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56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docx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汽化与液化解答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如图所示,用两只酒精灯分别给左、右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不移走左边烧瓶下的酒精灯,在烧瓶中压进部分空气,你所看到现象:

 _________ ;移走右边烧瓶下酒精灯,让水稍冷却,再把烧瓶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你又能看到现象:

 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

 _________ .

 

2.如图甲、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通过导管连接到烧瓶口,为使水重新沸腾,则应 _________ (向内推/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实验表明 _________ .

 

3.汽车发动机一般利用水的循环来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有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如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1)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 _________ 10~15℃(选填“高”或“低”).

(2)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 .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_________ .

A.30%B.40%C.60%D.90%

(4)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汽化,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会 _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 .

 

4.如图所示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有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会顶起限压阀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已知空心拄小孔横截面积为10mm2,大气压为1.0×105Pa,限压阀的质量为0.09kg.(g取10N/kg)

(1)用此高压锅烧水至沸腾时,水的温度 _________ 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为 _________ Pa.

 

5.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请你从物理角度想一个可行办法,并说明其中的科学理由.

 

6.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人为什么感到凉快?

 

7.下面是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课外活动的一个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

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

猜想一: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 _________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 _________ 快慢有关.

猜想二:

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 _________ 有关.

 _________ :

物理小组的同学分成A、B两组对其中的两个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1)A组同学: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们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温度和 _________ 相同.

(2)B组同学:

在A组同学所用的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盏酒精灯,探究液体蒸发快慢跟温度的关系,请你简要写出B组同学探究实验的步骤:

 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 .

 

8.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a)根据衣服晒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晒比又叠着干得快,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 _________ 的大小有关;

(b)根据 _________ ,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c)根据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________ 有关.

(2)设计与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________ 相同.

(3)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 .

 

9.观察图各实验,并完成填空:

图(A)是用来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_________ 有关;在图(B)的冷水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可观察到 _________ 水杯中的墨水的热运动得快;将图(C)的活塞迅速压下去时,可观察到棉花 _________ .

 

10.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 有关.

(2)通过 ___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体积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体积有关,水的体积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_________ (选填“体积”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 .

(4)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 .

 

11.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

(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 有关.

(2)通过 ___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他们的 _________ 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 _________ 有关.

(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 .

 

12.冬天我们都有洗热水澡的习惯,洗澡过程中经常发现浴室里挂在墙上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但洗完澡后将浴室门窗敞开一会儿,镜子又清晰照人了,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13.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的过程中,物体通过卫生间内的玻璃镜面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4.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15.寒冷的冬天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户上布满水珠,请你判断这“水珠”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1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却擦不干,为什么?

 

17.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18.炎热的夏天,小李在小卖部买了一杯加冰的可乐,看到冰块浮在液面上,纸杯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小李在用吸管喝可乐前,想到以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纸杯的外壁上为什么会出现一层水珠?

(2)可乐加冰后,喝起来为什么觉得特别冰凉?

 

19.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其中获取饮用水的办法是如图,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0.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_________ ;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 .

(3)下面事例与

(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4)无意间,小明拿着纸杯对着电风扇吹,发现纸杯壁的小水珠很快消失了.根据这个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供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 .

 

21.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冬天在室外呵气时能看到团团的白雾,而夏天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22.小明在浴室里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想:

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

是不是跟温度有关?

他先进行了猜想:

水蒸气的液化是否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

然后他就进行了以下实验:

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上述结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举例说明.

(3)小明同学在上述研究中采用了怎样的程序?

 

23.星期天,小明利用家里的冰块和水做了以下实验:

(1)小明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小明观察到塑料袋并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请解释这种现象.

(2)当小明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感觉冰更冷些?

这是为什么?

请说明理由.

 

24.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_________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_________ ,仍然保持 _________ 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_________ ,形成“白气”.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13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_________ 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25.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塞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乙醚蒸气变成了 _________ 乙醚,这表明用 _________ 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6.如表是三种液体的沸点,如图容器甲中盛水,乙容器盛一定量的某中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在容器底部继续加热,最终会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现象,但甲容器中的水还没有沸腾,则乙容器的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酒精

78℃

100℃

食用油

250℃

 

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

A.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温度降到90℃左右为止.

B.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D.水的温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

请完成以下问题:

(1)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填代号) _________ ;

(2)指出装置图中的两个错误

① _________ ,

② _________ .

(3)改正了上述的错误后,根据你做该实验的经验,要做好本实验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写出其中二点.

① _________ ,

② _________ .

 

28.

(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_________ ℃,使用时,它 _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 ℃.

(2)请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的高度是80 _________ ;人步行的速度约1.2 _________ .

 

29.如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

90

91

92

93

94

95

94

97

98

98

98

98

98

(1)在进行安装AB两个夹子的时候,就先安装 _________ .

(2)在此数据中第 _________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_________ ℃,此时看到的情形应是乙图中的 _________ ;由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将水加热至沸腾需要的时间太长,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0.初二3班第6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1

92

93

94

95

96

97

97

97

97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_________ ℃;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下图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7℃,说明当时的气压 _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

(1)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水沸腾时,不移走酒精灯,再压进去部分空气到烧瓶内,由于气压变高了,所以沸点升高了,水的温度达不到沸点,虽继续吸热,但是不能沸腾;所以看到的现象是:

水的沸腾停止.

(2)移走酒精灯,让烧杯中的水稍冷却,再把烧瓶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瓶内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此时沸点可能会比水的温度还要低,这时水会消耗自身能量而沸腾,所以又看到的现象:

水又重新沸腾.

说明: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沸点则越低.

故答案为:

水的沸腾停止;水又重新沸腾;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液面上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2.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一部分空气被抽到了注射器内,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了.这说明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故答案为:

向外拉;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3.

(1)混合液不能凝固,因此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2)由表中数据可见:

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60%过程中,混合液的凝固点是降低的;但是从6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混合液的凝固点是逐渐升高的.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选B.

(4)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

(1)低;

(2)先降低后升高;(3)B;(4)升高;水容易汽化,使得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增加

4.

(1)高压锅内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水的温度大于100℃.

(2)锅内气体最大压强等于限压阀产生的压强加上外面大气压强.

P阀=

=

=

=0.9×105Pa.

P内=P阀+P0=0.9×105Pa+1.0×105Pa=1.9×105Pa.

故答案为:

(1)大于、

(2)1.9×105Pa.

5.将蔬菜装入保鲜袋内,保鲜膜将蔬菜与外界隔绝,这样可以减小蔬菜表面的空气流动,减少水分蒸发

6.夏天吹电风扇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带走了人身体的热量,所以感到凉快 

7.猜想一: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

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酒精更容易干,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2)如果要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时,就得保证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可以在第一块玻璃板下用酒精加热,另一块不加热,观察酒精蒸发的快慢,可以发现酒精灯加热的酒精蒸发的快,故液体的蒸发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交流评估:

能够说明蒸发吸热的现象很多,例如:

①夏天,在地上洒一点水会感到凉快些;

②病人发热时在头上敷一块冷毛巾,病人会舒服些;

③夏天,为了使得食物不致于因为高温而变质,可以把食物用容器盛装放入冷水中(漂浮)同时在食物上面放一条湿润的毛巾等.

8

(1)(a)衣服晒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不同;摊开晾晒又比叠着干得快,是因为表面积不同;

(b)用吹风机吹头发比不用吹风机时头发干得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c)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酒精更容易干,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故答案为:

(a)表面积;

(b)用吹风机吹头发比不用吹风机时头发干得快;

(c)液体种类.

(2)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故答案为:

表面积;温度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3)能够说明蒸发吸热的现象很多,例如:

①夏天,在地上洒一点水会感到凉快些;②病人中暑发热时在头上擦酒精,病人会舒服些.

故答案为:

给中暑病人擦酒精(其它也可)

9.A、玻璃板上两滴表面积相同的水,处于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的环境中,一个用酒精灯加热,温度高,一个在常温下温度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以确定该实验探究的是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B、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由于热水杯中的液体温度高,所以它里面的墨水分子运动得快,表现为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均匀用的时间短.

C、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压缩里面的乙醚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乙醚的内能,乙醚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由于乙醚的燃点较低,所以引起乙醚燃烧,从而引燃棉花.

故答案为:

A温度;B热;C燃烧.

10.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

(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上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的关系,应控制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B.

(3)小凡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的环节来看,他没控制水的体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体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我们物理学中最常见的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2)A,B;(3)表面积;不正确;只有在水的体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4)控制变量法

11.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

(1)比较A、D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上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比较A、C两图看出是水的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温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如果让水和酒精的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发现酒精蒸发的快,所以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4)蒸发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此理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

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给病人擦拭酒精降温等.

故答案为:

(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2)A、C;

(3)表面积;液体的种类;

(4)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12.冬天,洗澡过程中经常发现浴室里挂在墙上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但洗完澡后将浴室门窗敞开一会儿,镜子又清晰照人了,这是因为:

洗澡的时候,浴室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子在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导致镜子模糊不清,洗完后将浴室门敞开,使浴室空气流动加快,镜子上的水珠蒸发加快,从而使镜子清晰照人

13.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冷的玻璃镜面,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上的小水珠蒸发(汽化),使得镜面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14.因为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时,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在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所以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15.水珠出现玻璃窗内侧,室内相对室外比较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液化形成水珠 

1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鸡蛋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鸡蛋上,因此鸡蛋变湿了.马上用干毛巾去擦拭,因为鸡蛋的温度仍较低,空气中仍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 

17.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 

18.

(1)因为杯子的外壁温度较低,杯子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杯子的外壁上.

(2)冰块熔化吸热,导致可乐的温度降低,因此喝起来觉得特别冰凉.

19.植物叶子内有很多的水,叶子上有很多的气孔,叶子中的水从气孔蒸发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过程;

水蒸气遇冷的塑料袋液化为水,获得饮用水.

20.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

(2)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形成的;

(3)A、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冰的升华现象;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又液化成的小水滴;故选BD;

(4)小明拿着纸杯对着电风扇吹,发现纸杯壁的小水珠很快消失了.根据这个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供探究的问题: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吗?

故答案为:

(1)液化;

(2)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成小水珠;(3)BD;(4)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吗?

 

21.因冬天气温较低,体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