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42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doc

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

  “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

  “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

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

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8.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失。

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

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9.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

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10.斯(阿那克萨哥拉)

  “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

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具体来说,“奴斯”是无形,因而不是其他事物的部分,也没有任何部分,“奴斯”是不与事物相混合的独立存在,因为无形的东西不能与有形的部分相混合,“奴斯”是最精细的东西,任何部分都可被继续分割,即使无限小的部分也不能算作最精细的东西,只有没有部分,因而也不可分割的“奴斯”才是最精细的,“奴斯”是无限的,“奴斯”是有关于事物的知识,“奴斯”高于优于灵魂,灵魂也受“奴斯”支配。

  11.原子与虚空

  原子论者针对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以此,原子论者的理论分的步骤:

首先,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第二,原子论者确定了最小单位,以此来确定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12.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比喻。

苏格拉底方法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话者发现真理,接近真理。

他把自己的方法比做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意指:

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3.理念(柏拉图)

  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

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

“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

“型相”是普遍名称或概念所指示的外部对象,个别事物如何拥有理念的部分,柏拉图提出分有说和摹仿说。

“理念”是“美”和“善”的最高概念。

出于伦理目的,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

  14.回忆说

  “回忆说”也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

灵魂即是理念,柏拉图以神话故事暗示,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

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5.通种论(柏拉图)

  “通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

“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

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

柏拉图指出,“是者”不等于“存在”,“非是者”不等于“非存在”,其意指“是者”和“非是者”,这对通种是相通的,同样“是者”与“运动”和“静止”也是相通的,“相同”和“相异”也可以说它既是又不是。

通种论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16.实体(亚里士多德)

  什么是实体?

亚里士多德指出:

“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歧义地被说成是实体”也即是说,“是者”所表示的众多意义都与一个中心意义相关,这个意义就是“实体”。

实体有两种:

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是种属,当然也不尽然。

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的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

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宣告无效,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对后世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由于他的第一实体理论一开始就包含巨大矛盾,后世的形而上学始终存在着普遍主义与个体主义,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的不同倾向。

  17.四因说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

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

(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

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

(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

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

(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18.中道(亚里士多德)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必然是有选择德性的标准。

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是相对于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

“中道”表示德性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中道”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种恶。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是与“理智”或“理性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

“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性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性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性智慧”。

  “理性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的选择,“思虑”是对达到既定目的之品德手段的思考。

选择是思虑的结果。

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

“思虑”和“选择”不是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

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20.智者

  “智者”来自“智慧”这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

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就专门指那些从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共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

在当时希腊城邦的繁荣时期,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文雅的举止和合宜的表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智慧就是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

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智者”并非为了智慧象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就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

“智者”正是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时尚这两方面的需要而出现的,其职业特点带有商业性。

  21.皮罗主义

  皮罗主义是希腊后期哲学的怀疑派的指导方式,其代表人是皮罗。

皮罗主义的特征是承认任何判别真理的标准。

基此,皮罗提出一个口号:

“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悬搁”的意思是中止,即不肯定,也不否定。

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我们认识的缺陷。

其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

因此,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所以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间,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因为是和非,又不因为是和非,真正的态度是保持沉默。

  与“悬搁”这一认识态度相适应的是被称作“皮罗方式”的实践态度,这种方式是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执和困惑,保持灵魂的安宁,即不动的状态。

  22.流溢说(普罗提诺)

  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用形象来比喻其规定的第一本体“太一”。

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所以想象。

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

这一比喻有两方面意义:

其一,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一却是完满自足的,因为它既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具有任何东西,更不需要任何东西,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

流溢是善的自然流露,物满自溢。

其二,流溢无损于自身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出光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

  23.世界公民(斯多亚)

  “世界公民”是早期斯多亚学派伦理学中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根据是:

人的本性就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锁中,从自由到平等,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家庭,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的差别。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名词解释)

  1.教父

  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教会的组织者。

被称为教父的基督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遵循正统的学院、过圣洁的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

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

两类教父各有四大博士,他们是:

希腊交付纳西奥德格列高里、巴兹尔、约翰、克利素斯顿和阿塔纳休斯;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和大格利高里。

教父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理论,人们一般也不称他们为哲学家,其思想我们称之为教父哲学,并概括为四条:

(1)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真正哲学;

(2)激烈地排斥和批驳希腊哲学;(3)全面比较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异同;(4)利用希腊哲学为基督教义辩护。

  2.自由意志(波依修斯)

  在波依休斯那里,自由意志是做出判断的理性功能,人的精神能够发现众多的可能性并从中进行选择。

这里波依休斯是把世界分为无理性的世界和有理性的世界。

在无理性的世界中,神的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绝对作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当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因此,在理性世界里,留给人的自由意志一定的选择的可能性。

人的精神越多,自由也就越多,但人的意志自由与上帝的预知并不矛盾。

因为上帝已无时间性的绝对的存在来预知有限的人世和时间性相继的进程,所以,意志的选择还是包含在上帝的预知中。

  3.唯名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

唯实论和唯名论。

唯实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实际存在的意义。

唯名论是为了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而反对从理性上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其主要代表是极端的唯名论者洛色林和温和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

  4.唯实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

唯实论和唯名论。

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存在。

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

另一种温和的是把一般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阿奎纳)。

  5.文艺复兴运动

  欧洲的14-16世纪,史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候是从立足于信仰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到立足于理性的近代哲学,中间经历了一个过渡的形态,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是在这段时间内,教廷的衰落和皇室的生理、新生力量的形成和兴起也促成了新的思想文化形态的转变。

在经院哲学内部孕育了新的时代的种子,延续着自由精神的传统。

  它的标志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观念。

它从宗教精神内部创立了纯粹人性的、自我意识的、博爱的、无所不包的、无处不在的、普遍的、能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重新肯定了人在世界的原则。

  这是场从14世纪到16世界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

由于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实际它的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人本主义、古典哲学的复兴和宗教政策。

  6.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人文学”,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学、修辞学、历史学、诗学、道德哲学等。

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

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主义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

人文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西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它做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对古代文化的发掘和对人性的重视促成了富有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表现形式,“人文主义”才是它的实质。

  7.启示的真理

  即由上帝直接的启示,并且有《圣经》记载下来的教义。

这种真理有两个渠道:

一种是自然启示,通过自然规律显示他的高妙,二是超然启示,上帝通过语言与人类交流。

  8.自然的真理

  指人类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以认识神的高妙。

凭借思辨理性直接获得关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思想。

  9.奥康德剃刀

  由于奥康区别了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这种知识观不仅预示了重视经验证据的新科学观,而且对他自身理论有直接的意义。

它的一个重要推论通常被称作经济思维原则,既然只有自明知识或证据知识才能算作知识,那么,一切既无逻辑自明又缺乏经验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分别出去,可用经验证据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需用非经验的原因解释,可用自明的命题证明的东西不需要意义不明的论辩,用他的话说:

“勿用浪费较多的东西去用做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同样做好的事情。

”这句话后来被转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就是“奥康德剃刀”的来由。

所谓必要,即逻辑自明或经验证据,没有两者中任何一条的支持,任何东西都不算作知识,“奥康德剃刀”锋头所向,直指实在论所设立的普遍实质。

在他看来,无论出自逻辑理由,还是出自经验理由,都没有必要在个别事物之外设立普遍的实体或实质。

  10.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神学世界观所涉及到的神学理念之一,他说:

“父、子、圣灵,各位都是完全的,所以它是三位一体,而不是三重。

”奥古斯丁特别强调,这种神性的三位一体与感性事物是截然不同的。

在现实事物中,一件事物并不像三件事物一样多,而二件事比一件事物多;但在至高的三位一体中,一位等于三位,而且他们本身是无限的,因此,各位在各位里面,大家在各位里面,各位在大家里面,大家在大家里面,并且大家合而为一。

这样,奥古斯丁就论证了所谓的三位的合一性和平等性。

合一性和平等性说明了神的唯一性,同时又是无所不在的。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根本教义之一,其中包含了明显的自相矛盾。

对此他说,三位一体“这不能由理解把握着,就要用信仰怀抱着。

  11.圣史与圣域/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这一历史事件在基督教内部引起沮丧、恐慌的情绪,以及在异教徒中产生幸灾乐祸的情绪。

为了鼓舞士气,坚定信仰,奥古斯丁写下《上帝之城》,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哲学与神学的反思,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作出了圣史与信史的区别。

圣史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启示于人的事件,分成三个阶级与创世六天相对应。

《旧约》描述的以色列人的历史构成前五个阶段。

《新约》记载的耶稣基督活动是圣史的最后阶段,圣史结束与耶稣为人类献身之时。

信史即历史学家记载的事件,其发生时间与圣史平行,在圣史结束以后仍然持续。

圣史结束了耶稣之死的观点意味着圣史之后的俗史与人类命运无关,不但世界末日不可预测,而且世俗人事的兴衰都不会影响圣史已揭示的恩典与拯救。

  与圣史和俗史相对的历史观是圣城和俗城相区别的社会观。

按照奥古斯丁的观点,不同的爱组成了不同的城,“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进而藐视自己组成上帝之城。

”上帝保证“天上的和平”,世俗政权保证“地上的和平”。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说法只是“神话般”的隐喻,圣城与俗城实际上是区别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们的不同精神生活和命运的概念,并不是指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两者的区别在现世是无形的,但在来世却是有影响的。

与俗史载圣史结束之后仍然延续的情况相反,圣城在俗城灭亡之后仍然存在,作为基督王国的永存。

圣城在现世只是基督徒精神生活的无形圣地和心目中的理想目标。

基督教国家并不等于圣城,其建立并不意味着上帝之城的目标已经达到。

奥古斯丁说,这一目标只有在审判时才能实现,在此前,人类的精神生活面临着圣城与俗城的选择,每个人的命运都属于圣城或俗城。

  所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释,奥古斯丁说明罗马的衰亡不在于皈依了基督教,而在于皈依不及时,信仰不够虔诚,人类之被拯救依赖上帝的恩典和启示,而不维系于罗马的历史命运。

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名词解释)

  1.种族假相

  培根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一些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

并概括为四种。

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思维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

  指的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偏见。

这就好像一个人站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

  3.市场假相

  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象。

  4.剧场假相

  指的是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从各种教条以及从错误的证明法则移到人心中的假相。

  5.实体(笛卡尔)

  笛卡尔经过“我思故我在”式的怀疑、论证,确立了三种东西的存在:

自我、上帝和物体(客观物质世界)。

他称它们为三种实体。

所谓实体,笛卡尔指的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

”其实,按照笛卡尔的看法,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实体。

自我和物体的存在都依赖上帝。

不过,除了上帝以外,它们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别的东西,而其他东西的存在倒是依赖它们。

例如观念的存在依赖心灵,物体的各种属性依赖于物体。

因此,相对说,它们也可叫做实体。

  笛卡尔把自我、上帝和物质世界这三种实体的确立,看作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形而上学”部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他论证了这三种东西的存在,他的哲学的建立和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就有了可靠的根基。

在笛卡尔哲学中,物体和自我分属两种实体,彼此不相关。

这就构成了笛卡尔的二元论。

  6.实体(斯宾诺莎)

  实体的定义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也无须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通过自身而得到种种规定。

由定义演绎出实体的种种特征,自因性指实体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而无须借助于他物而获得自己的存在;唯一性,即物体只能有一个;无限性,即实体是无限的;永恒性,即实体是永恒的,它的存在没有开端,也不可能有终点。

  7.属性(斯宾诺莎)

  在斯宾诺莎看来,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征。

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

尽管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

这两个属性依赖于实体,而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广延和思维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一种心物平行论的观点,即谁也不能决定谁。

  8.样态(斯宾诺莎)

  样态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