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06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机器人的行为受人的操纵,它无生命现象;火山喷发和钟乳石长大是自然现象;馒头上的“白毛”是霉菌,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

生长。

考点:

生物的特征。

2.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落叶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红松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冷杉林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

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落叶阔叶林、红松林、冷山林。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

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   )

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的。

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三者中,只有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由此可得出甲是生产者;只有分解者能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产生的水和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因此乙是分解者;丙捕食生产者,为消费者。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在一个食物网中,一般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食肉动物

【答案】A

【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位于食物链始端的生产者数量最多;在一个食物网中,正常情况下,数量最多的生物就是生产者,A正确。

6.美国西部有一片森林用来养鹿,其中也发现该片森林有许多鹿的天敌如狼、豹、山狮等,假如只把这片森林中的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更可能是如图(  )所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是把鹿的天敌狼杀绝,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鹿群的变化: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7.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A→B→C→D→E

B.E→D→C→B→A

C.D→A→B→E→CD.C→E→B→A→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鹰是该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它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考点:

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8.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D。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类型

【名师点睛】解此题的关键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9.使用显微镜观察室,若发现目镜上有污点,应该用什么擦干净?

(  )

A.纱布B.擦镜纸C.面纸D.手

【答案】B

【解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若发现目镜上有污点,应该用擦镜纸擦拭,B正确。

10.小玉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她判断是植物细胞.你认为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发现了细胞中的哪两种结构( )

A.细胞壁、叶绿体B.细胞壁、细胞膜C.细胞质、细胞核D.细胞膜、细胞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所以说动植物细胞的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选A

11.池塘的小鱼能长成大鱼的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D.细胞生长或分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细胞生长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体积增大的过程,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小鱼长成大鱼是生物的生长现象,是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细胞数目的增多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大依靠细胞的生长,可见C正确。

1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五脏”的肝脏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A.组织B.器官C.系统D.个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五脏”中的肝脏是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一个器官。

考点:

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13.某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一种是( )

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答案】A

14.在显微镜对光时,当环境光线较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答案】A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

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弱应该用凹面镜、大光圈.故A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操作显微镜。

15.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答案】C

...........................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操作显微镜。

16.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象“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④→⑤→③

B.①→④→②→③

C.⑤→①→④→③D.⑤→④→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图乙为图甲中“E”的放大图象,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②调节光圈,最后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生理盐水,起作用是(  )

A.分离口腔上皮细胞B.避免细胞死亡

C.保持细胞的形态

D.杀死细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内液的浓度大约和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等,故在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既不吸收也不失水,能够保持正常形态。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18.我们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

A.切片B.涂片C.装片D.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

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所取的材料,是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挑取的,所制成的玻片标本应该属于装片,C正确。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列关于诗句中黄鹂和柳树描述错误的是(  )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构成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根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的是保护组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黄鹂和柳树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黄鹂属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核液泡,构成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根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B正确;柳树的细胞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黄鹂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的是保护组织,D正确。

考点: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0.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A.清洁干净B.染色C.薄而透明D.形状规则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故选C。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材料特点。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特点。

21.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放置材料 E滴清水

A.EADBCB.DAEBCC.EADCBD.ADEBC

【答案】A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

擦、滴、撕、放、展、盖、染,可见,正确顺序是E滴清水、A撕取薄膜、D放置材料、B盖盖玻片、C染色,A正确。

22.人体细胞与小麦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人体细胞( )

A.体积比较大B.细胞核比较小

C.没有细胞壁D.细胞质比较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细胞和小麦细胞都有大有小,大小不是两种细胞的区别,A错误;细胞核大小不是两种细胞的区别,B错误;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小麦细胞有细胞壁,C正确;细胞质的浓淡不是两种细胞的差别,D错误。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3.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膜D.叶绿素

【答案】B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A错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B正确;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错误;叶绿素是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的,动物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形成叶绿素,D错误。

24.吃柿子感到有点涩,这是因为它含有单宁,这种物质它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核B.液泡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A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B正确;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错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D错误。

考点:

细胞中的物质。

25.下列(  )地方能找到较多的草履虫?

A.大海B.急流的河水C.有机物丰富的池塘D.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找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为食.因此在水流不急、有机物丰富的池塘中能找到草履虫.

故选:

C

考点: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6.同学们在秋游中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如苹果、大豆、玉米等都属于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类、杉类、柏类等。

题中叙述的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裸子植物。

27.菜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

【答案】C

【解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中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C正确。

28.植物根尖细胞分裂最旺盛的部位是(  )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成熟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考点: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9.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答案】B

【解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它也是叶片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如图:

气孔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考点定位】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气孔的结构功能.可结合气孔的结构图与保卫细胞的特点进行记忆.

30.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A.种皮破损,无保护作用

B.胚被虫蛀破损,无生活力

C.外界条件不适宜 D.种子因感染病毒而失去活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的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

A、种皮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主要作用,故错误;

B、胚被虫蛀破损,无生活力,是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的关键,故正确;

C、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不是外界条件的原因,故错误;

D、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不是种子因感染病毒而失去生活力,故错误.

故答案为:

B.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31.小明同学尝试利用绿豆种子发豆芽.下列哪一种外界条件小明不必考虑(  )

A.水B.空气C.温度D.有机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见,水、空气、温度,都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种子自身,不需要环境提供,所以,“小明同学尝试利用绿豆种子发豆芽”,“有机物”的外界条件小明不必考虑。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2.若1个豌豆的豆荚(果实)中有5颗种子,对该果实的发育分析正确的是( )

A.由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B.由1个子房、5个胚珠发育而来

C.由5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D.由5个子房、5个胚珠发育而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一个子房只发育成一个果实,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

1个大豆的豆荚中有3颗种子,说明一个果实中有3粒种子。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33.“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指花生中的(  )

A.外果皮、内果皮、种子B.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

C.果皮、种皮、种子D.果皮、种皮、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麻屋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属于果皮,“红帐子”是珠被发育来的,是种皮,“白胖子”是受精卵发育来的是胚。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3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必要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结果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答案】C

【解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可见,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必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C正确。

35.板栗外面褐色而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板栗就是( )

A.种子

B.果实C.果皮D.胚

【答案】B

【解析】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有题意可知,板栗外面褐色而坚硬的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皮,包上种子就形成了果实,所以板栗就是果实。

【考点定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名师点睛】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36.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这样做是为了(   )

A.操作方便B.减少蒸腾作用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去枝叶与否,方便程度差别不大,A错误;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时,剪掉大量的枝叶,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确;降低光合作用对移栽植物没有好处,去掉几片叶不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C错误;降低呼吸作用也不利于植物的成活,D错误。

37.植物体由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贮存在体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0%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0%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8.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

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A.自来水B.酒精

C.肥皂水D.沸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而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酒精。

考点: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39.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B.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⑥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答案】B

【解析】2、3为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而上皮组织是动物细胞中的组织,不会出现在植物细胞中,A错误;

;4、6细胞内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5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C正确;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1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D正确。

40.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

结果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散失的水分是通过茎、叶中的筛管运输的

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D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

甲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说明甲组的叶未被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乙组的叶被摘除,A错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甲组有叶,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错误;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C错误;由图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

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D正确。

41.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

A.根B.叶C.所有器官D.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幼嫩的茎和叶柄也会散失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