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56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0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互动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序号

内容

个人设计

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

单元

教材

分析

《春夏秋冬》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是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

《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单元

目标

要求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学习重点: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单元

设计

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单元识字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单元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单元

目标

达成

分析

 

课题

春夏秋冬

课时

1

日期:

学情分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图文结合展现“春、夏、秋、冬”这四季美景,全课以词组,三字句,节凑感强,易于学生朗读、记忆。

通过精美插图画引导学生认识美丽的四季,了解大自然的景物特征: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一景一物结合层层学习,表现出大自然之美,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背诵《声律启蒙》

全班齐背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用时:

3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1.自由交流四季最显著的特点。

2.齐读课题,识读“春”字。

1.感受四季,说说四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春:

______________

夏:

_______________

秋:

_______________

冬:

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时:

7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教师相机点拨。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分部分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给生字按要求分类。

霜吹落降飘

前鼻韵母:

______________

后鼻韵母:

______________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用时:

20分钟)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

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指导书写“春”和“风”。

(重点指导:

“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

夏天的特点是什么?

秋天和冬天呢?

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指导整体诵读四个词。

5.多媒体课件出示:

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

吹、落、降、飘。

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1.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想象,同时说一说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全班交流。

(3)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日”=春,组词:

春天、春风。

(4)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5)认识“霜”“雪”。

比较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6)学生在课本第二页练习书写“冬”“雪”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学习方法:

识记生字——想象情景——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组选择一小节按学习导航的提示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1)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齐读四个词,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4.全班认读生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5.认读新字“吹、落、降、飘”并组词。

6.读课文一、二部分。

3.连一连。

春风降

夏雨落

秋霜飘

冬雪吹

4.按要求填空。

(1)“风”的第二笔是()。

(2)“冬”的第二笔是()。

(3)“雪”的第三笔是()。

5.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生字。

雨:

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用时:

10分钟)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组织展示评价。

1.齐读生字。

2.仔细观察,重点观察雨字头的书写特点。

3.认真观察教师示范。

4.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5.同桌互评,全班评。

6.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春风冬雪

教学

反思

课题

春夏秋冬

课时

2

日期: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重点与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抽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用时:

4分钟)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学生用“春”组词并说话。

7.我会读。

春风吹夏雨落

秋霜降冬雪飘

二、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用时:

10分钟)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四季,四季里最美的是春天,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识读生字“花”“游”“飞”。

5.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

引导学生看课本P2插图。

6.指导说话要求:

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7.引导说话:

(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

(2)红红的花儿在哪里?

(3)跳出水面的鱼儿在哪里?

(4)茂密的树林里有什么?

8.对照说话要求,师生互相评价,教师作相应的鼓励。

9.多媒体课件出示: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

鸟入林

10.指导读词,识读生字“入”。

11.全班交流。

12.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1)“飞”和“风”对比指导,“入”和“人”对比指导。

(2)“飞”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笔于左上格中间稍低位置,“横折弯钩”写法和“风”一样。

13.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

1.齐读生字“花”“游”“飞”,并组词。

2.学生观察课本P2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学生看图说话。

4.学生说:

(1)池塘边,小草青青的。

(或:

池塘边青青的小草探出了脑袋。

(2)红红的花儿在山脚下开得很美丽。

(3)池塘里,跳出水面的鱼儿正在呼吸春天的新鲜空气。

(4)茂密的树林里小鸟飞来飞去。

5.学生读词:

池草青

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6.读生字“入”,并组词。

7.学生书写生字“花”“飞”“入”。

8.学生互评生字书写情况。

8.组词:

花()游()

飞()池()

入()

9.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花雪飞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用时:

15分钟)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

1.默读、朗读、同桌互读等。

2.选择读得熟练的一个词语说话。

3.根据出示的画面,再次连线回忆课文内容。

4.

(1)同桌互背,齐背,男女生竞赛背。

(2)小组分角色表演、背诵。

(3)在画面内容提示下全班齐背。

10.用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词语连线:

池草红

山花青

鱼入林

鸟出水

12.同桌合作背诵课文。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用时:

8分钟)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春天的词外,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词呢?

告诉大家吧。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词语。

2.把自己创编好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并作修改,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

3.认真抄写词语,注意要把字写得端正。

4.开火车读生字,读准生字读音。

13.照样子,写一写。

池草青山花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用时:

3分钟)

1.总结全文,指导学生说一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受。

2.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并读一读,课后举行“赛诗会”。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四季的特点,特别是春天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2.通过上网查找、查阅资料等方法来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14.背一背关于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姓氏歌

课时

1

日期:

学情分析:

本课设计,我力求对学生充分放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

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文体扩展法、表演法、演示法,此外还设计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背诵《春夏秋冬》

全班齐背

一、情境导入。

(用时:

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

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

(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用时:

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

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

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

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子李。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

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xìnɡ)

氏(sìshì)

李(lǐnǐ)

张(zhānɡ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

书写。

(用

时:

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

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

(用时:

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

姓()

什()

行()

欢()

双()

教学反思

课题

姓氏歌

课时

2

日期: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重点与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抽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

一、检查复习。

(用时:

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一双

二、品读课文。

(用时:

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

司马公孙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

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赵

zhānɡ官

zhào姓

sūn张

ɡuān孙

11.我会写。

国王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

__________

“万”加一笔:

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

(用时:

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玉()

万()方()

四、拓展延伸。

(用时:

3分钟)

1.知识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

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14.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

(用时:

2分钟)

1.活动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习方法的总结: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板书设计

课题

小青蛙

课时

1

日期:

学情分析:

“青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孩子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及益处早有耳闻,对其充满了兴趣。

《小青蛙》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庄稼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充满童趣的韵文中包含了我们要认写的汉字。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通过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重点与难点:

1.认写生字。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背诵《姓氏歌》

全班齐背

一、谈话导入。

(用时:

10分钟)

1.教师:

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吧。

一动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着绿衣裳,人称庄稼小卫兵。

2.学生反馈。

教师出示挂图,并板书:

小青蛙。

3.教师:

小青蛙你见过吗?

你在哪儿见过?

4.学生反馈。

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5.随课题认写“青”字。

6.指导书写“青”字。

(1)第四笔“横”应落笔在横中线上,写时向上挑一点。

(2)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看视频,认真读谜语内容。

根据这只动物的特点,知道这是一只小青蛙。

2.举手抢答问题,揭示谜底:

小青蛙。

3.摆放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青蛙的特点。

4.说说自己在小区、公园、野外等地方见过青蛙。

5.具体介绍青蛙的特点。

6.认读“青”字。

同桌互读,全班开火车读。

组词比赛。

7.书写“青”,同桌交流。

1.我会读:

一动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着绿衣裳,人称庄稼小卫兵。

2.选字填空:

青轻

()蛙()风

3.我会写“青”的笔顺。

青: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用时:

15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3.同桌互读生字。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5.开火车读生字。

重点指导“清、晴、睛、情、请、病”的读音

6.结合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圈出文中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2.向同学请教,互帮互学。

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内学习生字,交流自己认识“清晴睛情请病”的识字方法。

4.同桌轮流当“小老师”,互读生字。

4.我会认:

清晴睛情请病

5.选择正确读音:

清(qīnqīnɡ)

晴(qínqínɡ)

睛(jīnɡqīn)

情(qínqínɡ)

请(qǐnɡqǐn)

病(bìnbìnɡ)

(提醒:

生字要标调)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用时:

10分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画词语:

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

如:

天气怎么样呢?

怎样的眼睛呢?

3.全班交流词语。

 

4.再读韵文,理解“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不生病”的意思。

5.指名读韵文,大家评议,注意把韵文读通顺、流畅。

还要注意停顿。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哪三个字可以连在一起组成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画好的词语。

2.全班交流词语。

3.生读词语。

4.生读韵文。

比赛读,齐读。

6.连一连。

河水眼睛

天气事情

大清

吃晴

好害虫

四、交流总结。

(用时:

5分钟)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小青蛙,知道了它的特点,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这篇韵文,让小青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