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92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docx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市装备制造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促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特制定《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一、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问题

1、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由美国、日本向中国梯度转移,国内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市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以其特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装备制造企业和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009年,全市共有装备制造企业200余家,主要由精密机械、农业机械、汽车装备及零部件、金属制品和电气机械等企业组成。

形成了以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精密机械、以中联重科沅江分公司为代表的汽车装备、以滨湖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机械、以太阳鸟游艇、中海船舶为代表的船舶制造工业等四大支柱装备制造业体系。

其中,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09家,产值突破100亿元,达107.4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29.6%。

比2004年工业产值增长10倍,工业增加值增长15倍。

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出1倍多。

特别是中联重科沅江分公司的引入,使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

橡塑集团、滨湖柴油机、太阳鸟游艇、新兴管件、瀚鑫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益橡机密炼机、滨湖柴油机、太阳鸟游艇、宇晶机器、宇环磨床、牛头密封圈等立为湖南省名牌产品。

橡塑集团、新滨湖、宇环机械3家企业建立了高标准的企业技术中心,橡塑集团的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对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形成产业集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数控机床制造、水电、风电、核电机械制造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主要问题

近几年,益阳装备制造业虽然迅速发展,但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总量不大,明显的带动能力不强,整体发展较慢。

由于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带动力弱,协作能力差,导致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群,没有形成“集群效应”,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无法与国内知名大公司、甚至国外跨国公司抗衡;

——中小民企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建厂时间短,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规模效益差。

——技术装备水平低、开发能力不强。

受资金链、债务链的拖累,近几年企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多,造成技术装备落后。

新产品的技术大部份来自国外,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在国内市场上主要靠价廉优势来替代进口产品。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我市精密机械产业链拉得不紧,甚至存在缺环的现象。

最突出的矛盾是市内配套能力不强。

——融资困难,投入总量小、时效低、见效慢。

由于金融体制和企业现状的双重障碍,民间资金的总量不足及积聚力弱,区位弱势造成的引资困难等原因,致使装备制造业总体投入不理想,整体发展较慢。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008年全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必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进行经济结构的相关调整,在未来数年,我国也面临较大的宏观调控压力。

总体上,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为先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市的一些新兴装备制造业如内陆核电站核电装备、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装备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是我市高新区作为国家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连带赫山、资阳区的工业园区具备产业转移承接的优厚条件,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的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迅速发展。

三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新一轮的经济复苏,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过程,必将带动为各行业发展起服务和保障作用的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继续培育、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同类企业整合,形成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运行模式;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发展原则

坚持装备自主化研发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

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内陆核电等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

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新技术产业化。

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

围绕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加大研发力度,带动基础配套产品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

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特种钢原材料。

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

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

实现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4、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争取发展整车制造项目,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

做大做强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沅江工程机械产业园,争取落实三一重工益阳工业园项目,发展壮大东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加快发展造船产业,做大做强玻璃钢及复合材料游艇制造业和工程船舶及钢制船舶制造业,力争产值突破150亿元。

以玻璃钢游艇制造和工程船舶制造为重点,打造沅江造船工业园,发展南县、资阳、赫山造船基地。

壮大发展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力争产值突破100亿元。

继续做大做强橡塑机械、齿轮与特种锅炉及压力容器,壮大数控机床、输配电设备、新兴铸管、新兴机械等制造业。

鼓励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产值突破40亿元。

突出扶持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连的装备制造业,引进发展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

提升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力争产值突破10亿元。

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一是进一步增强“工业强市”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园区为主载体,实现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全面发展。

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真正成为我市未来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工业生产用地、工业项目收费减免、招商引资、知名品牌产品培育等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

三是继续改善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继续加大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整治针对企业的“三乱”现象,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增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进一步改善融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民营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

五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企业自我分离与政府社会接收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加快企业信用、投资担保、咨询服务等体系建设的步伐,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为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

2、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

在“十二五”期间,益阳市装备制造业要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等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在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

因企施策,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一批,嫁接改造一批。

已改制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化运作,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运行效率。

3、突出围绕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引资。

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大胆解放思想,紧紧抓住不断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注重资本运作,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市场网络、产品研发、生产设备、自有资金等资源共享,广泛开展以商招商,有效避免新的重复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切实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东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4、充分发挥企业谋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装备制造企业要切实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发展措施;理顺运行体制,规范管理机制,提高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引导骨干企业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增添关键设备,开发重点产品,提高主导产品生产能力,扩大生产经营总量;搞好区域内产品的配套与协作,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筹集企业改革、研发、技改、生产等所需资金,不断壮大实力,增强后劲,促进快速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主导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企业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重点产业、产品的有关优惠政策和专项扶持资金。

特别在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瞄准国家重大装备发展扶持方向,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的研发力度,争取有项目进入国家笼子,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发展扶持对象。

5、坚持自主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改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研发中心较多、科研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攻关,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构筑核心竞争力。

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一起共同探讨、实践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的有效途径,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弘扬和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不断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员工的收入和生活福利水平,解除员工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构建企业和谐大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