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49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矿业大学李彪自然辨证法终极版.doc

1.生态自然观与传统自然观之间有何区别,内容不同,形式上的区别。

生态自然观,价值论题,价值观。

(阎国华老师说:

传统自然观主要是的古代和近代的自然观,系统和生态自然观都属于现代自然观的范畴)

答: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社会运行模式的特点(题目咨询阎国华老师后校正)。

(P273-279)

答: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与机制是和科学技术的下列特点分不开的: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

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科学的技术化既指在科学活动中包含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又指科学研究需要应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依赖于实验技术上的突破。

技术的科学化既指已有技术经验知识借助科学理论指导二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并上升到技术科学,又指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先导技术上的重要发明通常直接来自科学研究的成果。

)2、“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其一体化表明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更新不断加快,提出了对研发投入的更高要求,对三位一体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适应三位一体整体发展的形式和场所。

)二、科学技术社会化:

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大科学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及其经济、社会之间的传统界限日趋模糊)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它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有力地加速和激活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三、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是知识经济的带头产业)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是为了保障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发挥国家在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应运而生)从现代科学技术的上述三个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国家的休戚相关)产生了现代科学社会运行的新特点与新机制,这就是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

运行模式: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两种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使得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简单劳动组织形式,演变为一种企业化的组织形式。

以奖励为核心的模式

ž近代的科研主要是业余科学家为主的研究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以奖励为核心。

研究-成果-奖励-研究

研发为核心的运行模式:

ž现代科研主要是体制化的职业行为占主导的研究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以研发(R&D)投入为核心。

ž科学技术研究成为一种投入-产出式的经济活动。

项目考评-投入-研究-成果-评价

简答题:

5选3,30分

1.技术崇拜上帝,技术乐观论,技术悲观论。

答:

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人类在用它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伤害到了自己。

由于技术应用的两重效应,人们对技术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和看法,即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这两种观点自产生以来,不断交锋、争论,也在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技术悲观主义又称反技术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必然给人

类带来灾难。

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

技术悲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老庄学派和近代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学派。

自此以后,随着技术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们对技术的批

判和指责声就再也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强烈。

技术悲观主义是一种否定的技术观,它用一种否定的情感意识、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技术的发展。

技术乐观主义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就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技术乐观主义源远流长,远在上古时代亚里土多德就相信技术会使人类生活变

得更美好。

16世纪作为技术乐观主义的主要倡言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技术乐观主义直到l9世纪才最终形成。

技术乐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虽然技术乐观主义存在着局限性,但是其中也不乏合理因素,因为科学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人类对世界仍知之甚少。

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的区别:

(1)思维方式不同

技术悲观主义者总是用一种消极的、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对技术采取排斥

态度,认为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只不过是不断加深了对人的奴役和社会的混乱。

而技术乐观主义者总是用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甚至是赞扬的目光注视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认为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才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关注的对象不同

技术乐观主义更多倡导以人为本,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作用,为了人类,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或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

有了科学技术这把神奇之斧,人类就可以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自由地“雕刻”,改造自然。

而技术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应该以自然为本,不能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的联系:

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证统

一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撇开任何一方来讨论另外一方,是不全面的,是不完整的。

这两种思想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为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大科学,小科学(P274)

答:

大科学:

“大科学”是相对“小科学”而言的。

所谓“大科学”就是指规模大,研究目标明朗,拥有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对社会生产、生活、政治等起着主导作用的现代科学。

(1)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

一、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

二、大科学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产物。

三、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

(2)大科学观的基本内容:

要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要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要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要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要建立大科学的协调观念。

小科学:

所谓小科学,是指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长人类知识为目的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

“小科学”的特点是:

研究问题的选择往往依赖于科学家的个人兴趣;研究方式是以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为主,研究的规模比较小;研究成本较低,不需要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投入。

大科学与小科学比较:

(1)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大科学项目与小科学项目具有不同特点:

首先表现在研究规模的迥异,经费是界定两者的首要标准。

研究经费决定了对资源和仪器的使用,大科学项目花费巨大,资源利用率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小科学项目花费较少,资源使用率低,参与的科学家较少;大科学项目需要由大型的、高性能的仪器作为支撑平台,小科学项目对仪器的要求不高。

(2)两者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不同:

大科学项目追求的是解决交叉学科的问题,选择大科学项目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科学项目对相近科学领域是有益的,小科学项目一般集中在单个科学学科上进行研究。

(3)两者的运行方式不同:

在管理结构方面,大科学项目有更大和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以层级制为特点,小科学项目管理以简单的、线性的管理为特点;在资助程序方面,大科学项目一般是通过议会来进行直接资助的,它们使用新的资助程序,小科学项目一般由机构或基金会来资助,有规范和固定的资助程序;在执行过程方面,大科学项目委员会,需要界人大科学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立项、考核、评审等,而外界对小科学项目资助后,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是由科学家独立进行;在对项目评价方式方面,小科学项目需要同行评议来进行评审,大科学项目却最终是由高层政治家来决定。

从“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既是科技社会化的形成背景和原因,又是科技社会化的首要表现。

3.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P302)

答: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产物。

对于经济全球化本质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去把握,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其次,就现状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又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因此,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它具有一种不断扩张的本能——追逐剩余价值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

这个本能,就是经济全球化之最深刻的历史动因。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既然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出现的,那么,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意味着就是当代资本主义亦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ž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ž全球化的本质:

ž全球化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

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

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迅速扩张和复制到全世界,从而达到现代化的最高境界。

ž全球化的力量来源于知识。

它不同于以往的统治力量,它对人类的控制是全方位的:

价值观、制度和物质文明。

人类无一幸免地服从于知识的权威。

⑴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②它推动先进生产力在全球范围扩张,从而推动了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向前发展、全人类物质

文明的进步。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向前发展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⑵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①经济方面:

首先,它扩大了南北贫富的差距。

其次,对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和发展中国家

的民族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新的社会不平衡。

②其他方面:

首先,国家主权特别是落后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严峻挑战。

其次,现代社会的各

种毒瘤伴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如国际恐怖主义、贩毒等)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需

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的具体运用即“物化”过程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的

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发展;2.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

并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3.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许多情况下是最主要的作用,经济竞争常常通过科学技术竞争而实现。

第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促进各项

社会生活事业的发展;2.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3.技术进步促进日常生活方式的

改变

第三,科学技术对政治的影响。

1.科学技术实力决定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2.科学技术对“政

治民主化”有影响。

第四,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1,科学技术丰富了物质文化并推动物质文明;2.科学技术促

进教育的发展。

3.科学技术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精神文化。

4.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管理。

第五,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影响。

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还威胁着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先,科学技术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

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

食物等;其次,科学技术导致人的异化,如金钱异化、权力异化。

再次,科学技术带来环境

问题。

如资源耗竭、能源枯竭、环境污染。

另外,科学技术还带来人类的危机和安全问题,

如军事战争,恐怖活动等。

4.科学思维形式之一: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P141-142)

答: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基本的、最常见的两种思维形态,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形象思维则以意象为基本要素。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涵义

形象思维是由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信息转化而来的,经过神经传入大脑,并以与客观事物相类似的图像、音律、颜色、气味、味道等具体的显性的感觉或隐性形象源等形式储存于大脑(记忆)之中。

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概念,用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抽象形式,储存于大脑之中,它与大脑中的形象信息也有联系,也可以唤起大脑中相应的形象信息。

形象思维的“细胞”是意象,用意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主要以图像、音调、动作等形象的符号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直感思维”。

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关系

2.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不同点

第一,概念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的概念,而意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形象的意象。

第二,抽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概念及其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意象及其联想(想象)和典型化的基础上完成的。

前者是由一个概念判断推及另一个概念判断,而后者是由一个意象推想到另一个意象。

前者一般是线性的、串行过程,后者常常是非线性的、并行的过程。

2.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共同点

第一,在生理基础上的分工合作,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大体上分别对应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区,其中某些功能又是互补的。

第二,在这两种思维共存于统一的思维过程之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相互促进。

论述题:

35分,1题

1.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演进过程,人类活动价值取向。

现实障碍,突破路径。

(以“和谐-初步紧张-完全对立”为阐述主线。

(1)答:

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不和谐的根源以及协调的途径

本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a.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

C.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根源: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

关键在于生产的落后及生产关系的不协调。

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本质上一体性关系的断裂,即人类片面追求知识和力量,只在乎直接操纵、控制和改造自然,不追求智慧和德性的结果;而加速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关系,即人类在社会经济实践过程中不舍理的社会关系加速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协调途径:

答案一:

1.重建人在自然界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观念;2.运用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3.从大的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答案二: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改变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走多节制发展道路:

1.倡导树立环保、节约和新的发展观念2.通过政策法规激励、约束地方政府,加强环境保护3.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加大执法力度4.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采取无污染或污染少的经济发展方式6.切实推动技术创新7.建立资源节约机制,使各级政府、企业等组织和个人切实节约利用各种资源

答案三:

首先,必须在认识上来一根本转变,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的伙伴,去倍加珍爱保护和建设;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第三,人类必须进行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消除阻碍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案四: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有: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

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2)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观的演变。

答:

一、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基本内容:

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关于物质的构成,认为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水、火、气、土构成;对于天体的宇宙的认识,提出了宇宙的模型,包括地心说,日心说的萌芽;关于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许多猜测性的很有见解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为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理想和目的不是去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静观,即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

特征:

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当然也有唯心的部分)、辩证的、整体性、系统性、直观性、猜测性、思辨。

二、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内容:

自然界是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方向运转的机器。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思想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认为自然界一旦存在就永远存在下去,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认为自然事物一旦存在,就永远存在;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原来如此并且从来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的并列;如果物体有所变化,这只是物体机械的运动,事物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外部。

特征: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决定性、必然性、可预测性、还原性、可逆性、简单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2.八大成果:

(1)星云说

(2)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8)元素周期律

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内容:

a世界是物质的。

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

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

b物质是运动的。

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c运动的多样性。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是:

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D运动的规律性。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二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

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形成,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延续生命所必需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人类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动物、植物等其他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在人类诞生之前,是严格遵循自身规律发展进化的。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发展呈现出两种情形。

其一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促使自然界基本可以按照自身固有的特征来发展;其二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采取掠夺性的索取,这与近代以来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在文明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财富的增加的背后,却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紊乱。

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构建的矛盾统一体,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辩证统一。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矛盾理论,我们可以把人与自然的矛盾分别作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阐释。

人与自然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人与自然的矛盾斗争性则充分表现为两者的对立。

但人类的社会性使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自觉能动性,人类可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掌握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和方式。

人类所要做的,正如恩格斯的告诫: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中的。

”因此,人类应该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中深刻反省,努力创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的条件,实现两者的和谐相处。

(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

首先,要提升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生态伦理意识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确认和要求,激发人们产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关怀,使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自觉承担起优化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努力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高度认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意义,以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节约意识来强化人们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理念认知。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通过循环运作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解决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间的矛盾。

再次,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方式。

传统消费观念突出地表现为消费上的无节制性。

与无节制消费相比,可持续消费方式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整体上使人们摆脱资源短缺的困扰。

此外,可持续消费方式注重人类的精神需求,由片面推崇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有助于人们提升对道德价值、生命价值的感悟和追求。

最后,要依法实施对生态资源、环境的法律保护。

相对于道德来说,法律作为一种他律性质的约束,对于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具有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要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环境立法的价值目标和先进经验,并借助相应的伦理观念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5)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进而决定了西方文艺天才理论的发展。

从远古到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被自然奴役的阶段,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阶段,人奴役自然的阶段。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因而对自然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状况,处在崇拜自然的阶段。

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

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有效地遏制此类现象的继续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