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72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docx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

育儿中不可取的6大习惯

    东北新闻网 

  现在,家家都只有一个小宝贝,爸爸妈妈们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可是,新手妈妈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有时自己爱宝宝的举动,却可能成为不利于小宝宝健康成长的因素。

  坏习惯1常常抱着宝宝

  有些新手爸妈喜欢一有空就抱着宝宝玩,认为这是一种乐趣,还能培养和宝宝的感情。

  其实把宝宝抱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对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但是,长时间地怀抱宝宝,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宝宝,那就不对了。

因为婴儿幼小稚嫩,其骨骼的可塑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弹性。

如果老是把婴儿抱在怀里,就会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以致造成肢体变形,甚至造成脊柱侧弯的严重后果。

另外,婴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常常抱着玩会影响其睡眠。

还有,婴儿的胃还发育不健全,抱得过多,往往容易引起吐奶。

  坏习惯2摇晃宝宝

  不少新手妈妈为了使啼哭的宝宝安静下来,或者为了哄宝宝入睡,往往喜欢把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在摇

  篮里摇一摇,晃一晃。

新手妈妈们,可要注意了,这种办法虽然能让宝宝停止哭闹或很快进入梦乡,但是它潜在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对10个月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

  因为这样摇晃宝宝,无意中会伤害到宝宝的大脑。

宝宝年龄越小,也越容易受到震颤的损伤。

这是由于,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大得多。

婴儿头长占身高的20%(成人约为10%),加之婴儿头颈部肌肉娇嫩,对头部支撑力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摇晃和震动。

如果不停地摇晃婴儿,就容易使婴儿的脑髓与较硬的脑壳相撞,以致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如大脑毛细血管撕裂、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脑震荡等。

因此,妈妈们最好不要摇晃小宝宝,更不要把宝宝抛向空中或抓住宝宝双手或双脚使之摇荡。

  坏习惯3嚼食喂宝宝

  有的妈妈在给宝宝喂食时,喜欢先用自己的嘴把食物嚼烂,然后口对口地喂宝宝,或把嚼过的食物放在手上,再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抿到宝宝嘴里。

她们认为,这样可帮助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其实,这样反倒会事与愿违。

因为人的口腔和手上细菌很多。

一毫升普通口水,有细菌1万到5万个;一只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4万到40万个。

如果口对口或用手指抿着食物喂宝宝,宝宝极易发病,这是由于宝宝体内抵抗疾病的免疾系统发育不成熟,抗病能力弱,细菌一旦进入宝宝的体内,很可能发病。

  特别是一些患有传染病的成年人,如果用口嚼食物喂婴儿,发病可能性更大。

即便是健康人,如果长期这样喂,婴儿唾液的分泌也将受到抑制,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千万不可用口嚼食物和用手指抿着食物喂宝宝。

  坏习惯4搂着宝宝睡觉

  有的新手妈妈常常搂着宝宝睡觉,日久使宝宝形成不搂不睡的坏习惯,其实这对小宝宝来说有害无益。

搂着宝宝睡觉时,由于宝宝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更多的是吸入了妈妈呼出的废气、被子里的污秽气体,这样对宝宝的身体不利。

搂着宝宝,还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宝宝难以舒展身体,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坏习惯5太早让宝宝学走路

  有些妈妈觉得宝宝早些会走是身体健壮的表现,所以宝宝不到十个月就开始让宝宝学走路。

其实,10个月前宝宝多爬比多走好处要更多。

  这是因为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在生理发育中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宝宝早期的骨骼组织中含胶质多,含钙质少,骨质比较软弱,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变形。

在婴儿的肌肉组织中,尤其是下肢比较娇嫩,肌纤维细软、含水分多。

如果练习走路的时间太早,全身的重量不能由双下肢所承受,往往容易使双腿产生弯曲和变形,出现“O”型腿或成“X”型腿,影响宝宝日后体态的美观和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因此,依据儿童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宝宝学走路的时期应定在11个月之后为宜。

  坏习惯6亮着灯睡觉

  有的新手妈妈为了方便照顾宝宝,往往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得很亮。

这样虽然方便了妈妈,可对小宝宝却很不利。

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如果卧室内通夜光亮如昼,会改变人体适应的白昼黑夜的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进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同时睡觉开强光灯,也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将来患近视眼的几率要比普通的宝宝高

7种常见宝宝日常护理误区

    精品购物指南 

  一项关于中国新妈妈育儿认知与信息渠道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新妈妈并不了解宝宝的需要,许多新妈妈对于宝宝的日常护理存在着误区与迷思。

尽管妈妈与宝宝之间有着一份天然的“心有灵犀”,但在宝宝还没有学会成人的语言及沟通方式之前,宝宝有着许多“说不出的秘密”,无法向妈妈表达他们的需求。

你足够了解宝宝的需要吗?

看看以下的误区你是不是也同样会有。

  误区1

  宝宝的肌肤天生完美,远远胜于成人,不需要额外的护肤。

  专家解答:

皮肤的结构,其实就像一面墙,一个个皮肤细胞就像一块块砖,在细胞和细胞之间,就是细胞间质,也就是墙的灰浆。

但是宝宝的皮肤细胞较成人更小,这样,宝宝皮肤的“砖墙结构”就比较松垮,屏障功能当然就比较差。

在3岁前,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抵御外来侵犯的功能比成人更弱,而留住水分的功能也比较差。

虽然90%的妈妈认为,宝宝的皮肤是水嫩完美的,但实际上超过60%的宝宝皮肤容易干燥,如果不及时为宝宝进行额外呵护,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在夏天特别容易出痱子或者皮炎的原因。

而在冬季,宝宝躯干、四肢的皮肤容易因为干燥而感觉瘙痒,面部容易发生皴裂等皮肤问题,所以,宝宝的肌肤需要特别的护理。

  误区2

  成人比宝宝更容易出汗,因为成人的皮肤发育得比较完善,汗腺密度更高。

  专家解答:

新生儿体表面积小,但天生的汗腺和成人一样多,其单位面积的汗腺密度是成人的7倍,所以婴幼儿皮肤在温热潮湿的情况下,汗液更容易在皮肤褶皱中储留,从而造成刺激,如果不及时清洗,或进行适当的护理,吸收掉皮肤表面的汗液,宝宝皮肤就会出现痱子、皮炎,甚至念珠菌感染等夏季皮肤问题。

  误区3

  宝宝看上去总是水水嫩嫩的,因为他的皮肤水分含量较多,而且不容易流失水分。

  专家解答:

宝宝的皮肤含水量的确比成人多,但是宝宝在3岁以前,皮肤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在初期,宝宝皮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的1/3厚,而皮肤的细胞间隔较大,所以皮肤的屏障功能也较差,水分流失的速度也很快。

因此,婴儿的皮肤看上去虽然光滑水润,但实际上容易水分流失,3~6个月的宝宝皮肤的失水速度是成人的4倍,宝宝的补水功课应该远远超过妈妈的。

  误区4

  对宝宝而言乳汁是最好的护肤品,非常有效和安全。

  专家解答:

有些妈妈觉得,妈妈的乳汁不仅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安全的护肤品。

而事实上,母乳在20℃常温下变质速度很快,仅能存放5~6小时,之后会产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因此,直接把乳汁涂抹在孩子皮肤上,容易使孩子的皮肤滋生细菌,发生皮肤感染。

因为,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乳汁,不仅不容易吸收,而且含有糖分,容易繁殖细菌,使宝宝患毛囊炎、疖子等感染性皮肤病。

  误区5

  宝宝的天灵盖还未发育完全,而且头皮的油脂分泌比成人少,所以不需要经常洗头。

  专家解答:

在婴幼儿阶段,宝宝头发的强韧度比成人弱,也更容易受到损伤;同时,宝宝头皮的油脂分泌也比成人少,会使头发更易失去柔亮的光泽。

洗头是为了清洁头皮、头发,洗去上面的尘埃粒子和附着的细菌等微生物,夏季更是要洗去宝宝头上的汗液,预防痱子等常见皮肤病,所以根据宝宝的特点,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洗发水,经常给宝宝洗头,夏季可以天天洗,秋、冬、春季可以3~5天洗一次。

  误区6

  宝宝吮吸手指很不卫生,有时甚至把小手吮破,应该及时纠正。

  专家解答:

出生后宝宝会不时地吮吸手指,妈妈们觉得这是件烦恼的事,却不知这其实是婴儿感知觉和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是自我安慰的途径,有益于宝宝大脑发育。

把吮手指看做是一个发育阶段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宝宝过度吮手指,引起皮疹,应该适当制止。

  误区7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育儿方法值得借鉴,比如在宝宝满月的时候,给他剃个满月头,既能保持头皮清洁,又有良好的寓意。

  专家解答:

宝宝头皮稚嫩,在剃头时容易损伤头皮及毛囊组织,各种细菌、真菌会乘虚而入,发生毛囊炎、疖子等,严重者会引起败血症。

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要考虑剃头。

如果宝宝头皮长湿疹、痱子或者合并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为了更好地清洗和涂外用药治疗,就应将头发剃掉。

不过,宝宝剃头最好还是找专业的师傅

危害宝宝安全的19个坏习惯

    国际在线 

  父母们的一些坏习惯很可能会危害到宝宝的安全,这些坏习惯父母们一定要了解,能避免的就尽量过去避免,不要让这些危险发生。

  坏习惯1、让宝宝自己爬楼梯

  原因分析:

现在家庭中楼梯越来越多,一不注意,宝宝就摸爬到楼梯上,极易造成滚落下来。

因此,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婴儿攀爬。

  坏习惯2、床上婴儿不用看

  原因分析:

床铺、沙发椅:

成长快速的婴儿已会翻身,如让孩子在沙发或床上睡觉,不要只留下单独一人。

最安全的是装好围栏的婴儿床。

  坏习惯3、喜欢家中设置玄关

  原因分析:

家中设置玄关的父母要特别注意爱爬的宝宝,有时孩子会从那一格小小的楼梯上摔下而撞到头部,最好用围栏挡住,让孩子无法进入。

  坏习惯4、忽视使用安全插座

  原因分析:

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

市场上有卖安全插座和插座挡板,有小宝贝的家庭可考虑更换。

  坏习惯5、未安装安全挡门器

  原因分析:

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常见意外之一,在开关门时须先确认孩子的方位,为保险起见也可安装安全挡门器。

  坏习惯6、放纵孩子在厨房嬉戏

  原因分析:

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在厨房里得到满足。

但厨房里的器具样样都危险,在孩子未满3岁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进厨房,更不可带着孩子炒菜、做家务。

  坏习惯7、单独放孩子阳台玩耍

  原因分析:

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最好在阳台门口加围栏,使孩子无法通过,此外,绝对不可在阳台上有垫脚的东西,以防万一。

  坏习惯8、柜子用完不锁

  原因分析:

孩子很容易被玻璃装饰柜子里的东西所吸引,但如果孩子自己去打开,就很容易被玻璃门夹住手。

最好锁上柜子,不让宝宝轻松打开。

  坏习惯9、桌子没有防护

  原因分析:

现在市面上有出售各种边角防护套,因此可把家里有角的东西套起来,以免孩子撞伤或擦伤。

但当孩子想拿到桌子上的东西时,就会去拉桌布,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热食烫伤,最好不要在桌上铺桌布。

  坏习惯10、带宝宝逛街

  原因分析:

一些父母喜欢带着宝宝一起逛街。

用婴儿小推车带宝宝出门很方便,但小推车的高度正好让宝宝处于汽车尾气排放最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里含有铅等有害气体。

如果经常长时间逛街,宝宝就像一个流动的小“吸尘器”,这无疑会伤害到宝宝的健康。

在马路上、商场和大型超市里,人多嘈杂,细菌繁多,宝宝抵抗力本来就弱,很容易感染细菌,导致疾病发生。

比如,宝宝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坏习惯11、经常带宝宝出远门

  原因分析:

有父母外出旅游会带宝宝同去。

在陌生的新环境里,宝宝的适应力很差,他们惯常的生活环境被人为改变,生活规律被打乱,在疲劳、饮食不当或者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宝宝生病的机率很高。

比如,腹泻等肠道疾病等。

如果在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的环境下,情况就更危险,对宝宝健康非常不利。

  坏习惯12、让宝宝练瑜伽、做健身

  原因分析:

一些父母认为瑜伽对儿童骨骼的发育有帮助,促进消化的顺畅,也能让小朋友发泄多余的精力和平衡情绪。

瑜伽讲究身心合一,这对小朋友来说太深奥了。

所谓的儿童瑜伽是通过讲故事、唱歌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进入瑜伽的世界。

问题是,儿童生性活泼好动,理解能力差,他们中很少能领会其中的意思,更无从体会到这项运动的精髓。

时间长了,如果动作作错,更有可能导致骨骼生长错位。

  坏习惯13、给宝宝常穿新衣服、只用一次性纸尿裤

  原因分析:

很多父母喜欢给宝宝穿新衣服,其实新衣物还比不上其他小朋友穿过的旧衣物。

首先,旧衣服反而会比较柔软舒适;其次,旧衣服经常洗涤,衣服上可能携带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已经被清除。

  没有清洗过就给宝宝穿的新衣服,有可能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一次性纸尿裤主要由以下几种材料组成:

纤维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弹性物质和黏胶。

如果纸尿裤过分潮湿,使宝宝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时,皮肤的表面保护层受到破坏。

当潮湿的皮肤受到纸尿裤摩擦时,它更易受到损伤。

轻度的情况下皮肤会发红,严重时,孩子会喊疼痛。

在腹部、生殖器的周围、大腿和臀部的皮肤褶皱里面常见到皮疹,出现尿布疹。

医生认为,用一次性纸尿裤还不如用全棉制成的尿布,透气,不会得尿布疹。

  坏习惯14、因为父母晚睡,也带着宝宝晚睡

  原因分析:

一些父母有晚睡的习惯,很晚喂奶,或者打断宝宝睡眠,这样就使宝宝们也养成晚睡的习惯。

晚睡可影响体质的发育、情绪、行为和认知能力。

睡眠减少不仅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影响,而且可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

重要的是,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一般在夜间10时-2时发挥作用,如果晚睡,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通过观察显示,晚睡的儿童易注意力不集中,不与人合作,难以管教,身高普遍比同龄儿童矮小。

  坏习惯15、让宝宝和爸妈一起玩电脑游戏

  原因分析:

电脑的辐射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不利,对宝宝的视力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和大人一起用电脑,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会影响宝宝的颈椎等骨骼和视力的发育。

因此,不能拔苗助长,让宝宝过早接触电脑。

  坏习惯16、放纵宝宝饮食

  原因分析:

很多家长在吃的方面对孩子很放纵,听之任之,宝宝要吃巧克力就吃巧克力,爱吃荤菜就吃荤菜,蔬菜碰都不碰也不去管。

这样就造成很多宝宝体重超标。

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症状出现了低龄化。

在亚洲一些国家,9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胆固醇升高,他们更不会注意到小孩子这方面的异常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幼儿也患高胆固醇、高血脂和其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坏习惯17、带宝宝去听高分贝的摇滚音乐会

  原因分析:

一些家长希望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演唱会。

如果是轻音乐之类的,那一般问题不大。

但如果是摇滚类的流行音乐,在分贝很高的情况下(超过70分贝),就会使宝宝的听力系统受损,不利于他们的听力系统正常发育。

  坏习惯18、给宝宝大量补钙

  原因分析:

除了喝牛奶,一些妈妈还买很多钙片、钙粉给宝宝补钙。

钙太多,人体消化不了,还会有副作用。

引起钙沉积,造成肾结石、胆道和泌尿系统结石。

曾经有一个3岁小女孩说肚子疼,到医院做b超后,发现有胆石症。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她妈妈帮她补钙过量。

  坏习惯19、给宝宝进补,吃胎盘

  原因分析:

有的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想到给孩子吃胎盘。

胎盘里富含雌激素,长期补食胎盘容易适得其反。

曾经有一个5岁小女孩在经常食用胎盘后,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纠正养育宝宝的四个认识误区

    新华网 

  “六一”儿童节到了,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准备礼物。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为孩子进行节日义诊时,营养专家指出,送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健康,因此家长应注意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认识误区,以免影响孩子健康发育。

  ——骨头汤并不营养。

  重医儿童医院保健科医生蒋志阳介绍,他义诊的一位2岁女孩,体重已达16公斤,几乎每顿都吃骨头汤泡饭。

蒋志阳说,骨头汤其实并不营养,因为99%的钙都在骨头里,骨头汤不仅含钙量很小,而且人体吸收效果差。

骨头汤里主要是脂肪,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肥胖。

此外,长期吃“汤泡饭”,会影响孩子的口腔功能,造成以后固体食物进食困难,也易造成孩子偏食。

  ——睡觉出汗不一定是缺钙。

  一名5岁的男童最近睡觉老是出汗,家长认为孩子缺钙,于是天天让孩子吃钙片,但一个月后还是汗多。

蒋志阳医生说,经检查了解,孩子曾患肺炎,出院后体质变差,所以导致多汗。

他说,多数孩子入睡时出汗是正常的,不要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以为是缺钙。

  ——婴幼儿最好穿旧衣服。

  蒋志阳医生介绍,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因为疼爱孩子,全部给宝宝买新衣服穿。

其实,新衣服一般都比较硬,甚至含有一些化学物质。

婴幼儿皮肤十分娇嫩,新衣服容易损伤孩子的皮肤,还可能引起过敏。

给婴幼儿穿旧衣服不仅柔软,而且化学物质大多被洗掉,还很省钱。

  ——“橡皮筋裤”不要提到胸部。

  一名1岁的男婴,肋骨有一块向外凸出,检查发现孩子的胸廓有点变形。

蒋志阳医生介绍,这是“橡皮筋裤”的裤带长期压迫孩子胸部造成的“束胸症”。

他说,家长常常把裤腰提到孩子的胸口位置,橡皮筋长期压迫,就会阻碍胸廓的发育,造成孩子胸廓畸形、肋骨外翻,导致外形不美观,还会减少孩子的肺活量,影响心肺功能。

6-7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标准

    《最新家庭育儿百科》 

  本月宝宝生理状况

  身体档案

  此时的宝宝已经会翻身,还不会爬。

尽管如此,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房间里移动,能将自己的身体抬高成爬行姿势,前后摇动。

如果你扶着他,他会站得很直,并还喜欢托着你的手跳跃。

  身体发育状

  生长发育标准

  6个多月的孩子睡眠比较少,一天需要睡15~16小时,一般白天睡3次,每次1.5~2小时,夜间睡10个小时左右。

6-7个月宝宝智力发育标准(图)

    《最新家庭育儿百科》 

6-7个月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智能档案

  动作

  这个月的孩子会翻身,如果扶着他,能够站得很直,并且喜欢在扶立时跳跃。

把玩具等物品放在孩子面前,他会伸手去拿,并放进自己口中。

6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会坐,但还坐不太好。

  听觉

  这个月的孩子的听力比以前更加灵敏了,孩子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并学着发声。

  语言

  在这个阶段开始的时候,宝宝对于声音虽然有反应,但是他还不明白话语的意思。

你也许会觉得宝宝已能领悟别人在叫他的名字,其实,那是因为他熟悉你的声音特征的缘故,才会作出他的响应。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快要结束的时候,宝宝对于话语就会表现出选择性的反应,对于说英语或汉语的宝宝家庭来说,宝宝们的最初语汇几乎都是相同的,而且也是可以预料的语汇:

妈妈、爸爸、再见以及宝宝等。

在这个阶段的前半时间里,宝宝对于话语本身并无显著的兴趣,他们只是对于自己玩弄出来的咯咯的声音感兴趣,同时对于你在和他接触时所发出的一些简单声音会有反应动作。

可是,宝宝嘴里含有唾液所制造的声音和宝宝平常时候的声音并不一样。

  感觉

  这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分亲人和陌生人,看见看护自己的人会高兴,从镜子里看见自己会微笑,如果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会很感兴趣。

这时的宝宝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绪,即用哭、笑来表示喜欢和不喜欢。

  心理

  这个月的孩子,从运动量、运动方式、心理活动都有明显的发展。

他可以自由自在地翻滚运动;向熟人表示微

  视觉

  婴儿在6~7个月以后,远距离知觉开始发展,能注意远处活动的东西,如天上的飞机、小鸟等。

这时的视觉和听觉有了一定的细察能力和倾听的性质,这是观察力的最初形态。

对于这时期的婴儿,周围环境中新鲜的和鲜艳明亮的活动物体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拿到东西后会翻来覆去地看看、摸摸、摇摇,表现出积极的感知倾向,这是观察的萌芽。

这种观察不仅和动作分不开,而且可以扩大宝宝的认知范围,引起快乐的情感,对发笑,这是很友好的表示。

不高兴时会用撅嘴、扔摔东西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照镜子时会用小手拍打镜中的自己。

经常会用手指向室外,表示内心向往室外的自然美景,示意大人带他到室外活动。

这个月的宝宝,心理活动已经比较复杂了。

他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

手把手教你怎样清洁婴儿五官

    《妈妈宝宝》 

  虽然宝宝的肌肤格外娇嫩,看上去总是水水的,但是也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必要的清洁工作。

尤其是宝宝的脸部,由于五官都属于开放型器官,肌肤更为敏感,所以一定要注意清洁动作的轻柔。

而在清洁宝宝五官的同时,也可以顺便观察有无发育异常等问题。

  宝宝的小脸

  小宝宝的脸部肌肤都很光滑、细嫩,不过,因为肌肤较薄、发育尚未成熟的关系,偶尔还是会出现小疹子或干燥等问题。

对于这些现象,裴仁生医师表示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新生儿脸上经常可以看见小小、白白的粟粒疹,通常都不需要特别处理,几周之后就会自行消失。

  观察重点:

肌肤异常

  如果发现宝宝脸部有异常的肌肤问题,切不可自行处理,应该先请教医师的意见,以确认是否需要治疗,或根据医师的建议去保持脸部的清洁,并且适时使用乳液来照顾宝宝脸部肌肤。

  清洁方式

  用拧干的纱布巾(或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小脸、眉毛,包括脖子等部位,如果宝宝的肌肤比较干燥,那么在洗脸或洗澡过后,可以再涂抹一些质地清爽的护肤乳液。

  宝宝的眼睛

  新生儿的视力发展还不是很好,只能看清眼前20~30厘米的物品或人脸。

而小宝宝的眼睛也非常脆弱,除了要避免异物入侵外,洗澡时也要小心,不要让洗澡水流入眼睛。

  观察重点:

分泌物、睫毛倒插 

  分泌物

  新生儿的眼睛偶尔会有少量的分泌物,这是正常的。

不过,如果发现宝宝眼睛的分泌物明显增加,而且经常看起来水汪汪的,那么有可能是鼻泪管阻塞。

一旦发现宝宝的眼睛出现黄绿色分泌物,就很可能是感染了结膜炎,必须尽快就医。

在就医时,妈妈可以请教医师,平时应该如何按摩宝宝的眼角及鼻子部位,以改善鼻泪管阻塞的情形。

如果宝宝眼睛出现感染,应依照医师指示使用治疗性药膏。

  睫毛倒插

  有些宝宝可能会有睫毛倒插的问题,通常需要先观察一两年,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经常造成宝宝眼睛不舒服,就要高度警惕。

一般来说,眼科医师会建议等宝宝较大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清洁方式

  将纱布巾(毛巾)拧干,其中一角包住妈妈的食指,接着从宝宝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擦拭干净,接下来换另一个干净的纱布巾(毛巾)角去擦拭另一只眼睛。

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处纱布巾来重复擦拭两边的眼睛,防止发生感染,尤其在眼睛已经出现感染时,更要留意清洁动作的卫生。

  宝宝的耳朵

  小宝宝的耳朵外部已经成型,摸起来非常柔软,内部耳道较为狭窄,通常耳朵的形状都是对称成长的。

不过,由于在胎儿期受到了不当的挤压,所以有些宝宝的耳朵外形会显得略为不对称,只要外形没有异常,通常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了。

  观察重点:

异味、分泌物流出

  在帮宝宝洗头时要注意压好耳朵,避免让水流入耳朵内而造成感染。

如果平时发现宝宝耳朵里有异常分泌物流出或出现臭味,就要马上带宝宝就医检查,确认是否发生了感染。

  清洁方式

  在帮宝宝清洁耳朵时,只要以纱布巾擦拭干净耳朵外部以及耳朵后面即可,耳朵内部则不需要刻意清理。

如果洗澡时稍微有水进入耳朵,只要以棉花棒擦拭外耳道周围就好,不需要刻意深入耳道内清洁。

另外,宝宝耳朵内的耳垢或耳屎并不会影响听力,妈妈不必刻意清理。

如果是在觉得耳屎很多,可请耳鼻喉科医师帮忙清理。

  宝宝的鼻子

  宝宝的鼻子非常小巧可爱,通常鼻孔也是小小的,正常情况下偶尔会有鼻屎出现。

另外,由于鼻子内部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在宝宝喝奶或睡觉时,妈妈会觉得宝宝鼻子发出鼻塞或类似打呼噜的声音,这都是正常现象,等宝宝再长大一点,状况就会消失。

  观察重点:

鼻塞

  如果小宝宝出现流鼻涕或是感觉鼻塞很明显、经常需要张口呼吸,那么要尽快请医师检查一下,很有可能是感冒了。

  清洁方式

  在洗澡时,只需要清洁擦拭鼻腔外侧即可。

如果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