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59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信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补齐产业短板加快集

群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要求,突出加快发展、转型突破、补齐短板的重点任务,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转型发展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补充和完善产业关键缺失薄弱环节为抓手,以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产业实力强、产品质量高、配套体系优的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提供产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

产业整体规模不断壮大。

全市加快培育10大重点产业集群,2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到2020年底,新培育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6个、500亿元3个、200亿元1个,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引领消费需求、占领高端市场的产业和产品。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底,集群中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6%以上,发明专利500件以上,形成160项以上自主技术和标准,大中型企业研发强度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7000家、200家以上,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产品质量品牌大幅提升。

到2020年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0件以上,新增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260件以上,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0个以上。

企业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中高端产品比重增加,企业品牌的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协作配套水平明显提高。

到2020年底,建立10个产业联盟、20个公共服务平台。

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提高20%以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3%以上,协作配套发展环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重点任务

全市重点培育发展精品钢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工业、节能环保、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基础零部件、现代煤化工、棉纺、白色家电和新材料10大产业集群;各县(市、区)要根据县域经济特色,打造1-3个特色产业集群;针对10大产业发展短板,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路径,着力补齐产业薄弱、缺失环节。

(一)精品钢材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以邯钢集团及武安、永年、峰峰矿区等产钢地区为主体,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2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以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产品高端为方向,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形成多品种、高质量、绿色化精品格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瞄准市场需求,支持邯钢集团、新兴铸管、天铁集团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批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发展高铁用钢、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管道用钢及优特钢棒线材等,开发系列产品,实现对下游知名品牌企业批量供货;依托武安普阳、裕华等钢铁企业,重点发展用于船舶、桥梁的中厚板、涂层板、镀锌板等,形成一批国内先进的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产品,向“高端化、终端化、专业化”发展;依托永洋钢铁重点发展齿轮钢、轴承钢、标准件用钢、工模具钢及用于轻轨、重轨的合金钢、优特钢、不锈钢,实施“特种钢”战略,做大永洋特钢产业园。

补齐短板:

对标行业领先企业,提高产业整体装备工艺配套及管理水平,增强研发能力,做大家电、汽车钢生产规模,提高汽车、家电用钢市场占有率,增加特种钢材品种,解决中高端钢材的品种种类较少、与本地用钢企业配套的特钢产品较少等问题。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邯钢集团、武安市政府、涉县政府、永年县政府、峰峰矿区政府等)

(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依托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复兴经济开发区等,建设华北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支撑作用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成套整机设备,优化配套,加强基础,打造专用汽车、农机、棉机、纺机等专业化生产基地。

依托新兴能源装备、肥乡远达、河北时越、广平新宇康等企业,重点发展重卡整车、环卫车、重型发动机、车架总成等产品,做强专用汽车产业,打造区域性专用车生产基地;加快魏县宗申农机、馆陶凯特农机和哈克农机等企业和项目发展,推动农业机械的规模化、大型化、特色化;依托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及永年博柯莱机器人、肥乡数控成套设备、邱县智能装备等项目,促进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天择重工、恒天化纤成套设备、金狮棉机、圣龙装备等重点企业,发展大型工程机械,加快冀南新区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利用汉光重工、718所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电子专业设备、传感仪器、精密制造等,推进互联网+装备制造业深入发展。

补齐短板:

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引进装备整机企业,解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问题;发展智能机器人、高档机床等智能制造,夯实智能制造业基础;培育特色装备园区,解决工业园区装备制造行业定位不清晰、不准确,企业分布相对较散,中小企业产业协作配套能力较差等问题。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及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复兴区政府等)

(三)食品工业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依托大名面业、鸡泽辣椒、曲周天然植物提取物、广平方便食品和邱县休闲食品产业等,建设京津冀食品加工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瞄准京津市场,对接京津食品产业转移,打造知名品牌食品企业,积极推进食品工业从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

支持大名子丰生物基功能材料、广平嘉瑞膳食纤维等项目建设,依托晨光生物天然提取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发高附加值营养健康食品饮料、功能性食品等适应国内外需要的时尚、高端产品;依托邱县马大姐、康贝尔、哆呋,广平香道等企业,发展休闲、特色食品;支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延伸食品产业链条;依托大名面业、鸡泽辣椒、永年蔬菜、馆陶禽蛋等产业,坚定走差异化战略,推动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利用地理标识的广泛传播性,培育和发展更多区域产业品牌;依托邱县、广平等食品产业园,打造京津食品产业扩能首选地。

补齐短板:

搭建京津食品展销平台,打造京津食品产业承接地,做大特色食品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增加知名品牌企业数量,提高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引进知名食品企业,增加适销对路产品,解决产业特色不明显、产品品种种类较少及缺乏健康、旅游、休闲等新兴消费领域产品等问题。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及大名县政府、鸡泽县政府、曲周县政府、广平县政府、邱县政府等)

(四)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依托冀南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曲周节能环保产业园、魏县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打造国内知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围绕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三废”处理、环境监测、资源综合利用等需求,以打造节能环保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目标,促进节能设备、节能材料、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依托河北高晶电器、派瑞电器、盛德玻璃、四达电机等企业,发展节能、节电产品;加快冀南新区卓达新材、大名中亨保温材料、河北天紫新型墙体材料等项目,重点发展低碳、环保、安全、健康的新型建筑材料;围绕中东欧合作,加快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依托聚良环保、聚力环保、英洁环保、宏达环保等企业,促进水和大气质量检测仪器、环境监测、空气净化装置、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污水垃圾处理设备、新型环保材料及生物质壁炉等环保装备及产品形成规模化;支持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试点项目建设,实施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尾矿废石及汽车废旧轮胎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依托718所、河北工程大学等机构,引进知名环保企业,开展技术推广、项目咨询等服务,做大节能环保服务业。

补齐短板:

做大环保产业园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解决制造业基础薄弱、规模小、聚集效应不明显的问题;推进矿产、工业废弃物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发展速度;培育节能服务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解决产业服务体系不完整等问题。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及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魏县政府、曲周县政府等)

(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冀南新区汽车产业园、武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新兴际华新能源板块等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整车制造企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池等关键配套企业发展,重点推进纯电动城市客车和乘用车、清洁能源轻重卡和多用途专用电动车的品牌化、专业化和系列化。

支持河北银隆、河北王派、河北极度等企业快速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依托冀南新区、武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配套完善、基础齐全的整车生产基地;推动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推进武安北方奥钛酸锂电池、永年金力电池材料、涉县洁神等项目建设,实现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电池材料等规模化生产,建成北方重要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依托华北汽车城等项目,联合汽车行业协会、品牌经销商挖掘汽车服务的潜在需求,引进高端汽车服务商、投融资机构,打造辐射周边、特色明显的汽车后市场。

补齐短板:

引进知名整车制造和配套生产企业,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银隆、金力等企业发展,做大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规模;打造集展销、售后服务、娱乐、休闲等多功能的汽车文化产业园,不断完善汽车产业后市场发展。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武安市政府、永年县政府、涉县政府等)

(六)基础零部件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依托永年县、魏县标准件,武安市、鸡泽县铸造,曲周县精密轴承、馆陶县轴承等生产基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先进基础零部件产业集群。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开发高精尖产品,增加产品种类,扩大基础零部件高端市场的份额,拓展应用领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工艺链条。

以永年标准件、魏县台资装备产业园,鸡泽铸件、馆陶轴承为依托,推动标准件、铸件及轴承等基础零部件向高端系列化发展;发展用于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强度紧固件、高精密轴承等专精特新产品;加快格力精密铸造基地项目建设,促进空调、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药化工等领域的精密制造、钛镁合金零部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积极培育金鼎重工、瑞驰重工等铸件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风电、重型机床、大型装备等大型零部件;建设精铸中心、精锻中心、精密加工中心、热处理中心,建立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提高装备工艺配套水平;培育发展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产业。

补齐短板:

培育引进用于汽车、风电等行业的高端零部件企业,建立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机构,提高企业工艺配套水平,解决产业整体装备工艺水平有待提高,模具制造、精密加工等环节薄弱,产品档次、附加值偏低等问题。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永年县政府、魏县政府、武安市政府、鸡泽县政府、曲周县政府、馆陶县政府等)

(七)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以峰峰矿区、磁县煤化工园区和武安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坚持工艺循环化、产品系列化、加工精深化,重点做好煤焦化工、煤气化工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延伸,推动煤化工向产业集聚、高效节能、生产节约、产品高端转变。

加快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的产业化步伐,支持中科宝桦创新材料、中科宝瑞生物工程、河北玺尧100万吨烃基燃料、中海外环保能源技术公司煤制LNG等项目建设,提高产业的综合利用水平;依托中化集团精细化工园区、磁县煤化工园区、峰峰煤化工园区等,拓展延伸煤焦油加工和苯加工产业链,形成一批精细化工产品,促进精蒽、咔唑、甲基萘等精细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借助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发挥峰峰矿区国家级煤化工检验检测中心作用,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北方中试基地,培育提升冀中能源峰煤焦化、裕泰化工、黑猫炭黑、中化滏恒等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快开发催化剂、新材料及高档炭黑、生物工程、染料中间体等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

补齐短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拓展煤焦链、苯链、精细化工链,解决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产品少问题;依托煤化工园区建立现代煤化工北方中试基地,提高现代煤化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开发深加工产品品种,提高煤化工循环利用水平。

(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及武安市政府、磁县政府、峰峰矿区政府等)

(八)棉纺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发展壮大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邱县、鸡泽县等棉纺产业,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棉纺产业集群。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以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筑建和完善棉纺、化纤、织造、染整、服装、营销产业链条,做优做强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高端纺织品、自主品牌服装三大产业。

做大邯纺公司、邯郸圣棉、邯郸圣雪海羊绒等重点企业,推广和采用国际国内新型棉纺技术装备,提高功能性、高新性能纺织品的比重;支持永年硅谷芳纶系列品种等高性能纤维的生产及开发应用、永年恒永过滤和吸附性纺织品、魏县新正源包覆纱等项目,促进科技纺织品和高端面料、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快邯郸豪斯、河北合新、邯郸连峰等企业发展,尽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服装企业,重点发展羽绒服装、童装、休闲装等衣着类产品,促进高附加值、差别化及绿色环保服装制造;谋划建设高标准产业印染服务中心。

补齐短板:

引导企业依托科研机构,开发家纺和特色服装等产品,解决龙头企业规模小,粗加工、初加工产品多,产品档次不高,家纺和特色服装产业规模小等问题;引进培育印染龙头企业,增强印染配套能力,打造从棉纺到服装的全产业链条,提高后纺加工能力;支持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产业化,促进高档面料的规模化生产。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邱县政府、鸡泽县政府、魏县政府等)

(九)白色家电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以美的制冷、戴克电器、惠菱电器为龙头,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北方白色家电生产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以绿色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为方向,积极发展新型家电产品,依托美的邯郸工业园、临漳戴克电器产业园、成安星星白色制冷家电生产基地等项目,积极引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整机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变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核心部件企业;支持金乡精密管件、美威制冷、崭亮电子等白色家电零部件企业发展,促进主要零部件本地化生产与供应,加快发展生产性配套服务业,提高产业聚集度。

补齐短板:

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解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问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新型家电企业,促进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提升园区服务、配套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的聚集度和产业配套协作能力。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漳县政府、魏县政府等)

(十)新材料产业集群

工作目标:

立足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和峰峰矿区等新材料产业基础,打造特色明显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200亿元以上。

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改性塑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扩大高技术陶瓷、打印机耗材、特种纤维材料、特种气体材料、超高纯生铁、保温耐火墙体材料等产品生产规模。

加快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新材料项目建设,发展碳纤维、芳纶纤维、合成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产品,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支持曲周恒博做大高纯氧化物产品规模,建设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氧化物生产基地;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新材料,推进龙凤山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和永诚铸业高档焊接等项目,建设高端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加快武安奥钛国家级纳米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升纳米材料工艺制备水平,扩大应用范围,加大纳米材料项目的引进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进卓达新材、邯郸一二科技公司微晶发泡高档保温材料、中亨新型材料真空绝热板等项目,发展耐火、保温、耐磨及节能、节材、耐腐蚀建筑材料,发展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新型建材产品。

补齐短板:

深化技术研发合作,打造高纯、超高纯生铁产业基地,提升金属新材料规模化能力;推进碳纤维、芳纶纤维规模化生产,加大专用系列产品研发,解决终端产品开发不足、规模小等问题;建立北方纳米研究中心,引进先进纳米项目,扩大应用范围,为打造纳米生产基地奠定基础;适应住宅产业化需求,加快耐热保温、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发展,解决产业整体发展慢的问题。

(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及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安市政府、曲周县政府、永年县政府、峰峰矿区政府等)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园区综合配套能力。

各县(市、区)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根据区域产业特点,明确1—3个重点产业集群,并结合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区定位,完善园区规划,强化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立配套功能完备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项目的土地供应,切实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向园区聚集;把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集约集聚发展、优化经济布局的重要战略,探索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积极开展创新资源共享、公共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服务,围绕产业基地配置生产要素,做大产业发展规模、做优区域产业品牌。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快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立足“215”目标,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集群,瞄准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支撑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市级每年认定50家发展潜力大、协作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大的产业龙头企业,集中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予以重点支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沿着产业链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积极引导各类投融资机构参与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发展与龙头企业配套的物流、营销、技术等服务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规模与品牌优势突出的产业领军型企业。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完善延伸产业生产链条。

支持龙头企业组织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深化专业分工,将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为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而实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管理提升项目,优先列入市级产业引导、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中小企业等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把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作为配置资源要素的依据,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要素配置方式,促进产业内部的合理分工和错位发展,提高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

成立工业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弥补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的重点项目入股投资,对引领产业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实施铸链工程,力争打造10-15条技术领先、环节完整的产业链条。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四)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汇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集群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