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64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第64届)历史试题(解析版)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各省中,其简称都不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西、陕西

B.河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山东

【答案】B

【解析】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西周的封国有燕、齐、鲁、卫、晋、宋、楚等。

河南的简称是豫,陕西的简称是陕;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广东的简称是粤。

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山东的简称是鲁,山西的简称是晋,其简称都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故B正确。

2.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三代时期,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

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风行的做官途径

C.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来自全国范围的察举和征召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答案】B

【解析】“战国至秦出于客”说明的是养士之风的盛行,并不是说做官主要是从客出身,此时仍然是世官制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属于正确表述,排除。

点睛:

关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考生需要明确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分别是什么,区别不同选官制度的主要依据是选官的标准,而选官标准的变化取决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这都需要考生理解并记忆。

比如,在先秦,盛行世卿世禄制,是因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盛行,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而从战国开始,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所以旧的选官制度就走向了瓦解,依据才德的察举制和皇帝征召等选官的模式出现,是适应了官僚政治的需要;察举制发展到东汉就把标准演化为门第族望,这进一步催生了士族门阀势力的崛起,因而九品中正制就适应了这一形势。

随着东晋南朝士族势力走向衰落,以考试为选官标准的科举制就应运而生了。

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明太祖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军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代通过分权来分割相权,其中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权,故B项正确。

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A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没有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故C和D项错误。

4.希拉里访问希腊时曾笑称:

“希腊应对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收取版税”,希拉里这样说主要是雅典政治开创了

①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②司法独立的原则

③普遍选举的原则

④“主权在民”的原则

⑤集体领导的原则

⑥“分权制衡”的原则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希腊民主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渊源,比如说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集体领导以及分权制衡的原则均来源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故①④⑤⑥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古代雅典司法是不独立,故②错误;古代雅典是直接民主,不是选举制,故③错误。

5.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②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因为首先权力法案颁布于1689年,该法案根本没有赋予全体公民充分选举权。

英国直到19世纪末还没有实现全民普选。

故②错误,其他均是三国代议制的主要共同点,故D正确。

6.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B.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结束”“维新运动早产”说明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此战争刺激清政府开始了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C项正确。

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改变落后军事观念的是洋务运动,A、D项错误;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是早期维新派,B项错误。

7.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B.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答案】C

【解析】材料认为农民的游击战争仍然要和城市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说明仍然是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A中的主导不符合题意,排除;B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材料主导思想仍然是城市中心论,故D错误。

8.列宁说:

“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七月流血事件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月流血周

【答案】B

9.有学者认为:

“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

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

这说明“八二宪法”

A.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D

10.“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

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D.中美关系的改善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主要是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促使中国外交又一次建交高潮的来临,故D正确;A中不是重点不符合中国外交特点;B是1971年,表格没有体现;C中倒向西方说法不符合事实。

11.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

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

B.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

C.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D.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

【答案】C

【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题干的“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

”都是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的表现,故答案选C。

冷战后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故B错误;国际竞争主要是全球范围内,故D错误。

12.《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观念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C.外来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强

D.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说明材料体现的即是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由于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男耕女织”),带有顽固性特征,导致棉纺织业中没有出现雇佣关系,故D正确;材料论述的不是观念问题,是经济模式影响,故A错误;B中“历代政府禁止”没有历史依据;外来棉纺织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

13.据资料统计: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C.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是指大量财富进入中国并没有改变传统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经济模式阻碍以及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故D正确;A属于地理环境论,不符合事实;B属于内在因素,没有体现出人为因素;C是鸦片战争前夕,不符合题意。

14.“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现代化史观

②社会史观

③全球史观

④文明史观

⑤革命史观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属于文明史观;“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属于全球史观;“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属于现代化史观,故A正确;另外两种史观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

最近几年高考备考复习时盛行新的史观主要有:

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所谓文明史观,就是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涉及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则认为: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去考察历史,即“全球史观是历史时代的产物”;而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它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科学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15.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广泛使用使煤炭消费急剧下降

B.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石油危机也减缓了天然气的消费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新能源已成为主要消费能源

D.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案】A

【解析】数轴中煤炭的消费量从1900年之后,是持续下降,主要是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促使传统能源煤的消费下降,故A正确;符合题意;数轴显示20世纪70年代石油消费下降并没有减缓天然气消费,故B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传统能源仍占主导,故C错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是经济多极化,故D错误。

点睛:

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6.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层面,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厂。

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B.与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存在着业务合作关系

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

D.受外资企业的压迫同时又对其具有严重依赖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说明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厂”说明该企业与外商有着业务上的往来,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资金少的信息,故A错误;C中外向型不是该民族企业的特点;D中压迫材料没有说明。

17.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

“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

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答案】A

【解析】国民政府发行统一发行货币,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便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B不是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思考;C中实现货币现代化说法绝对;D不属于对民资企业影响,排除。

18.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A.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D

【解析】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促使当时的下海经商潮,说明当时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故D正确;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从1978年后就开始,故A错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共十五大提出,故B错误;C是1984年已经开始。

点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19.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

但据当时报纸记载:

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害怕上车触电多不敢乘坐。

这主要说明

A.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C.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D.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答案】D

【解析】从“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可知,当时国人思想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故D项正确;A中极力反对不符合事实;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从“一般材料中只介绍电车一项内容,不能说明上海受工业文明影响最深,故C项错误。

20.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

由此可见,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A.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C.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D.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劳资矛盾

【答案】B

【解析】“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显示出政府对于民众关心的思想,故B正确;A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与材料中关注民生信息不符;D属于企业和工人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21.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

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可见当时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故选C。

A中主体不符合材料主旨;B与材料意思相反;D中摆脱不符合事实。

22.“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

”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时期,实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故B正确;引进西方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苏联经济属于畸形发展,故C错误;D是1921——1928年实行。

23.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

这说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

B.实质上是资本的全球扩张

C.有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

D.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中的各项数据,能够看出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故A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来看,不仅最富裕国家收入增长,而且最穷困国家收入也在增长,且增长比例超过前者,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资本的扩张,故B项错误;最穷困国家收入虽然增加,但不能证明其摆脱了贫困,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不能证明相对贫困的减少,也就不能证明全球化有利于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故C项错误;D项与策略主旨意思相反。

24.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相同之处是

①强调制度与秩序

②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③重视道德与人伦

④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董仲舒对于先秦儒学的发展,故②不是二者共同点,排除,选择D正确。

25.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

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对宗教特权的批判和自由的追求,这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A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无关,故D项错误。

26.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自然主义

D.现实主义

【答案】D

【解析】浪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中“源自”不符,故B项错误;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D项正确。

27.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这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中国共产党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是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结合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中国,故D项错误。

28.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

“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知识,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相关知识。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

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29.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以上的科技成果指的是

A.火箭、航天飞机

B.原子弹、人造卫星

C.原子弹、导弹

D.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主要研制原子弹和导弹,以提高国防力量,巩固新中国的政权,故C正确;A和D中航天飞机不是当时研究重点;B中人造卫星是20世纪70年代。

30.湖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

该流派在诗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

下列同湖畔派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格尔尼卡》

B.《人间喜剧》

C.《自由引导人民》

D.《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发挥诗人的想象力”说明是浪漫主义文学风格,《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

A和D属于现代主义;B属于现实主义。

点睛:

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描写对象上:

浪漫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