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91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docx

修改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

浅论中学作文的现状及改进

卢凤喜

摘要: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作文却存在着学生难写和老师难教的现状。

学生写作存在何种心理?

如何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如何让中学作文向健康方向发展?

对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作文的研究中,却存在着片面性和杂糅性,很少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所以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其主体性,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

 

写作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更是对自己语文综合素质的大检阅。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好与坏。

有人认为,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江山。

但长久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作文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困惑。

一提及作文,学生就感到害怕,而老师对此往往也感到有些棘手,因而造成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低下,从而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本文拟结合实习经验,到学生中去,采用个案研究和文献综述,发现问题,并用理论结合实践,比较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辩证法等浅谈中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研究其解决方法。

这一研究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中学作文的现状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的模式。

造成学生生活范围狭窄,又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即使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新鲜,但自身内心因为缺少实践的体验显得极度缺乏,因此在写作时他们很难抓住自己内心细微的变化和感受,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千剑”、“千曲”靠积累,“观”、“操”概括了积累的方式,这句话,能形象概括出学生写作前观察的重要性,只有有所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另外,大多数中学老师对学生的写作缺乏整体规划,应试教育的要求依然成为许多老师作文教学导航等等。

使得中学生畏惧作文已成普遍现象,许多中学老师对作文也感觉到头疼。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学作文现状不容乐观。

(一)学生作文现状

大学第七学期,在贵阳市书锦中学教育实习四个月,担任初二语文老师。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看法,我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说说你对作文的感受

调查对象:

八年级学生70人

调查结果:

56人(80%):

太难、不喜欢、很讨厌、害怕、没趣

苦、无趣

7人(10%):

不讨厌也不喜欢

7人(10%):

喜欢作文

确实,一提及作文,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反应都是:

怕。

又因为这“怕”而衍生出烦厌之情,有的学生,对作文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不得不分析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作文没兴趣,就写不好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江山。

写不好作文,语文综合能力就难以提高。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

在学生作文里,相当明显而集中反映出他们的知识基础、语文能力、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水平……”《写作心理学P368>>中学生由于心智发展及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写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这也是目前学生的写作心理分析和主要现状。

第一,认识的简单化。

实践决定认识,作文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认识有两条途径: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验、感知,直接获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二>是通过阅读材料,间接地认识社会,了解人生。

但因为年龄、生活阅历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的时候常常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致他们不能够体验到平凡生活中包含着的深刻意义,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就无法搜寻到有意义的素材,觉得生活平平淡淡,无人可记,无事可述,无物可写,无话可说。

另一方面,由于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中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常常不能整体地、完全地去理解,而只是把眼光停留在局部、片面。

在阅读过程中,一旦看到一点触及心灵的东西便不想再深入地探究,便以为了解了材料的所有,忽视了材料的整体倾向,结果就犯了理解不准确、不全面。

甚至完全错误的毛病。

阅读理解的偏颇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就会出现审题、认识的偏差以及思想的极端。

中学生认知的缺陷直接地影响了写作;要让他们写好文章,必需让他们扩大视野,必需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必先让他们学会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必需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构思的孤立化

世界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与想象都是互相联系的,在具体事物内部,各要素也是互相联系的,构成了该事物的整体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复杂的世界,只有弄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才能认清世界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的形成、表述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代表着事物,判断揭示了关系,推理则显示认识的过程。

中学生写作时在审题构思的过程中,常常不善于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他们常常围绕着一个概念绕圈子,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判断,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想认识。

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或多而杂,或少而空,往往缺乏一个明确的中心。

训练学生作文,一定要使他们拥有联系的观点,形成明确的判断,产生思想认识。

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再去叙述、去说理、去抒情,才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但他们不是认真地去精心构思推敲题意,往往是根据文题、话题、内容到脑海中去寻找经典范文,然后依据现有的人物、故事、情节来写作。

审题构思的孤立化使写作训练成为应付差事,写作水平并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审题构思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学习安排文章的思路,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第三,写作的自由性

中学生在该阶段处于逆反阶段,引导他向东,他偏要一路向西。

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较大的自由性。

他们在审题构思的过程中常常只是粗略地了解题目的大致意义,就匆匆确定方向,并不在文章的整体和布局上作思考和规划。

如在上学期书锦中学实习时,贵阳市期末考试作文要求是写身边影响深刻的一件物品,学生由于粗心,没看完题目要求就写作,结果,大多数同学把要求的说明文写成了叙事类文章。

写作过程中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随意的增减必然造成文章内容不协调、思路不顺畅,文章结构没有逻辑自然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在写作文章之前先写提纲的习惯。

提纲是规定了方向,在行文时才会流畅。

按写作提纲去写作。

即使局部需要调整,也能有依凭,得心应手。

也不会影响全文的布局。

但大多数老师都缺少教学生写提纲这一环节,往往是布置题目就了事。

学生呢,头也不回地一气呵成。

造成学生自由性,有老师的责任,名为教书育人,实则谋财害命。

也有学生的应付。

第四,写作虚假性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目的是叙述事情,表现自己的思想;针对现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写景状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通过传递思想、观点、情感给人以启迪,使人得教益。

但是,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写作却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

这样的盲目写作是难以写出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的文章。

语文教育专家顾黄初教授曾经这样说过:

“有了思想的照耀,一切都会闪光”。

文章要“闪光”就要有思想,而思想来自于明确的针对性。

我们应该先让学生弄清为何而写,只有这样方可使他们在写作时有激情有见解有思想,方可写成照耀人心的文章。

中学生常常将写作活动虚假性,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使得他们以为作文就该篇篇精彩,句句经典,有的指导老师也有这样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这样的高标准就使得原本写作能力不佳的中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写作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而且,逐步成熟的中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渐渐的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不愿说真话实话,不愿抒真情实感,这就是韩军说的“师生在语文课上,不撒谎:

不故意撒谎,也不被迫撒谎。

这应是一个最起码的愿望,起码的常识。

然而,实现它却仍很难。

韩军在《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与教学法》说,中国中小学生在作文中“编造谎言”,已经成为一道举世罕见的风景。

他举例:

1998年高考作文题是《坚强:

我追求的品格》,大量考生,一同编造自已父母死亡,以反衬自已如何“追求坚强”;某省一做了父亲的语文教师,在阅卷点恰好阅到了自己儿子的作文(他最熟悉儿子笔迹),作文编造父亲死亡,反衬自己坚强持家、诚敬孝母,父亲看后气得晕倒。

最离奇的,一作文写自己从小失去双臂,就学张海迪身残志坚,练习用脚丫写字,反衬自我坚强;查档案知,作者是一棒小伙,四肢健全且发达。

2000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是《上学路上》,众多十三四岁初中生,或编造上学路上“捡钱包交给警察叔叔”,或编造“扶盲人过马路”,或编造乘公交车“给老人让座”。

似乎全市丢失的钱包,都恰被他们拣到,全市老人乘车、盲人过马路,都恰被他们碰上。

这些作文,且都有一固定套路:

先“思想斗争”一番,――钱包交还是不交,盲人扶还是不扶,给老人让座还是不让,后“狠斗私字一闪念”,“自我反省”,灵魂升华。

如此作文,很多得了高分、满分。

独有一学生与众不同,朴实为文,照实写亲身经历:

雨天,上学路上遇青蛙,捉青蛙,知青蛙是益虫后,马上放生。

此文竟被判为“思想格调不高”不及格。

实习时,学生中仍不乏此现象,一女同学在作文中写了:

“周六妈妈从市西路给我买了条漂亮的花裙子,我非常喜欢。

”班上一男同学为应付老师也全文照抄了该女同学作文,这岂不是闹了笑话。

还有有的同学想考验老师智商,直接就抄一首歌词等等。

 在指导中学生写作中,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写作时应该多多鼓励。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艺术论》第62页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作为教师应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作文。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即使多一点废话也没关系。

写得好坏也没关系,但重要的是要真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过分计较他们观点幼稚。

“幼稚正是成熟的起点,缺憾正是完善的开端。

幼稚对于老成,犹如孩子对于老人,绝没有什么不体面,倒是老衰和陈腐,才是难以救药的......”2王又新颜迈《语文教学与研究》

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数老师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社会生活。

作文往往拘泥于课本。

且多数属于100%的课堂教学。

长时间的传统作文教学,由于信息交流和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思考。

许多老师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往往不去静下心来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进学生的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是长期重复无效的劳动,命题作文,或是半命题作文。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二、中学作文的改进

(一)学生的改进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4,对学生的改进即是针对本文中学生的现状所作的个人看法。

针对绝大多数初中生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个字:

难。

又因这“难”而衍生出烦厌之情,更有甚者,对作文是恨之入骨。

不惧作文者,屈指可数,更不必说爱作文的问题,这主要是兴趣的问题。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2。

意思是说,对于知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他的人又赶不上醉心于她的人。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悦地。

主动地去探究他”《普通心理学》3,反之,正如调查所示,学生因为对作文不喜欢,不感兴趣,厌烦。

因而衍生出烦厌之情,更有甚者,对作文是恨之入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状况主要从以下着手:

一、需要激趣。

马斯洛心理学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从而我们知道,需要是兴趣的激活因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要与否是能否产生兴趣的动力。

举个例子:

如果学生家中遭受灾难,无力支付学费,班主任告诉他写份申请,可以减免学费,那么这份申请的写作就是一种“需要”,他感到非写不可,他一定能写好,绝不会离题。

因此,教师每次作文命题是不是学生的“需要”,也就成了激活学生写作兴趣的“牛鼻子”了。

所以教师在命题时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选好话题,把题目真正出到学生的心坎里,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一吐为快,就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表扬激趣。

兴趣和成功总是连在一起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及时给予激励,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

有人说:

好学生表扬出来的。

我同意这观点。

马斯洛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的需要。

所以当学生有了优秀的作品时,老师可以当作范文在班上讲,老师可以把优秀作文结集,把优秀稿件推荐给报刊杂志发表等等。

以此来激励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另外,老师能做到因材施教,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成功目标,只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标,就认为是成功之作,就给予肯定或表扬。

让每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会刺激他们的兴奋神经,学生心情舒畅了,潜能就容易发挥,兴趣就更容易形成、巩固和发展了。

老师只要抱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积极心态。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对学生负责。

相信学生一定会对作文感兴趣、有提高。

三、知识激趣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写作的动力,对于需要综合知识的写作活动来讲,中学生在教材中所获得的知识,很难满足写作的需要,大量的知识需要到第二课堂去获得。

如果没有大量新鲜知识不断为大脑“充电”,写作就会如无源之水,热情就不会太持久,写作兴趣也不可能巩固和发展。

教师可以提倡中学生多看一些信息量大,知识性强,有趣味的电视节目和课外书籍。

也可以在班级开展“新闻三分钟”活动,让学生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到的最新信息、见闻、读书心得等写作素材,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在收集过程中,无形中学生就已经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了。

这样就会有利于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旺盛的写作热情和浓厚的写作兴趣,并使他们的作文写作得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教师的提高

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影响最大的是老师,所以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明白学生与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是把教和学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

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其主体性。

传统的教育理念把老师比作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强调了奉献精神而否定了自身的发展。

按照教育的观念,新时代下的教师应该是一汪清泉,而不是死水。

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

例如下面的作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

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

(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

我愿意请您!

师:

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

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

我看这样吧,谁会做饭菜,而且做的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

(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

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

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会,能请到我的。

生:

(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

师:

同学们学会做饭菜了吗?

生:

(大声其喊)学会了!

师:

呀,这么快?

跟谁学的?

生1:

我跟爸爸学的。

......

师:

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

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

一定很好吧?

生:

(不等老师叫,就纷纷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老师请几位上台讲)

师:

刚才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

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的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出来了。

但全班这么多菜,不可能都搬上讲台来吧,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一个同学学会了做了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

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

这个主意真好。

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了什么菜,而且要比较谁的菜最好,我就到谁家做客,好吗?

生:

好!

师:

好就快写吧。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新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

从内容到方法看,“贴近学生实际,自主性强,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了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过程看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改进自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首先,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但这一切都应遵循中学生的发展能力而开展。

其次,是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能在学生的心里孕育和激发巨大的创造潜力,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往往就是对老师的兴趣。

学生感兴趣了,你说的他爱听爱动手相信你,正如《礼记.学记》上说的:

“亲其师,信其道”《礼记今注今译》下册第479页,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再次,教师应该具备教学研究的开展等能力。

教学研究就是运用教学理论和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语文教育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比如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等。

这一研究有助于掌握语文作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

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全面发展水平,综合表现为个性的完美发展。

有人称之为人格魅力。

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会有很多人达到很高的水平,社会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教师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过程,是自我磨练积累的过程。

但是每一种坚定的情操后面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生活,每一种思想后面的是一种艰难困苦的阅历。

为了那一双双渴盼知识的眼睛,也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客观想想自己经历了那些阶段,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向更高更远处眺望......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在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第3版。

3、《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何存道叶奕乾梁宁建2010年

4、《普通写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路得庆2008年12月

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文彦蔡明

6、《作文心理学》吉林文学出版社严杰1991

7、《语文教学与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颜迈王又新2003年5月

8、《语文之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张蕾张彬福2009年12月

 

 

 

 

 

 

凤喜同学:

大作已经拜读完毕,现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1、论文摘要主要是对论文观点及其论证理由的高度浓缩和提炼,请重新拟写论文提要。

2、从行文来看,谈现状时不时穿插改进措施,而在谈改进策略时,反而比较简略空泛,缺少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请再认真斟酌一下。

3、写论文要逐步学会一些抽象概括的方法,要借助严密的逻辑思维来组织材料,该简则简,该详则详。

请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

4、“致谢部分”请删除。

5、请于4月10日以前发送到我的QQ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