员:

具触手和口,专门捕食的为营养个员,又称水螅体;无口和触手,负责出芽生殖产生水母芽的为生殖个员,也叫生殖体。

生殖体经出芽产生水母体(无性生殖),水母体产生精卵,结合后发育成浮浪幼虫(有性生殖),再长成群体,表现出世代交替现象。

(2)僧帽水母:

水螅纲。

是海洋中的一种漂浮生物,是包含若干变形的水母型与水螅型个体的群体。

其蓝色透明的浮囊体漂浮在海面上,水下部分有多条宛若美丽绸带的毒触手,其刺胞的毒液与眼镜蛇的毒液相似,故被人们称作“蓝色海妖”。

(3)海月水母:

为海洋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母,伞无色透明,呈圆盘状,直径约10~30厘米。

伞缘有8个结节似的结构,每2个结节之间的伞缘,悬着许多触手。

下伞中央有1个方形的口,口的四角各有1条下垂口腕。

生活史中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交替出现的现象。

(4)海蜇:

钵水母纲。

大型食用水母,分布广,是我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

身体分为伞部和口腕部。

伞体隆起呈半球形,直径为300~500毫米,最大的可达1米。

体色变化较大,一般是青蓝色,有的是暗红色或黄褐色。

伞的下面是根状的口腕,口腕愈合,把原有的口封闭,口腕的下部形成很多小孔,称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等微小生物。

(5)立方水母:

钵水母纲又称为箱型水母,俗名海黄蜂。

主要见于澳大利亚附近海域。

其伞部立方形,触手多条且可伸长数米。

其剧毒可以在三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曾被美国野生动物杂志称为十大有毒动物之首。

(6)珊瑚虫:

珊瑚纲。

生活在温暖的海洋里,拥挤固着在岩礁上。

其形状美丽多姿:

有鹿角状、喇叭状、蘑菇状等。

颜色有橙黄、粉红、浅绿、紫、蓝、白等。

石珊瑚的骨骼不断在海洋中堆积,形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岛。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是澳洲东北的大堡礁,长达2000千米,宽约50千米。

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南太平洋的斐济群岛和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也是珊瑚岛。

(7)海葵:

珊瑚纲。

与珊瑚虫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骨骼且单体生活。

多数海葵用基盘固定在岩石、木头、贝壳、螃蟹等物体上生活,营固着生活。

身体圆柱形,上端有口,口周围着颜色鲜艳的触手。

海葵的触手上有刺丝囊,那是它们用来麻痹猎物用的,但小丑鱼常常安全地生活在其触手丛中。

另外它们喜欢被寄居蟹驮着到处走,这样海葵可以吃到更多的东西,而它们有毒的触手又可以吓跑寄居蟹的敌人。

439.什么是栉水母?

属于栉水母动物门,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与腔肠动物接近但略高等,已知90多种。

具两胚层,两幅射对称,似钵水母,但无刺细胞而有粘细胞,有8行纵行的用于运动的栉带。

代表动物之一——球栉水母:

体如小玻璃球,有8条显著的栉带。

触手2条,充分伸展时,其长度可达体高的20余倍,为主要捕食器。

为暖水近岸性海洋动物,分布广泛。

代表动物之二——瓜水母:

身体瓜形,侧扁,无触手。

是世界广分布种,我国沿海常见。

440.涡虫和纽虫是哪个类群的动物?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

该门类的特征是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具皮肤肌肉囊;消化管有口无肛门;排泄系统原肾型;出现梯形的中枢神经系统。

涡虫体表有纤毛,自由生活于淡水或海洋中。

其头部背面常有一~多对眼点,由感觉细胞和其下的色素层构成,能感知光线明暗,但无晶体,不能成像。

纽虫属于纽形动物门,绝大部分海产,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进化。

如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有完整的消化管;有假分节现象。

441.轮虫长得象车轮吗?

轮虫属于假体腔动物。

体形多呈圆筒形,分头、躯干和尾(足部)三部分。

其头部前端有头冠(轮盘),能伸缩,有1~2圈纤毛,纤毛摆动,似车轮转动,故称轮虫。

纤毛有游泳和摄食的功能。

环境好时,轮虫雌虫为非混交雌体,产生非需精卵,行孤雌生殖。

这是对迅速增殖的一种适应,可在短期内产生大量个体。

轮虫是许多鱼、虾幼体的重要饵料,被广泛培养用于育苗生产中。

442.环节动物有什么特征?

 环节动物门动物身体同律分节;有发达的次生体腔(真体腔);其中的多毛类动物出现原始的附肢——疣足;闭管式循环系统;多数具按节排列的后肾;链状神经系;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期。

海洋中的环节动物主要是沙蚕等多毛类动物,它们的头部和感官发达,有疣足,无环带,雌雄异体。

有些沙蚕受环境(温度、月光等)的影响,性成熟的雌、雄沙蚕个体先后离开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以利于受精,这种现象称为婚舞或群舞。

443.“海肠子”是什么动物?

“海肠子”是单环棘螠的俗称,烟台及蓬莱等沿海出产。

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食用不过几十年的历史。

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烟台名菜,其干制品又是不可多得的调味品。

单环棘螠是一种长圆筒形的动物,属于螠虫动物门,该门类动物与环节动物(如沙蚕、岩虫、蚯蚓等)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444.软体动物有什么特点?

软体动物门是已知动物界第二大门类,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门。

因为大多数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为“贝类”。

软体动物中很多种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著名海珍品鲍鱼、干贝(又称扇贝柱,扇贝的闭壳肌加工而成)等。

软体部分由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组成。

多两侧对称;具三胚层和不发达的真体腔;排泄系统后肾型;多为开管式循环;具鳃、外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等呼吸器官;间接发育的种类多具担轮幼虫、面盘幼虫等时期。

本门的分纲较多,有单板纲(如新碟贝)、无板纲(如龙女簪)、多板纲(如石鳖)、腹足纲(如红螺、鲍、蜗牛、海牛、海兔)、瓣鳃纲/双壳纲(如河蚌、大砗磲、扇贝)、掘足纲(如角贝)、头足纲(如乌贼、章鱼、鹦鹉螺)。

445.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贝壳是由贝类的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典型的贝壳有三层:

外层为角质层,较薄;中层是棱柱层,较厚,占贝壳的大部分;内层为珍珠层,具珍珠光泽。

当有微小的物体如沙粒侵入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珍珠贝和其它一些贝类的外套膜就会分物质来包围异物,于是就产生了美丽的珍珠。

446.腹足类动物身体不对称吗?

 腹足类动物左右不对称,神经扭转成“8”字形,有些种类又有反扭转现象。

多具螺旋形的壳。

研究发现,早期的腹足类是两侧对称的,不对称的体制是在进化过程中经扭转而形成的。

身体扭转后,其一侧的器官如鳃、心耳、肾等发育受到阻碍而退化消失。

即使后鳃类腹足动物如海牛、海兔等的内脏又发生了反扭转,但其消失的器官不能重新发生,所以尽管外形两侧对称,但内脏器官仍然是左右不对称的。

447.头足类动物有哪些特殊之处?

头足类动物两侧对称;头部发达;足一部分成腕,一部分成漏斗;有内壳、外壳(鹦鹉螺)或无贝壳。

全部海产。

因其运动迅速,所以循环系统与多数软体动物不同,是闭管式的。

体腔也比其它纲更发达,以适应其快速运动的需要。

具有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敏锐的视觉器官。

金乌贼是一种具有洄游习性的海洋软体动物,栖息于我国沿海近岸十数米深处,生殖期到近海海藻繁茂处产卵。

头部腹中线处的漏斗可向外快速喷射海水,借其反作用力来实现快速运动的目的。

遇敌害时会放射墨汁使海水变黑,借机逃遁。

章鱼和乌贼(俗称乌鱼)一样,同属于头足类动物。

不同的是乌贼有10只腕,而章鱼有八只长腕,故章鱼又被称为“八带鱼”、“八带蛸”。

章鱼喜欢钻进动物的空壳里居住,渔民们就根据其喜欢钻入贝壳的习惯,常常在贝壳上钻个洞,用绳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鱼钻进去安了家,再往上拉起来,这样便可以不费多大力气诱捕章鱼了。

448.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门,已报道的种类达100多万种,占动物界种类的80%以上。

个体数目往往也是多得不可胜数。

其生活环境更是极其广泛。

从进化地位上说,是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分节;体表具外骨骼;具混合体腔(初、次生体腔的混合,内含血液,又称血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呼吸器官多样化;链式神经系,感官发达。

449.节肢动物有哪些类群?

节肢动物门种类繁多,分类系统复杂。

可分为三叶虫亚门、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和单枝亚门。

(1)螯肢亚门有以下3个纲:

三叶虫纲:

海栖,1对触角,背面2条纵沟将身体分为三叶。

已灭绝。

肢口纲:

海生,体分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

以书鳃呼吸。

排泄器官为基节腺。

例中国鲎(三刺鲎),我国浙江以南浅海产。

蛛形纲:

多陆生;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无触角;腹肢退化;以书肺和气管呼吸;排泄器官为基节腺和马氏管。

如各种蜘蛛、蝎子等。

海蜘蛛纲:

海生底栖,体小,形似蜘蛛。

身体由头和躯干组成,头前端伸出一圆柱状吻,头后有细窄的颈部。

附肢特别发达,故又称为皆足纲。

(2)甲壳亚门主要有以下3个纲:

桡足纲:

多生活在海洋中,体长一般几毫米,呈圆柱形,无背甲。

身体分前体部和后体部,后体部无附肢或仅有1对退化的附肢。

如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等。

蔓足纲:

海生,多固着生活。

头胸甲形成外套包被身体,胸肢曲卷呈蔓状,故称蔓足。

体外有石灰质的壳板,曾长期被认为是软体动物。

如藤壶、茗荷儿。

软甲纲:

多水生。

是甲壳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体常分头胸部和腹部,体节数多为20。

头胸部13对附肢,其中头肢5对,胸肢8对。

腹部6对附肢。

其不同部位的附肢,由于执行的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能够形成触角、口器、步足、游泳足和交接器等器官。

排泄器官为触角腺(如对虾的排泄器官为此)、颚腺。

包括各种虾、蟹(二者同属于十足目)、磷虾(属于磷虾目)、糠虾(属于糠虾目)等。

(3)单枝亚门主要有以下3个纲:

倍足纲:

身体细长,分头部和躯干部。

体节成对愈合,多数愈合后的体节有2对足。

分布于陆地潮湿的地方。

如马陆。

唇足目:

体细长,分头和躯干两部分。

体节10几至100多,每节1对步足。

用气管呼吸;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如蜈蚣。

昆虫纲(Insecta):

陆地、淡水和海洋均有分布。

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4对附肢;胸部3个体节,3对足,高等种类胸部2对翅;成体腹部附肢退化;用气管呼吸;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如蝗虫、蚊、蝇、蝶、跳蚤等。

450.为什么说节肢动物呼吸和排泄形式多样?

小型节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如水生的剑水蚤、陆生的蚜虫等。

水生种类用鳃(如虾、蟹)或书鳃(如鲎)呼吸。

陆生种类以书肺(如蜘蛛)或气管(如昆虫)呼吸。

排泄器官分两类。

一类是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来源于体腔囊(真体腔),水生种类一般为此类,如甲壳类的触角腺(如对虾)、颚腺,肢口类的基节腺等,这些腺体一般为囊状,一端开口于体表——排泄孔,可将废物排出体外。

另一类排泄器官为马氏管,是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如昆虫的马氏管,一端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一端游离于血腔中,收集废物入后肠随粪便排除。

蛛形纲(基节腺和马氏管)、多足纲、昆虫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451.海水经济蟹类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三疣梭子蟹、日本蟳、锯缘青蟹等。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蟹类中产量最大的食用蟹,其头胸甲呈梭形。

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渤、黄、东海较多,尤以渤海产量最大。

每年4~10月,在浅水区或河口附近产卵,4~5月间产卵最盛,冬季便游至较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